佛教為何排斥世間的快樂?

事物無常,世俗的快樂不是永恆的,佛教說世間的快樂之後就會有很多的痛苦。

以下指的不是做壞事得到的快樂,而是一般人與人交流得到的快樂。

請問:

1.佛教所追求的快樂和一般人不同,但是排斥世間快樂的原因是?

2.世間那種快樂跟輪迴和業有怎麼樣的關係?

3.人們不能夠享樂且懂得放下丶節制丶保持著無常的概念等嗎?


狗有狗的世界,人有人的世界,佛有佛的世界。

我們生生世世都太善於站在自己的角度,琢磨別人的事兒。

換個位置看看?

從前,有一隻狗狗叫阿布……

1.佛教所追求的快樂和一般人不同,但是排斥世間快樂的原因是?

阿布最快樂的事情是吃屎,然後第二快樂的事情是性騷擾隔壁的母狗小美。在他眼裡,最香的是屎,最美的是小美。

阿布總會問,吃屎這麼快樂的事情,主人為什麼不吃,他們要吃苦瓜、萵筍、西紅柿……這麼奇怪的東西;隔壁的小美明明很漂亮,主人為什麼看見他一點都不激動?那個林志玲哪兒好看?身上除了腦袋也沒個毛……

主人排斥狗間的快樂的原因是?

因為主人不是狗!

佛是證得了圓滿智慧的覺悟者,他排斥我們的快樂,如同我們拒絕吃屎一樣。因為我們是人,我們認為世間快樂;而在佛看,每一個快樂無非都是一個新來的痛苦,這個世界沒有什麼好快樂。就像在人看,沒有一坨屎是香的一樣……

因為佛不是人!

2.世間那種快樂跟輪迴和業有怎麼樣的關係?

阿布問,那我吃屎的快樂和」作為狗「有怎樣的關係?因為往昔所做的業,這輩子阿布只能是條狗,他和別的狗一樣擁有共同的屬性,我們稱之為共業。比如他們都是色盲,他們的鼻子都異常靈敏,他們都可以自身合成維生素,他們都不需要鹽分,他們的舌頭都很少味蕾,味覺極差!這就是是狗的共業。

因為受業力牽引而得到的果報,我們稱之為業報。由業報而來的,就有了自己的偏好和習氣。阿布因為沒有汗腺所以熱了會吐舌頭,因為吃不出味道所以經常吃錯東西,因為他們的嗅覺異常靈敏,所以他們可以吃出屎里的香。

我們比阿布的智商更高思維更快以及身體條件的區別,也就是根據業報不同,所以我們有了

眼睛的快樂——Imax,3D,和那麼多隻賣特效不賣內容的電影;

耳朵的快樂——五聲調式,和諧和弦,十二平均律,托卡塔與賦格,康塔塔和卡農

鼻子的快樂——香道,香水;

舌頭的快樂——甜品總會讓人有幸福感,對不對?

身體的快樂——純棉的親膚,真絲的順滑,莫代爾的吸濕排汗;

頭腦的快樂——閱讀、思考、設計……每一次完成都是一次愉悅。

這麼多的世間快樂,全部基於我們自身的功能和器官,全部來自於我們的業報所得到的人身。讓我們的身心舒坦了,就是我們的快樂。

快樂來自於器官和功能;而器官和功能依賴於我們得到是人身;人身源於我們的業;業因的流轉因為輪迴。

3.人們不能夠享樂且懂得放下丶節制丶保持著無常的概念等嗎?

和阿布說,屎里全是消化垃圾和身體毒素其實你可以吃窩頭,和他說離得隔壁小美遠一點因為他家的主人並不想讓他過早懷孕。有用嗎?然並卵!

因為他的世界裡,只有吃屎和小美。他的智商根本沒法理解你說的意思。然後出現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給阿布帶上嘴套,穿上禁止耍流氓的褲子。

人也一樣,我們流轉在輪迴里,執著、煩惱、貪嗔痴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習慣。我們所謂的放下、節制、無常,不過是想起來那麼一下子,轉手扔在一邊,就像根本從來沒發生過一樣。

因為我們的貪嗔痴,我們的執著,所以有了輪迴,所以我們在六道里輪轉,所以我們根據不同的業報身,有了不同的世界和快樂。而從未有過禪定,從未有過智慧,從未有過正念、正見、正業、正語、正命、正精進……

而這個時候所謂的懂得、保持而沉浸在世間,無非是一種自欺!

有一天,阿布不想再當狗了,他開始認為做狗並不快樂,問我怎麼辦。

我和他說,先從改掉吃屎,離小美遠點開始……


整理自四川大學陳兵居士《佛陀的智慧》:

佛經中把人心理上的感受、情緒等稱為「受」,說「受」有樂受、 苦受、不苦不樂受三種。三受說當然承認了人生有樂,如《五王經》 中四小王各自所認為的人生樂事,佛陀也並未說那不是樂。《雜阿含》卷三第75經佛言:

以識非一向是苦非樂,隨樂、樂所長養、不離樂。是故眾生於識染著。

承認人生並非純苦無樂,肯定追求樂、享受樂,需要快樂的營養,是人類心識的本性。南傳《增支部》經中,佛陀曾列舉過人生的種種樂,如天倫之樂、五欲之樂、身體之樂、心靈之樂、厭離之樂、染著之樂、無著之樂等。明顯可見,佛陀並不否認人生的種種樂,並不認為人生純苦無樂。佛經上還常常讚歎佛教內外修習禪定的人,可以得到比世間的五欲之樂深細綿永得多的「禪樂」、「三昧(定)樂」,尤其是第三禪由深心源源不斷湧現的樂,被稱為三界中諸樂的頂巔,《雜阿含經》謂之「無食樂」。佛經中對人類苦樂的總體評價,是苦樂間半。

然而,按「三苦」說,從更深的層次來觀察人生諸受,則應說,佛陀不僅認為人生老病死等諸苦(「苦受」、「苦苦」)是苦,而且不苦不樂受和樂受,包括禪定之樂,同樣也是苦。《阿含經》 中多次數說的「諸受皆苦」,可謂佛陀所說「苦聖諦」內容的集中概括,為佛陀人生價值觀的重要結論,被列為鑒別是否符合佛法的「四法印」之一。

註:

《阿含經》中,佛將人生一切苦歸納為三苦:

第一 「苦苦」,即純粹的苦,老、病、死等所生之苦。

第二 「壞苦」,謂快樂幸福被破壞,或難免失去、逝去後必然產生的悵惘、空虛、失落感等苦。《正法念處經》卷五七謂「樂者必受苦」,即指壞苦;又說「苦者苦轉勝」,意謂苦苦、壞苦有能自行增長的特性。

第三 「行苦」,謂身心的一切活動皆無常變易,從根本上來說即是苦。

為什麼說人生諸樂也是苦、諸受皆苦或一切皆苦?佛經中所舉的理由有三條:

第一、苦樂不相舍離故,樂受亦苦。樂不會單獨產生、存在,總是與苦糾纏不離,如因饑寒而有飽暖之樂,因別離相思而有重逢歡聚之樂等;快樂之後,往往有苦接踵而至,如樂極生悲、歡聚後必有寂寞失落感等。《大般涅槃經》卷十三佛言:譬如世人生活所必須 的女色、美酒、美食、衣服瓔珞、象馬車乘、奴婢憧仆、金銀琉璃珊瑚真珠、倉庫穀米等物,及渴時得水、寒時遇火等,「能為樂因,故名為樂。」然「如是等物,亦能生苦」,如男子因為女人而憂愁悲泣乃至自殺,飲酒、享用美食乃至庫藏錢財等,亦能令人生大憂惱。 「以是義故,一切皆苦,無有樂相。」又說:

生死之中,實有樂受,菩薩摩何薩以苦樂性不相捨棄離,是故說言一切皆苦。

生死之中雖然有樂,然樂與苦總是互相依存,有樂必然有苦。快 樂失壞,必生憂苦,此即「三苦」中的「壞苦」。

第二,樂必依因緣而生故,實際也是苦。樂不能無條件自生,總是要依賴足以產生它的諸多條件,如飽暖之樂必需依賴可意的、充足的衣食,愛情之樂必需依賴於所愛者的回愛,乃至禪定之樂需要依賴於入定所須諸條件等。既然依賴其他條件(依他),則此樂實屬於他,非自主自在,依他而不自主自在,即是苦。《大般涅槃經》卷 十佛言:

一切屬他,則名為苦;一切由己,自在安樂。

第三,諸樂無常故,本質是苦。依賴一定條件產生的諸樂,產生後皆不能常恆久駐,伴隨人一生,總是時過即無,乃至轉瞬即滅。不僅一般人總是依賴物質條件所生的種種樂是無常,即修道者在禪定中所享受到的從自己深心中所生深細綿長之禪樂,似乎是寂靜不動, 超越了時空,實際上也仍屬無常:既有入定,便必有出定而失去定樂之時。無常,不僅是諸種樂受不可逆轉的自性,也是諸種苦受、不苦不樂受共同具有的自然本性。無常變易,不能常保,與人內心深處希望永恆安樂的本性需求相違逆,所以人生一切諸受,從本質上來講都是苦。此即三苦中的「行苦」。行,謂遷流變易或活動、運動。《雜阿含》卷十六第437經佛言:

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有所受悉皆是苦。

一切諸行,也包括被稱為「現法樂住」,一般認為純樂無苦的色界、無色界禪定之樂。佛接著說:「我以諸行漸次止滅故說,以諸行漸次止息故說,一切諸受悉皆是苦。」然後佛解釋了從初禪到想受滅定漸次寂滅,止息言語、覺觀、喜心、出入息、色想、空入處想、識入處想、無所有處想、非想非非想的境界,既然有寂滅、有止息,有次第提升,則亦屬行,亦無常、有變易,故也是行苦。

一切諸行因無常故為苦,一切諸受皆不離行苦故為苦,是佛陀所說苦聖諦的深義所在。這一說法,關係到人性及苦樂觀、情緒學的最深問題:人為什麼厭苦趨樂?厭苦趨樂是否為人的本性?什麼是真正的快樂?人所追求的快樂有無極限?佛陀的解答大概是:人性中有追求無限常樂的本能性意欲,或人性以追求常樂為極限、為歸宿,此乃眾生心之本性,三界六道眾生的一切心理活動及感受,皆無常、非常恆故,本質是苦,或起碼不離苦。

在古今中外諸家學說中,像佛陀這樣大講特講人生諸苦,乃至 說一切諸受皆悉是苦,並以此為其全部學說之基礎者,大概很難找出第二家來。現代人尤其是幸福快樂的富貴中人,聽佛陀如此盛說人生之苦,大概會有如冰入炭之感,認為佛陀全盤否定人生價值,是悲觀主義者,若按佛陀之說,人生苦不堪言,毫無價值,那麼早點自裁以離開人間苦海,不就成為高明之舉了嗎?或者認為:佛陀所說的人生諸苦,只是他當時身處的古代奴隸社會的現實,在文明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應是過時之論了。這實在是誤解了佛陀說苦聖諦的本義和用心。

苦聖諦看似平常,實際是頗難準確領會的。《雜阿含》卷十五第404經佛陀比喻說:在百步之外,用箭去射鑰匙孔,射一百次而箭箭皆中,對神箭手來說已是很難了,要中如一根毛髮百分之一大的小孔,箭箭皆中,則更為困難,而理解一切諸行、諸受皆苦,要比射中這樣小孔更困難百倍!特別是行苦,須在深禪定中仔細觀察心識的微細生滅及深心趨向常樂的無意識衝動,才能覺察到。

正確理解佛陀說苦聖諦的深義,必須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說「有受皆苦」、「一切皆苦」 「有生皆苦」,只是佛陀人生價值觀的一個方面,而非其人生觀的全面。若就世間一般意義上的人生價值觀而言,佛陀實際持人生苦樂間半的人生價值觀,他把人類歸於「善道」(其特點是苦少樂多或起碼是苦樂間半),不僅說人生諸苦,也說人生諸樂,絕非全盤否定人生價值的悲觀主義者,與西哲叔本華的悲觀主義人生觀很是不同。說人生苦樂間半或樂多苦少,可謂客觀持平之論,與現代心理學家們調查研究的結果基本相符。佛陀不但說人生苦樂間半,而且更說人類有諸多殊勝,生而為人,是幸運之事,強調「人身難得」,極為寶貴,這是他的人生價值觀中不可忽視的、更為重要的一面。

第二,只要以客觀冷靜的態度反省人生,便應承認佛陀所揭露的人生諸苦,並無擴大渲染,可謂對人生的如實觀。在人間諸苦中,佛陀說得最多的是老、病、死三苦,他稱這三大件為世人所「不愛、 不念、不可意」之物,不僅古人,即現代社會中的富貴人,恐怕也沒有幾個認為這是樂事,而希望自己早老、多病、早死的。老、病、 死三者,實際上都是人類現有的生命型態天生便具有的缺陷,它們所帶給人們的痛苦,屬自然壓迫或自然苦難,是超時代、超階級而存在的,只要人類不能成功地變革自身的生命型態,老病死苦便不可避免,不可改變。現代養老設施、醫療技術儘管比古代發達,火葬也要比古印度人的天葬乾淨得多,但也只是減輕了老病死苦,不能從本質上改變、根絕老病死苦。即當代科學家所設想的通過基因 技術提高人的體質、智能,延長壽命至1200歲,就算實現,也仍然免不了死亡之苦。佛陀所說恩愛別離、怨憎相會、所求不得、憂悲惱苦等,雖然基本屬社會苦難,可以隨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而減少,恐怕也不易完全根除。起碼在今天,這幾種苦難在生活中還觸處可見,很少有人能避免它們的逼迫。對於人生諸苦,佛陀所說,正像經中所言,只是舉其大略而已。若要細數,則僅就現代人而言,我們還可列舉出:心理失衡之苦、自我迷失之苦、酗酒嗜煙吸毒自戕之苦、 縱慾之苦、失業之苦、破產之苦、炒股賭博虧跌之苦、人情冷漠之苦、失戀情變之苦、被人欺騙利用之苦、受人排擠誣鎊之苦、遭劫盜之苦、戰禍之苦、學習考試壓力過重之苦、挨「宰」之苦、環境污染之苦、恐怖活動威脅之苦、激烈競爭逼迫之苦、水旱地震火山爆發災害之苦、通貨膨脹之苦、知識爆炸之苦、信息轟炸之苦……等等,不勝枚舉。現代人的苦,未必比古人少多少,而且還增加了許多古人未曾嘗受過的新苦。至於說諸受包括樂受皆悉無常,更是不可移易的事實,而無常是否即是苦,牽涉到苦樂觀的甚深內涵,若深作內省,並對人性作深入的研究,便會發現常樂乃人內心深處的根本趨求,實為人類文明創造活動的本源動力,與此根本趨求相悖 的無常,當然應說是苦。

第三,應理解佛陀說法的根本原則,是「應病與葯」,為人心、 社會弊病開藥方。世間文化,多數是為人生唱讚歌,有意無意地掩飾人間的苦難和缺陷。按有些西方學者的看法,這其實是人類無意識地緩解其盤踞內心的死亡焦慮之「移情」手段,好讓自己陶醉於眼前短暫浮淺的快樂,忘了心底深刻的創痛。這種意義上的世俗文化,有如浪漫詩、輕音樂和美酒,雖不無安慰、激發人心,使人較多快樂的效用,而終無補於對老病死等大苦的徹底解決,而且能使人忘記正視人生的苦難缺陷,甚至有引誘人腐化墮落的消極作用。佛陀有見於此,才大談特談世間諸苦、人生缺陷,旨在提醒眾生如實 認識自己的境遇,重視對人生根本問題的解決。如果將世俗文化比作浪漫詩和輕音樂,那麼佛陀的苦聖諦便是醫學書或醫療診斷單。做人不能只靠浪漫詩和輕音樂,健全的人類文化不能少了苦聖諦這樣 如實揭露人生缺陷、人類弊病的醫學書。特別在現代商業社會中,各種商業廣告式的文化不擇手段地誘引、挾迫人們追星逐利、騁情縱慾、非理性消費、擴張自我,使世人眼花繚亂,把不穩人生的方向盤,從而製造出許多社會問題、心靈問題,像苦聖諦這樣力揭人間缺陷、促人清醒的文化,大概並非多餘,並無過時。

第四,佛陀盛說苦諦,不是教人消極地詛咒人生、厭惡人生,而是對症下藥,如實診斷人生痼疾,喚醒世人對自身地位、人生缺陷的如實認識,喚起對解決人生根本問題的高度重視,鼓勵人們奮起抗爭,征服苦難,根除諸苦。若連苦難都不敢正視、承認,談何征服戰勝?日本學者木村泰賢在其《大乘佛教思想論》一書中說:

苦對我們來說成為征服的對象時,便發揮其偉大的道德價值。反之,任己被苦征服,人便可誚無價值的存在,這即是佛教的根本精神。

此言可謂善體佛陀的本意。

第五,佛陀說苦的出發點,其實是樂——解脫樂、涅槃樂,這種樂超過世間一切無常之樂,是能徹底滿足人本性最深趨求的常樂、大樂、真樂。《雜阿含》卷十七第474經中,佛講完一切諸受悉皆是苦,及從初禪到滅盡定的諸行寂滅、止息後,告訴阿難:復有超出一切止息的勝、奇特、上、無上止息——從貪恚痴等煩惱系縛中得到解脫,證得涅槃。佛陀通過自己親身修行,證到了這種真樂,從這種真樂的無上享受中和對比中看世人的苦,是為甚苦。其對苦的體驗甚為細微,與沒有嘗受過涅槃大樂的凡夫對世間諸苦的感受自是大有不同。《大般涅槃經》卷八佛言,就像處於高山頂上的勇健者俯瞰平地一樣,佛登上大智慧山頂,「既自除憂患,亦見眾生憂。」佛陀出於同體大悲,不願獨享涅槃之樂,亟欲讓眾生與他同享,故而講諸受皆苦,用意實在引導人反省苦、厭離苦,追求常樂涅槃。

第六,特別應該注意的是:佛陀所主要著眼的,並非愛別離、怨憎會等可由社會改革逐步解決的社會苦難,而是人類現有的生命形態天生的缺陷。根絕老病死苦,應該注重自覺變革生命型形態、提高存在境界,這是世俗文化很少考慮而其實應予高度重視的問題。佛陀顯然認為,人類的現有生命形態是不完滿、不理想的,除了力揭 其具有老病死等諸苦之外,佛經中還多處說人類「壽命甚短促」(《別譯雜阿含經》卷八等),說人的肉體由四大合成,危脆不堅,臭穢不凈,腥穢屎尿內充,九孔長流,生處臭穢,常與諸蟲共在一處,食物亦多不凈,有如「革囊盛糞」或「莊嚴寶瓶,內盛糞尿」。依此人身,儘管可以現前證得涅槃,而即便證得,乃至即身成佛,缺陷、障礙甚多的人類肉體,也不是適宜永恆安居的家園。像道教那樣追求肉體長生,顯然非佛陀所主張。經中佛多次說:肉體莊嚴,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身,也不值得貪著,佛也終會捨棄肉身入般涅槃。意味永恆的家園,應是超越肉體拘礙、超越物質世界的「法身」,人 應進行生命的自我變革,以法身為究竟的安身立命之處。

第七,說一切皆苦,只是從佛法「世俗諦」的角度講,若進一步如實觀察苦,或就「真實諦」而言,則應說苦性本空故,苦終非苦。這是如實觀察諸苦之本性,從而消滅諸苦的訣要。《大般涅槃經》 卷十二佛言:

諸菩薩等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

而涅槃常樂,也應說無苦無樂,所謂「無苦無樂,乃名大樂」。 無苦無樂,謂超越世間的苦樂。


拿吃舉例:

屌絲的一周

周一,我要吃老乾媽。尼瑪,被女票一個人吃完了。不開心。

周二,我要吃老乾媽。下去便利店買。不好意思,賣完了,只是老乾爹辣雞。不開心。

周三,我要吃老乾媽。去沃爾瑪買到夾在饅頭裡吃,雞肉味嘎嘣脆。開心。

周四,我要吃老乾媽。做成炒粉花式吃。好開心。

周五,我要吃老乾媽。被媽咪偷吃了。不開心。

周六,我要吃老乾媽。睡到中午12點然後打刀塔到晩上12點什麼都沒吃。餓得傷心。

周日,我要吃老乾媽。買了一箱。我好像不想吃老乾媽了,也不知道開不開心。

禪師的一周

周一,師父,今天吃老乾媽石鍋拌飯吶。好的。

周二,師父,今天吃老乾媽懷石料理吶。好的。

周三,師父,今天只有老乾媽將就吃了。好的。

周四,師父,今天連老乾媽都沒得吃了。好的。

周五,師父,隔壁寄來老乾爹,借來吃。好的。

周六,繼續吃老乾爹,太多了。

周日,吃老乾爹?誰寄來這麼多老乾爹?

快樂不是罪,執著是原罪。


你跳出來觀察一下,世間是不是真的有「快樂」。世間所謂的「快樂」大致是這麼個流程:先是心癢,痒痒的那就去追逐,追逐後產生觸受,好興奮舒適、快感高潮,開始失落、興奮消褪,疲憊無力、不適、痛苦。再生心庠,回到上述循環的開始。如此不斷流轉:從住心於身,到心被引誘,到心外攀去追逐,到心染著狂亂,到心意散去,到內心失落,空虛,無神、不安。如此重複生滅、重複生滅……

而且除了上面的無數次小循環,身心其實還在一個更大循環裡面:生老病死!

---- 聰明人就該知道,凡是得到的最終還都得吐出來。。你覺得這種的循環流轉,真的快樂??

那麼什麼是「業」呢?其實就是心的外攀「餘量」,或深或淺、或廣或窄、或曲或直。


佛教不排斥傳統意義上的快樂。他只是指出這種快樂與悲傷一樣都只是一種感覺。這感覺是苦。離苦得樂的方法是放下執著。

第二條是因果。因緣和合。佛提升到時空的境界。舉個例子。你打人,被打的會疼,這是三維空間的因果。佛把這種因果提升到時間領域。過去的你打了人,你今日受到了被打者打你的疼

第三條你所說的享樂是普通人的享樂還是佛教意義上的離苦得樂。如果是第二個。那就可以。


這個問題95後這麼看:

從「三法印」和「四諦」都顯而易見佛覺得世間一切是苦的。三法印「諸行無常 諸法無我 一切皆苦」很顯然,我們說說更加接近核心的「四諦」。

佛教四諦。

1.苦諦2.集諦3.滅諦4.道諦

說人話就是

1.人生啊,好苦!佛教有各種苦的分法,二苦八苦等等,學者記錄了一共108種苦法。我認為佛教在將世俗生活絕對化,絕對成苦。中國和尚還會付和說,人的面容就是一個苦字。眉眼為草頭,嘴是口字。2.集諦,這是為了讓你相信「苦諦」是真的很苦而提供的論據。論據有三:「五蘊說」「業報輪迴說」「十二姻緣說」。

五蘊說和印度反種姓制度(瓦爾納制度)的沙文思潮是眾多形而上學派一樣,它把五種「蘊」說成構成世界的五種因素。隨即它告訴你「五蘊皆空」就是說世界是空的,快樂也是短暫空蕪的,你的快樂只是「蘊」而已,轉眼就會消失,世界也會消失你看到的都是假的。非常悲觀消極。

集諦中還有「業報輪迴說」,留在有的人覺得快樂短暫空蕪也沒關係,寶寶就要快樂的時候,佛告訴你,你生下來,就不可能沒有罪孽。你帶著「業障」你是輪迴的產物。你上輩子就已經作孽了這輩子如果你不苦修,你就要下地獄。佛說「下有八關九極」地獄等著你。

還有「十二姻緣說」這個講的是,十二姻緣中第一點,人是「無明」的,就是你生下來的時候對佛理盲目無知,接下來你會「名色緣六處」「觸緣受」等等,就是你處於萬事萬物的聯繫中,你有觸覺,又因為「緣」和世界發生了糾葛,環環相扣,因為第一環是你的「無明」你將會在世界上無比痛苦。

3.滅諦:講的就是,唯一可以不再苦的方法就是涅槃。注意,不是普通的死,是涅槃。因為普通人死了有回到「業報輪迴說」裡面你下次轉世還是「無明」還是帶著「業障」還是要身處「五蘊」快樂還是空的。所謂涅槃,梵文 Nirvana(涅盤)的原意是被吹去、被消去。現在大乘的涅盤是「常樂我凈」,通常只有得道的佛教徒死了才能涅槃,只有這樣的人死了才能快樂。吾等眾生,無樂噫!

4.聽到這,有的人怕了,不能快樂,死也沒用,一輩子更苦,太可怕了。然後「道諦」就來了。它給你提供了唯一快樂的方法「涅槃」的方法論。就是「八正」和「三慧」。正見,你要有正確的見解,認可佛崇尚佛。正語,不妄語不惡語,不說佛的壞話。正業,不能當屠夫不能賣酒…………等等八個正。三慧,「聞所成慧」聽聞佛法學習五明,思所成慧,看佛法深思熟慮融會貫通,修所成慧,學以致用普度眾生去。你就基本可以涅槃可以快樂了。

由四諦來看,苦,是佛教得以弘揚的基本。人修佛,不是為了「善」,「善」只是讓自己不苦的方法。歸根結底,還是想要自己享樂的。說什麼佛教終極目標是施惠眾生都是假的。值得慶幸的事是,佛教達到「樂」(就是涅槃就是成佛)的方法論是好的至少是不壞的,小乘說要自我修行自我飽滿,大乘說要救苦救難弘揚佛法。至少有教化作用。還有的方法比如「守戒」至少沒有影響他人。比起有的伊斯蘭教徒,不能在我方圓百里內吃豬肉,好多了!


1,世間的快樂本質上都是苦性。佛教把苦分成三種:苦苦、壞苦和行苦。苦苦很好觀察和理解,比如各種身心的痛苦,當然是苦的。壞苦是指世間的快樂,只是暫時的,有條件的快樂,當條件散壞時,快樂就消失了。比如,股票市場上賺了錢很開心,那這開心是有條件的,某一天股市跌了虧錢,開心就壞滅,變成不開心了,所以世間的快樂不是真的快樂,叫壞苦。真正的快樂不需要條件,不會消失,需要條件才能得到的快樂,不是真的快樂。行苦是指世界一切都是變化無常的,不由人自主的。不能自主就是苦啊。

2,拿我們人來說,我們對生老病死之苦作得了主嗎?對快樂痛苦作得了主嗎?遇到順利的時候,我們高興;遇到逆境的時候,我們難過。從小到大,都隨著境界在流轉呢。仔細想想,人在世間,既不能令寒暑易時,也不能令晨昏顛倒,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心理也作不得主呢,都被境界和習慣推動著,無法自主,換句話說,我們被過去的業力推動著,這就是輪迴。世間的快樂之所以不是真的快樂,它不過是業力的推動,隨著因緣變化生滅,我們作不了主,所以它的本質是純苦無樂。

3,世間的享樂,實質上是苦。放下執著,真正的安樂現前。


排斥談不上。只是說了點人們不愛聽的真話。

指出了世間「樂」的虛幻不實變換無常而已。

不單是樂,苦也一樣。一切有相的東西都是如此。


我沒讀過多少佛經,我就用普通人的身份揣摩回答一下。我以前很喜歡喝酒,喝酒的時候一大幫人很快樂,大腦一直被麻痹處於興奮的狀態,第二天酒醒後會有很大的失落感。包括我逛街喜歡一個東西,就是想買下它,買下之後也執之於一旁,其實就是心裡一念想要它罷了吧,填補我自己心裡以為的空虛。好比我們正常在一個高度,所謂快樂是要高於我們現在的高度,而落下來的時候,回歸平淡的時候會有落差造成失望吧。


因為世間的快樂是短暫的、變化的、虛妄的、不凈的、有欲的、有漏的。算不上是真正的快樂。

修行人得到的喜樂和輕安是遠遠高於這些世俗快樂的。


抖一個:「先說是不是,再問為什麼」的機靈。

回答:佛教不是排斥世間的快樂,而只是揭發了「世間的快樂」的真相——有漏的有漏的有漏的!

什麼叫有漏?打個比方,按摩爽吧?可如果連按十八小時,還會是爽嗎?擼管爽吧(罪過,我沒擼過只是猜的),但不停擼誰也受不了吧。久坐站為樂,久站坐為樂,其實快樂也就是這樣的感受。無論什麼快樂,它都有可能成為痛苦之因(按破皮,擼出血),也不是真實不虛的(不能一直繼續)。所以,有漏才是我們所謂的世間快樂的最大bug,也是它的真像。

那麼,有宅男問了,有沒有修復這個bug的希望呢?

有!但是方法對不懂得這個道理的人不起作用--意識不到問題便無法解決問題,第一步,就是你得認識到快樂這事它有bug! 所以,才有了為什麼大家認為「佛教不追求世間的快樂」的感受。

一堆人玩一個遊戲很嗨,很奇怪程序猿為什麼不高興的--他不是想制止你玩遊戲,他只是知道了這個遊戲的重大bug之後,覺得沒那麼好玩了,或者,他在想怎麼修復bug呢。


個人見解,供參考。佛陀是怕大家沉迷世間快樂,而失去尋求『真心(暫且如此說)』的動力。而這些世俗歡樂構建在佛教認為的『空』之上,自然認為其是鏡花水月了,所以不提倡。人生不長,應該用在追求真知上。


弘一大師在《切莫誤解佛教》中的開示希望對你有幫助:

「人生是苦。佛指示我們,這個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真義的人,就生起錯誤的觀念,覺得我們這個人生毫無意思,因而引起消極悲觀,對於人生應該怎樣努力向上,就缺乏力量,這是一種被誤解得最普遍的,社會一般每拿這消極悲觀的名詞來批評佛教的,而信仰佛教的,也每陷於消極悲觀的錯誤,其實『人生是苦』這句話,絕不是那樣的意思。凡是一種境界,我們接觸的時候,生起一種不合自己意趣的感受,引起苦痛憂慮,如以這個意思來說苦,說人都是苦的,是不夠的,為什麼呢?因為人生也有很多快樂事情,聽到不悅耳的聲音固然討厭,可是聽了美妙的音調,不就是歡喜嗎!身體有病,家境困苦,親人別離,當言是痛苦,然而身體健康,經濟富裕,合家團圓,不是很快樂嗎!無論什麼事,苦樂都是相對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說人生是苦,豈非偏見了。

那麼,佛說人生是苦,這苦是什麼意義呢?經上說:『無常故苦』一切都無常,都會變化,佛就以無常變化的意思說人生都是苦的。譬如身體健康並不永久,會慢慢衰老病死,有錢的也不能永遠保有,有時候也會變窮,權位勢力也不會持久,最後還是會失掉。以變化無常的情形看來,雖有喜樂,但不永久,沒有徹底,當變化時,苦痛就來了。所以佛說人生是苦,苦是有缺陷,不永久,沒有徹底的意思。學佛的人,如不了解真義,以為人生既不圓滿徹底,就引起消極悲觀的態度,這是不對的,真正懂得佛法的,看法就完全不同,要知道佛說人生是苦這句話,是要我們知道現在這人生是不徹底,不永久的,知道以後可以造就一個永久圓滿的人生。等於病人,必須先知道有病,才肯請醫生診治,病才會除去,身體就恢復健康一樣。為什麼人生不徹底不永久而有苦痛呢?一定有苦痛的原因存在,知道了苦的原因,就會儘力把苦因消除,然後才可得到徹底圓滿的安樂。所以佛不單單說人生是苦,還說苦有苦因,把苦因除了就可得到究竟安樂。學佛的應照佛所指示的方法去修學,把這不徹底不圓滿的人生改變過來,成為一個究竟圓滿的人生。這個境界,佛法叫做常樂我凈。

常是永久,樂是安樂,我是自由自在,凈是純潔清凈。四個字合起來,就是永久的安樂,永久的自由,永久的純潔,佛教最大的目標,不單說破人生是苦,而是主要的在於將這苦的人生改變過來,(佛法名為『轉依』)造成為永久安樂自由自在純潔清凈的人生。指示我們苦的原因在那裡,怎樣向這目標努力去修持。常樂我凈的境地,即是絕對的最有希望的理想境界是我們人人都可達到的。這樣怎能說佛教是消極悲觀呢。

雖然,學佛的不一定能夠人人都得到這頂點的境界,但知道了這個道理,真是好處無邊。如一般人在困苦的時候,還知努力為善,等到富有起來,一切都忘記,只顧自己享福,糊糊塗塗走向錯路。學佛的,不只在困苦時知道努力向上,就是享樂時也隨時留心,因為快樂不是永久可靠,不好好向善努力,很快會墮落失敗的。人生是苦,可以警覺我們不至於專門研究享受而走向錯誤的路,這也是佛說人生是苦的一項重要意義。」


佛教沒有排斥世間快樂。是你錯解。

你的後面的問題,要回答就是一本書,沒那麼短。

勸你好好讀書。


根據我的理解,佛教不是排斥快樂,而是排斥慾望。

金剛經里告訴我們要住於虛空,行於布施。布施的意思就是帶給別人美好的感受,讓他人能夠發自內心的開心快樂幸福,和他人溝通是很重要的環節,言辭施,說實言美語;法施,講有意義的道理;眼施,慈眼,可以正視對方,眼中沒有疑惑恐懼,沒有虛偽的彎彎繞的心思,不是狐狸的媚眼,不是痛恨他人的惡眼。佛教傳遞的意思是非常美好的。

佛教明確拒絕的是慾望。慾望確實會讓人變壞,人長大了二十齣頭跟誰都笑而不語,其實都在默默學習社會規則,為了能讓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這大家心裡都明鏡兒的,你不知道別人在幹什麼嗎,你不是也知道自己想要幹什麼嗎。慾望的爭奪嗎,爭名逐利,臉上還生怕別人發現。就是這一剎那的心識,你以維護自己的利益和他人交往,你的意圖是保全,但就此你就永遠困在了這個心識里,以後你看什麼東西思考什麼事都帶著這個心識,也就無法做出真正的判斷了。而且慾望就是這樣,沒得到的時候痛苦,得到後沒有發自內心的快樂,反而過了那一高興的剎那後感到無聊。而且相由心生,你越想他是那樣,他就在你心裡越成為你想的那個樣。所以慾望得到的越多越不滿足。就是百事可樂裡面說的ask for more.

總之,佛教明確拒絕的是慾望,而不是快樂。


看破方能自在,自在不就是大快樂?

世間的快樂是短暫的如曇花一現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