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日本大阪大學的激光快速點燃實驗項目(LFEX)對核聚變的研究會有怎樣的影響?

參見 科學家製造出史上最強激光 或可重現宇宙起源_cnBeta 科學探索_cnBeta.COM

日本大阪大學的激光快速點燃實驗項目(LFEX)製造了最高功率達到 2000萬億瓦的激光束,持續時間為 1 微微秒(萬億分之一秒)。


謝邀。

這個名詞,叫laser fast ignition,中文翻譯為激光快點火。

自從禁止核武器試驗之後,各國都在爭相探討在實驗室條件下模擬核爆炸過程的設備和技術,其中一個方案就是採用多束高能激光,聚焦於一個非常小的燃料小球上,使燃料小球達到高溫高壓,產生核聚變反應(點火)。激光是人類技術最為成熟的,產生高能量密度的技術。

但是事情總不是那麼順利,如果採用激光均勻輻照球形靶丸,人們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比如對稱性引起的流體力學不穩定性。

人們開始尋求突破,一種可行方案就是額外採用一路非常強的點火激光,深入到中心,首先點起火來,該方案稱為「快點火」,開始由日本人提出。

當開始研究快點火方案後,人們發現核聚變事業絲毫沒有變容易。快點火方案涉及非常複雜的超熱電子產生和輸運等問題,這些問題依靠現在的模擬計算技術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

於是這個事情就卡在這裡了。傳統激光直接點火方案美國在做,即美國國家點火裝置(NIF),192路激光,由於美國經濟不景氣,NIF被削減大量開支。日本由於二戰原因不允許擁有特彆強的激光,於是他們主要採用題述快點火方案。點火激光一般都為PW級別,長度幾十fs,焦斑幾十微米,這個參數是比較正常的,一般都能做到。激光器關鍵好不好主要取決於對比度,看激光束是否乾淨,這一點現在貌似日本人比我們領先些。

我們的激光器有神光2號(上海,神光二號_百度百科),神光3號原型和主機(四川,神光-3 - 搜狗百科)等大型激光器,依託國內眾多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建起來的。在設計上都預留了點火激光,即我國科研上兩種方案都在研究中。

激光器這貨還處於拼參數時代,我們國內神光3做到了幾十路激光。正在規劃的下一代激光器將採用更多路激光。

所以說有什麼影響,可能大概是可以將相關物理問題的機制研究的更透徹些吧,畢竟現在離目標點火還有點遠。

當然大激光器打固體靶能在靶表面產生極端環境,模擬天體物理中的各種狀況。這是激光器建造的意義之一。現在做這方面,往天體上靠的人比較少些。實際上大多數快點火科研主力還是聚焦於電子產生輸運,預等離子體產生等比較基本的物理問題上。實驗室模擬天體物理,對激光器品質要求非常高,也不是那麼容易做出來的。


謝邀,激光那塊真是不太了解,非常抱歉


瀉藥。ICF和MCF,隔行如隔山啊。不懂是不是可以只瞎扯幾句。

從能源角度,個人挺看好快點火的,不過快點火對激光的要求很高,如果日本這個裝置能實現點火,無疑對ICF是一個很大的推動。但是我實在覺得最後靠激光碟機動的ICF不是一個能到達商業化的能源方案,極低的激光能量轉換效率和反應Q值的矛盾啊。所以呢,這個世界大國做ICF研究更多是為了那個不能說的秘密,快點火就不是一個好的打開方式了,核爆是一個對稱性的壓縮點火過程,還是中心點火或者X光間接點火比較像。純外行見解。


可控核聚變目前兩個主流,一個是磁約束核聚變(MCF),MCF中托卡馬克是重要的裝置,鄙人碩博就是搞這個。一個是慣性聚變(ICF),ICF中激光聚變是主流,雖然以前上過一些ICF的課,自己老婆也是搞這個的,但是只知道一些大體方向,具體細節不懂。激光聚變中最重要的是激光光源,中國有名的神光II,神光III一個很重要的應用就是激光聚變,目前世界最大的激光器在米國的NIF, NIF一直主導著激光聚變的發展方向,中國的綿陽九院一直緊隨米國後面。法國,日本的激光裝置參數都要高於中國的神光系列。快點火是激光聚變的新發展的一種點火壓縮靶丸方式,阪大的主要研究方向,具體技術細節不懂,激光聚變兩個目的,一是應用於國防軍工,模擬氫彈,節省氫彈維護成本,二是開發新能源。前幾年NIF實驗狀況不佳,美國政府決定減少NIF開支,大批裁員,目前來看,ICF界發展不太順利,與之比起來,MCF界,尤其是tokamak, 發展的如火如荼,由於MCF不涉及國防,全世界展開大合作,僅次於國際空間站的一個大合作,預計2020前後在法國建成ITER裝置。聚變界的最終目的是建成可以商用的聚變堆,實現聚變核發電,聚變核發電污染少,燃料充足,功率大等特點要優於目前的核裂變電站。但是目前都是處於物理基礎研究,ITER也只是一個工程實驗堆,不真正輸出電能,估計真正規模應用聚變堆要五十到上百年。

題主所說阪大的LFEX在世界ICF界是佔有一席之地的,但是目前ICF這種世界範圍內的不景氣狀態來看,希望LFEX能作出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突破吧


推薦閱讀:

聚變等離子體研究中,理論、模擬、實驗這三塊的科研人員分別在做些什麼?
NASA發布冷聚變堆研究,是否代表主流學界接受並承認冷核聚變存在?這件事與羅西的E-CAT有何聯繫?
為什麼埃隆·馬斯克不去做可控核聚變?

TAG:核聚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