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的學習傳拓?

最近對金石學相關的傳拓比較感興趣,但感覺這個領域略冷門啊……也看過一些拓片和資料,但是身邊同好較少,感覺自學很受限制,希望能遇見行家,傳授下傳拓的竅門、推薦有趣的拓片和值得一讀的書籍文章等


果然傳拓是真的很小眾…

不管了

對碑有著狂熱愛戀的我

怒答一發!

以下內容轉載自公眾號【墨銘奇妙】

本期作者:陶一久

——————————————————

本文感謝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裴建平老師,以及裴氏門人云心、光頭哥傾情出鏡。

傳拓是以紙緊覆進石器的文字、圖畫上面,然後用墨列印;因在傳拓過程中有一套技術方法,故名傳拓。

傳拓的使用範圍非常廣,碑碣、墓誌、青銅銘文、銅器器型、玉器花紋、古墨、銅鏡、錢幣、名硯、印款、磚石、瓦當圖案、竹木刻、甲骨文字,甚至——活魚,傳拓界的前輩馬國慶老師在《中國傳拓技藝通解》中,曾提到給活魚做拓。

萌出天際的圖案

在野外傳拓碑碣程序通常是先清洗洗碑碣,將碑碣上的灰塵泥土鳥糞,清理乾淨,再上紙。等紙上完後,用膠木錘錘紙,使紙能更好的嵌入字口,以便上墨時,不會使墨洇入字口內。上墨後,等紙干一些就可以揭紙取拓片了。

聽上去很簡單?不不不,很負責的說,簡直太難了~~~比如一陣小風吹來,比如陽光太美好,比如的因素太多了,都會帶來不可預料的麻煩。

此圖是樓主的同班同學上紙即將成功時樂極生悲、無語問蒼天的一瞬間。紙破了!!破了!!!如果不想浪費紙,此刻你需要一位裝裱師。

題歸正傳,樓主此行北上洛陽,學的是傳說中的清水拓。通常,為了紙張更好的貼合被拓物品,大部分傳拓師會使用一種古老的材料——白芨水,作用等同於粘合劑。但是使用了白芨水做出的拓片易發脆,不利於拓片的長久保存。因此,不使用具有粘合劑功效的白芨水,完全靠鬃刷將濕潤的紙張掃入字口或者花紋內,十分考驗傳拓師的功力。

在確定了被拓物品的大小後,選取大小合適的紙張,將紙張疊至方巾大小,取清水一盆。取疊好的部分紙張放入水盆內浸潤,濕透後取出,平放在干紙上。最後等所有的紙張都悶濕後,將多餘的水分擠出。

將紙張覆蓋在被拓物品上,用鬃刷將紙張「掃紙入凹」。通常需要將新的鬃刷兩側用砂紙打磨光潔,修剪整齊(力氣活,女生謹慎模仿)

邊刷邊上紙,當被拓物品完全被紙覆蓋以後,還有最後一道程序——封邊,將紙的四邊牢牢的封住,樓主無數次因為封邊不牢的問題,最後導致——這張作廢了,這張也作廢了,最後就是,哎媽,怎麼全都作廢了????

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並不能完美的將紙張一次性掃入字口,因此,需要一把特製作小錘。用毛氈包裹住木槌,是為了不損傷碑碣,輕輕用小鎚子錘打碑面,讓紙張更好的嵌入字口。好吧,樓主基本就是靠錘的,而大師一般是不用的。

上墨看著很簡單,技巧性非常強,要做到行墨不透紙。其中,撲子、擦子是上墨的重要工具,需要傳拓者根據器物的質地、大小等進行自製。

傳拓的色彩也很多樣

有朱拓、墨拓、彩拓

就這樣,刻苦學習的一周很快就過去了,為了測試這一周勤練的傳拓水平,在滾蛋之前,樓主去了著名的洛陽龍門石窟——想什麼呢?這種全國級的文保景點裡當然不會有能讓我實際操作傳拓的碑碣~

—————————————————————

http://weixin.qq.com/r/VTgTC53E1MCrrdlo921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拓片這個東西呢,要從兩方面去看,第一是被傳拓器物的好壞,看這個東西的年代,書法和內容,第二就是拓工的好壞,自己對於拓片的處理,有技藝的成熟與否,還有自己的一些習慣,包括知識水平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拓片的質量

這是自己拓的一個清代觀音,單純平面碑的話,判斷拓工優劣與否有幾點,一是顏色要均勻,二是墨不能透紙,拓片太過硬,脆可能是加了白芨水,不利於拓片的保存


我去上過一次傳拓的課程,在杭州的蕉葉山房,老師姓秦,帶來了很多古磚,拓的過程很有趣,而且拓好了老師還幫著題跋,作品還可以帶回去裝裱,很贊!


推薦閱讀:

舊影瑣憶·近半個世紀前加拿大職業教育側影
歐洲深處的憂慮:土耳其人如何遍布歐洲?
李佩的「特殊使命」(三):歸來的共和國科學奠基者
古代中國在哪些朝代是強大的?強大的原因是什麼?集權統治么?
「歷史上美國救了中國三次」的說法、表達方式靠譜么?

TAG:歷史 | 人文學科 | 金石 | 古老技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