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菩薩與大乘佛教的發展作用是什麼呢?
龍樹菩薩是如何影響大乘佛教的,都有什麼歷史依據可以證明這些影響
龍樹原系西印度(一說南印度)婆羅門,受迦毗摩羅論師的影響改信佛教,後游南印度,接受了具有大乘思想萌芽的大眾部學說,在原始佛教緣起說的基礎上,發展了大乘緣起性空說,創立了空宗哲學系統,即後來所謂中觀派哲學。其核心部分是「緣起性空」、「二諦中道」和「八不」辯證模式。
緣起理論亦稱「緣生理論」。是釋迦牟尼首創的一種觀察、解釋主觀和客觀世界的原則和方法。緣生包含緣滅,即所謂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諸法」統攝精神和物質兩方面,即思維與存在。緣生的「緣」是指產生思維與存在的內外條件或因素。思維因產生它的條件的出現而出現,因產生它的條件的消失而消失;存在也是如此。這一矛盾運動過程共有四個階段:生、位、異、滅。每一階段都受一定(主觀的、客觀的、或主客觀同時的)條件所制約。事物必然在一定的條件成熟時產生;在條件相對穩定狀態中存在;隨著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最後因存在條件的完全破壞而消亡。運動的四個階段只是運動過程中的質變點;運動在一個階段與另一個階段之間,剎那未停,瞬息變易,時刻處於量變的過程中。四階段有始有終,運動本身無始無終;運動在一個四階段的結束,又立即在新的條件下開始另一個四階段的運動。這一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然的客觀規律。它適用於客觀世界,也適用於主觀世界,適用於生物界,也適用於非生物界,因而具有一定的唯物辯證因素,但是,原始佛教的小乘緣起說把這一思想著重用於觀察主觀世界和生物界,只見「人(我)空」(主觀世界的生滅矛盾),看不見「法空」(客觀世界的生滅矛盾)。
以龍樹為代表的大乘佛教繼承和改善了小乘佛教的緣起說,對小乘佛教只講主觀世界矛盾的偏向加以糾正,並將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同時納入緣起觀察圈;不但要看見人空,也要看見法空。個別小乘學派根據緣起說來分析客觀事物, 認識到「事實上」法空。 大乘哲學則從緣起說深入觀察事物的本性,直接認識到事物本來在「理論上」就是空。不待分析或法滅之後始見真空;此空即「自性空」、「本來空」。這是大乘緣起說和小乘緣起說的主要區別。基於這一哲學上的區別,大乘和小乘在對待世間(人生)問題上也是截然不同的。小乘哲學把世間和涅槃看作根本對立的,主張逃離世間,遠循林泉,獨善其身,求取涅槃。大乘哲學則認為,世間與涅槃本來一體,原無二致,故主張不離人間而求解脫。同時還強調以身作則,示教利害,幫助社會生產物質財富,提高眾生的精神生活。
二諦中道又稱三諦原理。龍樹雖然發展了大乘的緣起性空說,但不住於空,而是從「空」觀「有」:不執空以否定有,不執有以排斥空;空在有中,有不離空,空有相攝,是為二諦。龍樹又從二諦進一步發展了「中道」,構成「空、假、中」三諦原理。龍樹在他的主要哲學著作&<中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在這首頌詩中,第一句是對過去緣起說的繼承和肯定,後三句是他賦予緣起說以新內容──空、假、中三諦原理。①空諦。「我說即是空」一句中的「空」,並非絕無之空,而是相對於「有」而言。「有」即存在,亦即一切抽象和具體的事物──諸法。諸法賴諸因緣而產生、存在、變化、消亡,本身沒有常存不變的主體或自性;沒有主體,意味著本來不存在;本來不存在便是「空」,或曰「性空」、「自性空」。自性空,謂在理論上當體之空,不需分析便知其空。②假諦。「亦為是假名」一句中的「假」謂假託、假設,即給事物假設名稱或概念,故曰「假名」。眾緣所生之法,既然理論上本無實體,則只有形式上的存在。這樣的存在,雖然隨順世俗,有其名言稱謂即概念、範疇等,但都是假設的,並非真實,故曰「假諦」或「俗諦」。③中道或中諦。「亦是中道義」一句中的「中」字,表面意義是「居中」,實際的意義是聯繫「空」與「假」的相即相離的關係而作的全面的辯證觀察。緣生之法,本來性空,無有實體,但存假名。因此,若執諸法為實有,固然是錯誤;若執諸法為空無,連它們的名義上的存在也否認,同樣是荒謬。正確的觀點是,既不執空而對事物作絕對的否定,亦不執有而對事物作絕對的肯定。這便是「中道義」。
在龍樹看來,中道不是折衷主義。因為緣生之法,理論上本無實體,故不能說其為有;諸法尚有假名,形式上仍然存在,故不能說其為空。這是諸法即一切事物本有的特徵──諸法的實際。龍樹據此而提出的中道觀點,如用邏輯模式來表示「空、假、中」三諦有如下四重關係:
①、②表示諸法矛盾的客觀存在;③、④表示辯證認識的二重發展。「亦空亦假」是從肯定角度觀察:諸法性空,假名為有;知空則不執有,知假則不執無,故得「統一 A」。這是第一層的辯證認識。「非空非假」是從否定角度觀察:將空進一步否定,故曰「非空」,因為諸法有形式上的假定存在;將假進一步否定,故曰「非假」,因為諸法在理論上本無自性,故得「統一B」。這是第二層的辯證認識。第二層認識在哲學上比第一層認識深化。龍樹把這深化了的哲理稱為「中道」。
「八不」辯證模式龍樹為了使他的中道理論包攝一切、解釋一切,在更大的範圍內表述中道的普遍意義,特提出「八不」模式。「八不」謂 8個相互對立的命題,亦即4對矛盾。《中論》的開首頌:「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在龍樹看來,生滅、常斷、一異、來去這4對矛盾,是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它們包攝了事物的自身、運動、空間、時間等方面。這 8個命題又是佛教內部一些派別和外道論師所執的主要偏見。龍樹認為,這 8種偏見是錯誤的,必須批判。批判的武器是邏輯的否定模式「不」。「不」字有二義:①事物本身的內在特徵是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去;②應按事物的本來面目和本有的特徵作如實的觀察或規定:不可執生,亦不可執滅;不可執常,亦不可執斷;不可執一,亦不可執異;不可執來,亦不可執去。如果這樣,便得中道,如模式所示:
常斷、一異、來去的模式亦類此。從形式邏輯看,「八不」命題似是一個演繹程序,四句模式似是一個歸納程序。但無論演繹或歸納,對「八不」命題的推論都將得到同一結論:「統一B」的中道。
<中論&>全書 500頌,27品,其中有25品以中道原理批駁他宗的宗義。龍樹批判他宗的目的在於確立自宗的哲學命題──涅槃實際。龍樹在《中論》中說:「無得亦無至,不斷亦不常,不生亦不滅,是說名涅槃。」又說:「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處,佛亦無所說。」這首頌對涅槃實際的無規定性,作了「權宜」的規定:①「不可得」。諸法性空,本無可得,包括生死與涅槃都無可得。②「滅戲論」。涅槃實際,離四句,絕百非;說生不是,說滅不是;說亦生亦滅或非生非滅,依然象隔靴搔癢,抓不到是處。因此,對它說來,語言的敘述,邏輯的推斷,皆是言不及旨的戲論。③「佛無所說」涅槃實際是「甚深微妙相」,佛陀對此也說不出所以然,只好保持沉默。龍樹由此歸結說:「涅槃之實際,及與世間際,如是二際者,無毫釐差別。」這樣,龍樹把中道引入一種只可以意會、不可以言傳的唯心論的超驗的神秘主義之中。
龍樹哲學的影響龍樹哲學的創立標誌著佛教哲學從小乘哲學過渡到大乘哲學。印度哲學中的吠檀多派,從龍樹學說中吸取了它的核心論點──空論,並加以利用。因此,龍樹及其學說在印度哲學史上佔據著十分突出的地位。公元3~4世紀,龍樹的哲學思想傳至中國,立即在中國佛教思想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並且很快左右了佛教哲學思想的發展方向。當時盛行的佛教流派如般若宗、涅槃宗,都直接以龍樹的學說為理論根據,隨後發展起來的三論宗、賢首宗、天台宗、禪宗和密宗,也都淵源於龍樹及其學說。三論宗,曾採用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的&<百論&>作為立宗的根本典籍。龍樹的哲學思想,隨著中國佛教向鄰國傳播,在朝鮮、日本、越南的意識形態領域中也產生了持久的影響。龍樹的著作傳譯至中國漢族地區的漢譯本,現有20種;傳譯至藏族地區的藏譯本,約有 118種;其中&<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中論》、《十二門論》、《回諍論》是他的代表作。
一代宗師 在他之前其實有一部分大乘經典已經出現 但是不興盛 他是第一個整理了大乘思想並成了體系 大乘佛教最為重要的兩部經華嚴和般若都與他有關 尤其是他根據般若經提出了中觀學派 在與部派時期的小乘佛教競爭中處於優勢 在他之後大乘才開始真正的站主流
推薦閱讀:
※看到別人10年風雨對佛教的領悟,這樣對嗎?
※佛教如何解決眾生平等的問題?
※怎麼看待微博"郎卡卓瑪"在野外放生毒蛇等危險動物的行為?
※人死後化學元素變為其他生命,算不算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