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理解各種語言的統一性,同義性?

比如漢語中的,好,好人,英語中的good,good man,在語義和使用方法上有著非常相似的地方,如何理解和分析這種情況?


或許可以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來理解:

(1)語言現象的普遍性源於人類的認知體系運行機制的普遍性,普遍性所提供的是理論上可能出現的語言現象的總集。而各語言所體現出的差異,則相當於是各語實際只選用了總集里的小部分現象所構成的子集所造成的,各子集既可能有重合也可能有不重合,由此而形成了相似或不相似的語言現象。

(2)在認知語言學的基本假設中,語言知識和百科知識之間並無清晰的界限,人類用具有普遍性的認知體系去識解世界時所形成的百科知識自然會是相似的,而相似的百科知識又會要求語言里形成相似的辭彙語義的「義位」和相似的義位結構體系(雖然不完全相同)。當然,這裡還可以從生活辭彙和學科術語兩個層面繼續展開,後者還會涉及各語在各學科上的翻譯對應。

(3)語言符號具有任意性(當然這也可能會被象似性所部分質疑),但語言符號之間的語義引申關聯卻是可以由隱喻和轉喻的認知機制來進行解釋的(隱喻和轉喻是人類普遍具有的認知能力),而這種解釋正是一種概率上的理據性。人類認知機制所能提供的隱喻和轉喻總集具有普遍性,因此各語在普遍的總集里所形成的隱喻和轉喻子集也是有可能剛好出現許多相似的隱喻和轉喻的,這就是概率上有一定幾率出現的可能的理據性了。比如,好既是物品質量的好,也可能是人的好,這就是在形容物和形容人的兩個認知域里所形成的隱喻現象。在人類的認知機制里,會認知到物品的好、人的好這兩個概念的相似性,因此可以由此及彼地將其中一者隱喻為另一者。(PS:在這裡我們不必追問物品的好、人的好中的哪個是最初的引申詞源,因為對於每個語言使用者而言都會自然將各種辭彙在自己個人的認知體系里內化一遍,而作為隱喻前的源域的詞義往往是那個跟其自身生活體驗最近的那個義位)。根據(1)/(2),不同語言里可能會剛好出現物品的好、人的好這兩個義位;而根據(3),又可能因為在物品的好、人的好之間存在著理論上可能的隱喻關聯而恰好用同一個詞語來表示兩者(當然,這個例子里的隱喻關聯也不是完全對應的,好人的好還可以和kind/nice對譯)。

要之,從傳統的結構主義和描寫主義的角度分析語言,會由於更關注實際語料里的各種具體語言結構與分布,而更傾向於分析出語言之間的差異性。但如果從認知主義的角度去看,則會更關注基於普遍的人類認知體系的語言能力的普遍性,分析的是認知機制所能提供的語言現象的可能總集,而不再限於語料所呈現的子集,這時就會更容易地發現各語在概率上的理據性和一致性。


語言符號的任意性允許非同源語言間巧合的發生,在歷時語言學中,這是完全偶然的,且不可預測的,這種巧合併非都出自同一原因,也並非都有原因。就像現代中文和英文完全不同源,卻同為SVO結構,而同在漢字圈的日語的發展理應與中文更接近,卻使用SOV結構一樣。

拿題主例子來說,除了好、好人,中文表述中還有人好。比如「他人好」,但在英文中「he man good」卻是不存在的。此外,比如法語與英語作為同源語,發展至今,在形容詞詞序上也產生了分歧。也就是說在語義相同的情況下法語的形容詞一般為後置,比如:professional person在法語中為personne professionnelle。雖然也有像bonne personne等和英語good person一樣前置形容詞的情況,但這並不能用來解釋兩種語言的詞法句法與語義之間有任何統一性。

所以在不掌握大量實例並加以歷史論證的情況下對偶然冠以相似或者統一都是不嚴謹的。


瀉藥。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讓我聯想到一個單詞 for

for這個單詞除了有一般介詞的功能,還有個起說明解釋作用的關係連詞的功能,置於主句後面,可粗譯為"因為",

例句:

I cannot tell whether she is young or old, for I have never seen her before.

我從沒見過她,當然無從知道她年老或年幼。

無獨有偶,古漢語中也有個類似的詞,"為",通常置於主句後面,表示對前面的解釋說明,譯為白話文為"因為"

例句:

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

白話的意思是,中國沒有那個地方能得到安定的生活,都是因為君主的緣故。

兩個詞是不是出奇的相似?在這一個用法上的相似,表達習慣上的相似,而且兩個詞直譯過來都是"為了"的意思。

但是若把兩個詞的所有意思都一一對比開來,那就有很多的出入了。我們都知道一詞可以多意,但每個意思的用法都與該詞出生的文化相關;而文化不一樣,辭彙包含的內容和內涵當然就不一樣了。

也就是說,這個英文辭彙"for"和文言辭彙"為"的對應是一處或多處的,但一定不是所有處的。

可以暫時總結為:兩種不同語言的對應或相似具有偶然性和片面性,但不具備必然性和全面性。

其中偶然性和片面性的部分就集中代表了題主想要問的問題,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相似,那也就可以歸結為,這種語言的片面偶然性是怎麼產生的?

還拿for來舉例。我們都知道英語的詞性分類是特別特別明確的,如果用錯了詞性就犯了英文語法錯誤,這個在英文的環境里是無法容忍的;但凡事都有兩面,不管何種語言,它的固有辭彙量,或者常用詞總是固定的,有些衍生的意思就得由已有的辭彙來承擔,(這也是由於人類思維的這種遷移性和對熟識事物的趨向性有關,太多,略去不表),這就是一詞多意現象產生的原因。

那麼,不管是英文和中文,都存在一詞多意,一詞多性,只是中文語法更靈活,對詞性講究不深;而英文造詞更靈活,一詞多意比中文要少,存在很大部分辭彙是單獨承擔一個意思的。

所以對於"for"和"為"來說,這都是很常用的辭彙,在兩種語言中更多作為虛詞來用(實詞會向虛詞演變),在日常語境下承擔了很多語意。那麼也可以說,這兩個詞在人類的語境意識里承擔的是相似的功能(虛詞),人為的添加了很多意思來應付日常交際,如果有個車義項重合,也是再好解釋不過的了。

那不管拿出那個常用詞來講,這種現象都是存在的。手機碼子,我就不舉例了,你們細想。

而題主產生的這種感受,一定是在對比常用詞時出現的,而常用詞里存在大量在雙語間(甚至多語間)相同相似的辭彙或詞義,就很正常了,是大概率事件。

人腦構成的相同性,對辭彙語境的運用並無太大區別,或可解釋這一現象。

但這種現象絕非語言的普遍現象。因為語言這種東西受構詞法,歷史演變的影響,會發生許多許多的改變。

歐洲語言的來源大多是同一個,但後來在發音,表意和構詞上都出現了變異,日漸發展為不同語言,這是不同地區人們思維方式的差異導致的語法差異滲透到語言結構里的實例。

漢語發展了幾千年,語法和構字也出現過重大變化,我們現在理解文言文吃力主要還是語法和詞意有了變化的原因。事實上,比起和英語的相似性,我個人覺得古漢語和英語在語法結構上更相近,而現代漢語經過太長時間的演變,文化思維的差異已經浸透甚多,早和過去的語言不一樣了。但,漢語仍能保持自己的純潔性和基本語法規則,這是漢語特別值得讚賞的一點,可能也與中國文化一脈相承不曾出現重大斷裂有關(近代的斷裂此處不提)。

而語法對構詞的浸透,我舉個例子。

bareheaded 英文"不戴帽子的"

拆分來看 構詞原則是bare+head+ed表詞性

這是英文構詞的一個最基本原則,前綴(可有可無)+主體+後綴(可有可無),一般前綴具有介詞或副詞這類虛詞功能,主體詞或音節表示詞的具體意思,後綴確定詞的性質是名詞動詞等實詞,還是其他虛詞。而且這些小的部分一般都是由一些常用詞等簡單詞經過拆分、母音轉化等方式被截短,重新排列組合成為新的辭彙,體現出形合語言的特徵。

例如outspoken, previous, redundency等等等等,不詳舉。

裸 漢語"不穿衣服"

形部"衣",聲部"果"

形部表示辭彙實義,也區分出了一個大類(其他諸如食字部,人字部等等);聲部規定了發聲,同語音系統連接起來。

可以看出漢語不具備形合語言的條件,但漢語自身的語意和語音是完備的,體現象形文字的特點。

再看

virtuosity "精湛的"

乍一看似乎是從"virtuous"良善的來的,如果這麼來猜測這個詞的意思,那一定要出錯的

其實是由virtu "古董,愛好藝術品"來的

所以英文單詞的語意,主要是由構成它的語素(前綴主體後綴)等確認,但前提是你分得清"形似"語素見微妙的差異,如同virtu和virtuous.

漢語 迤邐 "曲折連綿",也是由聲部和形部構成; 但在英語中,很難找到對應詞,即使拿"winding""sinuous"來充數,無論語音還是含義的美感都大打折扣

這個就是文化性的語法對構詞構字的滲透性

chivalry騎士精神,漢語並無對應

而"菩薩"這個詞,雖然也不是漢語本土詞,但相較英文"bodhisattva"這種直接音譯的詞,無論從美感還是內涵都更上一層。

這也是漢語語法重意合,取"意譯",英語重形合,取直譯的最直觀體現。

綜上,語言的相似性是片面偶然,集中於常見詞;隨著辭彙俞難,覆蓋的含義俞複雜,語法等"軟體"起的作用就在凸顯。因此總得來說,兩種語言因為"語法"這種軟體的相差性,即便換了同樣的硬碟也難以得出一樣的結果,也因此具有本質性區別。


推薦閱讀:

僅看中文,不考慮英文翻譯,以下這兩個句子的語義通順嗎?
有沒有希臘拉丁詞根的對應表格?
類似義大利語 nipote 兼指姪與孫的語言或方言還有哪些?
那爛陀

TAG:語言 | 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