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國人真的開始大範圍停止購買日貨,會引發什麼後果?
01-27
首先把「日本政府」和「日本」混為一談,盲目仇日是不對的,我個人也不是仇日分子。只是在單純地探討這件事情可能引發的後果?
我說的大範圍,大概指的是銷量減低八成以上。幾天的停止購買肯定沒什麼大影響,如果一個月,幾個月,甚至一年,會有什麼效果?對我們本國經濟會不會也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前提:不考慮過渡時間,突然改變。
從可實現性上:
如果限定為不買日本品牌,排除掉最初的不適應,沒有太大影響。很快能找到替代方案,但要付出更高成本。
如果細化到包含日本產零件的都不買,你會發現挑選商品會變得很困難,原來以為不沾邊的東西里或多或少都有日本零件的身影(比如大眾汽車,蘋果手機,國產電視…)如果進一步細化追究生產材料、工具、技術的來源……你會發現比起挑選商品,還是自己動手製造更容易些……從影響上:限定不買日本品牌,不考慮對方反制措施的情況下短期內對日本影響更大,但中國需要付出聲譽下降的代價。限定不買帶日本零件的東西,對日本影響進一步加大。但由於選擇範圍收窄中國方付出的成本增加。並且由於躺槍產品太多,中國聲譽進一步下降。這樣形成雙輸結果。限定不用日本原材料,工具,技術,短時間內很難找到替代方案,已經影響到日常生產生活,對中國影響更大。沒有影響,日貨的製造是需求推動,也就是今年發現國外賣的好明年擴大生產,若是賣不好就停止生產,轉型生產別的,賣給別的人參考富士通,夏普
一直覺得在所謂抵制日貨抵制x貨之前先要抵制蠢貨。
還有題主肯定沒聽過「經濟全球化」這個詞
偏題了…貼近生活一點,兩田、尼桑、馬自達的ssss店的店員基本都是中國人啊,假設真的沒有人去買車,他們是不是都沒工作?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主板上有日本的電容。辦公室的印表機上寫的Panasonic。甚至有一些舊款的非日本車車型,裡面裝著三菱的發動機。然後就會有愚蠢分子借著愛國借著抵制日貨的名號去砸車,呵呵。會引發國人智商集體下降
突然停止購買日貨,這不現實。但如果說這是將來的一種趨勢,反而有可能——因為已經有一個全民抵制日貨的先例,那就是韓國。
「韓貨」雖然整體的質量和技術還跟不上日貨,但至少能不依賴日貨地自給自足,這是當今中國還做不到的,中國現在馬上實行全面抵制日貨,正如有的朋友提到,會付出更高的代價。但是聲譽會不會下降,我不知道。韓國的聲譽好像沒有因為抵制日貨而下降吧?那說明文革不遠,像我這樣的都要準備跑路了,日本沒完,中國先跑一批^_^
最好都不買日本車,這樣雷克薩斯賣不動降價我就可以買了。
首先是不可能,假設真的的發生了,想想30年前的情況,那時就是很少人買日貨,但是日本還是稱為發達國家了!
日企員工家屬表示:題主別走,我保證不打你!前兩年抵制日貨,我媽她們總公司並沒有傷筋動骨,倒是我媽和她的同事收入和幸福感都大幅度下降,在經濟一體化的時代,抵制日貨首先受到傷害的是你的同胞。
這就是法西斯的思維。
沒有日產的身份證我們都是黑戶。
扔掉你們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證吧。富士通的晶元
我覺得抵制日貨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真是愛國,還不如學某爺們去靖國神社扔燃燒瓶,看有沒有下一個勇士把安倍晉三他家放火燒掉還能成功脫身的。
最好快抵制,這樣蠢豬就死得更快,死完了世界就清凈了。
我也要失業了,剛從黨國企業離職跳槽日本企業。我覺得無法抵制,因為中日之間貿易太緊密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是網路化的
如果完全抵制日貨,自然鬼子也是抵制天朝貨。對兩國的影響,刨除高科技模仿的損失,刨除非關稅壁壘導致的全球報復,用極不精確的簡易計算,對日進出口額/人均GDP,得出,按2014年海關數據,2000萬中國人的GDP沒有了,日本是400多萬,殺敵一千,自損5000,感覺基本上與抗戰時期差不多。問題是,進口鬼子貨有不少是剛需(借用這個名詞),缺了玩不轉的,出口貨,大多數是水需。計算方法不符合宏經國經國貿課本的演算法(課本的東西早就有借有還了),請略過。
沒相機用了
國人的生活質量大幅降低,甚至寸步難行
假設:情緒情感這些東西可以有價。
購買日貨的人要多少承受道德指責,我們稱為道德稅。於是:
推薦閱讀:
※假如中國真的對日本採取經濟制裁,斷絕交易,誰會更受傷呢?
※如何評價 2016 年 12 月 4 日義大利公投結果?
※製作一幅統一的世界地圖,為什麼成了一個「可笑的大夢想」?
※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區域性紛爭為什麼會演變成世界大戰?
※如何在時事熱點中區別地緣政治、國際關係、漢語言文學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