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

個人偏向於是主觀佔六成以上 如果討論文物呢?可否極端的想法,古人有意的留下某些東西,導致我們從文物這裡獲取的歷史也是主觀?


謝邀。這種大而無當的問題,更像是一篇散文、雜文、議論文的命題。我相信有能力的人可以藉此寫出一篇很好的文章。我無能寫出令自己滿意的文章,所以我只說一個觀點。

發生過的事情客觀存在,但重現它卻難以完全清楚主觀作用。我們知道瑪雅文明拿人祭祀,但不知道當時人具體的想法、感受。我們知道曹操、孫權、劉備做過的事情,甚至一些他們說過的話,但是具體他們的內心感受、正邪、對錯,則霧鎖重樓。每個他者的內心都是他的主觀,而對我們而言確實客觀存在;我們又只能藉助外顯行為和主觀思維去推斷別人的內心主觀。

鄙人淺薄,私以為歷史,複雜之處就在這裡。


————

個人理解~

客觀,大意是指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東西,就像一張桌子,一張椅子,不因人的想法而改變其形狀。意識(本身)並沒有直接改變客觀事物的能力。

如果,歷史是客觀的,那麼,歷史就像一棟房子,不因人的想法而改變其面貌。這是唯物的傾向吧。

唯物的傾向大約分兩種(個人理解):

①一種是比較「婉轉」的唯物史觀。

既認為歷史是客觀的,又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主觀的作用。

打比方:

歷史就像建一棟房子,一棟尚未完工的房子。人,一邊居住也一邊建造,一邊建造也一邊居住。

歷史就像一條河流。河流的走向不由先前鋪設好的管道決定,而是由河流自己的內在力量決定,由河流自己的力量沖刷出的河道決定。個人覺得,這裡承認了主觀的作用,河流能創造自己的歷史。

這種唯物史觀是流動的。

過去是建造完成的,確定的,不受人意識改變的。而未來則是不確定的,可塑的。

個人覺得,我們學習的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就是這種。

②另一種是比較徹底的「決絕」的大膽的唯物史觀。

認為歷史就是客觀的,沒有主觀。直接把「主觀」給抹殺了。

不是把歷史看成——「人在建造一棟尚未完工的房子」。而是把歷史純粹地看成是一棟房子,一棟冷冰冰的房子。人只是其中的一磚一瓦,只是其結構的一部分。人只是物一般的存在,沒有所謂自由意識。主觀只是假象,所以決定不了歷史。

歷史並非是流動的,實質上是靜止的,就像了結冰一樣,固定下來。過去是確定的,未來也是確定的,命運看的清清楚楚。

這種徹底的唯物史觀很容易讓人有種宿命之感。

個人覺得,這兩者有差別。

———

主觀,大約是指精神上的吧。

個人覺得也可以分為兩種。

①一種是關於「人」的主觀的歷史觀。

承認人的主觀對於歷史的作用。

類似於那個薛定諤的貓,人的觀察與否對於貓的存在狀態是有影響的。(這只是個人理解,並不懂物理)。

就像有時考完試,我會覺得,只有我沒有確切地知道自己的分數,那麼分數就是飄忽不定的,上午查成績和下午查成績,分數會有不同。即使老師改完試卷,即使有位同學查看了全班同學的成績,只有沒有告訴我,我的分數還是不確定的。_(:з」∠)_

可能類似於——每個人都會看到一個宇宙。但是當這個人死了之後,這個世界也就湮滅了。

。。。

②另一種大約是關於「世界精神」的歷史觀。

應該是認為「物」其實是一種精神存在。物是一種精神的演化。而這種精神不屬於人,所以人的精神改變不了「物」的形狀。這種精神屬於一種類似本源的東西。只要這種精神改變想法,我們的現實世界就會變樣。大概就像《黑客帝國》裡面的母體世界吧。歷史大概就是它的一場夢吧。

以上是個人理解~

————

歷史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個人覺得「主觀」和「客觀」這兩個詞的意思都有點「模糊」~

這個問題有點大,牽扯的東西都挺~個人化理解的

————

大致看了其他答案。

感覺問題有點混了~

「歷史是客觀還是主觀」與「人能否認識歷史」好像是兩個有些微差別的問題~

一個是「歷史本身」,一個是「解讀」

。。。。

這兩個問題有沒有區別?

懵了~

「歷史」的定義是什麼?


很大程度上是主觀的,因為「歷史是有勝利者書寫的」。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歷史當然有客觀的成分,比如事件發生的年月日,參與的人物,等等。

不是還有個時髦的說法:歷史除了人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是假的,其他都是真的。


剛好讀過一點相關的資料,冒昧回答這個問題。答案中的句子引用大多沒有標明原文,望包涵。

------------------------------------

歷史研究中無法繞開的一個問題是:歷史有可能是客觀的嗎?我們知道,從事歷史研究的是一個個充滿主觀色彩的人,這是否意味著歷史研究缺乏客觀性呢?「歷史不僅是對過去的概括,更是史學家進行選擇後的產物。」 若是如此,那麼歷史研究的意義何在?以下是迄今為止較有代表性的解答。

(1)「歷史就是過去曾真實發生的一切(Zeigen, 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

——客觀的先決條件:無成見的研究態度

歷史主義代表人物、現代史學奠基人之一Leopold von Ranke認為,歷史學意義上的「絕對客觀」是能夠達到的。首先,必定存在某個確定的、唯一的歷史真相,而歷史學者的使命就是還原這個真相。需要指出的是,Ranke並非持該觀點的第一人。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就認為,歷史研究者應當嚴格區別杜撰臆想(res fictae)和事實(res factae),還原客觀的歷史。

與此同時,Ranke也承認作為研究個體的人及其主觀性在這個過程中所發揮的不可忽視的作用,於是他提出「無成見的研究態度(Unparteilichkeit)」:即史學研究者應當儘力摒棄自我主觀性對歷史研究的影響,儘力還原唯一的歷史真相。基於此,Ranke十分反感當時佔據主流地位的啟蒙運動式的歷史編寫。受啟蒙思想影響,當時的歷史書寫具有強烈的歷史樂觀主義傾向,認為人類社會呈現單線式的發展趨勢、當代在各方面都遠勝前代,並且將各個歷史時期按這一觀點進行評判歸類。Ranke這樣說道:「人們賦予歷史回顧過去、啟發後人的使命,然而它對於當代的歷史研究而言要求過高。歷史(學)僅能告訴我們,過去實際發生的事情。」(Geschichten der romanischen und germanischen V?lker von 1494 bis 1514, Vorrede)

Ranke清楚地知道保持不偏不倚的艱難,他甚至曾祈禱能夠完全摒棄自我,以滿足他所要求的絕對客觀。歷史是客觀的嗎?Ranke表示,只要摒棄成見,對真實的原始材料進行批判性研究,那麼就能夠還原真實的歷史。

——但,真是如此嗎?

(2)「歷史視角」:歷史觀察的主觀因素

Ranke的理論風靡一時,卻未能打消人們對於史學研究的原始疑慮。因此,Johann Martin Chladenius在1752年的著作《史學通論(Allgemeinen Geschichtswissenschaft)》中寫道:「歷史本身千篇一律,唯有觀點豐富多彩。」 並提出了「歷史視角(Sehepunkt)」這一概念。歷史視角指的是,個體觀察歷史所特有的角度。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受教育程度、人生經歷等等因素共同促成了歷史視角,決定著個體的興趣側重與歷史解讀。這種個體差異帶來的影響千差萬別,顯然不可能存在絕對客觀的歷史研究。因此,Chladenius認為,Ranke所追求的「唯一的歷史真相」不過是一種幻想。

20世紀初的學界曾興起一場關於「歷史評價」的討論,其討論重點在於:歷史學者是否應當在史學研究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對歷史作出評價?在這場討論中,來自社會學奠基人Max Weber的觀點脫穎而出,影響持續至今。對於Ranke「零評價」的史學研究要求,Weber區分了「價值評斷(Werturteilen)」和「價值聯繫(Wertbeziehung)」這兩個概念:前者是一種道德倫理評斷,即唯一定性,違背學術研究原則,應當避免;後者則不可避免——我們必須對歷史現象加以選擇,挑選出我們感興趣的,而這種選擇則取決於我們各自的人生背景與思維方式,取決於我們各自的價值觀——因此,歷史研究永遠與「價值觀念」本身息息相關。

既然歷史永遠都帶有一定的主觀色彩,那麼它為何能作為一門學科(或科學)持續存在?

因為永遠有一批歷史學者遵從其本心,孜孜不倦地進行著學術研究,並公開其觀點,以供辯論甄別(根據哲學家Jürgen Habermas的erkenntnisleitende Interesse)。他們必須提出自己的研究興趣所在,並根據原始材闡明觀點。在這種情況下,學者的主觀並不是客觀的對立面,而是接近客觀的途徑。

承認歷史視角的存在並不意味著歷史研究的任意性。史學家Reinhart Koselleck在闡述「歷史材料的否決權(Vetorecht der Quellen)」這一概念時說:「材料並不能告訴我們應該說什麼,但卻告訴了我們不能說什麼。」 任何學說的提出都不能違背已有的歷史材料。

(3)歷史是一個流動的過程——可證偽性

歷史研究不是孤立事件的拼貼,而是一個進行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歷史表述受到客觀事實的限制,卻並不存在一個絕對正確的結論。正因如此,不同學者的不同觀點得以相互碰撞、相互質疑、相互檢驗,新的研究成果不斷湧現,主流認知得以不斷修正——決定主流的是某一學說的說服力,而說服力根本來源於對客觀的遵循程度。這就是Thomas Nipperdey所說的「理想的客觀(regulative Idee)」。

因此我們可以結論:不存在絕對客觀、唯一的歷史真相,也不存在唯一的歷史。因為歷史視角的存在,我們無法完全還原過去發生的一切。但個人觀點(主觀)與客觀並不是不可調和的對立面,一旦我們清楚了自己的視角,就必須遵從學術原則,不斷去接近那個無法達到的客觀真相。而當我們承認了學術研究的主觀性與客觀性的互相統一後,我們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不同時代的歷史研究會呈現出不同的風貌——世界千變萬化,永遠有新的問題、新的疑惑亟需解決,歷史學者從不同的歷史視角出發,豐富著我們對於歷史的認知。從這個角度來說,主觀性不但是一切歷史研究的推動力,也創造了歷史研究的未來。


歷史是客觀的

歷史書是主觀的


歷史上的事件是客觀的,其解讀永遠都是主觀的。

當然,歷史事件的真偽還兩說,因此其客觀性也值得懷疑。


能看到的歷史都是解讀過的歷史:

1. 例如「臣光曰」,「太史公曰」。

2. 例如陳壽對某某某的態度。

3. 例如黃仁宇不受待見。

4. 例如明史對袁崇煥和朱由校的態度。

-----------------------------------------------------------------------------------------------------------

每個人會根據自己的傾向選擇自己願意相信的,摒棄自己不願意相信的。

不過話說回來,你願意相信的部分也是受到某一部分主觀觀點的影響。

------------------------------------------------------------------------------------------------------------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只要是人,就是主觀的。也就是說,人的認識、判斷、感受全是主觀的,人類去認識歷史時,當然也是主觀的。客觀歷史當然存在,但人無法獲得。就連現有的事物都不可能被人完全、準確的認識。


歷史本身是客觀的,研究歷史出來的書籍和觀點都是主觀的。


客觀是一堆人的主觀,主觀是一個人的客觀。


歷史大方向必須是主觀的!不可能客觀!

歷史觀這屬於哲學範疇

人類的發展史怎麼出來的呢?你首先要知道哪些是主線,就像寫自己家庭的書一樣,有的人把家庭經濟變化作為方向,有的人把家庭成員的性格發展作為方向,有的人把居住地的變遷作為方向。

而且,每個人看待問題的方式不一樣,你認為進步的;他可能認為是退步的。你認為是重大轉折的、推動歷史的事件;他可能認為是一般性的、偶然性的。

就像共產主義,你說它是偶然還是必然呢?左派會說是歷史的進步,右派會說是一條歧路。

歷史就是人類的發展史,既然是人類的發展史,就必須分析出哪些史料是人類進步的方向,哪些則是一般性、偶然性的事件。

研究歷史絕不是我們常說的:盡量客觀

結論:歷史是以人作為發展方向的,而不是反過來。自然也是以人作為發展方向的。

哪怕我們所研究的自然科學也主要研究的是我們接觸到,看到的「主觀的自然界」,而不是沒有顏色,冷熱,光線的冷酷自然界。

但是這種主觀性的東西並不意味著連史料都可以主觀,那就成了妄想家了。這種主觀的看待歷史主要是為了把握歷史的大方向,而在具體的歷史環境中必須要客觀深入的研究。

所以,基於這種觀點。好的歷史學家都會提出自己對於歷史發展的見解,但是對考據又非常詳細。這種主觀大方向也必須依據系統全面的學習才能把握。

以上,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歷史觀點。是一種接近黑格爾的形而上學。它和其他的答案區別就在於,它強調了主觀和客觀這兩個方面的矛盾鬥爭,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樣,一味地評價主觀好還是客觀好最後和了稀泥。


歷史是客觀的。我們有關歷史的認識在線條上基本客觀。基本的意思是,這裡或那裡仍將不斷修改。其餘九成或以上是主觀的。謝邀。


歷史是客觀的


區分史書和史實這兩個概念 應該就能回答你的問題了


推薦閱讀:

一個顏值不高的人存在意義何在?
站在上帝的視角,人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有沒有那個瞬間,覺得你男朋友不愛你?

TAG:歷史 | 意識 | 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