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那些地方有一戰前到二戰時期水平的要塞?什麼水平?是否能參觀?
旅遊的時候青島山炮台上有一戰水平的那種炮台,廈門也見到過,其他地方哪裡有呢?又是什麼水平?是否能參觀呢?
旅順那邊炮台要塞眾多,大部分都有售票參觀。這裡就不一一介紹,就說幾個比較著名的吧。
旅順西炮台,建於1900年,是當時沙俄修建守護軍港的制高點要塞
西炮台始建於1900年,是當時沙俄在位於旅順港近距西北2000米處,海拔最高的山上(海拔197米)修建守護軍港後路和控制西線海域的制高點,當時沙俄稱之為D號眼鏡堡,中、日稱為西炮台。俄軍在此設置了150毫米加農炮6門,57毫米速射炮2門,守護官兵89名
旅順黃金山炮台,起先是北洋水師海防炮台,沙俄1898年佔據旅順口後擴建炮台,安裝大口徑火炮
黃金山炮台工程負責人是漢納根,他是德國海軍炮兵少校,擔任北洋大臣李鴻章的軍事顧問,1880年11月到旅順主持炮台工程修築。1886年5月21日,醇親王奕環抵達旅順口檢閱炮台後說:「漢納根監造炮台,堅固如式,著再加恩賞給三品頂戴,以示鼓勵。」
沙俄1898年佔據旅順口後,於1899年開工擴建黃金山炮台,至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時工程基本完工。經過俄軍擴建,黃金山炮台共安裝280mm口徑火炮6門,57mm口徑火炮2門。在6門280mm火炮的炮位之間,建有長10.5米、寬5.6米、高2.7米的地下彈藥庫3座。此外,還建有7間與炮台連接在一起的官兵宿舍。整個炮台用混凝土、砂子、卵石灌注而成,混凝土牆壁厚度均在1.5米以上,這個厚度足以抵禦日本海軍最大口徑火炮——350mm口徑火炮的射擊。1904年日俄戰爭中,日軍圍困旅順港,多次利用沉船封鎖港口航道,企圖阻止俄艦出入。黃金山炮台和位於黃金山南麓的電岩炮台相配合,以火力封鎖旅順港出海口和港外航道,粉碎了日本海軍閉塞隊對旅順港的三次自殺性閉塞行動。整個日俄戰爭中,黃金山炮台沒有被日本軍艦的炮彈直接命中過,保存完好。
電岩炮台,因為炮台東西兩端各有一盞遠程的探照燈,用於夜間監視海面,炮台上的探照燈採用動力源為電力,又架設在海邊岩石上,因此稱炮台為「電岩炮台」
電岩炮台原是清軍在旅順口沿岸修築的13個炮台中的一座。這些炮台的大炮除了少數小徑的是中國軍工廠自造的外,大多數大炮和炮彈都是從德國克虜伯廠購買的。俄軍佔領旅順口之後,這塊寬50米左右,長約200米的炮台陣地引起了俄軍的青睞,由於它前方是浩瀚黃海,炮台所在位置可扼守旅順口軍港,西側是旅順口軍港的口門,東邊是老母豬礁炮台,背靠黃金山,俄軍在規劃旅順口海防防禦圖時,把這裡稱為「15號」炮台,在「15號」炮台上,設炮兵一個連(稱連長為司令),在炮台上布置1895式254毫米口徑海岸炮5門,57毫米火炮一門,探照燈兩座。由於這兩座探照燈口徑大、射程遠,可以在夜間輻射一公里範圍之內的一切目標,探照燈採用動力源為電力,又架設在海邊岩石上,因此稱炮台為「電岩炮台」。整個炮台前面為懸崖,大海後面有條山溝與黃金山相隔。用當時的炮鏡從海上觀察會產生錯覺,誤認為它與黃金山同在一個點上,因此有很大的隱蔽性。從海上炮擊稍近炮彈會落到懸崖下,稍遠又落到後面的山溝里,很難命中這個寬度僅有50米的岸炮陣地,所以當時的軍事家稱這座炮台為「百發不中」。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大炮是蘇聯紅軍駐防旅順時留下的。
望台炮台,日俄戰爭中視為守衛旅順的東大門,而西大門是203高地
日俄戰爭中,沙俄強迫中國民工花費半個多月的時間,把兩門從軍艦上卸下來的大鐵炮拉上山頂,臨時搶修成這座工事。並把這裡改名為"大鷹巢"炮台。如今,這裡殘留下來的兩門15厘米艦炮,是俄國彼得堡奧布哈夫工廠1899年鑄造的,它們已成為帝國主義侵華的罪證,象被審判的罪犯一樣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還有西雞冠山炮台,不過因為在軍事管理區所以至今未開放
西雞冠山炮台原為清軍修建,是旅順海上防衛體系中西線的重點工事。1898年沙俄侵佔旅順後,從1900年到1904年初,沙俄當局為把旅順口變為侵華橋頭堡,大規模地趕修要塞工程。在從黃金山到西雞冠山九公里長的海防線上修築海防炮台。其中雞冠山一號、二號炮台,由於地勢高,運輸困難,工程進度遲緩。竣工後的一號炮台,炮位和隱蔽部全長146米,寬14.5米。配備八門相同口徑的加農炮,專防海上侵擾。二號炮台78米,寬12.5米,配備四門加農炮,至今一、二號炮台均保存完整,但備炮下落不明。
日俄戰爭爆發時,西雞冠山炮台在配合海上作戰和掩護俄艦突圍時發揮過作用。現為旅順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北有好多鬼子的要塞,比如內蒙古海拉爾的北山要塞,買票可以參觀(海拉爾身份證不要錢)
青島要塞,那是真打過一戰的
德軍構建全方位防衛體系 為保護遠東艦隊和青島港口的安全,德國規劃建設了規模龐大的軍事防衛工程—— 青島要塞,設立了眾多炮台、堡壘、軍營及附屬設施,成為遠東著名的海防要塞。 德軍沿市區東部的太平山麓和海泊河中下游一線,構築了南起浮山灣小湛山,北抵膠州灣內海泊河口全長六公里的步兵堡壘防禦工事。德軍沿防禦線高地共構築了小湛山、小湛山北 、中央、台東鎮、海岸五大堡壘群(即民間所稱的一號、二號、三號、四號、五號炮台)。這些堡壘由一處大堡壘、二至四處中小堡壘組成,每處堡壘均有地下通道連接。在大堡壘周圍另有九至十三個不等的戰時小堡壘,用以駐兵、貯存給養、彈藥和作戰指揮與掩體。步兵防禦線居高臨下,設計周密,易守難攻。在堡壘線外側,開挖了一道深約5米,寬約6米的壕溝,溝底和堡壘周圍架設了通上電流的鐵絲網,一直連接南北海濱。在壕溝兩側,沿壕溝修築了一長串步兵掩體和火炮、機槍掩體(地堡),配置了輕型火炮、機槍、步槍等武器,構成了長達6公里的堅固防線。德軍還在浮山——孤山——樓山一線修築了外圍警戒防線。 德國海軍部在規劃青島要塞時,除將原清軍的炮台設施予以擴建,安設新式火炮外,又先後規劃建設了一批永久性大型炮台以及步兵堡壘等防禦工事。經過長達十餘年的三期規劃建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青島要塞已基本建成。在前海一線,修築了團島炮台 、台西鎮(西嶺)炮台、青島(衙門)炮台 、俾斯麥南炮台 、匯泉角炮台等五大海防炮台 ;在市區主要山頭上,修築了俾斯麥北炮台、伊爾底斯北炮台 、伊爾底斯東炮台和台東鎮炮台(沒有安裝火炮);除上述永久性海陸炮台外,德軍還在戰前突擊建設了一批臨時炮台:在面對要塞的陸地正面的毛奇山(貯水山)、台東鎮和面海的伊爾底斯山(太平山)等地建造了30餘座安裝有中小型口徑火炮的臨時炮台。在原清軍兵營的基址上,德軍規劃建成了俾斯麥、伊爾底斯、毛奇、黑瀾四大軍營(後黑瀾兵營改為德華大學,青島要塞僅保有三座兵營)。另在薛家島、嶗山、膠州、高密、濟南等地也修建了一批中小型兵營。同時,德軍還建設了軍火庫、造船廠、軍醫院等軍事設施,以上各類軍事設施共同構成了青島軍事要塞的全方位縱深防禦體系。
海防炮台 團島炮台 團島位於青島市區西南端,與南岸的薛家島隔岸相望,三面臨海,緊扼膠州灣航道。1892年,清軍將領章高元奉命到青島駐防時,即在團島嘴高地修築團島炮台,是清軍在青島口修築的三大炮台之一。德國侵佔膠州灣後,在較長一段時間裡一直沒有續建團島炮台。1903年,青島要塞一期工程完工,駐膠澳的德國守軍與東亞艦隊進行了一次攻防演習。結果,假想敵的艦隊輕易地壓制了德軍匯泉角、青島(衙門)和台西鎮(西嶺)炮台的火力,順利突入膠州灣內。鑒於膠州灣口防禦力量的單薄現狀,1908年,德國在清軍團島炮台的基礎上擴建修成了團島炮台,德軍為團島炮台設計了八門火炮的炮座,但僅僅安置了3門88毫米的速射加農炮。 現在,團島仍保留了眾多軍事設施遺迹,團島炮台掩蔽部位於團島山地下,有二處地下洞口,內有大小房間十餘間,面積數百平方米。距炮台舊址百米海濱,聳立著一座蔥綠色八角燈塔,就是著名的團島燈塔。 台西鎮炮台 台西鎮炮台也是清軍章高元所築的三大炮台之一,位於團島北側小山上,原名西嶺炮台。台基為中國傳統的三合土結構,規模形制較大。但尚未竣工即被德軍侵佔。德國海軍部在規劃設計青島要塞時,非常重視西嶺炮台的地理形勢,因此重新規劃擴建,更名為小泥窪炮台,亦稱台西鎮炮台。日德戰爭中,台西鎮炮台和團島炮台有效地遏制了日本海軍對膠州灣口的進攻,德軍投降前夕,將炮台的火炮炸毀,但掩蔽部保存完好。 現在,公園內仍保存著較大規模的堡壘式掩蔽部2處。二堡之間相距僅數米之遙,外形如同堡壘,四周環繞寬深的壕溝和高大的堤壩圍牆,十分隱蔽。整個炮台舊址總建築面積800餘平方米,保存完好。 青島炮台 青島炮台位於青島河口東南山坡上,地勢高暢,與清軍總兵衙門和小青島呈三足之勢。青島炮台是清軍規劃建設的三座炮台中唯一建成並安設大炮的炮台,台基工程用三合土夯築而成,安設了三座口徑為150毫米的德國克虜伯廠生產的加農炮,成為清軍在青島口要塞防務的主要防衛力量。德軍佔領青島後將青島炮台改名為衙門炮台,列入要塞的五大海防炮台行列。1914年日德戰爭爆發後,青島(衙門)炮台在反擊日本和英國軍艦的海上進攻中發揮了重大作用。11月7日,德軍在戰敗投降前夕,將青島炮台自行炸毀。炮台從此廢棄。後來,在青島炮台舊址一帶規劃建設了金口二路等街區,青島炮台舊址就在今金口二路一帶,現已無跡可尋。匯泉角炮台
匯泉角炮台位於匯泉灣東側的匯泉岬,建成於1902年,是德國在青島自行建成的第一座永久性海防炮台。炮台位於匯泉角前端岩石高坡上,用鋼筋混凝土澆築,配置了兩門240毫米加農炮、兩門150毫米加農炮。這些大炮均由德國克虜伯公司製造,原為清政府從德國購進後安裝在天津大沽口炮台的海防大炮。德國將其掠奪到青島安置在匯泉角炮台。 1914年11月,日軍攻破德軍防線,各炮台相繼失守,匯泉角炮台僥倖保全,沒有重大損壞。現在,匯泉角炮台已無大炮可尋,但炮台地下掩蔽部保存完好。 俾斯麥南炮台 俾斯麥南炮台是德國侵佔青島時期在以德國宰相俾斯麥命名的青島山上修建的最重要的永久性海防炮台。1899年,德軍在俾斯麥山動工修建南、北炮台和地下掩蔽部,1905年才完全竣工。俾斯麥南炮台是德國青島要塞五大海防炮台之首要炮台。俾斯麥南炮台共修築了4個炮位,安裝了四門德國當時最新式的1904式的口徑為280毫米的榴彈炮,系德國青島要塞區中口徑最大的火炮,最大射程12000米。在南炮台前方的山坡上,德軍修築了龐大的地下掩蔽部,用於儲存糧食彈藥和士兵掩體。在掩蔽部上方高地上,建有鋼鐵鑄造的炮台瞭望塔,可以清楚地觀察炮台南方的匯泉灣和西方的信號山。在俾斯麥山頂峰,建有大功率探照燈,用於搜索海面敵方艦艇。 一戰以後,俾斯麥山一直是軍事要地。俾斯麥南炮台和火炮被雖然炸毀,但後來在其基址上擴修了掩蔽部,形成了有42個房間,2000餘平方米的大型地下工事。1996年,青島市政府決定修復開放青島山炮台遺址,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景點,1997年11月修復開放了地下掩蔽部。1998年3月,青島山炮台遺址陳列館落成開放。 陸防炮台 俾斯麥北炮台 俾斯麥北炮台位於青島山北坡,安設了兩門1895年式的口徑為210毫米的速射加農炮,炮身可作360度旋轉。火炮的最大射程是1300米,主要對付北方陸地來犯之敵,為青島要塞主要陸防炮台之一。在炮台西南側石壁下,修築了近400平方米的地下掩蔽部,用以儲存彈藥、給養和值勤官兵居住。日本佔領青島後,將俾斯麥山改稱萬年山,炮台改稱萬年炮台,俾斯麥北炮台的210口徑加農炮被拆卸運回日本。現俾斯麥北炮台舊址保存較完好。兩座火炮的炮位台基依然保存。炮台掩蔽部保留完好。青島山頂的原德國探照燈發電機房等建築亦保留完好。
伊爾底斯北與東炮台 伊爾底斯山炮台由兩座永久性炮台和七座臨時炮台組成,位於今太平山及周邊地區。伊爾底斯山北炮台建於主峰北側的一塊東西長、南北寬的平坦台地上,炮台台基用鋼筋混凝土澆築,安裝了6門口徑為120毫米的加農炮,是德軍陸防炮台中規模最龐大、火炮門數最多的永久性炮台。炮台南側山溝處建成了一座大型地下掩蔽部。掩蔽部分上下兩層,共有8個大房間,每層4間,上層大門出來便是北炮台火炮陣地;炮台的下層大門隱蔽在狹窄山溝中,有道路直通山下。伊爾底斯東炮台建在北炮台東側的山坡上,山勢高聳險峻,可俯看東、北、南三個方向,是陸防最佳之地。德軍在山上修築了堅固的炮台,安裝了兩門口徑為150毫米的加農炮。在炮位之間的峭壁西側,依山而建了地下掩蔽部,分為上下二層,下層為主層建築;頂層建築面積略小,僅為下層的二分之一。在上層南段設計了一道大鐵門,直通炮台火炮。東炮台的火炮設計也與其他炮台不同,別的炮台的火炮炮位均設計建造在掩蔽部旁邊,有的甚至距離較遠。而伊爾底斯東炮台的兩座火炮的炮座則建於掩蔽部兩側,用鋼筋混凝土將炮位和掩蔽部同步澆注建成。該火炮的炮位雖經過大戰的洗禮,至今保護完好。開戰前夕,德軍在伊爾底斯山各山頭及周邊地區規劃建設了9處臨時炮台,安設26門火炮,形成了強大的集群火力,在日德戰爭中發揮了重大作用。戰爭結束時,各炮台火炮大部被炸毀,但掩蔽部完好保存下來。 台東鎮炮台 台東鎮炮台坐落在青島仲家窪,是德國規劃的最大的陸地防衛炮台,共規劃設計了8座火炮,規模宏大。但該炮台規劃建設時間均晚於其他炮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該炮台也沒有最後完成。日德戰爭結束後,日軍驚訝地發現台東鎮炮台基本建設已經完成,8門火炮的炮座也已經澆注完成,但沒有安裝火炮。戰後分析,可能是青島要塞為炮台定做的火炮規定的交貨時間較晚,沒能及時運到青島安裝。戰後,台東鎮炮台基址一直荒廢。現僅僅保留了一座大型掩蔽部。 堡壘防禦線 小湛山堡壘 小湛山堡壘是德國步兵堡壘線上最南邊的一處步兵堡壘,老青島市民習慣地稱其為一號炮台。堡壘位於小湛山村的高地上,從堡壘中可俯瞰東方的浮山所和南方的浮山灣,在軍事上極具重要價值。堡壘由一大兩小三座堡壘、十二座戰時掩蔽堡壘和堡壘監視哨所等組成,配有一座自備發電所,在堡壘兩側分布著地堡、胸牆掩體和壕溝,配備了十二挺機關炮。1914年11月7日,因中央堡壘首先失陷,久攻不下的小湛山堡壘才被日軍攻佔,但堡壘群(掩蔽部)保存完好。 新中國成立後,堡壘舊址被劃為部隊營房內,作為倉庫使用。由於不斷建設樓房,堡壘所在地已經被平毀,兩處小堡壘和掩體、壕溝等均已消失。僅存一座雙層大堡壘,頂部和四周建了房屋,但堡壘內部保護良好。 小湛山北堡壘從小湛山堡壘舊址沿鎮江路北行約1公里便來到被老青島人稱為二號炮台的德軍小湛山北堡壘。堡壘座落於被稱為炮台路(今鎮江路)某海軍干休所內。整座堡壘群座落於太平山東麓的山崗西側,堡壘群以東地勢低凹,西部地勢平坦,南接小湛山堡壘,北連中央堡壘。小湛山北堡壘群規劃設計了一大、一中、一小三座堡壘,另有十一座戰時備用堡壘,配備有一座發電所和一座步兵監視哨所,在德國步兵堡壘中規模較大,地位最重要的一處堡壘。
中央堡壘 從小湛山北堡壘沿鎮江路北行約1公里,便是老青島人稱為三號炮台的德軍中央堡壘遺址,因堡壘地處仲家窪東山坡,故又稱為仲家窪堡壘。堡壘群由一大二小三處堡壘組成,配有發電所,另有十三處戰時備用堡壘。日德戰爭中,兩國軍隊在此反覆爭奪,甚至用刺刀肉博,戰況極為激烈,雙方損失慘重。後來,日本海軍重炮聯隊登陸,加入炮戰,使德軍炮台與堡壘遭到嚴重損失。1914年11月7日凌晨1時30分,日軍乘德軍長期作戰極度疲憊之機,組織突擊隊偷襲德軍陣地,終於成功,中央堡壘失陷。 現在,中央堡壘遺址還存留一大一小兩個堡壘。大堡壘為半地下鋼筋水泥建築,二層,另有地下室一層。每層5個大房間,房間非常寬敞,每間約100平方米,基本保護完好。 台東鎮堡壘 位於南口路青島第三染織廠內的德軍台東鎮堡壘群,亦即青島民間習稱的四號炮台。台東鎮堡壘由一大二小三個堡壘組成,配置了一座發電所和十二座戰時備用堡壘。其規模、面積與小湛山北堡壘的大堡壘頗為相似。日德戰爭中,日軍多次發起攻擊,均被德軍擊退。11月7日,中央堡壘失陷後,日軍從側後攻佔台東鎮堡壘,戰後,堡壘群遺址上建起了印染廠,但堡壘群保存較完好。10年前被闢建住宅區,堡壘群徹底湮滅。 海岸堡壘 海岸堡壘(俗稱五號炮台),是德國五大堡壘群中最北邊的一處鋼筋水泥建築。堡壘群由一大四小五座堡壘組成,設有發電所和九處戰時備用堡壘。堡壘築于海泊河入海口南岸芙蓉山北坡(今瀋陽路鑄造機械廠院內)的一道山崗的西側。西控青島連接山東內地的交通大動脈膠濟鐵路,南衛青島大港碼頭,北控海泊河對岸的平川開闊地,東衛海泊河水源地,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德軍在海泊河堡壘群及其周邊防禦線內部署了數百名德國官兵,配置了十挺機關炮。是德軍最後一個被攻佔的堡壘。戰後,海岸堡壘廢棄,成為處決犯人的場所。青島城區擴大後,又成為鑄造機械廠大院。現僅保留了一處小堡壘。兵營
俾斯麥兵營 在中國海洋大學校園內,有4幢紅瓦黃牆的德式樓房建築,這就是德國侵佔青島時期修建的四大兵營之一的俾斯麥兵營主樓舊址。俾斯麥兵營原址為清軍章高元部修築的炮兵營和嵩武中營。德軍在原清軍營區內陸續建築了四座高樓主營房和十餘座附屬建築,4座營房的平面分別呈H型,地上3層,地下一層,(其中一幢樓房地下二層)。在主樓(今海洋大學地質樓)負二樓地下室中,有一處極為隱蔽的地道,通往德國總督官邸(今迎賓館)、棧橋碼頭和俾斯麥炮台。戰後,日軍更名為萬年兵營。1922年中國收回青島後,更名為青島兵營。1924年在此設置私立青島大學(後為國立山東大學)。現歸中國海洋大學使用。毛奇兵營
毛奇兵營位於今市北區登州路,因座落於毛奇山(今貯水山)以東而得名。是專為德國騎兵和野戰炮兵而修建的兵營。兵營面積和規模很大,有主樓2幢、大馬房兩處、俱樂部一處及其他附屬樓房3處,另在兵營西北側建有兩座二層樓的軍官宿舍。1914年日本侵佔青島後,毛奇兵營被日軍佔用,改稱若鶴兵營。後為渤海艦隊和東北海軍(後改編為中國海軍第三艦隊)陸戰隊使用。現在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某部使用。除大馬房半部分建築和和軍官宿舍樓被拆毀外,兵營的風貌布局基本完好。 伊爾底斯兵營 伊爾底斯兵營位於香港西路西端,因地處伊爾底斯山(今太平山)南麓而得名。營房由兩座主樓和其他十餘處附屬建築組成。大樓用花崗岩石塊砌成,兩翼均有一座塔樓,呈尖錐形,精巧別緻。大樓地上二層,地下一層,傳說地下室中有地道連接匯泉角炮台和伊爾底斯山炮台,但至今尚沒有進行勘察確定。兵營西南有一大型廣場,為兵營練兵場,是現在匯泉廣場的主要部分。現在兩幢主樓和主要附屬建築均保存較完好。 黑瀾兵營 黑瀾兵營位於青島灣西北側,主樓為三座二層大樓(另有閣樓、地下室和禮堂等),以及一批附屬建築,構成了一座大型的兵營。1909年,在原黑瀾兵營舊址開辦了由中德合辦的青島特別高等專門學,又稱德華大學、黑瀾大學。1912年孫中山來青島訪問時,曾專門到大學參觀,並在學校禮堂發表演講。1914年日本侵佔青島後,德華大學被迫停辦,校址被日軍佔用,學生和主要教學設備遷至上海與同濟大學合併。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成為膠濟鐵路局辦公地。現為青島鐵路分局辦公地。目前,兵營舊址的三座主樓保存較完好。(摘自 張樹楓 青島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青島要塞歷史與現狀:德軍構建全方位防衛體系 一文)虎頭要塞是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後,在中蘇邊境一帶修築的軍事要塞群中最重要的軍事要塞之一,位於黑龍江省虎林縣虎頭鎮周邊完達山余脈的丘陵地下。該要塞規模龐大,結構複雜,設施齊全,被日本關東軍自詡為牢不可破的"東方的馬奇諾防線"。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在蘇軍強大攻勢和猛烈炮火的轟擊下,這個曾被關東軍吹噓為可堅持6個月,不怕圍困的"北滿永久要塞",僅用半個多月就被摧毀。至此,盤踞中國東北14年的日本侵略軍被全部殲滅,虎頭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虎頭位於黑龍江省東部的烏蘇里江邊,隔江與蘇聯的伊曼相望。其地理位置正處於蘇聯的伯力和海參崴的中間,在這裡構築軍事要塞,可以扼制蘇聯遠東濱海邊區和東烏蘇里的鐵路交通咽喉,並封堵蘇聯進攻關東軍,進入中國東北腹地的必經通道。因此,關東軍在虎頭地區修築大規模的軍事要塞,以此作為對蘇進攻的戰略基地。虎頭要塞建於1935年,到1939年主體工程完工。該要塞地下工事主幹道長達10餘公里,縱深達6公里。虎頭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虎嘯山等五個陣地組成。其中猛虎山陣地最大,是整個要塞的核心。地下軍事設施有指揮所、通訊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糧秣庫、彈藥庫、發電所等,並有豎井直通山頂觀測所和通風口、排氣孔、反擊口等通道。在虎頭要塞的主陣地猛虎谷一側,日軍自行設計施工建造了一座半地下的永久性工事———巨炮陣地,他們從東京灣秘密運來當時亞洲最大的火炮———41cm榴彈炮來到虎頭,巨炮重達300多噸,炮彈直徑40cm,彈長120cm,最大射程20公里。巨炮直指俄伊曼鐵路大橋和拉佐水塔,目的是為摧毀蘇軍鐵路運輸和給水設施,切斷海參崴和哈巴羅夫斯克蘇軍的聯繫。
虎北山和虎東山是猛虎山主陣地的兩翼陣地,虎北山東臨烏蘇里江,西南為開闊的沼澤地,是主陣地的東北防護屏障。虎東山陣地儘管規模不大,但其設備卻優於猛虎山陣地,是主陣地的東南前衛。虎西山和虎嘯山兩陣地位於猛虎山主陣地西面,是主陣地的後衛陣地。為防止飛機的轟炸和重炮的奏擊,在虎頭要塞的所有地下設施的頂部,完全用鋼筋混凝土澆灌,最厚的地方可達3 米。
一戰二戰之間,也就是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百分之百新修建的要塞據我所知是沒有的,在原有基礎上改建擴建的有著名的江陰要塞,更換武備進行升級的有田家鎮要塞等。
其實沒有新建要塞也不能完全怪國民黨。長江上水面收窄的口子就那麼幾個,江陰江面1.25公里,田家鎮0.5公里。前人都打過基礎,比如田家鎮清軍太平軍都修過炮台,江陰要塞從明朝開始駐軍。主要說說著名的江陰要塞吧,以下內容來自百度百科:江陰早在明清時期就建有炮台,江南各台,除小角山頂炮台之外,因西山阻隔,所以不能旋擊上游。鼎革後江陰成為北洋海軍在華中的主要錨泊地。1915年黃山炮台安設無線電。隨後歐戰爆發,要塞各炮台兩度整備零件子彈充實戰備。1925年齊盧戰爭時奉軍拆卸部分火炮運走。1926年江陰各炮台歸附北伐軍,軍委會成立要塞司令部,以楊允華將軍為司令。
江陰要塞區自1932年開始形成國軍首都衛戍布防的重點。1932年司令改為原武漢衛戍總部參謀處處長、炮兵宿將謝慕寒將軍。參謀本部並擬定「江陰要塞步炮兵戰鬥實施法」,參謀本部城塞組成立了江陰要塞工程處,整修江陰要塞工事,並修築江陰到巫山4條軍用支線。全長50公里,大小橋樑10餘座,涵洞百餘。 自"一二八"之後簽定淞滬停戰協定以來,江陰要塞已成為長江的大門,扼蘇州、常熟、福山之線要衝,地位非常重要。1935年冬江陰要塞列為錫澄國防線防務重點,第87師在江陰構工興築福山至蘇嘉戶浦的國防工事線北段。司令則改為原吳淞要塞司令許康將軍。1936年秋,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參謀總長的蔣介石,深感江陰黃山炮台的重要性,故隨帶軍政要員多人,查勘防務。1937年參謀本部將江陰要塞劃為國防第二線。於是江陰要塞成為京滬國防工事地帶的陸海軍布防支點。第87師在江陰構築國防工事。1937年參謀本部劃分江陰至無錫一線為國防第二線。江陰要塞原編製有黃山炮台(228毫米榴彈炮2門、203毫米榴彈炮1門、150毫米榴彈炮2門)、東山炮台(英造317毫米榴彈炮1門、205毫米榴炮2門)、西山炮台(377毫米榴彈炮1門、305毫米榴彈炮2門)、鵝山炮台(228毫米榴彈炮1門、303毫米榴彈炮1門)、蕭山炮台(德造120毫米榴彈炮2門)等五個炮台以及工兵連、通信連、守備營,共擁有150毫米以上重型榴彈炮19門。百度百科結束應該來講江陰要塞主體的建設、武裝都發生在一戰二戰之間,比較符合題主所提的問題,當然,肯定有一些留下來的炮台用的還是洋務運動的成果,比如說鵝山上的303就是洋務運動時候的傢伙,比炮台里的官兵歲數都大。田家鎮要塞的話主要是用的清朝留下來的武器,只有少量小口徑火炮是新造的。
嗨,忙著剿共呢,紅軍又沒有飛機軍艦坦克大炮,造要塞幹什麼?你這人真是的。汕頭的石炮台公園竣工於光緒五年,比你指定時間稍微早,中間是個炮台。
可以在導航軟體上面看看。外圍是護城河,兩座橋樑連接炮台內。圓環型城牆大概高六米,城牆上有射擊孔,城牆頂是炮塔,中央是操場。廈門那個應該是清末的吧
推薦閱讀:
※歷史上真的有像《戰馬》里那樣有愛的戰爭嗎,以前貌似還聽說過兩軍打到一半一起過聖誕?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偶然還是必然?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哪個更加慘烈?
※1萬5千人的軍隊吃啥去戰鬥?——立陶宛單兵口糧首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