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欣賞一場羽毛球比賽,關注點應該在哪兒?

很喜歡羽毛球,打球六年了,自己看羽毛球比賽錄像時不知道關注點在哪兒,看完沒什麼收穫。

不像會看的人能看出不同球員的球風,戰術特點,哪一拍打的好,哪一拍失誤了,這一拍為什麼打這兒。 @逾暉


其一,欣賞單個動作。

我第一次感受到源自羽毛球的震撼,是一個練過的小孩在我面前輕輕躍起,滯空片刻,完成弓身,抬肘,轉體,揮臂,手腕突然一緊的全動作,球在高點被猛烈爆彈,瞬間落地。那種在疾風驟雨中被洗刷過一遍的清凈感,對美好動作的感知,以及那種「我要抵擋住它」的英雄氣,同時被激發出來。

其二,領略單個動作組合成的美妙架構。

幾個美妙動作可以組成各種美妙的架構:搓球撤步殺的簡潔暴力,殺上網的迅疾果決,拉吊結合的詭譎輕盈,假動作和後續動作的虛實相間……所有技術連貫起來並指向局勢主動,這種固定套路中行雲流水的銜接,讓一個點的美蔓延成一個面,形成了傳遞羽毛球之美的,力美兼具的「畫面感」。

其三,研究美妙架構背後的技術原理。

為什麼要這麼準備、判斷、擊球、移動?為什麼要選擇這個球路組合?為什麼要簡化這個擊球動作?為什麼要搏,為什麼要放?

從欣賞進入研究,從感性到達理性,再從門內看門外,精彩又不同了。

最後,熱愛每個人在貫徹技術原理時形成的個人風格。

這是我們之所以愛球星的理由。同樣是羽毛球之巔的人物,林丹的理解與表達和李宗偉的理解與表達,不盡相同,人們大可以選取理解一致、表達近似的那個人去追隨,去吶喊,去貫徹自己對美的理解,同時也可以效仿偶像,自行詮釋。


謝邀。

看單打和看雙打是不一樣的。

單打看的更多是步法,怎麼移動,移動到哪裡。

比如搓放網,實際上打完球並不是回到球場正中間的,而是退小半步,能力強的甚至不用退,等機會封網,即便對面挑後場,也來得及後退。

還有後退步法,林丹李宗偉一般是側身並步或者蹬轉接後交叉,諶龍習慣不側身直接倒退步法,到位了再側身擊球。

至於什麼李宗偉後退一步直接起跳劈殺大對角,林丹大魚躍什麼的,看看就好了,太拼身體素質的動作我們做不出來的。

雙打對於步法沒單打那麼高的要求,主要看的是站位和連貫,以及球路。

比如接發球,推壓對方反手,然後側向移動封直線,漏斜線給搭檔雙搶網的機會。

比如搭檔殺球的時候我應該站在搭檔身前,保護他的網前,並且跟著後場的搭檔移動。

比如防守接殺擋網前,擋網的人要立刻上網,舉拍。

一般我喜歡給自己找個適合的模板,然後照著學,多看一些慢動作回放,能看出很多正常播放速度看不出的東西來。

我大學還打單打的時候單打的模板是李炫一,因為和我一樣都是左手而且步法很合理,不靠身體素質,能學得來。

而雙打的模板,就開始不要臉了,我給自己找的是蔡贇和亨德拉……


更新一下

評論里有人說我是胡扯,言論自由,說我是彩筆我都可以接受。但是我問他,你知道擊球音的原理嗎?回答盡帶嘲諷。說實話,我沒義務回答這樣的人,也不想回答。挺生氣的,對話大家可以自己看。

擊球音:我們所聽到啪啪的聲音,主要就是在擊球的瞬間,由於球托快速轉向,球的羽毛與線摩擦所產生的聲音。這是我教練告訴我的,如有不正確的地方歡迎各位指正,謝謝! @逾暉

補充一個圖1,感謝@Everwood幫我畫圖~當時忘記更新上來了

畫個草圖,關於弧度就拿高遠球來說。很多愛好者高遠球的軌跡都是圖2,而如果有機會從側面看一些高水平比賽,你會發現比賽中高遠球軌跡大部分都是圖1(請忽略最高點的角,應該是個圓弧但是我不會畫~),當然如果很被動的情況下,也有可能會是圖2,但是最高點會再靠後一些。

華麗的分割線=================================================================

謝邀。這個問題兩方面說:欣賞比賽和學習比賽

欣賞比賽:一般的愛好者們大多都是在欣賞比賽,看著不同風格的選手熟練運用他們的技術能力打球,同樣位置的球,處理方式各不相同,千變萬化。你會驚嘆某個球居然這麼被動還敢回放?這個位置的球還能這麼打?這個球殺的又快又尖!雙打發球出手後球離網15CM達到最高點,過網就下墜了?平抽擋的球過網就開始下墜?這些都是屬於欣賞比賽。

學習比賽:不管是單打雙打,變的是套路,不變的是基本功。比如通過錄像學習球的弧度,速度的區別應用(現在依然有很多愛好者甚至打球有幾年的朋友不知道高遠球弧度的應用)運動員的步伐、跑位、動作等等。


一點小見解 首先看打球的球路 是選手是善長拉吊還是進攻 再者就是對落點的控制 回球是否範圍 。對進攻時機的把握


一般就是三種看法,第一種看手法,手上的動作,第二種看步伐,這個好理解,第三種看球,看雙方球路變線。如果是雙打還可以看佔位,不同的球佔位不同,以及輪轉之類的。樓主參考一下就好。


看揮拍動作,看步法,看重心的把握。

前兩個大家都明白,說說第三個。

從後場跑到前場接對方的小球,或是從前場跑到後場接對方的高遠球,都可能會出現「跑不到位」的情況。而出現這種情況,往往不是因為速度不夠快,而是身體啟動不夠快。而「身體啟動不夠快」的原因只有一個:在上一拍回球後身體失去了重心,需要零點幾秒的時間調整。

套用一張乒乓球比賽的圖片。

和羽毛球類似,這就是典型的回球後失去重心,可以預見,他的下一拍的跑動一定會很吃力。

打羽毛球時,快速後退再頭頂擊球後也很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為了保持重心,讓自己能快速回位,一般會讓握拍手的另一側的腿在揮拍時向後支撐,如下圖。

同樣的,快速向前移動接網前小球後也可能會失去重心,由於身體的慣性而感覺有向前移動的趨勢而「收不住」,一般做法如下圖。

最後一步為大跨步,不僅是為了快速回球,也是為了讓邁出去的那隻腳支撐身體,保持重心。當然,以上都是大家能注意到的很初級的步法和重心問題,但是涉及到在不同位置面對對方不同的回球時,重心的保持就比較複雜了。看比賽時常常注意這些並多加練習,一定會有不小的提升。


一般看單打我都是看他們的步伐,學習的


推薦閱讀:

你在羽毛球場上遇到的最奇葩的經歷是什麼?
作為羽毛球領域的垂直網站,愛羽客開始賣羽毛球用品了,大家怎麼看?
如何評價男雙頭號種子李龍大/柳延星輸給俄羅斯的伊萬諾夫/索佐諾夫,難道巨人流+重炮術要成為新方向?
有什麼亨德拉?塞提亞萬的比賽是值得反覆觀摩的?
有什麼好的羽毛球教學視頻?

TAG:羽毛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