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鈦媒體於 2016 年 6 月 3 日發布的「36氪深陷股權眾籌項目『涉嫌欺詐』漩渦 」一文?

36氪深陷股權眾籌項目「涉嫌欺詐」漩渦|深度調查 文章鏈接


1

6月2號星期四的凌晨,鈦媒體的創始人趙何娟應該還會再看一遍即將發出的深度報道《36氪深陷股權眾籌項目「涉嫌欺詐」漩渦》。

媒體老司機都知道,星期五是曝負面的最好時機,因為留有一個周末的時間發酵,也可以打對方公關部門一個措手不及。如果周五不爆出來,也要像南都娛樂搞文章姚笛的時候一樣,周末先發個微博預熱,留下一句「周一見」,深藏功與名。

這樣一篇稿件的難度,對於捋過虎鬚的趙何娟來說應該不算什麼,相比當年在《財經》給中移動上的眼藥,這種在微信群里截幾張圖的調查報道也太小兒科了。

但是她要拿捏的可能是要不要放上文章開頭的利益相關聲明:

鈦媒體是專註於TMT領域及一級市場的信息平台,其媒體業務與36氪媒體業務構成競爭關係。此深度調查中曝光的爭議問題,出自於36氪股權投資平台(內部又稱「股權眾籌平台」),鈦媒體沒有相關金融平台業務,且互聯網金融行業與一級市場真實狀況均屬於鈦媒體重點覆蓋和報道範疇。

寫這篇文章的李非凡是鈦媒體旗下金融項目「潛在投資」的負責人,這個項目的對標對象就是36氪的股權眾籌平台。

但是可能顧不了那麼多了。

2

同樣是6月2號的凌晨,我們不上班剛辦完了「創業愛好者的聚會」。活動請了駱軼航、馮大輝和三表做嘉賓。馮大輝前一天晚上就回了杭州沒來參加,但是潘亂聞訊趕到,補齊了這桌三缺一。

就這樣,Pingwest的創始人、虎嗅和36氪的老編輯、Wemedia的發起人,八目相對坐在了一起。場面讓人覺得有些恍惚。

三表和駱軼航是第一次見面,之前兩個人還有過一場隔空撕逼。然而同台五分鐘之後,居然愉快地開始一起膜蛤,完全不顧及近在咫尺的北大派出所。我們的活動可是在B站直播的啊。

在管氏翅吧昏暗的燈光下,駱軼航回憶起當年和36氪撕逼的故事,

「你們寫的文章紕漏太大,不黑白不黑,我怎麼可能不答送分題呢」,

臉上的表情是擋不住的得意。

不得不說他當年黑得漂亮,反正看到他寫施凱文「繡口一吐就是50天1億美元的暖男小清新」,我在36氪編輯部真的笑出聲。

這種文章36氪寫不了,自然也從來沒人能罵回去。所以駱軼航佔了不小的便宜,他罵了兩年,Pingwest也在國內的科技博客裡面佔據了一席之地。

2015年春節前,國內科技博客的排名大局已定,36氪開始註冊「互聯網金融公司」的實體,駱軼航和王壯見了一面,用前者的話說,

「兩人實現了歷史性的握手,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

今年,Pingwest又拿了一輪融資,駱軼航搞了個「托式派對」的公眾號,為兩檔創業相關的脫口秀節目做準備。你走你的金融,我走我的娛樂,駱軼航此時已經可以熟練地在朋友圈和王壯秀恩愛。

36氪的紕漏越來越多了,然而駱軼航卻不罵它了,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3

36氪應該寧願被駱軼航罵。

被駱軼航罵的時候,最多也就是掉一些本來就要走的粉絲,碎一個早晚會離職的記者的玻璃心。

然而趙何娟一出手,損失的是真金白銀。

這個時機選得真是好,36氪正在融傳說中的E輪,劉成城接受採訪說「下一步希望能有國資背景的投資方加入」,找趙家人接盤的渴望溢於言表。

畢竟做金融,只要上對了趙家人的船,拿到幾張應該拿的牌照,就能坐等政策門檻抬高,小玩家被清理出局。

然而在上船之前,反而是36氪最脆弱的時候。

36氪的股權眾籌做了一年了。對於最早一批拿到錢的項目來說,如果拿不到下一輪,問題集中爆發的時候也就該到了。沒有分散投資的策略,那些把眾籌當理財買的大爺大媽可是敢衝進創業大街跟你拚命的。

此時趙何娟只要拿出自己年輕時的三成功力,叮幾隻有縫的雞蛋,36氪就要吃不了兜著走。

趙何娟可不只是姓趙,畢竟當年號稱「小胡舒立」。「我就是喜歡看趙何娟文章」的老幹部揮揮手,劉成城那張小鮮肉的臉刷多少遍才夠還?

但是我是不相信事情會鬧到這一步,分道揚鑣的人可以秀恩愛,一條路上的也可以一起悶聲發大財啊!

股權眾籌要是被黑化了,鈦媒體自己的潛在投資也拿不到任何好處。

說不定有那麼一天,等兩家的股權眾籌業務都上岸了,趙何娟和劉成城郎才女貌,一起出現在什麼「金融創新」高峰論壇上,也像今天王壯和駱軼航一樣「秀恩愛」。

本文作者老編輯,原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老道消息(laodaoxx),原標題《媒體撕逼這件小事》。老編輯的團隊正在招募一個想紅的產品經理,萌妹子外表漢子心,邊做產品變拍戲。簡歷發送到 4@bushangban.com

http://weixin.qq.com/r/zkPbw8zENJFLrYig9xbc (二維碼自動識別)


曾經在36kr投了一個項目,錢交了,手續在嘉興辦理,過了4個月說項目方找到了其他機構投資人,把我們趕下來了,原因是原領投的機構4個月沒給錢到項目方。我也是醉了,4個月不交割1500萬的機構能靠譜嗎?最後這個項目發展的很好,無論數據還是收入,就這樣和一個好項目無緣了。


P2P的投資人討論一下「平台兜底」、「去擔保」、「去剛兌」我是能理解的;但是股權眾籌現在也要整這一套,有點出乎意料。


無論如何,從定增變成老股轉讓。

股價還跌的這麼恐怖。

最早持股的那幾個人應該是獲利了。

而如果是通過不正當的手段獲利。

那麼就是欺詐。

我們假設36kr沒有欺詐,那麼這件事就是這樣的

1. 36kr作為中間機構,看見單子就接,審核上肯定有問題,導致投資者利益受損。

中介機構應當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罰款並接受調查。

2. 宏力能源涉嫌欺詐,當事人應該進監獄。

3. 鈦媒體落井下石。

這樣的話,只能說36kr太嫩了,之前一個做媒體的,現在想做中介。中介那麼好當的么?

我們假設36kr參與了欺詐

1. 36kr從這次定增欺詐中獲得大量利益,當事人應該進監獄

2. 宏力能源涉嫌欺詐,當事人應該進監獄。

3. 鈦媒體做了媒體應該做的事情,並且給業務有交叉的36kr當頭一棒。

這樣的話,沒別的說的,中介和賣方合夥騙人,搞這種事應該死一戶口本。

我們假設沒人欺詐,宏力能源因為經營不善導致出問題。

這件事不可能…

如果真是這樣

那就是

投資有風險

入市需謹慎

了…


先mark一下,一會慢慢答,我太開心了,做了新三板整整3年,終於有機會揭露點內幕了。

--------------------------------------------------------------------------------------------------------------------------------------

感動啊,竟然有三個贊,趁著沒開盤,我扒一扒。我對36克內部沒啥了解,以下見解,只是基於經驗推測。

首先,請閱讀這段,下面文字均屬個人意見,不代表任何機構看法。

1,定增變老股轉讓:(雖然現在鬧得凶,可在變更認購方式時,顧偉、胡科斌、張浩並沒有太明確的反對,這為後續的糾紛進一步埋下種子。張浩解釋,「我們那時還是基於對平台的信任,宏力真實的內部情況我們無從了解,只通過36Kr才知道這麼個小公司的存在,就默認了他們項目宣傳上的說辭」,畢竟錢都打給他們了,基金都成立,基於信任,減少麻煩。

這是當時36kr跟投資人溝通的突然變成「轉老股」的信息,並一再強調和傳遞了這是絕對好項目的信息,是以36kr的特殊交情才拿到的「實惠」)

必定一開始就是老股轉讓 一開始就是老股轉讓,一開始就是老股轉讓~!重要的事要說三遍。因為老股轉讓的 中介費高~!!!!! 最高的可以達到10%以上,他只要故意拉高股價就行,比如其實企業是想7元轉老股的,中介加到7.7就是10%的提成。對企業來說是0成本,還能套現,大股東何樂而不為。單純的賣定增,不會有這麼高的收益。這點上,憑36的專業性 不會分辨不出轉讓和定增的區別,唯一的解釋,就是一開始就是轉讓,合情合理。

2.832556,這是宏力能源的代碼,從2016.2.23起開盤從10元一直砸到今天的5.83。而且成交量很低。可以看出 本身企業就很不優質。而且背後沒真正厲害的操盤團隊,也就不存在炒題材的可能性。為啥說沒操盤手?很簡單,我要是操作新三板定增,首先會小手數先把股價維持在高位,讓想要參與定增的人看到一個高股價,然後定增完,維持幾日立馬停掉,不拉,讓他自由落體,套牢散戶,反正大股東的成本很低。

3、為啥股權眾籌不靠譜。這裡要強調一個信息不對稱性。眾籌這玩應。就是網上包裝出來的一個網頁,和幾頁PPT 加所謂的DD報告。這些就想忽悠散戶? 散戶靠這些信息就能決策嘛?散戶看到的,只是網站想要你看到的。這叫選擇性紕漏,樓下做網站的別反駁我,我親身時間過, 幾年前kickstarter剛出的時候,我就模仿過做過國內的眾籌網站,後來自己關了,因為我發現中國散戶的素質不夠,沒土壤,做股權眾籌害人害己。 所以,除非是啥公益眾籌,大家湊份子放生啊,救助孩子啊,參與參與還行,其他的權益類眾籌均是坑人,而且新三板投資是個非常專業的領域,36克有足夠的投資經理來去做DD嘛? 所以綜上,36克是既沒能力,也沒想去完整披露企業情況,散戶不被坑才怪。

開盤了,就寫到這裡 下午繼續。


1第一次接觸股權投資,很信任這家公司,結果客服給我的感覺就是尼瑪好不專業,客服加了好幾天才通過!

第二支付5.05萬之後,過了幾天有收到這樣微信消息,一句話技術問題,但是你他媽的存在三天時間可以支付,都不告知,非要等三天之後支付時間關閉後,通知,這是故意不作為吧


和36接觸過的感覺就是非常不專業,內部管理也很混亂,有一種濃厚的二流中介氣息。

我不是投資者,是創業公司的一隻小運營。

去年聽說在36可以免費尋求報道,就在官網提交了一下產品信息和目前的融資情況。

過了有大概三個月得到電話回復,說他們要再內部考慮一下要不要報道我們的產品,需要提供商業計劃書,我給了一份之後就沒下文了。

又過了陣子一個新的電話聯繫到我,說我們的產品不錯,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又要提供一份計劃書。

我不是早都給過你們了嗎?

期間也沒有得到任何郵件回復和電聯。

果然是我們太弱小了,懶得理我們嘛。

我個人猜測應該是我把信息提交到官網後,36有個專門的團隊負責看聯繫方式然後打電話。

因為沒有做好信息記錄,和內部對接。不同的人看到後都去做聯繫了。

當時我覺得全當玩玩好了,就加了第二次聯繫我的負責人微信,又給了一份BD,他就去做所謂的討論了。

過了兩天我問他進展如何,他告訴我自己已經離職。

本身對這種所謂扶持創業者的網站就不報有什麼幻想,當時只是覺得好搞笑,這種樣子,像是一個銷售部門在不斷地打電話找單子一樣。

如饑似渴。

我個人有些非常主觀的判斷一個公司業務優劣的辦法,一看一線客服的態度,二看一線銷售的專業程度,很遺憾,就目前的表現來說,看來我們這樣的小團隊怕是難以和36這樣的大公司合作了。

但,為什麼一點也不覺得遺憾呢。

----------


聲明一下,我們與36kr時競爭關係,但是我們太弱了,體量忽略不計。

1.首先作為一項股權投資,股權眾籌存在這樣的風險是很正常一件事,項目方道德風險以及操作風險在所難免。不能因為個例就上綱上線,沒有任何意義。

2.股權投資本身不存在剛兌,這樣一整,我只能說一句傻逼。願賭服輸,只要平台方如實披露相關信息,不存在故意隱瞞影響投資人決策和判斷的信息,不存在道德欺詐風險,作為信息中介大體上是說得過去的。

3.如果項目方存在欺詐,直接報警啊,那是刑事案件。。。

4此次表態,太官方,引起了部分人士的反感也是情有可原。

5.投資有風險,決策需謹慎。早期股權投資風險較高,請投資人注重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


正好寫了篇文章,直接貼上來:

股權眾籌涉欺詐誰之罪,36氪真的只是「背鍋俠」嗎?

感覺上當受騙的投資人集體向有司告狀,是P2P行業經常出現的「壯觀景象」,這次終於蔓延至股權眾籌。因此這是一期有著標誌性味道的事件。

眾所周知,股權眾籌目前尚是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行業,甚至股權眾籌這個稱呼也被證監會否定,正式場合只能叫做「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這麼個難聽拗口名字。宏力能源的一起定增,將股權眾籌進退維谷的困境揭示的淋漓盡致,如果不能妥善解決,恐將引來滅頂之災。

反常的業績承諾為何未引起注意?

該項目目前在36氪股權投資平台上檢索不到,據鈦媒體的報道,宏力能源於2015年12月在36氪上發起募集了一隻定增基金,規模不少於3000萬元人民幣,期限為36個月,單筆認購100萬元起。最後實際募集600萬元。

鈦媒體稱,在項目路演之時,宏力能源提供的信息與實際不符,涉嫌欺詐。這很蹊蹺,要知道宏力能源是一家新三板掛牌的公眾公司,如果披露信息不實,就不光是35氪的問題了,股轉系統是要出來問責的。

通讀全文,所謂「欺詐」原來是指,宏力能源在項目路演時做出的業績承諾是2015年實現凈利潤3500萬元,而後來發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的實際業績是虧損近3000萬元,因此屬於欺詐。這樣的指責實際上有些站不住腳,任何股權投資都是基於業績預測,而預測與實際不符也是常有之事,並不能就此指責融資方欺詐。

一般而言,投資者做決策時也不會僅僅依據業績預測,更重要的是要看最近一個會計周期的實際業績和近幾年的歷史業績。宏力能源已經在新三板掛牌,有詳盡的歷史業績披露。據2015年8月發布的半年報,宏力能源在201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200萬元,虧損560萬元。上半年這麼爛的業績,居然敢預測全年利潤3500元——這意味著下半年要實現超過4000萬元利潤,甚至已經遠遠超過了上半年的營收。

這顯然是十分反常的。

並且,宏力能源的主業是地熱能熱泵產品的生產銷售。這是一個第一非常傳統、第二沒有明顯周期性的行業,在下半年突然出現業績爆發也不合常理。

36氪是傻還是貪?

因此,粗略來看宏力能源在路演時做出的業績承諾就是不靠譜的,而無論是媒體報道還是36氪的回應中,都沒有看到36氪對此提出疑問或做出解釋。

更要命的是,宏力能源發起定增基金已經到了2015年12月,這時全年業績已經基本定型,如果有人對宏力能源做財務盡職調查,不難發現其中的問題,但是並沒有。

顯然,36氪上線項目之前,沒有做合格的盡職調查,甚至可能沒有去看企業披露的財務報表。

36氪是傻嗎?一批論者指出36氪是媒體起家,不具備做投資的基因,因此出現不專業的現象也就不足為奇。這是一種可能的解釋。但筆者認為這種解釋缺乏說服力,投資並不是一門多麼高深莫測的學問,尤其是盡職調查,有大量第三方機構可以做,花點錢就可以。36氪在創投行業這麼多年,不至於連著這個都做不到。

還有一種解釋,那就是36氪太貪。36氪可能有意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讓投資人進場,宏力能源拿到資金,36氪收了服務費,這是一起合謀。從投資人要舉報36氪來看,他們更傾向於這種解釋。

而在筆者看來最合理的解釋是,36氪既不傻也不貪。股權眾籌的業務模式就決定了,平台方根本沒有動力去做盡職調查或關心企業的財務報表。

宏力能源是36氪的第一個新三板定增項目,起投額是100萬元,遠超一般的眾籌項目。因此,可以想像36氪對這個項目會做成什麼樣、甚至能否做成都不確定。而從實際情況來看,最後募集了600萬元,也遠低於預期。筆者沒有看到具體的融資協議,但平台方能抽取的服務費應該是很有限的。很多人指責36氪不會做投資,實際上36氪根本就不是投資機構,如果對每一個項目都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做研究,那麼收益是覆蓋不了成本的。36氪要想賺錢,必須儘可能提高項目的數量,而不是做精單個項目。

另外,從簽訂的協議上看,36氪並沒有為項目質量負責的義務。從36氪與投資人的溝通來看,36氪認為自己只是信息中介,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在正式回應中,36氪始終強調追究當事人也就是宏力能源的責任,彷彿36氪只是個「背鍋俠」而已。

36氪能脫責嗎?消失的領投人誰來當?

幾乎所有國內的股權眾籌平台採取模式都是「領投+跟投」。在這一模式下,眾籌平台只是信息中介,領投方對項目負有調查評估之責。而在宏力能源項目中,沒有出現領投方。其原因可能是36氪認為新三板定增項目不需要領投方也可以,畢竟尋找領投方也非常麻煩。

這就讓36氪不得不完成一些領投方的任務。最要命的一件事就是定增變成老股。

據鈦媒體報道,原本項目路演時說好的定增被取消,而在投資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原本用於認購定增份額的資金被改為購買老股東的股份。這讓投資人非常憤怒。36氪在正式回應中予以否認,稱:「經投資人同意,定增轉為老股之後,於今年2月26日完成股份轉讓交割。」

這裡先不論哪一方在撒謊,假定36氪確實徵求了投資人同意。那麼,這個「同意」是怎麼來的呢?是進行了投票嗎?投資人一致同意還是多數同意?是必須同進同退還是可以自由退出?

要知道,股權眾籌的核心問題之一是在股東眾多的情況下如何做決策。在「領投+跟投」模式下領投方有決策權,也有一些平台採取股東共同投票的方式。而36氪如果真的只是一個信息中介的話,根本不應該參與決策。在宏力能源項目中沒有領投方,只能由36氪充當決策人,帶來了牽扯不清的糾紛。

如果36氪必須要做這個決策,應該徵求投資人的書面同意,決策方式應該寫進合夥協議之中,而不是簡單的「經投資人同意」。

筆者認為,定增變老股是36氪最大的一個錯誤,已經明顯逾越了信息中介的界限。

更不要說在項目推介過程中,36氪過於有傾向性。在鈦媒體的報道中,36氪的工作人員對宏力能源充滿了溢美之詞,甚至有位36氪員工假冒普通投資人誇宏力能源多好多好。

36氪對自身的定位發生了錯位,導致投資人的認知也錯位。一些投資人表示,在投資時相信了36氪的品牌背書,還有人質問36氪為何沒有做盡調,真是令人唏噓。

實際上,宏力能源遠不是個案,36氪也遠不是特例。在整個中國股權眾籌行業普遍存在著類似的問題。


我是做戰略諮詢的,我認為多數股權眾籌平台存在著商業模式結構性缺陷。

1、對投資人而言,股權眾籌平台缺乏優質項目,存在較高風險。

一方面,好項目早就被投資人盯上,不需要到股權眾籌平台,如果放過來,頂多開放很少的股權做個事件營銷而已。能拿到股權眾籌平台上的項目質地一般,外加沒有二級市場那樣的流動性,想退也很難退出來。所以,對於低風險偏好的投資人而言,並不是資產配置好的選擇。

2、對融資者而言,通過股權眾籌平台融資也並不容易。

資本市場就是一個眾籌平台,IPO本質就是去眾籌了。只不過IPO不易,所以大家想到如果能在一級市場股權眾籌,聚沙成塔,不是很好嗎?
項目融資難,大致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找不到有錢的投資方,屬於信息不對稱,互聯網可以解決,想辦法通過互聯網增加曝光度,讓金主能夠找到你,現在教創業公司做PR的機構都一堆堆了;第二,項目本身質量不好,那麼即使打破信息不對稱,照樣也融不到資。新三板的殭屍企業還少么?從項目本身著手,項目靠譜了,融資也基本靠譜了。千萬不要幻想著,原來融不到資的爛項目,有了股權眾籌就能融到資了。這種思維是對自己和投資人的極度不負責任。

3、股權眾籌平台的商業模式不應該是互聯網化的FA,而應該是互聯網化的PE。

目前大多數的股權眾籌平台都扮演著融資中介的角色,幫助項目融到資,平台才能拿到分成作為收益。這很難保證平台的客觀性和中立性。即使設計「領投+跟投」的投資模式,但是缺乏信任機制,領投人、平台以及融資方各自法律責任沒有明確界定的情況下,一旦出現領投人和融資方串通欺詐的情況,跟投人就會難以得到合理的保護。

當前多數股權眾籌平台的商業模式是存在邏輯缺陷的。一個股權眾籌平台如果不能與投資人的利益相互捆綁,共同追尋未來更大的預期收益,這個平台是不可能長久的。互聯網去中介化,並不是沒有中介,我們並不是不需要投資機構,其存在的價值,僅僅是一個中介機構嗎?更重要的是還扮演著項目鑒別、風險對沖這樣的角色。如果互聯網平台直接讓投資人與項目方對接,誰來鑒別項目?誰來對衝風險?

4、股權眾籌平台出路之一:成為基於產業協同的合投平台

創業項目的成長,不僅僅需要資金,也需要用戶、渠道、供應鏈等各種產業資源,如果一個平台能夠把產業資源進行標籤化、結構化、數據化,並根據項目的需求來推薦投資人甚至LP,這種匹配才是最大化發揮了互聯網信息匹配的價值。

5、股權眾籌平台出路之二:母基金+投資手藝人的協作平台

互聯網化的投資價值鏈當中,還是需要一個專業的投資人來做判斷的,那麼這個投資人依然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是說原來的PE機構不見得存在了。可能會出現一個大的母基金平台,投資手藝人依然負責鑒別項目,而母基金平台扮演風險對沖的角色,同時母基金負責募資,並根據投資人業績表現進行動態配資。經過如此設計,各方利益均能夠得到保障。


出問題是早晚的事。

見微知著,我申請認證投資人時啥證明資料都不要,光速認證,一看就是沖KPI,鑒於36kr會從投資收取費用,當時就呵呵了,不過我的主要目的是看看項目,看了項目也呵呵了。

就是合法地騙以為股權投資水不深的人的錢。

想靠這個當上未來NB公司的投資人?洗洗睡吧。


宏力能源造假,壓榨小股東慘不忍睹

1. 虛構銷售收入,應收賬款造假,惡意計提壞賬損失。2014年末應收賬款為3億元,2015年末應收賬款為2.6億元。2015年計提壞賬損失2000萬元,2014年計提壞賬損失1500萬元。100%計提的壞賬損失中居然有大股東的關聯公司新疆宏力空調,計提金額約400萬元。前幾年的財務報表利潤好看得意於虛增的銷售收入。

2.新三板公司借款,承擔銀行利息,大股東通過關聯公司將借款變為應付賬款,挪為己用。大股東關聯公司宏力地產欠宏力能源近5800萬。

3.大比例分紅,掏空新三板公司現金。2015年股利分紅1052萬元,大股東分得近800萬現金。

最終慘劇是2015年巨虧2700萬元,散戶接盤買單,齊魯、中原、招商證券當了冤大頭。


關於宏力能源股權融資項目媒體報道的聲明

今日,有媒體以《36氪深陷股權眾籌項目「涉嫌欺詐」漩渦》為題,對於36氪平台上宏力能源股權融資項目進行了報道。鑒於該文並未真實、客觀地反映事件全貌,表述和邏輯也不乏誤導性,特做回應如下:
作為撮合項目投融資的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台,36氪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內,一直致力於通過各種措施,有效地降低項目風險,從而真正為投資人創造價值。
宏力能源是一家新三板掛牌公司,過往業績及相關訂單均已在股轉中心進行披露。去年11月30日,平台與該公司正式簽署融資服務協議;後經投資人同意,定增轉為老股之後,於今年2月26日完成股份轉讓交割。
但在短短兩個月後,該公司年報披露的業績不達預期,並引發投資人劇烈反彈。我們也在第一時間,注意到項目方之前的業績預測、所提供的數據,與實際嚴重不符,並與公司高層進行了嚴正交涉。此後,我們亦通過北京融顯律師事務所,正式向宏力能源發律師函,要求其承擔相應的責任。
下一步,我們仍將通過法律渠道,去追究當事人的責任,並盡量挽回投資人的可能損失。同時,我們也會向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股轉公司)舉報這一違規行為,從而更好地保護廣大投資人的利益。
36氪能夠成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台,離不開所有投資人的支持。因此,我們會堅定不移地和投資人站在一起,保持有效溝通,並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維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這一點,將始終不變。
當然,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作為一種新興網路融資方式,目前還處在發展初期;不管是在政策監管和市場運營等方面,整個行業也都存在不夠規範、有待完善的地方。36氪將採取毫不迴避的態度,虛心聽取就廣大投資人的建議,並儘力改進、不斷優化,會以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我們也衷心希望市場給予更多的耐心和呵護,促進整個行業在陽光下更好地健康發展。
最後,再次為給各位投資人帶來的困擾真誠致歉。36氪會不避風雨,繼續前行,更好地服務於整個創業和創新的時代,並且為廣大投資人、以及整個行業,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36氪
2016年6月3日


做對的事情,超越成敗之上

致36氪的投資人、同事以及所有關注股權融資的朋友:

再過幾天,今年6月15日,36氪就將迎來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台上線一周年。

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值得驕傲的時刻,36氪從五年前的一家創業科技媒體起步,承蒙社會各界的關愛,一路披荊斬棘、不畏艱難前行,終於初步成長為一家集媒體、金融以及眾創(氪空間)等業務於一體,可以為眾多創業者提供全生態產業鏈服務的一個綜合性服務平台。

在過去短短一年的時間內,我們在融資平台上共上線了54個項目,融資金額達5億元。無論是成長速度,還是創新能力,36氪在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方面,都已經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

當然,這一切的取得,都離不開我們所處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偉大時代,更離不開廣大投資人的支持、36氪同事們的艱苦付出。

當然,我們也時刻不敢或忘,無論對於36氪來說,還是所處的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行業來說,都處在非常早期的階段。我們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真正贏得任何東西;充其量,無非是我們贏得了平等地站在起跑線上的資格而已。

在這樣的一個時點上,宏力能源項目風波的出現,雖然只是極個別現象,但它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重新反思我們和投資人的關係,去重新檢討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去重新定義我們真正追尋的使命。

2015年6月5日,宏力能源正式在新三板掛牌。2015年11月30日,36氪與宏力能源簽署融資服務協議,並在2016年2月26日完成股份轉讓交割。但在宏力能源隨後披露的年報中,其2015年實際業績與其在融資過程中給到平台和投資人的業績預期差異較大,導致其股價下跌,投資人因此而面臨潛在的投資損失。

雖然業務部門在第一時間,注意到項目方之前所提供的業績預測,與實際嚴重不符,並與宏力能源管理層積極交涉;此後,亦通過北京融顯律師事務所,向宏力能源發律師函,要求其承擔相應的責任。但很顯然,所有這些補救措施,都需要時間。

梳理整個進程,雖然有整個行業不夠成熟、信息披露規則及參與方權責界定欠缺等外在原因,但我們平台自身的責任也不可推卸。無論是在風控環節,還是在融資推介環節,以及和投資人的溝通機制、信息披露等方面,我們都還做得遠遠不夠。

接下來,36氪將和這個項目的投資人,更積極、有建設性地溝通,盡最大努力達成一致解決方案,從而有效地降低投資人面臨的潛在損失。

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以此為契機,能夠真正推動36氪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台,以及整個行業的健康成長。

我們會對所有在平台上已有的和擬上線的融資項目,進行更加全面的梳理和審慎評估,並就項目進展,和投資人進行更為主動、密切的溝通。

自上線以來,36氪一貫注重風險控制,深知金融交易無小事、無易事,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輕忽。整個風控架構也貫穿業務始終,包括事前審核項目方及領投人所提供的相關材料及核心信息,事中監督和記錄融資項目的路演過程及其所進行的信息披露,事後針對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專項核查,並嚴格追究違約方或不合規方的責任。今後,除了領投方及項目方所提供的信息之外,36氪將對所有擬融資項目的關鍵信息進行更加嚴格的核查;我們也將使現有的風控體系更加獨立,從風控崗位和職責設置上,切實加強相應環節的審核力度並獨立考核;對於所有擬融資的項目,風控都擁有一票否決權。

在這樣的基調下,我們將規範所有平台項目的融資推介行為。平台將不得超過項目方所披露的信息範圍進行推介,工作人員亦不得以平台名義擅自解讀和承諾;所有參與項目的36氪工作人員,都會明確標註身份。我們對於工作人員的行為,將進行不定期回訪;一旦發現違規行為,都將予以嚴厲處罰。

我們還將和投資人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畢竟,融資結束僅僅是一個新的開始。這個月,36氪將上線項目信息同步系統,通過標準化方式來向投資人披露項目進展。我們將確保投資人能夠更好地了解項目的詳細進度,並保持反饋、溝通渠道的實時、有效、暢通。

為了確保信息更加透明,對於投資人更加負責,我們還將在項目開放募集前,就先期上傳協議,並對不確定性事項進行明顯的風險提示。

針對這個行業普遍存在的參與方權利和責任不明晰的問題,平台將加強規則及制度的展示、教育,並對各方違約或不合規的行為出台明確的罰則。我們要逐步建立起一種良性機制,讓守約方的權利得到充分保障,讓違約方承擔必須承擔的責任。

為了進一步加快項目交割時間,我們在推動政府出台相應的配套改革的同時,也將致力於通過內部努力簡化現有的交割流程。利用電子簽名及多服務商等手段,很快可以有效地解決項目交割進度緩慢的問題。

在過去近一年的時間內,36氪一直堅持創新和突破的理念,做了很多對於行業成長都非常有益的嘗試。比如首創的「定向邀請」制度、「老股發行」模式,以及退出機制「下輪氪退」等。其初衷,都是為了在合規的前提下,降低整個行業的風險,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人的權益。

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市場俗稱「股權眾籌」,之所以成為熱點之所在,是因為它切實服務於中小微企業,做大眾創新的孵化器,盤活產品並帶動了線上、線下商業,這其實和國家倡導的「萬眾創新,大眾創業」戰略不謀而合。

36氪不僅自己是一家創業公司,也始終站在創業的最前沿,我們不僅報道了成千上萬家創業公司,更與眾多創業者同呼吸、共命運,對於其面臨的種種挑戰和瓶頸感同身受。當傳統的融資手段或者說市場,遠遠不能滿足這種勃興的需求時,必須有新的平台來承接這些。

我們無論做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平台或者其它融資服務,還是做眾創空間(孵化器),都是因此而來。

而在這個時代的另一端,我們注意到,中國正在走向全面小康,中產甚至高產階層開始大規模形成,並成為這個社會穩定並且不斷變革的中堅力量。但在原有單一的資產或者說債權投資模式下,這些階層卻面臨著不斷貶值,甚至被洗劫的風險。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引導部分資金向股權投資轉移,也是為了給這個社會、給投資人更好地創造價值。

我們從來不認為,股權投資適合所有人,或者適合把資產大比例配置到這個領域。但我們也同樣不認為,它天生屬於上市公司、富豪那個圈子。以中產為起點、合理配置手上資金,達到長期增值的效果,股權投資在其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技術進步打破了曾經的圈子,普惠金融的概念,最終將像銀行理財一樣深入人心。

當有些朋友因為股權投資蘊含的風險而擔心,甚至憂慮整個行業時,我們需要回到金融的本質,承認風險和收益從來都是並存的。預估風險、量力行動、適時調整,是做長期財富管理的法則。當然,36氪作為平台,遠未達到完美。但我們不會因風險帶來的挑戰而退縮,因為我們相信股權投資之於社會、之於創業者的意義。

我們會堅持做得更好,因為我們對中國的互聯網產業有信心,也對那些不懼險境、開拓未來的創業者有信心。我們堅信,我們始終是以對的方式,在做對的事情;這一點,比暫時的成敗更重要。

劉成城

36氪創始人兼聯席CEO

2016年6月6日


36各種不專業是逃不掉的。有個疑問是,36為了促成這個單子,是不是有意誇大收益忽略風險?而那1000萬在官方聲明裡也沒解釋。如果這1000萬不存在,那就是欺詐,是可以追究責任的吧。


別看每天都有幾個融資消息,甚至有滴滴、樂視體育這樣動輒上億美刀的融資額,其實創投市場很小,想做平台,批量做項目融資?哪有那麼多值得投資的項目?濫竽充數的很多,自己都沒想明白的更多!

36kr只是被爆出的一家,也是知名度較高的一家,業內還有不少類似這種平台型的公司做類似的業務,大家一起搶食這麼小的一個蛋糕,能吃飽很難!他們也基本都在燒投資人的錢,所以搞些kpi難免,但一旦有了不合理的kpi就很容易欺上瞞下瞎搞業務!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