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原始人突然就吃肉了?

一個原始人走著走著看見了一頭鹿,他的第一反應不會就是吃吧……


黑猩猩猴子都吃肉,為什麼原始人不能吃肉?什麼道理


題主問了一個好問題。

------註明:下面包含答的很多陳述是答主自己的觀點,而非知識--------------

我想題主一定是注意到了:為什麼大多數靈長類動物是食植的?人類即有食植動物的特徵,也有食肉動物的特徵,如果比較的話,人類顯然具有更多食植動物的特徵。那麼人類開始吃肉,是進化中一個偶然么?

我思考這個問題的角度可能和題主不一樣。首先,我認為:這的確是進化中的一個意外--人類產生了吃肉的需求;但是同時,我認為正是這個「意外」,讓我們演化出了智慧。所以說,這是偶然,也可以說是必然:也許要是沒有這個意外,我們不可能坐在這裡想這個問題。

人體一共需要18鍾氨基酸,然而其中的八種,是人體不能通過食用蛋白質合成的(賴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蘇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纈氨酸)。也就是說,我們需要直接在食物直接攝取這些氨基酸。對於現在發達的營養學,我們可以在植物中找到這八種,但是這需要很多資源,知識,合作。在數萬年前,我們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然而單一的肉類,滿足了我們的攝入需求,我開始變得「嗜血」。於是,我們逼迫自己往掠食者的方向進化。

自然界中,掠食者通常都是要比獵物聰明的,這很容易理解:掠食者需要懂得判斷時機,懂得伏擊,懂得獵食策略,懂得隨機應變;而獵物就只需要進化出強壯的大腿,大視野的眼睛,大耳朵就行了---只要跑得快。所以我們有俗語:Cunning as a fox, dumb as a bunny(狡猾得像狐狸,笨得像兔子)。

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進化出了掠食者眼睛:他們位於面部的前方,視野可以交匯,提供立體視覺,精確的距離感;

然而作為獵物,需要大的視野,眼睛通常分布在頭部兩側,這樣的眼睛不能產生「立體感」:

然而有距離感的視覺對於進化出智慧太重要了,沒有它,我們幾乎不可能有空間想像力,也不可能產生抽象思維能力。

然而,我認為,食植的特性在我們演化的過程中也是至關重要的,我們有食肉的需求,但是很遺憾,我們沒有像大型貓科動物一樣演化成天然的殺戮機器。但這也是我們的福音:食植這種需求給了我們用以爬樹摘取植物的手:可以對立的拇指----這是使用工具的關鍵----獅子永遠不可能用爪子使用工具。另外,食植的需求點亮了人類文明的火種:農業

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人類在兩方面都很弱---人類在捕獵方面肌體的弱小;食草方面口牙消化能力的弱小,導致人類在無論是食肉還是食植,都需要合作。然而這正是進化出智慧的一大關鍵:學習----我們意識到了:其它個體可能是知識的來源。然而我認為這是重中之重。沒有其他動物,只有我們人類,意識到我們可以從別的個體學習到知識。有的動物會模仿,但是並沒有學習行為。即使我們人類,也要發展到4~5歲才有這個能力: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試驗:當你給一個孩子講一個故事:小紅在籃子裡面放了一個餅乾,然後離開了,小明趁小紅離開的時候,把餅乾放到了盒子裡面。現在,小紅回來了,小紅會先在哪個裡面找餅乾呢?

四歲以下的孩子無一例外地會告訴你:盒子。

對於他(她)來說,知識是瀰漫在整個環境中的,他(她)並不知道知識個體可能是知識的來源,他知道餅乾在盒子裡面這個事實,但是他(她)無法理解這個事實:小紅並不知道餅乾已經從籃子裡面移走了。也就是他們無法理解:個體可以作為知識的載體。

動物也是這樣,人類現在已經能夠交給黑猩猩,大猩猩等靈長動物手語了,但是這些動物無一例外,不會使用這些語言問問題---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這個意識。

誰問了第一個問題?是把人類從動物中區別出來的最重要的一個分野。從其他個體獲取知識渴望,點燃了文明的另一個火種:語言。

所以,這些進化中的意外,甚至是「失誤」,給了我們智慧重要的配方:掠食者的眼睛、對立的拇指、一顆問問題的心。恐龍統治了地球2億年之久都沒有產生智慧,人類用了短短几十萬年,就演化出了智慧,這不得不說使我們的幸運。

我們的和猿猴共同的祖先,在走到進化的岔路口的時候,當我們的祖先由於肚子怪怪的,不得不下樹獵殺動物的時候,它的同伴也許正幸災樂禍:看那,把它們給麻煩的,我們在樹上吃果子,多愜意啊!


靈長類出現之前,我們哺乳動物共同的老祖宗就開始偷恐龍蛋吃了。


吃肉是正常的行為,為什麼吃熟肉才是應該說道的。。。


好像不是突然吧。。。


轉一段我在專欄里寫的,好像也適合作為答案: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易楚

鏈接:我們與糖的愛恨情仇 - 原始飲食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人類不是猴子進化來的嗎?猴子不是吃水果的嗎?

不是……人類和猴子、猩猩都是從一種早已不在了的古代猿類進化來的,而且與猴子相比,我們與猩猩的關係更近,而且猩猩也不是只吃水果的……它們也會打獵,看看那恐怖的犬牙就知道了。(當然,如果說「人是猴子進化來的」里的「猴子」是一種更廣義的籠統概念,那也沒什麼錯。)

那麼那種古代猿類吃什麼呢?好吧,很可能主要是吃水果的……在非洲當時的雨林里,快樂地吃著水果……如果它們一直那樣快樂下去,就沒有我們了……(借用西方基督教的典故,那時的雨林就是我們的伊甸園,只有離開那兒,離開安逸,才有了後來的我們。)

兩千萬年以來,全球的海洋溫度一直在下降,非洲的雨林面積隨之萎縮,稀矮樹林的面積開始增加。於是水果的分布密度逐漸下降,且越來越有季節性了。有壓力才有進化:這種情況下,誰越有能力吃水果之外的東西,誰就越能生存並傳宗接代下去。

水果之外,都有什麼呢?樹葉、樹皮、草……這些東西的能量極低,除了——植物塊莖……植物塊莖,往往是植物大量儲存能量(澱粉)的組織,只是它們都埋在地面下,而且很難咀嚼……沒辦法,挖吧,嚼吧……當然,有水果的話還是優先吃的,於是由於樹木變少而不得不下到地面上活動的猿們,逐漸發展出了直立行走的能力,方便採摘矮樹上的果實、長距離攜帶食物(也為了節省能量,用四肢在地面上行走的猩猩——由於腿短和平衡問題——消耗的熱量大約是人類的4倍……)。

就這樣過了幾百萬年,樹木越來越少,我們的直立能力越來越好;水果越來越少,植物塊莖吃得越來越多,為了咀嚼它們,我們的磨牙越來越大,下巴和臉部的骨骼越來越厚……

然而這還不是「我們」,還不是「智人」……

至少在260萬年前(很可能更早),這些猿們吃上了肉——同等重量下,一塊羚羊肉的熱量是植物塊莖的數倍,各種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也要多很多,更別提蛋白質和脂肪了……這是極其優等的食物,使我們的身體有充足的資源變得更優等……人類的進化之旅由此正式開始:這兩百多萬年中,我們變成了越來越成功的獵人,吃上了越來越多的肉,由此我們的大腦越來越大,由此變成了越來越成功的獵人,吃上了越來越多的肉(隨之,我們的磨牙變得越來越小)……

另外,看下這張人類腦容量的地理分布圖。很容易發現:越是寒冷的地方,即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越少、肉類越多的地方,腦容量越大(顏色越藍)(我們都是南下的蒙古人)(甚至還有證據顯示,農業出現之後,我們的腦容量一直在下降)。

我們與糖的曾經親密的關係,雖然自遙遠的上古以來越來越微弱,被埋得越來越深,但其根還在,殘跡還在,還沒有完全斷掉、消失掉——我們的舌頭裡始終保留著對糖的敏感味覺,我們的頭腦里始終保留著對水果、漿果、植物塊莖的殷殷期待——碳水化合物是一種快捷的能源,雖然純野生狀態下的各種果和薯,分布密度很低,含糖量也可憐,而且很難嚼,但只要能採集到(相比於打獵,女性更適合做採集者),我們就不會輕易放過它們——我們的舌頭用些許的甜味安慰我們:雖然不是肉,但這些食物還是有價值的,能增加我們活下去的概率,所以開心起來吧!

於是甜味是安慰的味道、開心的味道。

但我們要明白,人類智慧的進化史,就是一部與糖的訣別史——如果不是因為吃的糖越來越少,我們就還是每天只知道啃水果的「猴子」。

另外,歡迎關注我的專欄:原始飲食 - 知乎專欄

一起探討適合人類、真正健康的飲食之道。


有人給出了一種假說,智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主要食物之一是動物骨髓。

原因是大型食肉動物獵殺動物後,吃不完的被食腐動物吃了,然後只剩下骨架。這時智人才敢過來,拿著石器,敲開骨頭,吸食骨髓。此外,智人還會捕捉一些青蛙,蜥蜴等小型動物。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明確原始人是否突然開始吃肉?那麼,我們可以假設,原始人先食素,後來開始食肉。那麼,又有哪些證據可以證明原始人最初是食素的,後來突然開始食肉呢?根據現有的生物研究可知,判斷一種動物是食素、食肉、雜食,最重要的標準通常體現在其牙齒結構上。如食草動物的牙齒通常為齒冠較高的脊形齒,如牛科動物,馬科動物等。雜食動物則為瘤形齒,如豬,或者人類。反觀原始人類的牙齒,以人類的祖先南方古猿為例,南猿分為粗壯種和纖細種,一般認為人類由纖細種演化而來。而粗壯種的牙齒冠高,雖為雜食類的瘤形齒,但學者們多認為粗壯古猿多以食草為主,偶爾食肉。而人類的直接祖先纖細種,其牙齒結構與現代人接近,表明其為徹底的雜食類動物。因此,至少在南方古猿時期,人類的祖先已經是雜食類動物,而比南方古猿更古老的人科成員,同樣具有雜食動物的瘤形齒,因此,可能並不存在原始人類突然開始食肉一說。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首先說說背景:

1200萬年前的大地震讓東非出現一條長達6000公里的大裂谷,大裂谷以西的地區仍然是茂密濕潤的叢林,那裡的靈長目動物,包括和人非常接近的黑猩猩、倭黑猩猩仍然過著瀟洒自在的生活,主要以植物為生(也會吃白蟻什麼的)。

而大裂谷以東的地區,降雨量開始減少,草原取代森林,大批靈長目動物滅絕,其中一部分能夠倖存下來的不得不適應陸地生活,直立行走、獵食動物,跟各種大型貓科和犬科動物競爭。最終才能愉快地通過合作狩獵享受各種肉食。

這個過程是非常漫長和艱辛,不知多少古猿慘遭滅絕……

==========華麗的分割線=====================

題主的問題是為什麼人要吃肉而不光吃素。要知道在叢林時代,我們祖先也是要吃肉攝取蛋白質的,來源有昆蟲、爬蟲、蟲卵、幼鳥、樹蛙等等。到草原上當然也可以吃地上的球莖和球根,但是受限很多。這時候的地猿相當可憐,連小小的獴也可以把它弄死。

他們後來演化成獵食為生的猿類,很難用A導致B這樣的敘述方式解釋原因,應該說以下變化是同時產生、互相影響的 (這大概就發生在百萬年前,頗有戲劇性):

  • 地猿腦容量已經相當大,發生質的變化,變得更加聰敏,能更敏捷地作出決定。
  • 拇指能與其他手指靈活對握。
  • 發展處一定的社會組織形式。
  • 行走姿勢接近直立。

最終,以獵食為生、捕殺動物的、站立的猿類逐漸形成了,這群吃貨開始征服世界了~


各種猩猩也都是雜食的,除了吃素以外,還會捉小動物吃。因此我猜測,人類和他們的共同祖先,也是雜食的。這樣,原始人從古猿里分化出來的時候,就是吃肉的。

所以,根本沒有「原始人突然就吃肉了」這回事,原始人一直就是吃肉的,好不好!


不吃肉,難道種菜啊。


我覺得這個問題提的有些問題,原始人,首先就界定是成為「人」之後才為什麼想到會吃肉,那麼當然了,就像很多答案里提到的一樣,很多靈長類都會捕獵,都會吃肉,也許我們在成為「人」之前的祖先也是雜食動物呢,在我看來,更值得探討的是,第一隻植食動物如何變成肉食或者雜食動物的,因為這涉及一個關鍵變化,產生消化肉食的酶類。這樣這隻動物才能消化這些食物,那麼那隻植食動物為何會產生這樣的酶,為何知道自己能吃肉食。也許植食和肉食動物進化上是兩條線?也許開始的動物都是雜食動物,在進化過程為了節省能量拋棄了其中一種酶?我表示不是學生物的,請大神們作答吧。。。


看過一個紀錄片是這樣解釋的:

有一天,天空中雷電交加,雷電一個不小心擊中了樹木引起了森林大火,然後大火燒了很久,燒光了很多樹,同時也燒死了許多的動物。

這些動物,哦,不,烤肉的味道就飄了出去。

這時候人類聞著味兒就來了。


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們已經強大(智力和體能)到能吃肉了


「突然」二字用得不恰當吧


忘了在哪看的,南猿會撿猛獸吃剩下的屍體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