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概括一下蔣介石在抗日戰爭中採取的戰略?及評價一下這些戰略?

如題。題主最近看《長沙保衛戰》,這部電視劇引起了題主的興趣。從前從教科書里並沒有相關的知識,題主希望能給出一個多角度的解釋。


個人手打,所以可能很慢。

這個實際上可以通過不同時期的布置,來分析蔣的戰略思想。

首先抗戰前,株洲炮工廠、株洲鋼廠、武漢槍廠等等國防工業的位置上不難看出,實際上蔣(或者說他的智囊團)將重要的後勤體系放置在長江沿線上,武漢以東依靠鐵路,武漢以西依靠水路。武漢作為重要樞紐,廣州上岸的物資在武漢中轉,向西抵達各個兵工廠,向東抵達華東前線,向北可以抵達華北前線。

因為所有的中轉在於武漢,所以此時軍事布防的核心也是武漢。在上海的國防工事為了訪日日軍順長江的攻勢。而北方卻是老大難。

所以準備在河南作為武漢的屏障,從河南開始沿黃河布防,在洛陽、開封等地設立了大量的軍事工事。但是山東一地,如果以濟南為防禦核心的話,一旦日軍從青島登陸,則山東國軍就會被夾擊。所以以魯南和蘇北,也就是徐州作為防禦的核心。

而河北等地,則定義為遲滯區域,一旦大戰爆發,部隊層層遲滯。待其攻到山西、河南蘇北等地,就會因為地形的原因讓變得吃力。

77事變爆發後,國軍的抗戰思路也是這樣,這一點可以從五個戰區的劃分看出。

一戰區河北和魯北,兵力上第一、二、十四集團軍。實質上是平漢路防禦為核心,因為兵力較少,所以任務以遲滯為主。

二戰區山西,兵力為第六、第七、第十八集團軍。預計讓閻老西和TG為自己的地盤死守。但並不相信他們的戰鬥力,所以實際上主要防禦方向在山西南部和陝西等地。

三戰區是京滬杭地區,主要為淞滬會戰做準備。

四戰區為閩粵地區,為二線戰區,自行做戰備。

五戰區為魯南蘇北(徐州),主要防止日軍從青島登陸後的行動。

之後1937年9月,設立第六戰區,以津浦路為主要。這次主要在於戰力調整。因為和日軍繳獲後發現,一戰區的兵力,防守平漢路和津浦路兩條太吃力了,所以加強一部分兵力來守津浦路。

1937年10月,設立第七戰區,以長江中下游為要,因為淞滬會戰已到最吃力的時刻,如果淞滬崩盤,日軍則可以大踏步前進,威脅武漢。所以讓劉湘在戰略方向上布置防線,加大戰略厚度。一旦日軍突破上海,不至於沒有兵力進行二線抵抗。

以上為第一階段的戰略思路。

================================================================

第二階段,1938年2月,軍委會重新劃分了戰區。

此時南京保衛戰已經告一段落,北方太原也已失守,雙方交手了半年,總結過去,開始重新調整戰略。

此時的布局為

一戰區河北和魯北

二戰區山西(劃一個戰區讓閻老西自己玩自己的,順便把TG也扔給他。)

三戰區蘇浙,因為日軍突破京滬防線,所以在日軍側翼布置一個戰區,始終保持威脅長江航線,並時刻排除游擊隊北上進行游擊作戰。

四戰區,粵桂地區,為了防止日軍在南部開闢第三戰場,而設立的戰區。

五戰區,津浦路,實際上就是以徐州為核心的津浦路防線,

六戰區撤銷,六戰區原本就是五戰區北方的屏障,現在日軍都打到徐州了,六戰區的存在也沒有意義。

七戰區撤銷,七戰區本身就是臨時作為緩衝的戰區,因為設立了九戰區打武漢保衛戰,緩衝的戰略定位被九戰區接管,所以沒有意義存留

八戰區,青甘寧。抗戰度過了爆發期之後,變成了發展期,而國民政府也進行了持久戰的戰略部署,八戰區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西北中央化。當時所有的戰前布局全在西南,這樣太集中並不是太好。於是準備在西北開分基地,進行西北大開發。以進行抗戰的持久化進行布局。

九戰區,專門為武漢保衛戰準備。

這次調整的戰略核心依然是武漢,南京保衛戰後,淞滬和南京撤下來的部隊均在武漢養傷,國內兵力下降到了低點,國民政府開始了徵兵令,正式開始了抓壯丁的年代。武漢各部隊獲得了新兵的補充,正在整備中。

前線上,華中的戰略方向依然是遲滯,沿著長江中下游地區層層遲滯,延緩武漢的開戰時間。

北方的局勢,以河南和徐州為兩個大點進行防禦,屬於能守就守,盡量不要讓武漢受到兩面的攻擊。山西原本就沒太看好閻老西,閻老西在太原會戰中也不負眾望的坑了一把。實際上這時在戰略布局上已經將閻老西看成可有可無的地位,就是一層屏障,如果被擊垮了,後面還有防禦措施。

為了給花園口洗地(為了避免被帶洗地的帽子,我自己帶了),先講一下河南的戰略位置。

河南作為湖北南方的屏障,至關重要,如果河南失守,日軍就有兩個方向可以選擇,1. 南下進攻武漢,2. 南下進攻南陽、襄陽。包抄武漢。

如果是選項一還好說,夾擊而已,

而2,只能說武漢會戰又會重演徐州會戰的那一幕。

所以河南的地理位置相關重要。

雖然很多人說,花園口只為武漢續命三個月,但實際上,這三個月對於武漢來說至關重要,很多徐州會戰參加的部隊都跑到武漢,並重新進行了布置。而武漢失守的原因在於廣州丟失,武漢已沒有了戰略位置。

因為武漢的定位是物資兵員的中轉,但此時北方的鐵路已斷,東邊全部丟失,原本此時的意義在於中轉廣州的物資。廣州丟失後,這一定義也無。

================================================================

第三次戰略調整是11月,此時武漢會戰已經完畢,雙方進入僵持期,而此時國軍開始調整戰略布局。

此時,戰略核心,已經由武漢變為重慶。所以,目前所有的戰略防禦計劃與核心,都是與重慶的防禦戰略相關。

一戰區,河南安徽一部,此時武漢已失,再加上花園口,使得這一戰區的意義變為作為陝西、湖南湖北等地區的屏障,監視黃河防線、黃泛區,並在適時的時候,派遣游擊隊穿越黃泛區進入蘇魯游擊區和冀察游擊區。

二戰區,山西陝西,依然是畫個戰區給閻老西和TG玩玩。作為可以隨時放棄的戰區,後面就是十戰區的核心防區。

三戰區,蘇、浙、皖、閩。戰區的戰略定位,依然是在日軍長江戰略方向上側翼的牽制。所以兵力雖然不多,但也很煩。始終讓日軍又雞肋的感覺。

四戰區,兩廣。日軍在廣州登陸後,戰區已變為前線,但因為遠離重慶,所以並非最關鍵的戰區。但卻有雲南的屏障的地位。

五戰區,皖西、鄂北、豫南(鄂豫皖)。九戰區的側翼屏障,蘇魯戰區的後方支撐。

八戰區,青甘寧,西北中央化和西北大開發。

九戰區,鄂南、湘贛兩省。戰區定位為重慶的屏障,日軍進攻重慶,首先要進攻五戰區,所以兵力最多,也是最為關鍵的。

十戰區,陝西省。四川的關鍵防守戰區,二戰區的後補戰區,因為二戰區在重慶指揮部的定為很靠不住,所以實際上的重點防禦在這個戰區里。

桂林行營。統轄西北相關的戰區。

天水行營。統轄西南相關的戰區。

這一次戰略調整的戰略方向為,正面以九十戰區為最後防線嚴防死守,一戰區、五戰區以維持現狀為首要目的,並作為蘇魯、冀察兩大游擊隊的大後方。側翼牽制,並通過游擊隊擾其後路。

=======================================================================

之後,戰區位置相應的穩定,不能從戰區的配置找到戰略重點,那麼只能從中央軍兵力配置上來看。

首先國軍幾十個集團軍中到底有哪些是是屬於中央軍

第一集團軍:宋哲元的二十九軍,但38年,改編為三十三集團軍,而第一集團軍番號給了盧漢的粵系

第二集團軍:西北軍,孫連仲、劉汝明先後為總司令

第三集團軍:原為韓復榘的部隊,1943年番號取消,交給了胡宗南,變為中央軍

第四集團軍:蔣鼎文的部隊,後來38年交給楊虎城部的孫桐萱,43年黃埔生張耀明接任,逐步中央化。

第五集團軍:顧祝同的中央軍,38年番號給了于學忠。之後番號又給了中央系兼并的雜牌部隊。中條山會戰後因為大量官佐犧牲撤銷番號。43年給了杜聿明為遠征軍。

第六集團軍:楊愛媛的晉綏軍。

第七集團軍:傅作義的晉綏軍,之後給了趙承綬

第八集團軍:起先為張發奎的粵軍,38年番號給了晉綏軍孫楚部。

第九集團軍:起先為張治中的中央軍,之後總司令先後為吳奇偉、關麟征。

第十集團軍:起先為王建旭的中央軍雜牌系,之後逐步正規化,

第十一集團軍:李品仙的桂系,41年給了中央軍宋希濂部

第十二集團軍:余漢謀的粵系部隊

第十三集團軍:晉綏軍

第十四集團軍:衛立煌的中央軍嫡系部隊

第十五集團軍:陳誠的中央軍嫡系

第十六集團軍:39年組建的桂系夏威部

第十七集團軍:西北三馬的部隊

第十八集團軍:不用說了吧

第十九集團軍:先期為薛岳部,39年給了羅卓英,43年給了湯恩伯

第二十集團軍:雖然總司令是商震,但下屬大多為中央軍,其中不乏十八軍這樣的主力精銳。

第二十一集團軍:桂系廖磊部

第二十二集團軍:川軍鄧錫侯部

第二十三集團軍:川軍劉湘部

第二十四集團軍:38年為中央軍雜牌韓德勤部,40年轉為西北軍龐炳勛部,43年撤銷,44年轉為中央軍王耀武部,74軍、18軍先後在其麾下效力

第二十五集團軍:39年建立,為中央軍雜牌部隊,在福建進行抗戰工作

第二十六集團軍:38年1月徐源泉建立,12月撤銷。39年10月黃琪翔建立,11月撤銷,40年7月周嵒建立,

第二十七集團軍:38年1月,川軍楊森部,但其中也加有很多中央軍,包括10軍在內。

第二十八集團軍:川軍潘文華部,38年10月撤銷。44年1月由李仙洲建立

第二十九集團軍:川軍王瓚緒部

第三十集團軍:川軍王陵基部

第三十一集團軍:湯恩伯的中央軍嫡系部隊

第三十二集團軍:上官雲相的中央軍部隊

第三十三集團軍:西北軍二十九軍所擴編的第一集團軍轉番號。

第三十四集團軍:39年建立的中央軍嫡系部隊

第三十五集團軍:39年10月由粵軍組建的部隊

第三十六集團軍:39年10月由川軍擴編而成

第三十七集團軍:39年11月粵軍擴編而成,但作戰不利而撤銷,44年在陝西胡宗南部麾下。

第三十八集團軍:徐庭瑤組建的中央軍,桂南會戰後撤銷,44年4月在陝西胡宗南部重新使用。

第三十九集團軍:40年石友三部組建。

第四十集團軍:西北三馬在青海組建的部隊。

(未完待續)


樓上的回答,我非常非常的憤怒!

其一,作為專業人士,回答如此主觀!

其二,站的角度如此的對立!

背景是:蔣某人,東京振武學校!後當士官後補生!懂日本的軍事實力!工業實力!

必須從時間維度來看,

全面抗戰前,蔣某人的策略,第一安內為主,妥協!退讓。7,7事變 西安事變後,大勢所趨,消極抵抗!保存中央軍實力!,消磨各地軍閥實力!南京大屠殺之前,猶豫倒日,之後。消極抗戰,太平洋戰爭爆發。堅定抗日之心!

還是請大神來吧!

又要查資料,又要編寫答案!真心沒時間,沒空間!

戰略是保持實力為主,消耗戰為輔!,消耗各地軍閥!包括八路軍,新四軍!有時自己在背後動手,皖南事變!軍援物資優先中央軍,雜牌軍基本不給!各種會戰,也是消耗日本資源。

本回答是憤怒於樓上答主的回答!就沒有系統的回復!

在指兩條線,

其一,蔣某人的留日背景!其二時間維度。然後題主自己去串聯每個時間段發生的事!就大概可以看清輪廓!具體的細節問題,看看瀏覽一些抗日電視劇。找線索!

蔣某人有心,但不會投日!


蔣某人的戰略就是一個字——

所謂消極抵抗

其實說白了就是不抵抗,拖延時間,苟延殘喘

最後發現和日本人的妥協是根本不可能的,這時候再去抵抗,早TM晚了

後來為了美化這種賣國行徑,就搞宣傳,美其名曰J8空間換時間

當然,蔣某人身邊有人給他提出過一針見血的戰略方針。

當然要麼是他腦殘症太重,理解不能。

要麼就是心中根本就沒有國家以及民族之責任。

我覺得是後者。

就在這份建議書起草之時

國民政府簽訂了賣國的何梅協定

丟人啊,現眼啊,無能啊


首先,打不過,是真打不過,能和飛機大炮抗衡的只有飛機大炮,日本人對中國的了解甚至超過了我們自己,沒看過那個梗么,說閻老西的部隊打完日本人第一件事就是找地圖拿來自己用。其次,當時的中國並沒有真正的統一,拋去我們優秀的黨來說,還有貴系東北軍西北軍晉綏軍滇軍等等,基本可以做到令行而禁不止,能指望的也就是中央軍了,尤其是74軍,這支部隊可以說是抗戰中最能打的部隊,近乎打滿全場守得住攻得上,可稱為抗日鐵軍。所以,兵打不過你,武器不如你,能拼的就是我地方大人多,打掉我十萬人我在招十萬人,你打下一個縣城,總得留人守吧,你拿下一個城市總得駐兵吧,分散著分散著,日本人就猛的發現,我操,我的人呢?分散了,就沒有進攻能力只能進入戰略僵持而集中力量進攻,就把之前打下來地盤全扔了也不捨得。這就成了日本人的一個怪圈,直到戰爭後期人員匱乏,才開始棄守縣城,集中力量重點防衛。需要注意的是

游擊戰爭是贏得不了五大國的位置的。如果沒有國民政府的拚死抵抗,不惜重大傷亡的組織各種會戰和戰役,我們是進不了五常的。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的是這麼一句話,為什麼國民黨的命令大部分都是,某某師,你去哪哪哪,堅守三天然後換另一個師再去堅守三天。原因是,一個師的兵力在日本人的炮火和進攻下,最樂觀的估計,只能堅守三天,然後人就死光了。整個抗日戰爭,國民政府就好像蘇聯前期所做的一樣,用人命去填,從松滬到太原到徐州到武漢到南昌到桂南到上高四次長沙會戰,每一次都是血肉之軀遲滯日軍的進攻。為了抵禦外來侵略而犧牲的烈士萬歲,中國萬歲,中華民族萬歲。


蔣公不願意投降,我是信的。知道保存實力,拖日軍我也是信的。但說他有戰略上的整體計劃,我是不信的。看史料完全看不出有這種跡象,國軍的混亂是主流,有序的且戰且退是個案。


攘外必先安內

這句種無論從何種角度看,都非常正常


31~珍珠港 日爹nb打不過 求國際調停

珍珠港後 美爹更吊能躺贏 準備內戰


推薦閱讀:

有什麼新的抗日神劇可供吐槽的嗎?
對文化的堅守:抗日戰爭時期搶救古籍的故事
征服中國:日本為何不能複製蒙古、滿清的奇蹟?
這16個字,就是一面照妖鏡吶
為什麼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如此耗費國力?如此勞民傷財?

TAG:戰爭 | 抗日戰爭 | 戰爭史 | 抗日劇 | 戰爭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