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如何自動過濾信息的?

這是一個有趣的體驗,跟女友打電話聊天時她說了一小時購物八卦吐槽抱怨,我嗯嗯啊啊的看了一小時電視,完全不知所云。當我跟朋友聊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哲學天體物理後她在旁邊像剛睡醒一樣,這些信息對於每個人的重要層度是怎麼來的,為何產生如此大的差異。順帶一提,我覺得環境因素影響並不大,可能因為男女差別過於明顯吧。(回答之前先告訴我是不是!別告訴我是一個人。)


對信息的加工分為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兩種,都會對你加工和注意的信息進行篩選,得到不同的優先順序,而那些沒有被注意到的信息就左耳進右耳出啦~

認知心理學認為,個體對信息進行加工受到兩個方面因素的影響,分別是來自環境的信息和來自個體自己的先驗知識。自上而下(top-down)又稱注意驅動的加工,指知覺者的習得的經驗、期望、動機,引導著知覺者在知覺過程中的信息選擇、整合、和表徵的建構,也稱為建構知覺理論(此句摘自百度百科-。-)。自下而上(bottom-up)加工則是指知覺者從環境中一個個細小的感覺信息開始,將它們以各種方式加以組合形成知覺(此句又摘自百度百科 ^_^)。其中包含有刺激驅動捕獲的過程,就是你會因為某個刺激的特殊特性(比如顏色很亮啊,談話中突然有個人聲音變大了啊之類的)而對這個刺激信息進行加工,忽略其他的一些不是很突出的信息。

所以呢,這種信息過濾的機制是普遍的,不然生活中那麼多信息要加工豈不累死?

男女差別神馬的倒是沒有什麼特別的,只是因為你跟你女票之間的關注點可能不太一樣(你不關注八卦購物,她不關注歷史地理政治經濟哲學天體物理,這是很多男生女生的共性吧啊喂!),所以呢在自上而下加工時,對不同信息賦予的重要程度不一樣。


樓上各種閾值balaba...

而我就是單純的如圖


這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個體差異的出現源於多個過程上的加工差異。既有感興趣與否的high level的差異,也有來自初級認知加工的low level的差異。以一個很基本的認知過程--注意為例,經典理論會分為top-down和bottom-up兩個過程,top-down的過程就類似我們是否感興趣與一件事情,感興趣的話,會投入更多的注意力,而對於不感興趣的就忽略了;而bottom-up則是從下往上的過程,比如一群白色的羊裡面你會很容易地看到那隻黑色的羊,而忽視了某一隻白羊的存在。

可能的加工機制可以用saliency map解釋,我們主動(top-down)或被動(bottom-up)地對外界信息構建了一個選擇性注意的saliency map,從而將特定的信息篩選出來,而把其他的當做雜訊。


我看了一下上面的恢復,有些晦澀難懂。

我說點大白話吧!嗯。。。腦思考的結構建立在神經元之間網路聯繫的信息傳遞的緊密度。

哈哈,看明白了嗎?跟你開玩笑的。

人怎麼過濾信息,很不錯的題目,

為了解釋怎麼過濾信息,那首先要知道,人怎麼得到信息和處理信息的;

1。當信息通過感官傳遞到大腦的時候,都是通過神經元之間的信息傳遞來實現的,神經元之間信息傳遞是通過之間的樹突和軸突的交流來完成,信息傳遞的過程可以看做是導電一樣;

2。信息到達大腦以後,也是通過神經元之間的相互協力來進行思考的,這樣在大腦中會建立一種機制,群落機制,經常把我們大腦分為這個部分那個部分,實際上我們也按照神經元之間的互相協作的管理,分成群,簡單粗暴的分的話,可以分為休息群,注意群,集中群,緊張群,睡眠群,代謝群等;

3。當你聽到的信息在你大腦中分析為你不感興趣的話,神經元就懶得注意和集中,直接進入休息狀態,但是對自己注意的東西,注意群卻在活動,去關注自己喜歡的事情;

4。自己特別喜歡的話就從注意的群中轉移到集中群里去,進行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記憶,所以也能回答人為什麼對自己不關心的事情記不住;哪怕有些東西你一定要背,但其實你的大腦神經元是拒絕的,DUANG!所以就算你去背了,你也背不好的原因;

5。所以人的大腦自動回過濾自己不喜歡的信息。

小夥伴們!你們聽明白了嗎?


放大自己在意的,顧慮逃避的


先說下我的回答很不專業,就講下自己的經歷。

我聽力不太好,就是能聽到別人說話的聲音但是經常聽不清別人說啥的那種。這是前提,聽聲音我還是很正常的。

記得初中有一次老師找我說事情(我們站在教室後方),說完了我就回頭走回自己的位置,一邊走一邊想剛剛老師交代的事情還有自己怎麼走的拉風一點 →_→,結果快到位置上的時候一個同學拉住我說剛剛那個老師在叫我,叫的很大聲還叫了五六遍,我愣是聽不到……嗯大概是沉迷在自己的世界無法自拔了吧。

這種應該就是一下子沉迷某件事排除了外在干擾的情況。

至於題主講的那個事例我倒覺得和感不感興趣在不在意有關係,對於購物什麼的沒興趣那自然聽不下去呀,心思就跑別的地方去或者乾脆大腦放空了。我上課的時候也……(哎呀暴露了 ⊙ω⊙)但是如果你是想通過女朋友給你講的購物之類的話題找到她感興趣的東西的蛛絲馬跡從而好買禮物的話,那情況會完全不一樣吧。

至於男女差異沒啥體會,主要是興趣,是否在意和了解程度的問題吧。高中的時候室友聊明星緋聞的話題我也是自動過濾的,畢竟不了解……就算認真聽了這麼多名詞怎麼記得住。

當然有時候也和講故事的人的水平有關,比如愛因斯坦用淺顯易懂的例子解釋了啥是相對論,當然聽的人不會真的明白原理,但是確實也有興趣聽了。


對,你說的沒錯。

我也有這樣的感受,這可能就是常說的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吧,這種感覺是根本不通過大腦的。我說不出上面那麼專業的東西,但是我覺得用通俗的語言,讓大家都能理解這種感受。

1、你的注意力在別處。比如你打王者榮耀,你腦子裡全都是趕緊過來殺,別搶我的藍,快推塔。誰管你女朋友買了什麼,所以說什麼也聽不進去,但是你不回答女友又生氣,所以你還得「嗯」、「啊」

2、興趣。兩個人的興趣點不在一起,也就是說,兩個人不在一個頻道上,一個在交通廣播開著車,一個在中國之聲聽著歌,不一樣啊。所以,沒有興趣的勾搭都是耍流氓。

綜上,對自己不感興趣,沒有吸引的信息都會被大腦過濾,當做耳旁風,呼呼呼的刮過,無動於衷。如果換了相關的,對方感興趣的話題,瞬間就會被大腦接受到,然後會出現一個嚴重的後果,他會對你講個不停,你們有這種感覺嗎?哈哈


在意與不在意


你不在乎自然就過濾了


感謝邀請,我是光晶哥,能不能說些通俗易懂的,這個其實是個人習慣的問題。每個人人的大腦運轉都不一樣,不喜歡的沒興趣的就不想聽,不聽自然就不知道別人講什麼


忘記


神經機制的作用,啊好複雜。

不過人會選擇加工的信息對於自己都是自己期望的、自己熟悉的、和自己相關的。這些信息人的感覺yu限比較低(忘記yu怎麼寫了)。


推薦閱讀:

運動相關皮層對運動的作用
睡眠的起源:小小水母竟然也會睡覺!
宗教及精神體驗在大腦中會引起什麼樣的變化?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為何那麼大

TAG:心理學 | 信息過濾 | 神經科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