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父母以及親戚為什麼喜歡用我都是為你好來綁架子女?

特別喜歡以過來人自居,喜歡說教,把自己未來規劃好。為什麼我身邊長輩是這樣啊~難道有些錯不是要我們自己去經歷,有些苦頭要我們自己去歷練嗎?都來說說你們的觀點或者類似的吧,都不知道怎麼和這類長輩相處了


每個公民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


因為他們自己也沒活明白吧。我覺得真正的為別人好,是首先應該知道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每個人自己的人生和選擇,每個人想過的生活也是不一樣的。他想要的或經歷的並不代表你,他能給你意見供你參考,但是沒有權利讓你完全聽他們的。但凡這麼做的長輩,只能說明自己還沒活明白,自私吧,想操控別人,覺得自己是長輩就可以操控、干預晚輩的人生,還固執認為自己是對的。。。


他們自己也沒活明白。如果孩子失敗了就剛好印證自己的明智。如果孩子成功了就說是自己的激將法和壓迫給了孩子動力。其實其實都是混賬話!


父母之間已經分居 兩個人之間見了面就掐,想起對方都可以咬牙切齒,在彼此眼裡對方都是畜生。

我聽他們倆畜生畜生這麼一直罵到我長大,罵得我有時候不自覺地都想汪汪汪地叫

父母分居之後我和媽媽住在一起,媽媽是個典型的中國女人。愛翻舊賬 喋喋不休,總喜歡和其他的人對比。她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對我複述著我爸爸我奶奶我叔叔他們一家以前怎麼欺負了她 雖然劇情複雜到可以寫本小說,但我聽了快十年 已經倒背如流。

每次我讓媽媽不要再這樣責怪了,不如多找找自己的原因,她就開始質問我她犯了什麼錯「如果一個女人有善解人意的婆婆和老公,她會有我這樣隱忍和怯弱的性格嗎?我什麼錯都沒有,都怪你爸是個人渣」

我答不上來,我聽到這樣的話 就像被噎住了一樣,她好像是沒有做錯,但是我也不能贊同她說的話正確。

我爸的確是個暴躁的人,小時候的我和我媽都是他家暴的對象。有一次媽媽晚歸 看我沒在學習打開我房間的門責怪我,我爸二話不說抓住她的頭髮把她拖去洗手間按進了水池裡。

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那時候我大概七歲,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已經在爸爸的怒吼和媽媽的尖叫中被嚇個半死,通常的選擇是呆站在邊上一動不動,我也根本嚇得說不出話來了

我長大一點之後 媽媽每次都提起這件事情來責怪我的狠心「其他懂事的孩子看見這樣的事,早就會走上去把我們拉開來了,你看見你爸那樣竟然就那麼站在那裡?」

可是我當時被嚇的連哭的力氣都沒有了。我只能睜大眼睛,站在一邊,就那麼無助的站著。

我當時選擇陪在她身邊,就是因為我覺得作為女人的她總比我爸脆弱 女人身體也差些要人照顧,在她身邊我自己也安心。但是我每年過年還是選擇跟隨我爸一起回老家,我覺得我沒有做錯,我總要有個時間我和我爸爸交流一些,兩個人在我眼中不論幹了什麼事情都是公平的。我的生命里缺了誰都不行

所以我每年過年都要和媽媽來場拉鋸戰。大多時候她還是不停地複述她的艱辛和我爸一家的人渣,間雜著一些對我無情丟下她的責怪。

我一直都是覺得對不起她的 畢竟過年都是一家團圓,我卻總是丟她一個人過了。所以我把上面的話給她解釋了一邊 解釋了我覺得兩個人我要公平對待

「那你平時和你爸住吧 過節得陪我,過節才是重要的時間」

說實話,我挺受傷的。感覺我變成了一個商品,一個貨物。有需要了,就搶來。

她總是喋喋不休地說著,而我只要說一點反對的話,她就開始說我情商低 走極端,瞎頂嘴

她最拿手的話就是「果然就是X家的人,你學的真像。你們姓X的 全都一個樣。」

久而久之 我沉默了。

家裡盛行著無限的低氣壓 我甚至很少在她面前露出笑容,而她依舊秉持著自己是一個可憐的弱者 乾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我好 叛逆的我卻不能聽懂她的苦心

她開始傷心為什麼和我交流如此困難。


不願承認豬是生不出鳳凰的這個事實~


作者:小C

鏈接:為什麼說「我這都是為了你好」是一種強盜邏輯? - 小C 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都是為你好」

一定要考名牌大學,不然長大了就是做苦力活的!要選熱門專業或者理科,興趣愛好不能當飯吃!——我們這是為你好。

工作還是要穩定,最好是考公務員!——我們這是為你好。

什麼時候找對象?人還是要有個伴,不要太挑剔,差不多就行了!——我們這是為你好。

不買房怎麼能結婚?房子才是命根。他家要是買不起房,你就再找找別人呀!——我們這是為你好。

又到了「都是為你好」登台唱戲的季節。

過年回家,這句話出現率何其之高?

簡直像個大殺器——明明要趁春節長假好好陪陪逐漸年邁的父母,此話一登場,談話立馬就能變爭吵。

20歲之前,父母在很多人心中就是權威,順從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20歲以後呢?我們自己的人生已經獨立展開。即便不相信父母說的是對的,也扭不過那份苦口婆心,不想面對持續的衝突,或是改不掉多年的習慣。考公務員,草草的戀愛,在他們期望的年齡嫁娶他們中意的男人或女人。

是啊,父母真的是希望我們好。用他們最無私的初心,最熟悉的方式,最真實的想法。在他們的見識、能力和價值觀之下,給出他們掏心掏肺的建議。

但最終發現這種被安排的生活並不快樂?隱約覺得自己的人生被耽誤?過年回家,再聽到「都是為你好」,質疑、抵觸、甚至是厭煩。我們該如何表達?我們可以如何回應?

「為你好」,這是父母的動機和初心。它包著善良的外衣。

但如果因為動機好,就得出結論:這個動機之下的言語和行為也是合理的。那就是一種思維謬誤。

一個人應不應該考公務員,不應該因為父母的這個「建議」是為了自己好,而應該因為這個工作選擇是自己分析利弊後的結果,與自己的價值觀相匹配。父母,並不一定懂我們,也無法為我們的選擇承擔後果。

「我們都是為你好」不應該成為父母控制子女生活的萬能金句。

如何破解這句話?這是一份短期應急指南,或許這個春節,你可以試試。

1、 設定目標和原則:

目標:盡量減少衝突,改善關係,讓父母增進對自己的了解、理解和認同

原則:愛、善意、平和、幽默

2、表達對父母的理解,肯定他們的出發點,盡量讓他們感受到共情。

「我知道,你們心底里是為了我好。你們擔心我工作不穩定。擔心我以後覺得孤單。擔心我嫁不出去了。這些我都理解。」

3、判斷和父母溝通的迫切性:

-你的父母對你生活的參與度有多大?

A 重度參與 B 偶爾參與 C 很少參與

-你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如何?

A 關係緊張或疏遠 B 關係尚可 C關係和睦

-你和父母發生決策或言語衝突的頻率有多高?

A 經常衝突 B 偶爾衝突 C 很少衝突

如果有2-3項選擇了A,代表迫切需要溝通。

4、判斷和父母溝通講理的可能性:

-你的父母是否總提起,想回到六七十年代的社會?

A 經常提起 B 很少提起 C 從不提起

-你的父母是否會反思自己的言行?

A 很少反思 B有時反思 C經常反思

-你的父母有多麼看重你的快樂和感受?

A 很少看重 B 有時看重 C 非常看重

如果有2-3項選擇了A,溝通的成本比較高,成功的幾率小些,但也不是沒可能。

5、如果你和父母尚有可能溝通,可以嘗試這麼幾點:

-尋找反例:反例不一定總能說明問題,但對父母來說,反例的作用不容小覷。

如果被逼婚,找些被逼婚後不幸生活,鬱鬱寡歡的例子。

如果被逼考公務員,找些中年下崗,缺乏能力,轉行無門的例子。

如果被逼做學霸,陪他們看看《三傻大鬧寶萊塢》,或是講講抑鬱自殺的好學生的例子。

-分析利弊:父母有時對自身觀念的弊端缺乏認知,清楚的梳理出來,有助於更新他們的認知。當然,這要求我們對利弊有一些基本的理解。

例如,如果結婚的時候沒有任何感情基礎,並不了解彼此,結婚後可能面臨的問題是:不願包容或付出、核心價值取向不合、對方人品有問題等。如果婚後才發現這些問題,可能導致更壞的後果,例如爭吵、冷戰、家庭暴力、出軌、離婚等。夫妻關係差,很會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現在的年代,和父母生活成長的年代也有很多差異。相反,如果再給自己一些時間,去了解自己的價值取向、了解婚姻和潛在的戀愛對象,有若干好處。每處都可舉若干例子或研究為證。

-自我剖析:很多時候,你越拿不定主意,父母會表現的越強勢。 你需要盡量自信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觀念。

還有的時候,父母不了解我們,不了解我們為了解決問題作出的嘗試和努力,與此有關的糾結和反思,也沒有認識到我們個人的獨特之處和能力。試試和他們分享一些故事和細節。

-執著提問:當你的父母自說自話,完全聽不進別人的觀點,嘗試執著的向他們提問,或許能滿足他們表達的慾望,也能讓他們看到無法自圓其說的漏洞。如果父母所答非所問,就重複提問。語氣要平和而淡定。

為什麼人一定要在30歲之前結婚呢?31歲結婚,和29歲結婚有什麼本質區別?如果我在29歲嫁給一個不愛的人,婚姻不幸,比起在31歲嫁給一個很愛的人,婚姻幸福,你更願意看到哪個結局?就算年紀越大,幸福嫁人的概率越低,但如果嫁給你說的這個人,我已經明確知道不會幸福,你覺得我應該怎麼選?你說這個人不錯,具體說說他有什麼優點?你常說父母難免操心,我看小王和我情況差不多,她媽媽從來不過問她的事,兩人關係和睦,這又是為什麼呢?……

6、如果你和父母溝通的可能比較低

-再嘗試一下

-如果持續溝通無果,那試試有意識的轉移話題,要揀父母感興趣的話題說:

「你什麼時候找對象?」

「你當年怎麼找到我爸/媽的?」

「這個茄子真好吃啊!明天還做這個行么?」

「二姑介紹的對象,什麼時候去見?」

「年後我可能會升職加薪。」

-如果轉移話題無果,那試試左耳進右耳出,說一套做一套(突破底線,有木有?),反正過完年就能恢復自我了

-如果說一套做一套無果,只能靠過年期間緊急開會、加班來解救自己了,記得給自己發三倍工資

-最不濟......

其實除了「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常常會被別的動機綁架,或是用動機綁架別人。

不僅是動機,我們還會被公眾綁架,被傳統綁架,被道德綁架。

當然,這只是個短效應急指南,要想活出更清醒而快樂的自己,要想與人平和的溝通和相處,需要不再被綁架,也不去綁架他人。我們要認清上面這些「恐怖分子」的嘴臉,它們的行為模式,它們的危害,它們的複雜性和合理性。

這是一堂理性溝通的基礎課,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課。

就在C計劃,春節之後,我們的課程,帶你一起識別那些綁架了我們的動機、公眾、情感、專家、傳統、暴力和道德。

我們需要,理性、平和的人際關係。

要愛,更要自由。

以上。


人性真正的惡就是那些打著愛的旗號卻毀了孩子一生的父母


很多人生孩子就是懷著目的來的,一不符合他們期望就軟硬齊上。


我都是為你好。一切為了人民。


推薦閱讀:

小時候有一個做老師的家長是怎樣的體驗啊?
為什麼國內很多孩子不是由父母帶大的?而國外多是父母承擔撫育子女的任務?
今天重陽節,我們欠幫我們帶孩子的老人一聲感謝!
合理的懲罰才有效
囧!給孩子報班有這麼強的趨勢嗎......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 90後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