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為什麼不在1905年這最好時機挑起戰爭而拖到了1914年?

1905的德國是歐洲大陸最強大的,英國本指望俄法鉗制德國,但此時日本擊敗俄國並暫時把俄國從歐洲均勢圈中驅除出去,德國的對手只有法國。這麼好的機會卻拖了近10年才開戰,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問題說明中的描述可能不得要領。

按一般的說法,德國發動第一次世界大戰是為了追逐某種世界霸權,但應該明白,當時的世界秩序是由英國主導的。英德矛盾和競爭是具有關鍵意義的環節。這種競爭和矛盾首先表現在海外和殖民地問題上。但就歐洲大陸而言,英國從來不希望看到一個佔據壓倒優勢的勢力的出現,坐視德國再次擊敗法國、讓它吞併低地國家,於英國的外交傳統和安全政策不符。

教科書上曾強調一戰前夕英國的衰落,可能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它在海軍、貿易、投資等方面的優勢仍無法撼動。不過,作為大不列顛帝國根基的海上力量,受到來自德國的競爭。1898年,德國通過了為期20年的造艦計劃,1900年又將計劃擴大一倍。德皇威廉二世那些大而無當的擴張言論,最感刺耳的聽眾是英國人:「德意志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我們的同胞要遍布全球。德國的貨物、德國的知識、德國的勤奮要漂洋過海。」

面對咄咄逼人的德國人,英國需要尋找新的盟友,而且它很擔心出現某種反英的「大陸同盟」。它跟法國和俄國在非洲、中東和遠東都有很深的矛盾,德國和法國甚至一度聯合起來對抗英國在剛果河地區的勢力;法俄締結了軍事同盟;俄法德還一起干涉還遼。因此這種反英大同盟並非子虛烏有的假想,畢竟英國人是所有人都想挑戰的霸主。英國還一度想緩和同德國的矛盾,但1898-1901年的談判沒有取得成果,於是孤立中的英國把目光轉向了遠東,結果是1902年的英日同盟。

但日本畢竟太遠了。所幸此刻英法關係出現了好轉的跡象,因為它們要面對共同的對手。英法在非洲的矛盾較深,它們的接近須以殖民地問題上的諒解為前提。這個諒解就是1904年的英法協約。法國外交家德爾卡塞和保羅-甘本對局勢的判斷是促成英法協約的重要因素。英法協約還不是軍事同盟,但它使得兩個大國能騰出手來加強歐洲事務,這對德國是個不小的打擊。

如果德國在1905年發起戰爭,它並沒有十足的把握爭取英國的中立;至於俄國,德俄關係從俾斯麥時代起就不斷惡化。由於要照顧奧匈帝國,德國無法不捲入奧匈與俄國在巴爾幹的矛盾,而這個矛盾無法化解——第一次世界大戰最初的起因就在這裡——因此德俄關係幾乎沒有實質性改善的可能。而且,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法俄之間是有軍事同盟的。

其實1905年發生過一場嚴重的危機,即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它考驗的是英法協約的強度和性質。1904年的英法協定將摩洛哥化為法國的勢力範圍。1905年3月,威廉二世在丹吉爾港發表演說,「決心捍衛德國在摩洛哥的利益」。歐洲國際關係驟然緊張。但英國當時堅定地支持法國與德國對峙。次年,英國外交大臣對甘本表示,如果德國進攻法國,英國不會中立。兩國還正式開始軍事合作談判——這場危機毋寧說加強了英法關係,它們從政治諒解走向了軍事同盟。

摩洛哥危機的解決頗具象徵意義。1906年1月,各國在西班牙南方的阿爾赫西拉斯召開會議,外交官們可以透過窗戶看到停泊在直布羅陀海峽的英國艦隊。德國在會議上顯得十分被動,連很少涉足舊大陸事務的美國都支持法國。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幾乎預示著後來德國面臨的處境。它本想藉此次事端來離間英法,但結果適得其反。俾斯麥一直擔心的「噩夢般的聯盟」在危機中出現了。一年後,英國與受到日俄戰爭和國內革命削弱的俄國達成協約。德國被包圍了。

據說俾斯麥一直對德國搞海外擴張熱情不高,德國的地緣政治處境決定它不能像英法那樣去大力殖民。當時他認為,只有英國和俄國才算世界帝國,他不想與二者中的任何一方樹敵。但由於土耳其危機和經濟貿易方面的矛盾,德俄關係從1870年代末就開始走下坡路。當德國疏遠了一個世界帝國之後,那位大吹大擂、急躁狂熱的皇帝,又讓另一個世界帝國對這個勢力急劇上升的國家提高了警覺。


德國向老牌殖民帝國發起挑戰是必然的,但是點燃戰爭的導火索卻帶有很大的偶然性。

1905年摩洛哥危機最終以德國讓步而暫告段落,當然1911年的第二次摩洛哥危機,『豹的跳躍』為威廉二世挽回一些利益。這兩次危機都有可能導致全面戰爭的爆發,只不過最終雙方都做出了一些讓步。而且1905年後,英德之間的矛盾已經公開化,戰爭只是時間問題。

薩拉熱窩事件本身帶有極大的偶然性,在一連串的巧合,疏忽之下,最終倒霉王儲死在槍下,這一次,雙方都不願意做出更多的讓步。外交官用嘴皮子拿不到的東西,自然由士兵用刀槍去奪取。

ps:

英德之間的關係不是俾斯麥這些人想當然的可以挽回的,根本原因還是德國要求陽光下的地盤。只不過威廉二世自認為有能力挑戰舊秩序而已。

應該說俾斯麥這位梅特涅級別的外交高手很清楚德國的未來的困境,所以他不願意激怒英國;提爾皮茨更是天真的認為主動限制戰艦主炮口徑和噸位,就能讓英國佬放鬆警惕。

(實際上俾斯麥對自由黨的打擊直接導致俄國人不得不從法國人那裡需求急需的資金,這幾乎是間接逼迫尼古拉只能站在法國人一邊。還是那句話,個人很反感把俾斯麥或者其他人捧上天的二分法。)

威廉二世其實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威廉二世時代放棄俾斯麥的大陸政策是有深刻原因的。

第一,高速發展的工業,需要更多,更多,更多的原料和市場。

1840年,英德的鐵路里程分別是1348km和468km,這個數據到1900年是34921km和49878km;1910年是37419和59031km。1911年德國出口的化工品總價值超過3550萬英鎊,同期英國為2000萬英鎊;僅電機設備一項,德國(1000萬英鎊)幾乎就是英國(570萬英鎊)的兩倍。1876年鹼性轉爐鍊鋼法(由英國人發明,哈)不僅扭轉了德國的鋼鐵業,也極大的促進了德國的農業(洛林的高磷鐵礦可以煉製全德國一半的優質鋼鐵,而且還能得到滿足農業四分之三需求的磷)。

1810年德國出口總額為1.4480億英鎊,1910年為3.67億英鎊,表明了德國正在走向工業化國家,並且越來越依賴於國外市場。而與此同時,德國國內既不能滿足資源也不能滿足市場。19世紀最後五年,德國平均原油年產量僅為2.9萬噸,1911年進口石油92.5萬噸,國內產量僅為14.3萬噸。德國人均煤炭消耗量從1879年的0.89噸飆升至1909年的2.153噸,鐵的人均消耗從48.94kg提升至191kg;1910年棉花人均消耗量為6.64kg,而1871~1875年,這個數字只有2.84.

俾斯麥執政的最後一段時間,特別是1873年為經濟危機後,逐步建立一套保護本國工業的關稅壁壘(最妙的是自由關稅政策在德意志的統一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這套政策實施,讓德國的經濟比他的陸軍提前二十多年和舊秩序撕破臉。

俾斯麥與奧地利談判,試圖建立一個由德國領導的中歐關稅同盟的時候,德國就已經轉變了歐洲政策,放棄了『溫和的中立』。高速發展的經濟使得德國不可能獨立於世界之外。最終鐵血宰相也無法壓制快速發展的資本對利益的無休止的追求,最終黯然離職。

那個時代的貿易保護主義是堂而皇之的,你沒有殖民地,沒有類似美國那樣廣袤的國土,豐富的資源,就意味著沒有廉價而充足的原料,沒有傾銷的市場。所以,德國走向戰爭是必然的。1905年威廉在摩洛哥的演講說出的不僅僅是皇帝個人的野望。

第二,德意志民族主義的興起

三次王朝戰爭讓德國人的民族意識大為高漲。特別是擊敗法國之後,一部分民族主義者視自己的祖國為歐洲大陸的領導者。和其他國家,其他時代的所有民族主義者一樣,從路的,歌德,康德,李比希再到俾斯麥,毛奇,甚至包括克虜伯,西門子,德國通用,德意志銀行都被視為其民族優越論的有力證據(小鬍子的那一套是有歷史基礎滴。。)。這些民主主義者也得出了一個爛俗的結論——不管是文化,智慧還是其他什麼方面,德國都是世界上最好最強的。而德國海軍的急劇擴張,實際上成為了這種民族主義的宣洩口。

布爾戰爭爆發後,威廉二世政府一反常態,理智地選擇站在英國人一邊。但是德國民眾確實毫不吝嗇的奉獻其廉價的道德正義,整個民間對於德蘭士瓦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持。這種英國人的敵人就是俺們的朋友的風潮更是成為1900年海軍法案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推動因素。

第三,老牌帝國的情況

布爾戰爭讓唐寧街意識到對其廣大殖民地的最大威脅來自於歐洲,特別是一個不穩定的歐洲。而眾所周知,德國人自統一之後,蹦達的越來越歡快。而且英國人非常懂得取捨,在埃及和阿富汗上向法國和俄國做出了妥協。也就在這個時候,提爾皮茨主導的海軍軍備擴張無異於向英國發出了加入俄法同盟的邀請函。

驕傲的高盧雄雞一心一意在等著復仇,猶如若干年後簽署凡爾賽條約的德國人。阿爾薩斯-洛林成為兩國無解的死結。

俄國人原本應該是德國人爭取的對象,至少應該讓其保持中立(個人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歷史上第二帝國政府長期試圖讓英國保持中立,這完全不可能。約翰牛不會允許出現第二個法蘭西第一帝國。)。但是俾斯麥親自把俄國人從柏林債券市場掃地出門,無奈之下,俄國人不得不從巴黎獲得幫助。所謂拿人手短,尼古拉還指望金法郎過日子,其選擇就不言而喻。

於是三國結盟的基礎在俾斯麥時代就已經確立。

英德競賽再到一戰這種洗牌在人類歷史上已經上演了N次。無數國家民族,文明文化興亡更替。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肯定也會如此。只不過洗牌的方式會有所變化,從大刀長矛,到大艦巨炮,從強迫信教到流行時尚;看得見硝煙和看不見硝煙,流血和不流血的洗牌從來不可能停止。


同意前面回答中所說,這道題目暗含「德國蓄意挑起戰爭」的意思。其實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源歷史學界也有不同看法,很多歷史學家是不同意這一觀點的。所以這道題我就當回答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起因好了。

作為在國外學習的學生,提供一個和國內主流不一樣的角度。國內教科書上說,一戰是帝國主義強國為了瓜分世界而挑起的戰爭,實際上這是非常大而化之的。

一戰背後有很多深層次的原因,可以說是帝國主義、擴張主義等長期的因素造成了矛盾的激化,為各種危機的產生提供了可能,而同盟系統(Alliance System)將所有國家拉入戰爭,使得本是一個小危機的薩拉熱窩事件演變成了世界性的大戰。

同盟系統(Alliance System)製造了緊張的氣氛,激化了兩邊的矛盾,同時讓身處系統之內的每個國家都身不由己的參與到戰爭中來。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軍備競賽讓戰爭氣氛升級。德國的實力上升讓老牌軍事強國英國感到地位被威脅,從而拉近了英國和法國,也破壞了英德之間的關係。而同盟系統造成的緊張氣氛也引起了很多危機,比如Agardir Crisis, Bosnian Crisis等,雖然最後都和平解決,但都極大激化了各國之間的矛盾。

一戰的直接爆發是因為薩拉熱窩事件,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刺殺了奧匈帝國大公斐迪南。長久以來,塞爾維亞的愛國主義、民族主義就讓奧匈帝國極為警惕。塞爾維亞追求讓所有塞爾維亞人都納入自己的版圖,讓多民族的奧匈帝國感到了威脅,而奧匈帝國取得波斯尼亞也造成了塞爾維亞的不滿。巴爾幹問題中,塞爾維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薩拉熱窩事件之後,奧匈帝國認為這是對自己的羞辱,必須要有力的回擊以及懲罰塞爾維亞以保持自己一流強國的地位。奧匈帝國送出了言辭激烈,要求強硬的最後通牒,在時限過後對塞爾維亞宣戰。而塞爾維亞尋求了沙皇俄國的支持,沙俄開始調集軍隊。因為同盟關係,德皇威廉二世開具了空白支票,保證無條件支持奧匈帝國,於是德國也開始了調兵進程。

僵化的軍事計劃 (Rigid Military Plan) 讓調兵進程幾乎無法停止,各國的將軍們都尋求在戰爭開始之後最快的調集軍隊、發動進攻以搶得先手。德國本不想和英法、沙俄兩線作戰,但是施利芬計劃和小毛奇 (Moltke) 的堅持讓德皇最終還是進攻了比利時,從而讓英法也參與到戰爭中來。

我們可以看到,帝國主義、舊霸主英國的衰落和挑戰者德國的崛起、同盟系統是一戰爆發的長期原因;由此帶來的緊張氣氛和列強之間的矛盾造成了各種危機,巴爾幹問題激化,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盛行。而短期原因是奧匈帝國對德國「空白支票」的信心和對塞爾維亞的宣戰,德國和沙俄的捲入和僵化的軍事計劃導致的英法參戰。


稍作補充,題目中其實有隱含「德國是一戰實際的策劃和發動者,所以德國在把握這個時間」。

其實學界對一戰是否擦槍走火、亦或者不可避免仍有爭議,更何談是德國主動這場戰爭?個人認為當時雖然已經形成劍拔弩張的國際形勢,如同幾個人相互拿槍指著,但別忘了德國腦袋上也有幾把槍的(俾斯麥所擔心的聯盟),薩拉熱窩事件如同一個觸動,有一兩個冒失鬼先開了槍,然後大家開始火拚。如果不是這個觸動,德國未必會主動發動這場明顯很兇險的戰爭,還要等待其他的機遇,所以可能會繼續拖下去。


反對陰謀論,要用史實和邏輯說話。

執掌皇帝手下重權的,可以是瘋子,但絕不可能是傻子。

各國對一戰的態度

1.英國

平衡歐洲各國勢力,調停各國爭端,維持龐大海外殖民地

擁有龐大的海軍和幾乎很小規模的陸軍,在海外殖民地和海戰中佔主導地位,並經常用巨艦大炮欺負人。不希望捲入任何形式的陸戰。

對法國只有永遠的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

對德國,皇室的血緣關係,家長式的威嚴,德國更像叛逆青春期

在英國看來俄國人就是瘋子

2.法國

期待一場對德國徹底的勝利,為普法戰爭報仇,奪回阿爾薩斯洛林。

陸軍打不過德國,需要拖其他國家下水

對英國,通過各種 盟約拉英國下水

對俄國,通過各種盟約拉俄國人下水

對德國,孤立德國人

3. 德國

普魯士傳統,擁有國家的軍隊,本身普魯士的來源就是一群軍隊通過戰爭爭奪土地建立國家,國家貴族和民間勢力傳統都是軍方。

在皇權之下軍政完全分開,雙方對當時的世界格局各有各的解決辦法,當然自詡文明社會的歐洲政府一方在道德上佔有優勢,但是當外交努力失敗的時候,軍隊就會獲得國家的領導權。英法兩國軍隊受到政府指揮,德國軍隊完全獨立,在政府失敗之後取而代之。

對英國,希望用實力讓英國退出家長式調停人的身份

對法國,明確表明你不要找事,要是找事,我也不怕事

對俄國,俄國實力過於弱小,希望通過戰爭讓俄國退出歐洲的舞台,從而擁有一個相對安全的東線

4.俄國

有機可乘在土耳其退出巴爾幹之後奪取巴爾幹的控制權

5.奧匈帝國

在德國的強烈命令下奪取巴爾幹的控制權

這個問題本身假設的前提默認觀點就是,一戰是德國挑起來的,如果你一直有這個觀點,就會從德國的角度考慮一戰爆發的最佳時期。

而實際上現在看到的當時的歷史檔案明確指出,一戰並不是德國策劃的,一戰是德國在面對全面威脅的時候,也就是在面對法國和俄國全軍總動員壓到邊境線上的時候,選擇主動出擊的最佳防禦策略罷了。

所以,一戰其實是法國聯合英國和俄國,策劃的針對德國的一場復仇。那麼你需要關注的是,什麼時候是對法國最有利的開戰時期。

只要土耳其還控制著巴爾幹和黑海,那麼法國就沒有辦法和俄國結盟,法國在俄土戰爭中一向是站在土耳其這邊的。所以法國聯合俄國的最佳可能的時期,就是土耳其正式退出巴爾幹和黑海的時期,也就是1913年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結束之後。

如果你總是站在德國的角度,認為一戰是德國策劃發動的,那麼當然會得出十年前才是最佳時期,但是執掌皇帝手下重權的,可以是瘋子,絕不可能是傻子。

所以就像所有史料指明的,一戰是法國策劃發動的,你要找到什麼才是對於法國人來說最佳的一戰爆發日期,當然就會得出1914年的結論了。

37 Days 大量參考引用了當年英國外交部的歷史檔案資料,德國本來就不想和英國開戰,並且要通過英國確保法國中立,法國明確拒絕了當德國和俄國處於戰爭狀態時保持中立,那麼與其被動防禦,不如先發制人。

1. 德國並不想開戰,更不想雙線作戰,這是在外交政策失靈的情況下最壞的打算。

蘇聯公開的沙俄外交檔案也明文顯示,薩拉熱窩事件是法國在得到俄國作為盟友向德國宣戰的保證後,秘密策劃的。

法國希望得到的是像普法戰爭一樣的徹底的勝利,而不是任何的調停合約,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強迫德國割地賠款,重新拿回阿爾薩斯和洛林。

克里米亞戰爭,日俄戰爭,等等,有調停的戰爭戰勝國得到的利益都大大變小了。

2. 法國在尋找一個時機,在拉盟友下水後,再點燃和德國的戰火。如果單方面和德國作戰,幾乎沒有勝算。如果沒有把列強拉下水,那麼列強就會中間調停。

兩次摩洛哥危機,法國已經拉英國下水了。

兩次巴爾幹戰爭,法國已經把俄國拉下水了。

為什麼說巴爾幹戰爭把俄國拖下水了呢?因為經歷過兩次巴爾幹戰爭,奧斯曼土耳其失去了對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這個地區的保護國變成了俄國。而這個地區直接和奧匈帝國接壤。

之前是奧匈帝國和沙俄聯合起來對付土耳其,都想一步一步佔領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之前都是兩國聯合起來對付土耳其開戰。現在土耳其失去了對巴爾幹地區的控制權,所以就是俄國和奧匈帝國直接接壤,爭奪控制權,必然要開戰。德國和奧匈的同盟當然比德國和俄國的同盟更重要。

別看 柏林條約 之後法國就和俄國同盟對付德奧,但是真正要土耳其退出巴爾幹,奧匈和俄國的爭奪正式接壤,無可避免要發動戰爭才能解決的時候,才算正式拉下水。

否則的話俄羅斯更關心和土耳其之間爭奪巴爾幹的控制權而不是對德奧宣戰。黑海的控制權,周圍的領土,巴爾幹半島的斯拉夫人,插手歐洲事務,無論從哪個角度,俄國人都更願意和土耳其開戰爭奪巴爾幹半島,而不是直接在德奧邊境上陳兵百萬。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是1913年才結束的,也就是1913年下半年開始,法國才有機會策劃薩拉熱窩刺殺事件,最早可能的開戰的時間,也就是理所應當的1914年了。

當然少不了的是德國的自大,他甚至相信和英國的皇室上的親緣和英國的地緣政治能夠讓英國保持中立,並且自己實力已經強大到可以同時和法國和俄國作戰。

俾斯麥的時代能夠正確認識普魯士的實力,總是孤立一個國家,明確得到其他國家保持中立的保證後,才會開戰,絕對不會同時於多個國家開戰。

上次普魯士多線作戰,最後也是因為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蹟,才得以最終沒有戰敗。雖然同樣一戰中列寧的十月革命不亞於勃蘭登堡王室的奇蹟,但一戰最後的結束,已經不再受到這些皇權和國家機構的左右了,因為歷史已經走到了20世紀。。


即使到了1914年,德國包括歐洲各國也沒能做好完全的戰爭準備。1905年德俄關係沒那麼壞,甚至可以說比較近,具體可以參考當時威廉和尼古拉的見面。英國方面皇家海軍完爆德國海軍,根本沒機會打大戰。1905年後的很多事件都對一戰爆發有影響,。但是在1905年,沒有借口發動戰爭


發動一場戰爭不僅僅考慮的的是國家的實力對比,影響決策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意識形態、文化差異、宗教信仰等等,另外還需要一個好的借口。1905年總體環境相對穩定是個積累過程,而1914年,新老列強矛盾激化,薩拉熱窩事件又給以同盟國借口,一戰爆發


俾斯麥之後德國宰相好像是洛比克,他有一個演講,陽光下的底盤

其實只是卻一個理由而已

沒想到等了十年


這個問題,羅輯思維的23期有一個分析,我個人還比較認可,你可以去看看。關鍵字,威廉一世駕崩和威廉二世執政,俾斯麥下台。

對於任何一個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制霸全球都是愚蠢的決定。所以,任何時間發動戰爭都不是個明智的決定,美國深諳此道,成為了二戰以後的中央國家。

那麼德國的地緣位置決定他要避免法俄兩線作戰,同時考慮英法關係的牢固程度讓他是否可以迅速完成西線戰爭好全力面對一個行動緩慢但是潛力無窮的戰鬥民族俄羅斯,拿破崙、希特勒都沒在俄羅斯身上佔到便宜。

威廉二世以後的外交政策改變,直接導致了他和其它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壁壘分明,缺乏彈性。1913年爆發不是德國人選擇的,而是德國人不得不選擇的。奧匈帝國的愚行使得德俄矛盾直接化,而德國此時除了開戰,別無選擇。


 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外交政策的形成有著重要影響的因素之一,是德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及其所產生的影響。

  19世紀中葉以前,德國的經濟發展同英、法等國相比,仍然比較落後。但從19世紀中葉以後,德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1850~1913年,德國的國民生產以平均每年2.6%的速度增長。1913年, 德國的國民生產比1850年增長5倍,德國的國民收入達到435億馬克, 按人口平均為645馬克,已居當時世界的富裕國家之列。德國的人口在1850年為3170萬,1914年已達到6770萬。〔1〕1871年,當德意志帝國建立之時, 德國只有約36%的人口居住在城鎮中,而從1891年起,德國城市人口已超過農村人口,到1910年,已有約60%的人口居住在城鎮中。

  19世紀上半葉,德國完成了對傳統農業的改造,新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新的耕作制度和新的生產技術促進了德國農業的持續發展。儘管德國農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不及工業,德國的農產品仍不能達到完全自給,但與英國相比,德國農業取得了明顯的成就。1900年,德國生產穀物2350萬噸,自給率達到83%;同年,英國的穀物自給率不到40%。20世紀初,德國的肉產品自給率為95%,而英國只有55%。據統計,德國每年用於進口食物的費用比英國約少1億英鎊。 德國農業的發展為工業提供了必要的糧食和原料,而且也減少了用於購買國外農產品的資金。

  德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工業的發展。1837年,德國只有公路12888公里,到1895年已達到83000公里。1850 年, 德國有鐵路6000多公里,到1910年已達59031公里,雄居歐洲之首。〔2〕德國的航運業在19世紀中葉以前發展緩慢,1987年,德國商船只有147艘, 總登記噸位8994噸,航行領域幾乎都限於在波羅的海。到1913年,德國已擁有商船2098艘,總登記噸位438萬噸,航線遍及世界各大港口, 德國商船隊成為世界第二大船隊。

  德國的工業出現了飛躍發展。煤產量從1871 年的2940 萬噸猛增到1913年的19150萬噸。生鐵產量由1871年的140萬噸增加到1913年的1900萬噸。鋼的生產1886~1896年增加了1435%。鋼鐵生產增長超過了國內需求增長,1905年德國甚至能夠出口約一半它所生產的鋼鐵。德國的新興工業尤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1885年,德國電氣工業有僱員2.6 萬人,1906年達到了10.7萬人。1913年,德國生產的電氣產品佔全世界的34%,而美國只佔29%。德國化學工業的技術水準和生產水平皆位居當時世界各國之首。1885年,德國化學工業有僱員7.8萬人。1913 年則達到28.2萬人。

  19世紀後半期德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不僅使一個農業占統治地位的落後國家轉變為一個有著現代高效率的工業國家,而且對德國的社會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秩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德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為生產規模的擴大和資本的迅速集中創造了條件。壟斷經營成為19世紀末20 世紀初德國社會經濟生活的一大特徵。 1865年,德國約有4個卡特爾,到1905年已有385個,其中至少有132 家地方性的磚瓦生產卡特爾,19家煤業卡特爾,73家制鐵業卡特爾,46家化學工業卡特爾,31家紡織業卡特爾,2家電氣工業卡特爾,〔3〕等等。這些壟斷組織以其雄厚的資本和強大的組織在德國經濟領域產生了重大影響。例如,萊茵—威斯特伐利亞煤炭辛迪加在1893年剛成立時,就已控制了魯爾地區全部產煤量的86.7%,1903年達98.7%。它操縱了煤的生產和銷售,甚至也能對其他基礎工業施加重要的影響。在電氣工業中,電氣公司在1911年已控制了175~200家公司,僱傭工人達6萬多人。該公司在1908年同西門子公司聯合後,與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瓜分了世界市場。

  與生產領域的集中和壟斷趨勢相一致,在德國銀行業也出現了迅速集中和兼并現象。在1901年危機中,德意志銀行兼并了49家中小銀行,德雷斯頓銀行兼并了46家,貼現銀行兼并了28家。這些德國大銀行不僅擴大了對工商企業的信貸業務,甚至自己也直接參預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弗雷德里克·莫羅指出:在德國「每家銀行都是一個公司的金融中心。而且為了分擔風險,幾家銀行聯合向同一個公司貸款。」〔4 〕正是這種「德國信貸銀行與工業本身積極力量相結合,促成了德國的工業化。」

  壟斷組織利用其「統一的經濟力量」,對內相互排擠競爭,維持壟斷價格,對外要求爭奪在世界市場上的更大份額,甚至稱霸世界。1911年9月,工業巨子斯廷納斯對泛德意志聯盟主席克拉斯說:「你看, 只要我能把持義大利的煤炭供應,能悄悄地在瑞典和西班牙掌握必要的鐵砂,並且能在諾曼底站穩腳跟——一言以蔽之,讓它平靜無事地再發展三、四年,德國就會成為歐洲經濟上不容爭辯的霸主。再有三、四年的和平時期,我保證德國稱霸歐洲。」〔5 〕壟斷組織的上述願望和要求直接體現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德國外交政策之中。

  德國的迅速崛起打破了長期以來的英國為霸主的國際經濟秩序。英國和法國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展速度放慢,而德國等新興工業國後來居上,在許多領域已名列前茅。德國在世界經濟中所佔比重已從19世紀70年代的第3位,上升到20世紀初的第2位。英國則由1870年的第1位,下降到1913年的第3位。

  德國重商主義思想家馮·霍尼格在17世紀曾提出了一種衡量國家富強的相互效應理論。他認為:「今日一個國家是否富強並不取決於其力量和財富是否豐富或牢靠,而是取決於其鄰國所擁有的力量和財富是超過還是不如這個國家。」〔6〕巴尼特也表達了類似的思想, 他並且把各國社會和政治制度結構的差異、民族特點差異、外交政策風格差異等也納入了應考察的範圍。

  根據這種理論我們可以看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雖然在某些領域裡其實力仍不如英國等國家,但是,其發展速度卻超過他國,這從某種意義上也奠定了德國外交政策急不可待的特點。

  綜上所述,伴隨著德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德國的工業和金融寡頭在德國的經濟和政治生活中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德國的外交政策越來越多地代表了壟斷集團的利益和要求。面對新的國際經濟形勢,德國資產階級力圖建立起自己的霸權體系,這就構成了這一時期德國外交政策的實質。

德皇威廉二世於1900年10月11日在一次演說中說:「我希望將來我們的德意志帝國能象羅馬世界帝國那樣緊密統一、強大和有權威。如同羅馬人當時驕傲地宣稱,我是一個羅馬公民一樣,我們將來也許只需說:我是一個德國公民。」1905年3月22日, 他在不來梅說:「上帝召喚著我們使世界文明化:我們是人類進步的傳教士。」不同的背景時期決定德國的外交政策變化

經濟力量的變化決定了德國外交政策的變化


1905年,沒有發生薩拉熱窩事件~!


這個問題好比,為什麼我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而不是在1966年!


感到我們也被包圍了!!!


推薦閱讀:

一戰和二戰之間發生了什麼?
香港租借期沒到現在會是什麼樣?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法國對日俄戰爭俄國失利會持什麼心態,能不能從戰前、戰爭時到戰爭後詳細敘述?
簽署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後為什麼德國還是輸掉了一戰?

TAG:歷史 | 英國 | 德國 | 戰爭 | 第一次世界大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