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tify 為什麼成功?有哪些細節做的很棒?

國內使用 Spotify 還不是很方便。

如果你是 Spotify 用戶,說說它有哪些地方讓你覺得 Spotify 很棒?


  1. 用最簡單的產品滿足「所有人的要求」,產品沒有太多聽音樂外的干擾。,有限的功能不會迫使用戶要求更多,這給不斷完善改進產品提供了空間和時間。
  2. 曲庫大,速度快這是基本條件
  3. 設計清爽,這是加分項。


第一:全新的商業模式

普通用戶在免費收聽的功能的同時,也會隨機性的插播到廣告(商家廣告)。這比一些傳統的頁面廣告效果更好,身廣告的商家自然會出大價錢,所以四大及其它獨立的唱片合作才會更願意,你想Goolge,亞馬遜等等 什麼傳統的廣告分成。這個更有創新性。

第二:多平台無縫性

利用成熟的P2P技術手段實現即點即播,來實現用戶不需要下載即可在PC,Mobile等多平台進行能步收聽,其實用戶為什麼要下載來收聽,也就是想在PC下載好聽歌曲後,也可以在Mobile等設備進行收聽,面對國外版權很強大的這種情況,現在通過技術手段實現用戶無縫性,也就可以更好的控制下載版權的問題(用戶也不關心)。

第三:社區化分享+團隊

社區化已經被很多成功的廠商證明了。現在最新的消息是他們會和Facebook+Spotify。用戶的福利即將到來。傳統音樂網站(中國)的覺得他們也能自己做一個SNS,覺得他們賺到錢了也可以做一這個微博,輕博客,Facebook+遊戲已經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了,不是Spotify沒有錢,沒有技術做,而是改變的日常使用的習慣就是一個很恐怖的事情,所以做自己最擅長的事情,才是獲利最大的。風險最小的情況。


我放一篇採訪吧,來自第一財經日報

[ Spotify的盈利主要來自音樂間的廣告,但它需要提高分成比例來挽留更多的音樂人。2010年Spotify稅前虧損達到2650萬英鎊,財務狀況不容樂觀 ]

網路改變了音樂產業,同時幾乎摧毀了唱片業。1999年,非法下載站點納普斯特(Napster)差點令唱片業分崩離析。兩年後,iTunes出現,幾乎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音樂數字化不可阻擋的頭一個十年里,音樂業一直在期盼一個救世主——一位可以重塑音樂產業鏈、將唱片業從盜版音樂和iTunes中解救出來的人。

瑞典人丹尼爾·埃克(Daniel Ek),正是那一個被默默等待的人。這個28歲的謝頂小夥子,創建的數字音樂服務公司Spotify正試圖讓正版音樂重回主流視野。雖然也曾熱衷於從納普斯特下載甲殼蟲和齊柏林飛艇,但現在,埃克被《福布斯》雜誌一月刊評為音樂領域最重要的人物——可以拯救音樂於危難的人。

Spotify是否能完成互聯網對自我的救贖?

比盜版更便捷音樂發燒友瞿婧宇最近有點愁。這位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音樂產業系的碩士,回上海之後竟然找不到一個稱心如意的音樂播放器。她慣用Spotify。「方便之處在於不用下載,按需點擊收聽。免費、正版、音效好、速度快。曲庫齊全,便於分享」。

瞿婧宇說的這個Spotify,由丹尼爾·埃克開發於2006年,在歐洲的部分地區獲得了極大的轟動,去年剛剛登陸美國。簡單地說,它是一項「自助式」音樂服務。通過流媒體技術,用戶只需要點擊鏈接就可以免費收聽1500多萬首歌曲。而它的盈利主要來自音樂間的廣告。當然,如果你想靜心聽音樂,也可以花費4.99英鎊成為高級訂閱客戶,擺脫煩心的廣告;也可以花費9.99英鎊成為頂級訂閱客戶,以便在移動設備上進行流媒體點播和儲存歌曲。

這種比下載更「溫和」的獲取方式獲得了各大唱片公司的支持。從2008年起,華納、環球、索尼、EMI等都為其提供正版音樂,這讓它擁有了全歐洲最完整的音樂庫。四大唱片公司認為,面對源源不絕的非法下載,還不如把曲庫免費開放,通過Spotify的增值服務增加用戶黏性,並從中獲利。當然,作為回報,Spotify授予四大唱片公司一定的股權。

環球音樂集團的數字部門經理羅布·韋爾斯稱讚Spotify,說他們找到了一條途徑讓新一代年輕人再次為音樂埋單。超過三分之一的Spotify聽眾的年齡都在24歲以下,這一人群通常不會為音樂付錢。也就是說,Spotify潛移默化地將非付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那麼,唱片公司賺的這些錢都是額外的錢了。」韋爾斯說。

Spotify並不是唯一的在線音樂提供者。但相較於Last.FM、潘多拉、MOG等,其提供了獨特的用戶體驗,特別是去年與Facebook結盟後。首先,Spotify提供了第三方軟體市場,比如可以建立試聽室應用,邀請朋友搞一個「雲派對」;還可以邀人參與音樂評比,增加互動性。其次,「Spotify個性化的播放列表建立了其社區分享的核心內容。」瞿婧宇說,「如果我覺得這50首歌是2011年我最喜歡的歌,做成列表之後,Facebook上的朋友都可以看見,你也可以看見朋友的。你喜歡的音樂媒體、網站、博客都可以鏈接Spotify,做成媒體年度十佳歌曲之類的播放列表。」

目前,Spotify的註冊用戶已經達到1000萬人,其中300萬人為付費用戶。值得一提的是,在近10個月內,它增加了200萬付費客戶,增長速度驚人。《福布斯》雜誌如此評價Spotify:它像iTunes一樣快速,像納普斯特一樣量大,又像潘多拉一樣便宜,沒有理由不吸引人。丹尼爾則這樣解釋Spotify的快速增長之道:「只要把付費音樂做得比盜版還便捷,那麼我們就成功了。」

盜版,特別是非法下載一直是唱片業的噩夢。上世紀90年代,肖恩·范寧和肖恩·帕克創建的非法下載網站納普斯特嚴重地衝擊了唱片產業。而iTunes的出現令消費者傾向於購買單曲而不是CD,而CD是這個行業的血液。

《福布斯》認為,Spotify的橫空出世拯救了音樂產業,重新建立了一個完整的音樂生態系統。流媒體播放不僅取代了傳統模式的網上下載,完整的曲庫和創新的收費模式便於增強用戶的向心力。2010年,英國牛津大學頒布了一項舉措:在學生公寓和圖書館、自習室等公共區域封堵了Spotify,原因是它佔用過多帶寬,卻引來學生的集體抗議。「在更好的軟體出來前,用過它的人就很難戒掉了。」瞿婧宇說。

Spotify的阿喀琉斯之踵丹尼爾自信,Spotify可以拯救唱片行業,但音樂人恐怕不那麼認為。踏入2012年,你依舊無法在Spotify上聽到酷玩樂隊的新專輯《Mylo Xyloto》。截至去年12月26日,這張大熱專輯在美國已經累計售出96萬餘張,其中付費下載佔56.3%,CD佔45.4%。黑鑰樂團和賈斯汀·比伯也對Spotify提出了異議,理由與酷玩樂隊一樣:支付給音樂家的報酬太過低廉了。

舉個例子,為賺到每月最低工資1160美元,一個音樂人需要賣出143張CD。但如果以Spotify計算,則需要超過400萬次的收聽量。這是什麼概念呢?達到400萬次收聽量,除非你碰巧是Lady Gaga。但Lady Gaga的遭遇更為極端,那張著名的《Poker Face》在Spotify上連續五個月排名最受歡迎的專輯,播放次數達到100萬次,但Lady Gaga從中獲取的收入僅為167美元。

樂隊Uniform Motion比較了音樂人在不同的音樂產品服務上獲得的收入,發現音樂支付服務的報酬低得難以置信。一張專輯通過iTunes獲得需要8.59美元;亞馬遜為6.8美元;直接下載為3.09美元;Spotify收聽僅需要 0.04美元。在早前結束的「數字音樂論壇」上,MOG的移動產品主管阿努·柯克就直言,音樂人不能從熱門的音樂服務中受益,這不僅違背了Spotify對唱片業的公然許諾,也將摧毀雙方的盟約關係。

去年年底,音樂發行商 STHoldings宣布將旗下的200多個唱片廠牌的歌曲從Spotify撤下,理由是後者沒有支付他們足夠的使用費用。STHoldings是英國一家數字內容與唱片發行管理公司。他們詢問了238家廠牌,是否還願意把它們的產品留在Spotify上,結果僅有四家點頭說「yes」。大多數的廠牌認為,在線音樂服務的開發讓他們的音樂變成了廉價的日用品。

「在線音樂為我們所關注的上百萬聽眾提供了試聽的服務,推廣了我們的音樂,但是這項服務蠶食了更多的傳統數字音樂服務的利益。NPD Group(市場調研機構)和NARM(唱片銷售協會)的最新調查報告都證實了我們的擔心。」STHoldings發表公告稱。

據調查,37%的音樂發燒友(以及46%的普通音樂愛好者)認為可以在線聽音樂就意味著他們不是那麼必要買下這些歌曲。只有23%的普通音樂愛好者承認他們現在買的唱片比原來要多。「版權費如此低廉,如果因在線音樂而損失唱片銷售帶來的利潤,這是不值得的。」爵士古典廠牌Mode Records公司的主腦布萊恩·勃蘭特表示,就目前而言,Spotify的模式對於獨立廠牌來說並不能帶來經濟效益。而U2樂隊的經紀人保羅也認為,就目前而言,Spotify對於音樂人更像一個宣傳平台,而不是盈利方式,「我們不是直接從這兒賺錢」。

雖然聽到了諸多抱怨,但丹尼爾堅持Spotify會為唱片業帶來巨大的利潤。「現在我們已經說服了上百萬的聽眾花錢來購買音樂,而不是非法地下載。對於歌手,他們能從我們這得到可觀的回報。隨著Spotify的成長,利潤自然也會增加。自從Spotify三年前誕生,我們為版權所有者賺取了超過150萬美元,而且我們現在已經是歐洲第二大的數字音樂的利潤來源了。」

這段話幾乎是丹尼爾目前應對質疑的唯一武器。當金屬硬核廠牌Century Media和爵士古典廠牌Mode Records離去時,他幾乎套用了同樣的發言。Spotify的麻煩在於,它需要提高分成比例來挽留更多的音樂人。但財務狀況卻不容樂觀。公司2010年營收同比增長5倍,至6320萬英鎊。但稅前虧損則達到2650萬英鎊,高於上年同期的1610萬英鎊。

丹尼爾還能暫穩陣腳的原因在於,他手握四大唱片公司的音樂版權,並且完成了多輪融資。其最大的憂慮在於,最初獲得的音樂版權將在兩年後到期,丹尼爾需要支付足夠的資金來防止唱片公司的倒戈,他必須將Spotify變得更強,比如開發更多的增值服務,提供更好的用戶體驗,並最終讓任何唱片公司無法承受失去它的代價。


清晰簡潔的界面 流暢的音樂播放 海量的音樂資源(之前如果國籍選擇中國 可聽的資源就很少了 現在即使國籍選擇中國也有不少資源)

我最喜愛的一件事情就是在搜索欄里輸入一首歌名 讓spotify找到該歌曲的所有版本 然後依次聽過去


Spotify p2p技術的介紹

http://www.csc.kth.se/~gkreitz/spotify-p2p10/spotify-p2p10.pdf


個人觀點。

很遺憾,「Spotify 為什麼成功?」和「有哪些細節做的很棒?」不是同一個問題。

像很多產品一樣,細節很棒的產品不一定會成功,但絕大部分成功的產品細節確實都很棒。

但Spotify的成功並不因為它細節很棒,而是在於它突破性的解決了互聯網時代的數字音樂版權問題。

如果希望合法的享受數字音樂服務,而又只是想隨便聽聽,不想花太多錢,可以用電台類服務。例如Pandora。

如果希望合法的享受數字音樂服務,不在乎錢,只是目標很明確的想聽一些歌曲或專輯,可以通過iTunes/7Digital去購買。

如果又想不花太多錢,又可以享受更多數字音樂服務(電台服務或單曲點播,甚至是「下載」),Spotify便是這一需求的解決方案,介於單曲點播/電台服務之間的數字音樂服務解決方案。


  1. 曲庫豐富,想聽什麼聽什麼

  2. 平台多樣,到哪裡都可以聽

  3. 信息規範,查詢與分享方便

  4. 體驗良好,操作簡潔而舒服

  5. 社交整合,聽音樂有朋友交


雲同步 跨平台 海量曲庫 高品質的音質 人性化的播放邏輯和使用體驗


社會化的部分做的很好啊,發現playlist可以訂閱,然後與好友的交互更為實時,windows下的spotify發現可以直接從右邊欄看到好友正在聽什麼。


剛才突然看到spotify的github

Spotify · GitHub

雖然偏題了,但是……這……好厲害……


第一是速度,幾乎是零緩衝,即點即播,P2P技術的革命性突破。

第二是曲庫及歌手專輯信息,非常全且有條理,與四大及其他獨立唱片合作,自身加以整合,以簡潔清晰的方式呈現。

第三是freemium模式,付費部分不再局限於對曲量的限制,而是加入了音質、功能、獨家等多元要素的增值

第四社會化功能的多元合作,播放列表的分享非常贊,而一些第三方的列表分享網站非常的給力

等等。。。。


成功的理由很簡單:免費的大量曲庫

不過這種模式在中國想要複製就基本不可能了,因為中國的數字音樂本來就是「免費」的


樂庫非常豐富(但是僅限英語語種),分類和搜索關聯很棒。

靜音或者音量最小後廣告就跟暫停一樣,不會消失,太牛了。


我覺得Spotif 最好的特點就是能 流暢的播放高品質音樂.同時,他跨平台特性我也很喜歡.

當然,這是從用戶角度來說.

商業角度來說,我覺得能做到商業收益平衡這點很重要,畢竟音樂的版權費是一個很頭疼的問題,一方面來說讓用戶能免費獲得利益,在產生依賴感以後再付費(延遲收費)是一個很好的想法.另一方面,利用其用戶群體產生廣告費.


玩PS4的時候拿Spotify做背景音樂不要太好


推薦閱讀:

大家都是如何使用Spotify的?
怎樣才能使用 Spotify ?
2015 年 4 月 Spotify 估值達 84 億美元,有何依據?估值是偏高還是偏低?
如何評價Taylor Swift將重新上架Spotify?
Spotify 不進入中國的原因具體有哪些?假如硬進來了應該如何與本土同行競爭?

TAG:Spotify | 在線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