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用經濟學分析,擇校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只分析合理性就可以了,不合理的地方一列一大堆??

比如是實現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一種手段之類的


正如問題中所說,擇校「不合理的地方一列一大堆」,因此很多人認為只有嚴厲的禁止擇校才能杜絕教育不公平,各級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禁止擇校的政策。但是無論怎麼禁止,擇校還是會以各種形式進行:

  1. 通過買房來擇校。很多地方規定禁止擇校、嚴格按片劃分就近入學,然而,教育資源的配置主要是通過房地產市場進行的,居民根據自己的收入和偏好來選擇居住地區和相應的公共品,結果將是公共品提供數量和質量體現在房地產價格上,即被「資本化」。因此,這一政策所帶來的結果就是高收入者通過在好學校附近買房的方式讓孩子獲取優質基礎教育資源,擇校費的收益由學校轉移到房產商(或業主)手中,對於受教育機會的公平問題沒有產生積極作用,反而加劇了按照收入的居住區分割和受教育機會的不均等。
  2. 通過托關係來擇校。在中國的社會中,「關係」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非市場力量。在面臨禁止擇校的政策時,家長完全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與掌握教育資源的學校及教育主管部門領導建立「關係」,繼而運用這種「關係」去擇校,使子女獲得好的教育資源。父母的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政治資本的優勢通過擇校轉化為子女的人力資本的優勢,這隻能放大社會的不公平。
  3. 通過其他競爭機制來擇校。在很多地區,推行素質教育要求初中在招收小學生時取消考試,而代之以對「能力」的考查。這時候,富裕家庭相對於低收入家庭就更有能力讓自己的子女通過接受昂貴的才藝培訓,發送「高能力」的信號,其結果仍舊是窮人家的孩子,特別是窮人家的高能力孩子受損。

所以說,不管採取什麼手段,擇校都是無法避免的,只是以其他的形式出現而已,而且這些其他的方式可能比直接收取擇校費更容易導致社會的不公。因此,與其禁止擇校,還不如由政府收取擇校費,然後將這一筆資金投入到教育質量較差的學校以改進其軟硬體設施,或者補貼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


h最簡單的供需決定均衡價格啊。高質量的教育機會,即學校供給少需求大,那麼入學名額的價格自然也就高。

這個價格可以反映在學區的房價上,或者反映在托關係找門路的人際關係成本上,或者是各種贊助費的數額上,或者是家長孩子為了提高入學機會而花費在才藝培訓的時間和金錢上。

至於什麼是高質量的教育機會,對於中小學來說這個信號自然就是可以量化的繼續升學的成功率和進入名校的比例上,這是中外皆同的道理。

那麼能不能提高高質量中小學教育機會的供給呢?由於高質量的定義是進入名校大學的比例,那麼這就決定了這種供給其實是比較剛性的。頂尖大學就那麼幾所,決定了能被定義成高質量的中學數量也是有限的。頂尖大學擴招當然提高供給的一種辦法,但相應的擴招也會降低該大學的含金量,脫離頂尖的行列。

在需求增加供給固定的市場,均衡價格即擇校費自然合理


擇校不合理嗎?哪些地方不合理呢?


重點學校得到的財政撥款比普通學校多得多。

假設某重點高中A每年得到100萬撥款,普通高中B每年獲得10萬,它們都有1000名學生

,都建立了10年。

不考慮貼現,只要擇校費 &< (10+3)(100萬-10萬)/1000=11700元。

就是理性的投資行為。

沒查到多少價值的數據,不過估計十倍太少。


與其說擇校,不如說投資擇校的權力(期貨),如果學區房不能變現,或者提高變現門檻,擇校真實的需求才能表達出來。投資屬性放大了擇校需求,所以同意擇校費的做法,純粹消費行為更能夠反應真實需求。

在我們的教育體制中,初中、高中、大學都是選拔制,只有小學是選擇制,學校之間的差異性不是說沒有,但對於小孩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真不好說。但中國家長對於子女健康、教育向來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在沒有其他手段證明可以明顯提高子女成績的情況下,擇校就是不多的捷徑了(尤其是學區房還具有投資屬性,可以繼續變現)。


屈藝的分析是方法論,在經濟學上有重要的地位,但不是原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是供需關係,龐大的經濟學體系都建立在這個基本原理之上。所以,我們這裡就可以用供需關係來分析:

首先我們有需求,對成功,對金錢,對高素質的自己的需求,而高素質的學校更容易實現我們的這個需求,進而形成了對高素質學校的需求,所以,我們都讓自己或自己的小孩到高素質學校學習。當然,每個人對成功,對素質的定義不同,需求也會不同。如果某個人覺得,高素質就是有很好的藝術細胞,那他(她)會選擇好的藝術學校,而不是清華北大。某個人覺得孩子的成績越好就越成功,他(她)就給孩子選擇能幫孩子拿高分的學校。某個人覺得孩子的道德修養很重要,他(她)就會給孩子選擇重視道德修養的學校

另外,社會需求也會影響我們的定義,影響我們的需求。比如: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員的需求很高,也會導致很多人選擇計算機教學能力很強的學校。


。。。


很多答題者都是從老師和學校作為教育資源去看待這個問題,我就提供另外一個角度試試看!有錢人家的小孩,從小就一直各方面投入訓練,比起窮人家的小孩,本身就已經是一種優質的教育資源,那麼優秀的資源通過經濟條件剔除掉不那麼優秀的同學,難道這不是無可厚非嗎?


最簡單的原理其實就是自利性啊,人的自私自利是一切經濟活動分析的基礎嘛。

擇校這個事情就是這樣啊,任何人都有想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的需求,這個需求是來自父母方面的,而學生本人是沒有父母那麼多的想法的,所以,父母的對孩子的教育需求是主要的擇校問題的需求來源。

再來說學校問題,學校的教育水平差異也是擇校的出現的原因,畢竟要是學校的水平都一樣也沒有那麼強烈的擇校需求。而學校教育水平的差異是派生於高考制度代表的教育體系問題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高等教育,而我國的社會風氣是看不上技術工人代表的工人藍領的,所以,受教育進入大學是最優的選擇,而次優選擇—去技校並不是能夠接受的。

國內嚴重的擇校現象,根源就是對於大學的過分看重,對工人的過分輕視,想成功就要上大學,上技校就是loser,這樣的社會思想才是問題的根本。


影響學校升學成績最重要的不是師資或硬體投入而是生源。經常看到一個普通學校師資與硬體沒有太大改變的情況下,就因為掛了名校的牌子,生源改善,導致前後兩屆的學生成績天壤之別。

而擇校的意義就是學校在沒有辦法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情況下用擇校費,學區房,關係,義工等手段篩選出有意願也有能力投資子女教育的家長。保證有一個良好的校外學習氛圍。這些家庭出來的學生總體來說都不會太差。

另一方面家長也希望子女的同學來自重視孩子學習的家庭。


推薦閱讀:

首經貿與北工商如何選?
在太原五中國際班是什麼體驗?
雅禮國際部和長郡AP哪個更好?
西北工業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怎麼抉擇?
如何看待全世界的學校都在擴招?

TAG:經濟學 | 擇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