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戴的佛珠/念珠有什麼特殊的來歷、意義?
01-26
謝邀!因為喜歡文玩,所有收藏了很多,現在帶的是一串大金剛,當初入手的時候顏色很淺,然後有兩次旅遊都帶著它,不過已經和當時的同伴不怎麼來往了,但每次看到這串手串,總會想起來那段有趣的回憶,會感慨物是人非。
108佛珠,代表108個煩惱。提醒我們自己要記得斷煩惱。
以前有九個取經人路過。。。紅燜一個,清蒸一個,水煮一個,白灼一個醋溜一個,鹵煮一個,紅燒一個,麻辣一個上一個做了刺身,現在我又想吃鹽焗的了。。
基本不帶外飾的,對裝修人不太感興趣
只是期望能多多少少帶來點好運罷了。
瀉藥,我個人沒有帶佛珠或者念珠。
本人修行,唯在一心,不對外物有什麼需要
謝邀! 玩佛珠,是個人愛好,有些是玩面子,有些是純粹真喜歡。 而咱家也都是做佛珠生意的,對佛珠自然有種很親切的感覺。每天都與佛珠相伴。自然也就習以為常,分不開啦。 沉香是好東西,養人。常品香,會陶冶情操,安心寧神。妙哉!
本人非信徒,就是為了盤出來漂亮,有成就感,特別是被別人誇的時候更是能夠滿足小小的虛榮心。
來晚了,最近太忙,看到這麼多人的回答,讓我也是一樂。尤其是那個吸收靈氣的。其實你的問題很簡單啊。就是喜歡。沒毛病老鐵
唔,手串沒帶,倒是有一方隨身的印。一方很小的壽山石的印。沒事盤玩很好,用起來也有感覺。只是各種故事嗎,就不方便細說了(笑)
一個大三的學生,大二末買了串金剛,是因為看了網上傳的李連杰的金剛的圖片,也不知是真是假,只是覺得真心很好看,在自己的手中可以產生很美麗的變化,心生喜歡,就找了個賣家弄了一串。一個學生玩這種東西,其實很多人都會不解的,本來應該挺躁動的年紀,卻刻意讓自己顯的老成。我想說,每個人真的都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懷,找到一個能寄託自己情懷的物件,其實是很不容易的。我要這串金剛的目的,就是想培養一份自己的性情,用經過歲月洗禮的珠子來表達時間帶給我的改變,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其實文玩這個東西,它很主觀,你說它好看就好看,說它值錢就值錢,如果不喜歡,天價的玩物也只是一堆破木頭。宗教信仰也一樣,一串佛珠肯定不能說明你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但誰又規定有佛珠就必須信佛呢?佛教本質是要催人向善,對於我來說,捻著一串佛珠就會給心裡添了一股力量,我不敢說自己信了佛教,但我也會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淘寶買的電子計數器,好像一塊還是多少錢一個。戒指的,戴在食指很方便。用它們念完了一萬遍往生咒,一萬零幾千遍地藏菩薩聖號。可惜沒有很專註地念,有些慚愧。不過好處是實打實的,之後自己運氣、法緣和心態都好了很多!
喜歡上了花梨木紋的靈動,我就買了一串,喜歡上了紫檀色澤的凝重,我就買了一串,出門二里路要是忘帶了都要回去取一趟,後來看到身邊比我更喜歡的朋友,我就送他了,現在我水平高了,明白了,學佛連身體都要空掉的,串子都空不掉還學啥
意義?沒什麼意義,就是覺得當時花挺多錢買的扔家裡吃灰可惜了。
你看到我的那串珠子了么?小葉紫檀的,還有這串,黃花梨的,海南的,你看這鬼臉,價格高上天了。還有這串星月,高密高油,倆月掛瓷,玩個三五年不得了。你看我這手串,和田籽料,顆顆原籽兒,現在籽兒料不好買了,這品相的都要幾千一顆了。
沙僧說,那是我吃完吐出來的人頭,一個一個串起來的
108顆佛珠的含義,每顆佛珠都有含義。
108顆佛珠是最為常見的數目,佛珠戴在手上,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就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要學佛菩薩的慈悲,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在任何環境時候都能保
手持佛珠,對自己是一種勸誡:持平穩不急不躁的寬裕心態。對人恭敬,就是在莊嚴你自己。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修行工具,必備。
之前有一串星月,那時還不懂,拆了又結不好,放一邊了。
後來老婆從西藏帶了一串藏式的星月老珠,包漿挺好,可是各式老珠串在一起,顏色不一致,有些遺憾,決心自己盤一串。
讀了《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數珠功德經》之後,心裡就想著金剛菩提子,在網上買了一串,現在看來買對了,金剛菩提子太皮實了,對環境要求低,每天毫無講究的掐珠子,沒多久就呈現油亮光澤,一直帶在身邊掐珠念佛,心裡挂念著哪天盤透了,再重新好好串一下。有,時刻告訴自己,要在不同的人面前說不同的話。在懂行的人面前,要敢於承認自己的東西是便宜貨同時再加上一個故事,體現自己是個缺酒有故事的人。在不懂行的面前,則標榜自我懷才不遇寄情玩物的劣質陶潛情節,同時也要流露出事事在假修行處江湖之遠憂天下之憂的偽范仲淹風格。(應該沒打錯字吧)
只是文玩而已,如果說意義,我媳婦送的。我嫩講究的只是怎麼盤,怎麼搭。
瀉藥。什麼故事都沒有,想戴就戴。
沒戴
帶念珠?帶在脖子那種嗎?只有出家人這麼帶,在家眾是不允許的。這是規矩。
推薦閱讀:
※神仙可學論(五) 以有契無通帝鄉
※註解呂祖百字碑
※《禮記》效特牲中為什麼說昏禮不用樂,幽陰之義也。樂,陽氣也。昏禮不賀,人之序也?
※誰能為我詳解一下"五嶽真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