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天主教會的立場上,如何看待馬丁?路德?


宗座委員會特別提及今年是新教改教500周年紀念。在2017年,「路德宗與天主教的基督徒,第一次共同紀念了改教500周年」。新聞繼續「天主教徒現在可以聆聽路德對今天教會的挑戰」。天主教承認路德是「福音的見證人」

梵蒂岡的宗座基督教合一委員會,最近發布一則新聞,推動1月18到25日的「基督教合一禱告周」。今年的主題是「和好:基督的愛催逼我們」。這則新聞鼓勵天主教所有的主教區都要推動這個禱告周。

宗座委員會特別提及今年是新教改教500周年紀念。在2017年,「路德宗與天主教的基督徒,第一次共同紀念了改教500周年」。新聞繼續「天主教徒現在可以聆聽路德對今天教會的挑戰」。天主教承認路德是「福音的見證人」。

在馬丁路德於1517年10月31日張貼95條論述之後的第4年,天主教教皇李奧十世在1521年1月3日,正式發表文告,宣布將路德開除教籍。2008年曾經謠傳,教皇若望保祿二世要取消此處分,但最後遭受教內反對,沒有實現。因此,這次天主教的宣告是500年來正式的化冰之舉。

現任教皇方濟各在去年10月31日到瑞典倫德(Lund,國際路德會總會所在地),與路德會共同舉行路德改教500年慶典的禮拜儀式。瑞典的路德會接受避孕,墮胎,同性戀及女性牧者。這些都與天主教的立場相異。

但是,梵蒂岡還是大力推動記念改教的聯合禮拜,因為他們希望聚焦於共同的要素:「基督教徒信仰的中心是基督耶穌,及 祂所成就的和好事工。」

對一些強調教義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來說,方濟各與路德會共同記念改教,是基於部分天真的想法,並不完全明白路德會與天主教在神學上的對話。一位郎內克神父(Fr. Dwight Longnecker)指出,他覺得方濟各所說的「今天,路德會眾與天主教徒都同意馬丁路德因信稱義的信念。」有很大的問題。他說,方濟各的前任,本篤16世就曾說過,天主教與路德會對稱義的了解,並不相同。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3afab8c0102wlty.html


個人問過一些神父和修女的看法,比較多的觀點是路德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做法是有問題的。個人也比較贊同這種看法,路德對於信仰十分熱心,對於當時教會的問題也有很深刻的認識,改革意願十分強烈。但問題是他不應該脫離耶穌親自建立的教會,另搞一套。(想另搞一套是搞不來的,現在新教成千上萬個教派,各有各的想法,追隨路德傳統的反而是相對少數了) 當然其實他自己也沒辦法,德意志諸侯在背後威逼利誘,他也不得不這麼做……我相信路德晚年其實後悔了,因為他一直反對他的跟隨者把他的教派稱為「Lutheran」,他認為自己一直都沒有真正脫離大公教會(Catholic Church)……為路德的靈魂祈禱……


馬丁路德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兩個國家的信仰,一個是德國,一個是美國,這兩個國家做過什麼和陸續想要對人類做什麼大家都清楚得很。就不用多說了,所謂宗教改革是被詛咒的,新教的國家對人類沒有同情心,只有強大後的功利自私。

馬丁路德的星盤是無信之人。只不過當時反對天主教的聲音比較大,天主教又比較寬容,容許了這次變革。當然了,不容許這些小信之人又要說你不平等而且享受特權了。

新教一百年來做的壞事比天主教誕生以來都多的多。美國,就是人類之癌。馬丁路德,就是一個死硬派,沒遠見,沒思想,全身心都是負能,完全在日耳曼和美利堅人身上體現了出來。


摘錄現代天主教百科全書的觀點,可以代表天主教會的看法。

初期,對於路德來說,成義唯賴信德、唯賴聖經。誇大大赦功效,沒有比需要改革它更為明顯了;世上教會為了代替罪的暫罰而給罪人規定一些補贖,最初頒發大赦,是為了滿全這種補贖實行的特許。到了中世紀晚期,這種慣例被庸俗化了,已經包括免除煉獄的懲罰甚至免除罪惡本身。經過神學系主任的允許,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即諸聖節,在城堡教堂的大門上貼出了他的「九十五條論題」,要求辯論。很清楚,路德起初反對的是過度濫用大赦,而不是大赦本身。

挑戰公認的甚至是經過簽署的這一制度的實踐.他是在質詢它的權威。起初教宗只是作了溫和的回應。然而在海德堡辯論上,路德略述了他的「十了字架的神學」。後來若望·埃克(Johannes Eck )加入了這場辯論,公然譴責說:「異端者!」到了1519年的萊比錫辯論,路德已經發展到完全拒絕教會的中世紀觀點和聖事:否定修道院制度,否定祭獻的彌撒,否定做補贖和立功勞,否定大赦,否定教宗(被稱為反對基督者)所有這些都被認為是曲解了天主在基督身上白白賜予的恩典。

在1520年10月6日,所有這些都被編纂在《教會的巴比倫囚禁》(The Babylonian

Captain ity of Mhe church )中。在十月十日,路德收到教宗敕書《主快醒來》聲討他的觀點,給他六十天時間屈從教會的訓導權威。相反地,在1520年12月10日,路德和他的支持者在威騰堡城外, 點上了篝火,燒掉了教宗敕書,還燒毀一本教會法典。最後,在沃爾姆斯的皇家會議(Iperial Diet of Worms )上,他為他的著作辯護,並宣布完全依靠宗徒證人和良心的「聲音」:「我就站立在此,我別無選擇。」

由於做了這種聲明,已不再希望或不可能再同羅馬教會和解。在1521年1月3日草擬的《羅馬宗座命令》中路德被絕罰。於是基督教會的分裂成為現實。

路德被他的追隨者護送到瓦特普城堡(Wartburg Castle)。在他們的保護下,在試圖逮捕他並把他進行異端審判的形勢下,他花費二十多年,宣講、寫聖經注釋、教學,並視察這個新「信徒團體」的猶豫不決的發展。

在1546年2月18日,他對天主的恩寵和人類的忠實可靠信心的探索終於結束。

——摘自《現代天主教百科全書》


新教不是自立,而是歸回,所以加爾文派稱為改革宗,又稱為歸正宗,但是天主教的誕生並不是正統,而是初期教會一部分人願意政教合一服從君士坦丁大帝,而那時也有一部分不願意和政權媾和,逃到北歐森林,他們大多曾是是施洗約翰的門徒,就這樣與天主教一開始就分庭抗禮,他們不稱為自己是新教或宗教改革者,因為他們一直都在,他們到了今天稱之為浸信會。不是異端的浸信會,異端也常借浸信會的名,也不是加爾文主義者,因為加爾文的基督教要義也不完全是對的,哪怕那符合人的理性!我所在的教會是獨立浸信會,強調基要,也就是聖經本身,不支持聖經以外的理論,不管是加爾文阿敏年,說的和聖經相符的才對,不符就不對,希特勒說煤球是黑的,不能因為他是希特勒就錯,所以亦不能因為是加爾文就全盤接受!只有聖經是無誤的。


代表不了天主教。但論誓反性,基督信仰本身就是對猶太教的誓反。所以天主教也必然是誓反的

誓反是為了更趨向真理,並不是為了反而反。

路德是對天主教誓反性的延續

不分裂不誓反,難道還留著過聖誕嗎?


造成了教會的分裂。


《聖經》翻譯的先驅與巨擎。

不代表教會立場。個人感覺而已。


推薦閱讀:

拜占庭帝國獨享西洋古典思想文化資源近千年,他們怎麼就沒能搗鼓出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呢?
近年來我國穆斯林群體有哪些顯著的改變?
為什麼凱末爾就能成功把土耳其世俗化,而伊朗巴列維改革最後卻被伊斯蘭革命了呢?

TAG:天主教 | 宗教改革 | 基督新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