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有分」的疑問?

在維基上,看到了有關赤銅碟部「有分」的描述:

有分(梵文:bhavānga,巴利語:bhava?ga),佛教阿毘達摩術語,心識的一種形態,是生命存在的基本要素。由赤銅鍱部提出,現仍傳承於巴利佛教中。巴利佛教的有分識學說,主要祖述於《發趣論》與《清凈道論》,將有分視為是心的14種作用之一,執行有分作用的心稱為有分心(bhava?ga-citta)、有分識(bhava?ga-vi??ā?a)。

有分識學說,與大乘佛教中的阿賴耶識學說與如來藏學說之間有許多共同點,但因為歷史文獻不足,現代佛教研究者尚無法確定這些學說之間的關連。

我的疑問有幾個:

0 維基中「有分」的定義有無不妥

1 為什麼南傳需要安立一個「有分」上去。南傳對於輪迴主體的問題,不應該是「無記」的嗎?南傳的「有分」,和大乘的阿賴耶識、如來藏有何不同?

2 假如安立了「有分」,那麼「有分」和外道梵我又如何區分?

3 赤銅碟部關於五蘊有無的討論,是如何的?是認為有,還是無?


謝大德邀請。

僅答兩問。

南傳的「有分」,和大乘的阿賴耶識、如來藏有何不同?

有分識=阿賴耶識=如來藏。

「有分」和外道梵我又如何區分?

有分識:無數個

外道梵我:就一個

南無佛法僧


舍利子。行者如是為諸善友。宣說是法示教贊喜。已覺知堪任大法器者。即為開示甚深微妙空相應法。所謂空法。無相法。無願法。無行法。無生法。無起法。無我法。無數取法。無壽命法。無眾生法。

復為開示甚深緣起。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愁嘆憂苦身心焦惱。
如是種種生起純大苦聚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謂
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乃至生滅故老死滅。如是乃至純大苦聚滅

舍利子。又應為說。此中無有一法。是有可得而可滅者。何以故。由彼諸法從因緣生。無有主宰。無有作者。無有受者。從因緣轉。
又無一法流轉旋還。亦無隨轉。由痴妄故假立三界。從煩惱苦之所流轉 但假施設。
行者如是如實觀察痴妄之時。無有一法能作余法。若於是中無有作者。作者不可得故。乃至無有一法流轉旋還。流轉旋還不可得故。

舍利子。行者若聞如是甚深法已無疑無慮。善入諸法無掛礙性。是人不著於色。不著受想行識。不著眼色及以眼識。不著耳鼻舌身意法及以意識。皆不可得故。


謝邀,@有界無邊 已經回答,我不能說的比他更好。


有分的提出,是為了解決如何持身根不壞的問題,佛教有一個很基礎的論斷:名色如束蘆,相依而住。意即不存在脫離肉體獨立存在的所謂靈魂,同時沒有精神的相持,人的身根也會很快壞滅。在很多情形下,六識六根不俱足,比如入胎時,但不能沒有心識持身,彼時的心識就是有分。其他的各種所謂「無心」狀態,也需要有分來支持身根。這個和輪迴主體並沒有瓜葛,所支持的是「束蘆相依而住」的名色狀態。

和大乘阿賴耶所不同的地方,在於阿賴耶識功能更多,更基礎和精細,同時有分是可間斷的,不能與前六識並行,而阿賴耶識是相續不斷一直發生作用的。所以,由於相續不斷的特性,真正容易被誤讀為靈魂的是阿賴耶識,但唯識嚴格定義了阿賴耶識,其和前六識一樣,不具有靜態本體,也是剎那間流轉的,種子和現行是無時無刻不在相互影響的,貫徹的還是前面的名色相依如束蘆的關係,阿賴耶以其中樞、依持和貫穿作用成為一個核心命題,而不是具有獨立性的實體的外道梵我,唯識宗定義的阿賴耶識是始終扣著緣起而說的,八個識和其各自種子構成的是一個動態系統。

至於如來藏,正確理解的話,需要以空性為跳板,是對「空性」內涵理解的另類深化,不是緣起系統外的獨立實體,不具有上梵之類的意味。如來藏系統採用了比較獨特的邏輯,是以相像於本體論的方式闡述了非本體論的內涵,採用這種邏輯有幾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就是利用這種相似性吸引害怕「無我」「空性」的人;另一方面,是「空性」這個名詞本身也會導致一些人理解為「灰身滅智」,妨礙繼續求取菩薩道;更重要的一方面,則是為了闡述「性相一如」,試圖不以分解的方式直接描述諸法。


推薦閱讀:

瞿低迦自殺後波旬找不到他的「識神」,這是不是說一般人死後波旬能找到他單獨的識呢?
如果我想要從頭開始最仔細的踏踏實實的好好學習佛陀的教言需要從哪些最基本的概念或經典入手?
大家都是怎樣研究,學習佛法的呢?
佛教僧尼圓寂之後,屍體如何處理?

TAG:上座部佛教 | 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