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勇敢的心》中騎兵用的長槍類的武器是什麼?以及詳細情況。?
西方騎兵的騎槍主要是三種,單手持矛斜握舉過肩,或者半垂,這類騎槍相對要短一些,如貝葉掛毯這種
這種持矛方式早在馬其頓騎兵的時候就存在了,第二種,是東方諸帝國的使用方式,雙手持槍,
古典時代和晚期古典因為馬鐙沒有普及,夾槍衝鋒很難實現,於是這種雙手持矛的方式在東方變得很流行,而晚期羅馬帝國因為學習東方組建具裝騎兵,順便就把這個也一塊學了,這種持矛方式導致騎槍很長,威力也很大,不過由於雙手持槍,所以穩定性不太好,而且比較難學,後來有了馬鐙歐洲似乎就很少看到這種方式了,到時天朝的唐代大部分壁畫里顯示居然是這麼持槍的,而且還是有馬鐙的,不知道怎麼想。。。最有名的代表估計就是薩珊帝國的具甲騎兵了,晚期羅馬帝國的Clibanarii也有這種方式,不過第一種方法也用得不少。第三種,就是諾曼人的夾槍衝鋒,配合馬鐙高橋馬鞍,衝擊威力最強,一直用到20世紀的方法。圖嘛就不放了,因為大家都看得比較多了。缺點是純衝擊的騎槍,也就是lance無法進行格鬥,於是,副武器通常就是騎士劍或者各種鎚子之類的。當然,輕騎兵的騎槍就比較簡單了,也適合肉搏。
有趣的是,近代的歐洲騎兵同時結合了第一種和第三種方法,在線列陣這種類似於短矛陣的戰場環境下,3米上下的騎兵槍就足夠造成衝擊傷害而且不用擔心被步兵反制了,於是在這種情況下,騎槍的格鬥功能又被體現出來。對了,近代騎兵的騎槍有一根握帶系在騎槍中部,這種結構的作用是防脫落。置頂的答案槽點略多,居然還有大V贊。。
最早的騎士階層來自於古羅馬,eques ,在王政時期和共和國時期,這時的羅馬軍隊是類似於古風時期和古典時期希臘那種自備裝備的狀態,因為戰馬價格昂貴不是一般人養得起的(戰馬不是普通的馬,一要高大,二要迅捷,三要耐力好,四要膽子大,雖然除了身高之外都能訓練,但是訓練很花時間還有錢財),所以備得起戰馬的騎兵自然是富人階層,久而久之這些有錢人就成為了一個貴族階層,雖然羅馬共和國時期權力主要在元老院那幫大貴族手裡,但是人多勢眾的騎士階層在議院里也有三分之一的席位。
雖然北歐的戰馬塊頭粗壯矮小,但是不代表日耳曼人只有下馬步兵,尤其是像汪達爾人這些接觸過草原民族的日耳曼部落,就更加了。
比馬穆魯克早兩百年諾曼騎士就已經學會夾槍衝鋒了。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階層來自於加洛林王朝,查理曼他爺爺創立了采邑制,在加洛林王朝中,由於維京海盜等問題,導致采邑制逐漸封建化,於是產生了封建制度,而騎士就是封建制度的最底層。
鮑德溫四世的時候八百騎士打垮了對面幾萬穆斯林軍隊,你和我說十字軍不敢打遭遇戰?麻風王死了之後,薩拉丁才敢出來進攻。
關於鎧甲裝備,從加洛林開始,騎士的裝備一直在變,從鎖子加扎甲,到全鎖子,到鎖子加強件,再到布面甲,板甲,一直在變化。騎士階層沒有可以定義的鎧甲,17世紀的徵召騎士還有穿鎖子甲的。最後不管是攻城還是野戰,我覺得只要腦子正常,就不太可能脫了鎧甲,除非鎧甲太劣質,比如三十年戰爭中古斯塔夫的軍隊就曾因為胸甲不卷邊,割傷皮膚而不肯穿甲。就是長槍……準確一點說叫騎槍。
長度2-4.5米不等,3-4米最為常見,翼騎兵可達5米。和步兵單手持的長矛比要長,和雙手持的步兵矛相當,衝鋒時可以保證先刺中步兵方陣中的步兵(理論上)結構:一根木杆/竹竿(最好是空心的)+一個鐵制的矛頭(有時候是兩個,保證長矛兩頭皆可刺殺敵人)空心的矛桿保證很多在衝鋒後會折斷,防止手臂在劇烈撞擊中骨折,但也有一些可以反覆使用,取決於騎兵的作戰方式。矛頭根據作戰需要構造有所不同。在公元前200年到1860年的世界範圍內廣泛使用(包括中國)行進時豎持或者扛在肩上,衝鋒時夾在腋下或者掛在戰馬的掛鉤上,中世紀多是前者。
最開始是雙手持握和單手持握,但衝鋒時容易在撞擊中脫手(單手持握刺中目標後必須脫手),遂被淘汰。就這樣,沒啥特別的。通常比步兵矛更粗更長各地騎兵矛如下:公元前,馬其頓夥伴騎兵,單手持握,刺中目標後必須脫手公元前後,帕提亞騎兵雙手持握法,可以雙人串串燒歐洲諾曼騎士夾槍衝鋒法(中國北宋左右),衝鋒中不會脫手,可以正面衝垮當時歐洲所有的步兵方陣
莫高窟壁畫唐軍騎兵,雙手持握4米騎兵矛(中國稱槊),矛頭很長且有破甲棱,可有效刺穿重甲
伊爾汗國瀉藥。騎槍,基本屬於一次性武器+大殺器。歐洲重騎兵的標配。馬的重量人的重量和甲的重量加在一起帶來的巨大慣性附著在騎槍上,足以貫穿擋在面前的任何對手。同樣,巨大的威力帶來的是極多副作用。首先,大部分騎槍槍桿是木製,而非鐵制,造價低廉的同時使得騎槍只能在一次性撞陣中使用而不能重複使用;其次,騎槍過長帶來笨拙的形態決定了它只能靠慣性玩速度與激情,而不能有更多的技術動作,陷入密集陣型後近乎無用;最後,騎槍的「用武之地」很單一,有些許的雞肋意味,只能在騎戰中第一輪互鑿陣型時使用,或者就是在重騎兵強行破步陣時,很多結局便是槍折人亡。其實騎槍在中國便可視作矛,是矛而非槍,製作簡單,造價低廉,操作簡單且殺傷力可觀。簡而言之,騎槍是一種優點和缺點都十分突出的騎戰兵器。——————————————————————————知乎的首次被邀請簡直受寵若驚,不想卻是在高考失利的情況下,因而寫得也非常簡陋,不入方家之眼,還請各位多指點!也許日後還會有補充和追加。再次謝邀!
不請自來
這裡面用的是重型騎槍,就像 @蘇幕遮 說的一樣是木製的屬於運氣型裝備,刺入敵人身體後騎槍會因為強大的衝力而斷裂,目的是保護騎兵的手臂不受強大的反作用力而扭傷,但蘇幕遮說的不全正確,騎槍用的是易碎材料製作。要是用鐵做的話估計騎兵有幾百隻手都不夠斷掉。
其實早在文藝復興時期真正的歐洲騎兵用的騎槍是這樣的
就跟東方所說的矛差不多,也差不多屬於一次性裝備。然而隨著時代發展騎槍出現了很多種類型——————————————————————————暫時先講那麼多,還有事要忙,我還會繼續更的作為騎馬與砍殺骨灰級玩家,不請自來。
西方中世紀的騎兵(特指用騎槍長毛集群衝鋒的騎兵,並非早期日耳曼民族的大刀闊斧式騎兵)其實是比較晚期的產物,而使用騎槍的重騎兵(heavy Cavalry),更是到了尾聲才被『』財大氣粗的『』英國人(我朝宋代就有重騎兵軍團了)大規模使用。
產生的原因,前幾次東征,被馬穆魯克虐啊...
西方一直以來,以騎士階層(Knight,翻譯問題,將錯就錯吧,就是武士,並不是騎士)作為武裝力量的代表。他們出身貴族,有錢,有良好的營養條件和軍事教育背景,個個身強力壯,武藝超群(同時因為長期行伍,同性戀也不少)。一度在歐陸稱霸,一說是騎士,到處受人尊敬。古日耳曼人就有騎兵傳統,日耳曼人各個分支也繼承了這一傳統,但是古代歐洲生產力原因,早期的騎兵,普遍就是騎著馬的步兵,沒有明顯的戰術或專業的裝備。
直到他們隨十字軍東征,遇到了穆斯林軍團。
穆斯林軍團中,有一個兵種,號稱騎士殺手的重裝馬穆魯克。他們裝備良種阿拉伯馬,適合沙漠戈壁作戰,遠有弓箭,近有彎刀,甚至還有的會帶幾個燃燒罐(對板鏈甲加罩袍的西方步兵、騎兵簡直奇效);他們裝備鐵質鱗甲(當年蒙古把中國工匠帶到了中東,間接引領中東軍事科技起飛)戴蒙面鐵盔,內襯紗布皮革,防刀槍更防風沙;他們還有一桿長槍,一人半高,在馬背上配合馬的速度,對西方的板鏈式盔甲有奇效。而阿拉伯人充分運用了馬的習性,集群狂奔,爭做頭馬,越沖越快。面對黑壓壓又亮閃閃的馬穆魯克,十字軍一度完全不敢打遭遇戰,只能依託水源緩慢推進,或者城池高牆與之對峙。
直到獅心王理查,下血本訓練了一批重騎兵,喪心病狂的給馬也加了盔甲,不再採用鏈甲,而是乾脆鐵板拼鐵板(因為造價問題,大部分騎兵還是鏈甲),頭盔也儘可能一體成型,面部也被一塊鐵板遮住,活像一個個騎在馬上的罐頭(罐頭騎士的由來)。但是,由於裝備過重以及腿部裝甲設計原因,下馬之後,這些人只能小碎步,並且非常吃力(給馬加盔甲的原因)。這些重裝騎兵,人手一桿3米多長的騎槍,配合盔甲上的一個槍托,穩穩的架著槍向前沖;加上厚重的盔甲,箭矢完全沒有威脅,馬上的盔甲也使得前方的步兵方隊如紙糊的一般,集群衝鋒,無解一般的存在。然而,騎槍畢竟是消耗品,沖那麼幾次,騎槍也就折了,換出一把XL的長劍,在人群中繼續捲起金屬狂潮。
攻城時,脫下過於厚重的盔甲,依然是那個武藝超群的騎士。
以上答案純屬答主一本道,等火車太無聊,權當消遣,千萬不要信以為真,如果有人信以為真,答主只能:(ノ=Д=)ノ┻━┻簡而言之,騎槍(Lance) 。既然發了這個《勇敢的心》這部經典電影其中「斯特靈橋」戰役的片段畫面。那麼請容我吐槽一下好萊塢大片的YY腦補水準。當然為視覺效果和票房,也就無可厚非了。
Probably the most glaring error in the entire film is the absence of the proverbial 「Bridge」 at the Battle of Stirling. This is an error that, Gibson admits, was done to make the battle more cinematically appealing.
In the actual Battle of Stirling, the English had to cross a bridge in order to attack the Scottish on the other side. The Stirling Bridge was badly built and very small, only allowing three cavalrymen to cross at a time. Wallace』s troops achieved victory by waiting for the English to cross and killing them immediately as they made it to the other side. The Scots achieved a brutal victory against a far larger force and the battle was a turning point in the Scottish War for independence.
In the movie, the Scots build large pikes to counter the heavy cavalry while their own cavalry rides behind the English and takes out their archers. The film』s premise of the heavy cavalry as unstoppable juggernauts on the battlefield is grounded in actual historical fact, so while the battle may not be accurate even in the loosest definition, it is at least historically plausible.
同樣的,The key problem here is the lack of the central element in the battle, namely the bridge over the river Forth at Stirling. Wallace Moray had drawn their forces up on the far side of the Abbey Craig, a promontory overlooking the carse of Stirling and about a mile from the bridge. The Scots watched for several hours as the English army crossed the bridge two abreast, before launching their attack on those English who had crossed. The remainder of the English army which had not crossed fled the field.
It was not until Courtrai in 1302 where a Flemish army composed of spearmen defeated the flower of the French chivalry in a pitched battle that the spearman overcame the armoured horseman.
騎槍,一般是空心,在衝擊後會折斷(這是因為高速衝擊下保護騎士的手臂,方便繼續作戰)
推薦騎馬與砍殺 題主玩玩就知道這玩意了
騎槍
推薦閱讀:
※為會么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區普遍的有的屌絲民族逆襲現象?
※為什麼路德和加爾文作為天主教的「異端」,沒有被火燒死?
※在歐洲歷史上僱傭軍扮演重要的背景角色,想了解歐洲僱傭軍的一些歷史和知識,也請推薦有哪些書可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