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韓語的元素名稱里,唯獨「鉛」(日韓)、「錫」(日)是固有詞?

由知乎某問題看到日韓文的元素周期表,發現除常見的幾個漢語詞(x素,磷、硫磺/磺等),其他皆為外來語外,單單僅有一兩個是訓讀/固有詞。

其中日語僅有「鉛」、「錫」是訓讀,

韓語僅有「??」(銅)、「?」(鉛)是固有詞。

銅作為人類最早認識和使用的金屬,在韓語里出現固有詞可以理解。

那麼鉛和錫這兩種東西曾經是很特別的存在么?以至於在絕大多數元素都是漢語和外來語的情況下,唯獨它們是固有詞。

網圖


要形成這種狀況:

首先,古代要有天然或容易製取並容易察覺到的單質,否則不會有名稱。

其次,這種元素不能很通用,否則名稱會被外來語佔領。

鉛錫銅恰好符合這個標準吧。


可能還要聯繫到礦物學,如日本列島本身沒有鐵。


不僅是日本,鉛和錫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最先被使用的金屬之一

例如西方鍊金術和占星術中的古代七金屬

西方人認為:

金代表太陽

銀代表月亮

水銀代表水星

鉛代表土星

錫代表木星

鐵代表火星

銅代表金星

鍊金術士認為金屬是有生命的,由鐵→銅→鉛→錫→水銀→銀→金的順序成長

為什麼是錫和鉛呢?

  • 還原到單質容易

我們觀察一下金屬活動順序表

鋰、銫、 銣、 鉀、鐳、鋇、鈁、鍶、 鈣、 鈉、 鑭、 鐠、釹、 鉕、釤、銪、 錒、釓、鋱、鎇、釔、鎂、鏑、銩、鐿、鑥、 鈰、鈥、鉺、鈧、鈈、釷、鈹、鎿、鈾、鉿、鋁、鈦、鋯、釩、錳、鈮、鋅、鉻、鎵、、鎘、銦、鉈、鈷、鎳、鉬、、(氘分子)、(氫分子)、、釙、、鈀、鉑、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錫和鉛處於非常後的位置,除去加粗的元素外,僅次於釙,鈀,鉑。

越靠前的金屬越難還原成單質,這是眾所周知的

  • 含量不算少(丰度)

另外,釙在地殼內含量為10^-9 ppm,鈀為0.0006 ppm,鉑為0.003ppm

相比之下,錫約為2.2ppm,鉛約為14ppm

  • 熔點低,冶煉方便

錫的熔點為232攝氏度

鉛的熔點為328攝氏度

在金屬里已經算是很低的了

黃色是地殼內含量豐富,但太活躍而無法冶煉的鹼金屬

結合以上三點因素,錫和鉛才能成為古代以來被經常使用的金屬之一

——————————————————————————————————————

另外,七大金屬中除去水銀和鉛,錫外的四種金屬也是有相對應的訓讀的

金=こがね

銅=あかがね

銀=しろがね

鉄=くろがね

另外,錫和鉛也有しゃく和えん的音讀

筆者認為,金;銀;銅;鐵的利用較錫,鉛為言更為廣泛,所以為了日常發音簡便,所以才捨棄了發音複雜的訓讀。而錫和鉛相對來說應用的沒那麼頻繁,所以保留了訓讀。

本答案僅為拋磚引玉,有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白川靜對日語「鉛」的解釋。 古代に金?銀?銅?鉄などの金屬は性質の特徴や用途などから命名された。「なまり」は用途と性質に絡めた命名がなされた。それはなまりが柔軟性をもつことと関係がある。「ルート?筋道に沿って流れる」というイメージのある?を用いて、「???(音?イメージ記號)+金(限定符號)」を合わせた鉛が造形された。加工する際に型に沿って流れる柔らかい金屬を暗示させる図形となっている。


金銀銅鐵錫這些常見的金屬早在外來語影響日語之前已經被廣泛使用。

而且漢字也受中國文化影響早早地紮根。

反之,最近新發現的元素全部都是用外來語來表示,例如113號元素,即便是被日本發現的,仍然以外來語來命名,日本人自己給它取名為【ニホニウム】簡稱【Nh】

ニホニウム - Wikipedia 這裡可以參考


青銅器的歷史悠久吧。錫青銅、鉛青銅是中國用得最多的。錫、鉛兩個字說文里也有。

這個問題應該找文博的同學,或者冶金史的同學作答。


推薦閱讀:

怎樣在短時間內記熟大量韓文單詞?
TOPIK五級到六級是怎樣的跨度以及有何差別呢?
怎樣能提高韓語聽力,閱讀,和口語?有什麼好點的建議嗎?本人已經學到中級了,十月份就要考高級,求建議?
應該怎麼學習韓語?怎樣能高效記住韓語單詞?

TAG:日語學習 | 韓語學習 | 東亞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