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iPhone還可以火多少年?五年?十年?還是永遠火下去?

大家都知道iPhone是最賺錢的手機,很火的手機,娛樂明星在用,時尚人士在用,許多企業家也在用,甚至有許多企業 買很多iPhone來秀優越感 等等。

蘋果靠 iPhone 一年可以賺四百多億美元 的現金,照這個趨勢,未來五年,蘋果就會有 4000億美元的 現金,到時候就 可以買下 谷歌 或者 微軟,

或者 facebook,阿里巴巴,騰訊,都不是問題,簡直無敵了


五年之前,喬布斯還沒有去世,微信還沒有出現,人人還是很火,還沒有小米手機。。。五年前是2010年,但是對我們來說好像是2000年甚至1990年。以這種速度前進的世界,誰也沒有辦法看到五年之後的樣子。


不知道,別說十年,就算五年後世界是什麼樣子你知道么?

現在的世界不是一個可以預言的世界


當初還有人預言,蘋果沒了喬布斯,五年之內肯定完蛋。

可是事實,現在是第四年了,雖然不敢說一點頹勢沒有,但蘋果依舊是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

沒有人能夠準確的預測未來,唯一能確定的是,如果蘋果抓住了下一個電子產品的重大發展機遇,蘋果依舊能夠保持昌盛。或許是VR,或許是電動車…沒人知道。


蘋果公司不是在原地的,他們也是在考慮未來的發展的。你能想到的,他們這種能力的還想不到?那種說蘋果公司要倒閉的是有超能力嗎還是就是跟老年婦女一樣毒舌而已?


一旦推出青少年防沉迷系統,每個青少年每天只能開iphone手機一小時,父母可以一鍵iphone變磚。另外不允許在手機上拍攝和記錄未經權威部門審核過的視頻。這一天到來之後,iphone也就到頭了。


iPhone會衰落,一定會。

但iPhone的衰落,一定是伴隨著Android Phone的衰落,甚至還會搭上Windows Phone

說白了,iPhone就是「SmartPhone」的代名詞

如果iPhone完蛋了

那麼終結它的絕對不是「SmartPhone」

而是「次世代」

但蘋果依然會活下來

因為創新需要錢

蘋果唯獨不缺錢

沒準明年你們也能看到能分離的Mac了(笑)


一定會的,但是並不是被安卓擊敗,而是被某個我們現在還無法想像的東西


突然看到這個問題,正好是我思考過的,說說我的想法。

任何事物有盛有衰,蘋果也不會跳出這個規律,因此蘋果將來衰敗是必然的。是不是要像諾基亞,摩托羅拉一樣被收購而消失我認為是完全有可能的,理由是蘋果的產品絕大部分一直以來都是終端產品,直接面向用戶,這就不得不出現用戶粘性的困擾,這是非常微妙的過程,不穩定是最大的隱患。終端普通用戶的粘性需要蘋果不停的施展才華才能產生,一旦蘋果的才華不足以引起用戶的高潮,其實粘性已經受到考驗。有時候這種粘性經常性有累積的過程,一次兩次或許看不出效果,然而一旦不停讓粘性接受考驗,就是蘋果衰退的開始。參照諾基亞衰退的那幾年,諾基亞對用戶的粘性一直被諾基亞的「不思進取」考驗,最終頹勢不可逆。

說到蘋果不得不提微軟,微軟「不溫不火」的度過三十年,沒有蘋果發達時的牛逼閃閃,低落時的幾乎倒閉。同樣是做幾乎相似產品的公司,為什麼微軟的境遇不似蘋果?我的理解是:微軟的產品是工具,而蘋果的產品還不足以稱為工具。工具的屬性就是用戶不得不用,只要做產品,工具就是必須品,這是關聯性,這種關聯性要比粘性強的多的多。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當年蘋果平板出現時外界對pc普遍唱衰,幾乎認為pc要消失,然而pc銷量下降了很多年後現在企穩,並且出現銷量回暖。為什麼pc沒有消失呢?因為它是工具,人不可能創造產品而不使用工具!微軟的系統幾乎是這個世界運行的基石,是創造絕大部分產品的工具,這就決定了人們離不開微軟,即使微軟的手機系統各種作死而微軟還是那個微軟。為什麼三十年來微軟比較平穩可見一斑。

知乎上有個問題微軟蘋果谷歌哪個消失對世界影響小,從評論里看大部分人認為是蘋果,總結原因是蘋果的產品具有很高的可替代性。這很好的解釋了這種粘性的脆弱,一旦不愛,就被拋棄。

回到這個問題上,結論是蘋果的粘性受到考驗而蘋果後知後覺就是蘋果衰敗的開始。如今蘋果已經爆發了七年,具體何時倒閉我答不上來,但不愛了是有突發性的,需要蘋果時時刻刻的小心,在這三家公司里蘋果是最應該兢兢業業,如履薄冰的那一個。

相關性:三家產品都有,不是哪一個的粉,但對蘋果稍有不滿,因為我在開發蘋果MFI相關的產品時遇到了蘋果數不清的低級bug。


跟一些人為了iPhone而用iPhone不同,我是為了用iOS所以用的iPhone

當然,如果你忽略我這種想法用戶群體,我會覺得你的問題問的有意義


那一次又一次改變世界的蘋果

現在的日子總是過得太匆匆,而且過得理所應當,好像世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的,我們已經生活了如此之久,以至於覺得生活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移動互聯網天然也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不是的,生活並不天然就是今天這個樣子。

以下我引用美國作家比爾·布萊森《萬物簡史》中的一段話來說明世界發展的過程:

如果把地球的45億年歷史壓縮成普通的一天。那麼我們會發現,生命起始很早,出現第一批最簡單的單細胞生物大約是在上午4點鐘,但在此後的16個小時里沒有取得多大進展。直到晚上差不多8點30分,這一天已經過去六分之五的時候,地球才向宇宙拿出點成績,但也不過是一層靜不下來的微生物。

然後,終於出現了第一批海生植物。20分鐘以後,又出現了第一批水母以及雷金納德·斯普里格最先在澳大利亞看到的那個神秘的埃迪亞卡拉動物群。

晚上9點4分,三葉蟲登場了,幾乎緊接著出場的是布爾吉斯頁岩那些形狀美觀的動物。快到10點鐘的時候,植物開始出現在大地上。過不多久,在這一天還剩下不足兩個小時的時候,第一批陸生動物接著出現了。由於10分鐘左右的好天氣,到了10點24分,地球上已經覆蓋著石炭紀的大森林,它們的殘留物變成了我們的煤。

第一批有翼的昆蟲亮了相,晚上11點剛過,恐龍邁著緩慢的腳步登上了舞台,支配世界達三刻鐘左右。午夜前20分鐘,它們消失了,哺乳動物的時代開始了。

人類在午夜前1分17秒出現,按照這個比例,我們全部有記錄的歷史不過幾秒鐘長,實在是太短了,以至於我需要把人類的歷史單獨摘出來再重新定義一天的時間,現在我仿造比爾·布萊森的格式把地球上的人類信息歷史倒推100萬年再次壓縮成普通的一天。

人類寂靜而又無聊地度過了完整的白天;直到晚上9點33分,出現了原始語言,早期的智人就這樣用各自不同的語言咿咿呀呀雞同鴨講地聊了近兩個小時;晚上11點,才出現了正式語言;一個小時後的晚上11點53分,為解決無法保存語言的問題,文字出現了;午夜前46秒,出現了能夠快速印刷的活字印刷術;午夜前5秒,電視首次公開展出;午夜前3秒,電子計算機、晶體管、人造衛星、電話閃耀問世。

這一天的前23個小時,人類信息史上幾乎全部是空白,一切重大的發展都集中在這一天的最後7分鐘。正是這最後7分鐘譜寫了人類歷史的黃金時期,而直到午夜前的最後3秒才翻開了人類邁進信息化社會的新篇章。

對了,那個時候還沒有iPhone,iPhone可以說是伴隨著零點的鐘聲才進入了人們的視野。從上帝的視角來看,不論是世界的發展史還是人類的發展史,總是突然就加速了,這個加速度是誰給的?

蘋果。

是的,沒錯,是蘋果!

神話故事裡慾望的蘋果

西方神話傳說中,蘋果被稱為「智慧果」,是因為在神話故事中上帝耗時七日造天地,在第六日用泥土捏成個泥人,然後吹了一口氣,亞當便有了生命。後來,上帝從亞當身上取其一根肋骨,製造了夏娃。

上帝還建了個名為伊甸園的樂園,讓亞當和夏娃住在伊甸園中,並將園子里樹上的果子作為他們的食物,上帝吩咐他們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們可以隨意吃,只是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們不可吃,因為你吃後必死。」

魔鬼化身為長著可愛的孩子臉和扭曲蛇身的怪物去伊甸園裡誘惑夏娃採摘知善惡樹上的果子。夏娃完全被魔鬼的話語所引誘,伸出手採摘禁果,亞當想要阻攔,但看著知善惡樹上的果實,猶豫不定,心中暗自忖度,為什麼其他樹上的果子可以吃,這棵樹上的果子不能吃?這棵樹上的果子是什麼味道的?

最終他們沒有抵禦住心中的慾望,分食了知善惡樹上的禁果,吃完之後他們兩人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忽然明白了很多人世間的道理,非但沒有死,還創造了新的生命,這麼好吃的東西不讓吃,還說吃了會死,上帝騙人了……

在神話故事裡,這個愛撒謊的老頭不好好反省自己的錯誤,卻要降罪於他人:

上帝知道人的僭越已無法挽回,既然他具有了智慧,就應承擔與智慧相稱的責任,上帝責罰罪魁禍首的蛇,砍掉其四條腿,一輩子要用肚皮走路,以泥土為食,而且還要終生與女人為敵,見到女子既咬其腳後跟,此後女子便開始怕蛇。上帝接著責罰夏娃:「我必多多加增你懷胎的苦楚,你生產兒女必多受痛苦。你必戀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轄你。」最後,上帝對亞當說:「你既聽從了妻子的話,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樹上的果子。土地必因為你的緣故受咒詛,你必須終身勞苦,才能從地里獲得糧食。土地必給你長出荊棘和蒺黎來。你也要吃田間長出的蔬菜,你必汗流滿面才能糊口,直至你歸了土。因為你是從土裡創造出來的,你本是塵土,仍要歸於塵土。」

上帝因為亞當和夏娃是自己的造物,懲罰了他們,同時也很憐惜。他用獸皮做了衣服給他們穿,接著打發他們出伊甸園,賜土地給他們耕種。上帝把亞當和夏娃逐出伊甸園後,便在伊甸園的東邊,派一個天使駐紮在那裡,手拿冒火的寶劍,守住了伊甸園的入口,保衛著生命之樹的道路。

但是人類的慾望自蘋果而始,自此,人類因為慾望而獲得了智慧,並發揮智慧而創造了文明。

現實世界裡求知的蘋果

有一天牛頓在花園裡的蘋果樹下看書,忽然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了下來砸在牛頓的頭上。

嗯,就是這麼寸。

一個蘋果的偶然落地,卻是人類物理史的一個轉折點,它使那個坐在花園裡的人的頭腦開了竅,引起他的沉思: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一切物體都受到差不多總是朝向地心的吸引呢?

牛頓思索著,終於,他發現了對人類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萬有引力定律。

他認為太陽吸引行星,行星吸引行星,以及吸引地面上一切物體的力都是具有相同性質的力,還用微積分證明了開普勒定律中太陽對行星的作用力是吸引力,證明了任何一曲線運動的質點,若是半徑指向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點,且繞此點掃過與時間成正比的面積,則此質點必受指向該點的向心力的作用,如果環繞的周期之平方與半徑的立方成正比,則向心力與半徑的平方成反比。牛頓還通過了大量實驗,證明了任何兩物體之間都存在著吸引力,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

中國人聽到這個生動的故事是於1891年由任京師同文館(北京大學前身)總教習的美國教士丁韙良傳到中國的,他在其所著《西學考略》中第一次用中文撰述了蘋果落地故事。

牛頓因蘋果從樹上墜落而產生萬有引力的靈感。這個使牛頓領悟到萬有引力定律的蘋果也因此聲名大振,更被視為科學探索精神的象徵。

這顆蘋果所激發的求知慾望在現實世界中蓬勃發芽,在牛頓之後的19世紀的最後一天,歐洲著名的科學家歡聚一堂。會上,英國著名物理學家開爾文發表了新年祝詞,他在回顧物理學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時說,物理大廈已經落成,所剩只是一些修飾工作。

所幸愛因斯坦並沒有聽他的,廣義相對論的發表讓整個經典物理學的大廈瞬間傾塌。

那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完善嗎?

現在幾乎所有物理學家都意識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沒有考慮到量子力學,因此無法用於小尺度上的宇宙上。

求知的探索讓人類在知識的殿堂里翱翔。

信仰精神里激情的蘋果

2007年6月29日喬布斯身著標誌性的T恤和牛仔褲在寬大屏幕前帶著狡黠的笑容向觀眾發布了三款革命性的產品:

1、一個帶觸摸控制的寬屏iPod

2、一台革命性的行動電話

3、一個突破性的互聯網通訊設備

然後,他用非常緩慢的速度重複了三遍,等著觀眾反應過來。觀眾漸漸明白了他的意思,現場的笑聲慢慢消退,變成了一陣強過一陣的掌聲和歡呼:其實,它們是一個產品。

那晚,蘋果公司重新發明了手機,喬布斯把它稱之為「iPhone」。

那個時代還是諾基亞橫行的時代,人們普遍認為手機行業的大廈已經落成,所剩僅是一些修修補補的工作,而喬布斯和他的蘋果正如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就把智能手機從原來的那種全鍵盤+觸控板模式,推向了一個全新的層次。

作為一個稀有的商業天才,喬布斯向我們展示出的不僅是技術美學和器物美學的奇蹟,更向我們展示出人類在發明創造上的無限激情。

iPhone自推出以來,尤其是iPhone 4S之後,風靡全球!

所有的廠商都在面對相同的問題,為什麼蘋果公司的解決方案如此不同?

蘋果公司的橫空出世,帶著無可阻遏的激情力量,把我們一路帶領到今天。

也許iPhone的初代機並不完美,但蘋果的理念是盡善盡美。在那個夜晚,喬布斯開創了一個先河,期待激情的先河,之後又有了雷布斯、羅布斯……

這些繼承者為了追求完美產品而激情澎湃,他們每一次的巨幕開啟,也激發了粉絲的無限激情,讓粉絲期待一切可能性都在巨幕開啟的一剎那的激情。

下一個蘋果會是在哪裡

現如今,所有的智能手機又如同iPhone出現前一樣,再次面臨同樣的問題,那時候人們如何在機械鍵盤和滾輪設計上絞盡腦汁,如今各家手機生產商就如何集中在寬屏觸摸屏、指紋解鎖、前後攝像頭、屏幕邊緣寬窄這些小物件上而窮盡心力。

沒有本質區別。

iPhone 8今年也即將亮相,無非是更大更長,庫克上任以來,並沒有延續喬布斯的激情,並未給用戶帶來所期待的Amazing,比起喬布斯,他更像是一位守業者,為蘋果極盡所能的增加賺錢效率,喪心病狂地為蘋果累積足夠多的財富,甚至連微信公眾平台的讚賞都想敲一下竹杠,或許他是在苦苦支撐蘋果公司,為等到下一個喬布斯的到來做準備吧。

就像西方神話故事裡約翰行在曠野中,聽到有人大聲呼喊:

預備主的道,修直他的路!

這不禁讓人要發出那個經典之問:

蘋果還能火多久?

此刻真的讓人分外懷念喬布斯,懷念iPhone降臨人間的那個夜晚,懷念他每一個激情澎湃的瞬間。

歷史到今天為止這三個最著名的蘋果已經完成了他們的使命:一個誘惑了夏娃、一個砸醒了牛頓、一個喚醒了喬布斯。

慾望、求知、激情。

這三個蘋果改變了世界的進程:它們為人類開啟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門,在接過那個蘋果的時候,我們都在期待著滿懷激情地去探索一個未知而充滿誘惑的世界。

在懷念的同時,我們更是在期待。

下一個蘋果會是在哪裡……

歡迎關注公眾號:景辰(iJingChen)


不太贊同有幾位說的會衰敗,被收購等答案。

將來三年左右智能手機肯定會發展到瓶頸,銷售和現PC一樣放緩增長或者負增長,但是這不影響蘋果還是行業霸主,例如現mac依然佔據PC行業4成利潤。

為什麼?

先繞開一點點,樓主發現沒,每次科技界的大革新,一定是交互的革新。

蘋果引領了圖形界面PC,觸摸界面。語音交互也還不錯,更有3d touch和手錶上智能錶冠等創新。

開拓過兩次的蘋果開拓第三次明顯比其他公司可能性大。

還有三個操作系統,osx iOS watchos。

技術儲備和公司理念不是方面諾基亞昌盛時期等能夠相比的。

同時營銷,設計,供應鏈管理也在促進整個社會發展。

這種以消費者導向創新的公司如果沒了,會是世界的遺憾。


蘋果目前的核心競爭力是AppStore。

iPhone的硬體是比友商旗艦略好一點點,但一點點並不足以支持蘋果賣出2倍其他手機的價格。是AppStore這種霸王模式維護了其應用生態從而保證了蘋果的高額利潤。

未來能不能火,純粹看AppStore的競爭力。如果有某種新事物顛覆了AppStore模式,那麼蘋果會倒得很快,否則蘋果還能繼續永遠火下去。

而這一點在目前還無法預測。


我算是一個果粉吧。

沒做過貶低安卓來提升蘋果的品位的事,一直都盡量從客觀的角度看差異。

對於iPhone或者說蘋果公司來說,我持唱衰的態度。

我用了挺多蘋果的產品了。涉及所有產品線,分別分析一下。

iPod系列,我不知道怎麼說。說瀕臨死亡可能很多人會說我誇大其詞,果粉何苦為難果粉?

iPod怎麼才能不死?

音質?iPod全線產品我都不好意思說是播放器,就是個mp3或者4。

情懷?Classic都下架一年多了。

iPod基本已經託管。

iPad系列。

從iPad air以後,iPad越來越沒有活力了。往後的更新,都是在輕薄和體積上做文章。今年的iPad pro尺寸真是嚇到我了,以我低劣的果黑水平,我覺得最終iPad Pro只是一個大號的iPad,沒有根本性的差異。

君不見surface無論性能還是可用性都不次於iPad嗎?當然生產力工具和娛樂工具,不應該這樣比。

買了iPad的人誠實的告訴我,你們有多少人是用它來放枕邊看電影的。沙發上刷知乎都懶得用,寧願用手機。

我承認我是。不是因為我不知道iPad可以幹什麼,只是我始終改變不了對它的印象。打心底里說,我從第一次買iPad就是用來在床上看電影的。

我其實挺喜歡iPad mini的。只不過蘋果似乎不太重視,可能是因為市場反響不怎麼樣吧。

iPad還有什麼優勢?

生產力?扯淡。

娛樂影音?這個可以有。

工業設計?也可以有。

裝逼屬性?我反正基本上沒把這玩意兒帶出家門過。

iPad的剛需到底是什麼?蘋果你告訴我我保證不打你。

Mac產品。

有人否認Mac或者OS X的小眾嗎?

iMac,陸續出了5K,4K屏幕,是挺誘人的。點贊。

Macbook。

Air系列和時代,之前說和蘋果別的產品相比,已經脫節了。而且也沒見蘋果有改變的想法。

Pro系列,算是蘋果筆記本電腦的中流砥柱。對於特定的用戶群體,Pro是不二之選。很優秀。

NMB,顏值極高。core M到底能做些什麼,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人評價過了。嗯,我們來看看surface book的配置是什麼?

說New MacBook是上網本嘛,他似乎還是可以做點別的工作的,但你想做點別的工作嘛,又只能做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作,覆蓋範圍和可用範圍太小,不能覆蓋大部分用戶的大部分需求。

iMac挺好的。不過站在各人角度,有MacBook pro的情況下在需要一台台式機,我可能會自己配一台windows主機。之前在線視頻這一點我還是離不開Windows。天賦點不同無可厚非。

最後說大家最喜歡的iPhone。我前幾天在南京逛了一下新開的直營店。想著合適的話,換一台6s。我用了半年的6,又換了6p用到現在。我記不清6s的厚度和重量增加了多少,早已過了背數據的年代。計劃換6s不是6s plus的原因還是因為重量和厚度。說實話升級了iOS 9以後我挺煩的。單從系統的bug和功能等方面來說,比起之前兩代iOS,iOS 9其實進步很大。但是真的變卡了。卡頓一兩秒無響應的情況,我已經數不出來了。6p的1G內存我已經有心理準備,只不過用這還是不太開心。

只不過這一代iPhone 增重讓我挺糾結的。6p我不嫌重,但是換了一台更新的iPhone 6s plus,變厚變重了我就無法忍受了。所以考慮的是小一號的6s。

可是我忘記了我也用過6。

諸位回憶一下,當你習慣了iPhone 5的重量之後再把4s拿在手裡的感覺。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乎這一點。

我把玩了6s幾分鐘,然後就放棄了換手機的想法。攝像頭升級,3D touch都是很好的,但是重量讓我有些難以忍受。

以上是個人感受。再說說別的。

僅僅說iPhone 6,這是爆炸性增長的一代iPhone,我說的是用戶。你我都心知肚明原因何在。

無論有多少理由和借口,我都否認不了蘋果創新的不足了。當然如果你說把手機做大也算是創新的話,當我沒說。

iPhone 的工業水準依舊處於行業最前列,這也是我手中還握著iPhone 回答問題的原因。

只不過我的這種熱情不知道還能支撐我再換幾次iPhone。

可能也不是創新不夠,只是大家的眼光越來越挑剔了吧。

我們來看看Apple watch,一塊表。

好的我說完了。


智能手機就是 90 年代的 PC。當年有個方興東還在「挑戰微軟 Windows 霸權」。挑戰個屁啊。把 Android 都當成 WPS 了吧。

其實現在傻子也看的出來(誇張了,意指還能和做產品的人有合理智力交流的人),下一步肯定是 AR。而且 AR 的終極形態必然是 see-through glasses。

iPhone 當然不可能到 AR 出來還是這個樣子。


身處技術爆炸的年代,完全不能預測五年後是個什麼樣子,

可以直接預見的只有:不思上進的人和企業將會被競爭者以不可思議的速度迅速超越。

我們都對諾基亞抱有情懷,但有幾個會為情懷買單?


火到區域網變成互聯網為止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