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負荊請罪的時候,是兩條腿跪著還是一條腿?
01-26
由重慶一男生「負荊請罪」女生宿舍門口跪求原諒引發的問題:
廉頗負荊請罪的時候,是兩條腿跪著還是一條腿?百度百科只寫到: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謝邀。這個問題百度能找到,整理一下做個搬運工。
我們現在說的「跪」的動作及其近似動作,在古代有幾種不同的專有名稱並對應不同的意義:
1、坐:古人的;『坐」與現代人不同。
古人鋪席於地,兩膝著席,臀部壓在腳跟上,謂之「坐」。坐席講究「食坐盡前,虛坐盡後」。意思是宴飲時身體盡量往前坐一點,那樣不會因飲食而弄髒了坐席;其它時候身體盡量往後坐一點,那樣表示恭敬。司馬遷在《鴻門宴》中寫沛公去鴻門向項王謝罪:「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這兒的「坐」,均為上述姿勢。張良因地位低,不能『,坐」,只能「侍」。2、跪:跪:古人「跪」與「坐」的姿勢稍有不同。
「跪」兩膝著地,伸直腰股,臀部不著腳跟。另外,二者的區別還在於場合不同,這就是前人所說的「跪危而坐安」。「跪」這一姿勢常用來表示道歉、謝罪,或表示對長者的尊敬。例如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寫藺相如要求秦王為趙王擊瓶,因跪請秦王。」再如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中寫史可法去獄中探望老師左光斗:「跪抱公膝而嗚煙。」 (出處:《語文天地》2000年16期)3、跽:長跪,挺直上身兩膝著地。
(1)長跪。長時間雙膝著地,上身挺直。 [prostrate;kneel for a long time]跽,長跪也。從足,忌聲。——《說文》
項王按劍而跽。——《史記·項羽本紀》秦王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東周列國志》第九十三回:「(平原君)即解佩劍,令左右斬樓上美人之頭,自造躄者之門,長跽請罪。躄者乃喜。」(2)又如:跽受(跪受);跽跪(兩膝著地,上身挺直);跽跗(屈膝跪倒);跽拜(跪拜);跽坐(兩膝著地,臀部坐在小腿肚上)(3)又指半跪,單膝著地 [kneel]一人跽左足,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纏結狀。——明· 黃淳耀《李龍眠畫羅漢記》考釋「跽」字,各書皆作「長跪也」。段氏特改為「長跽也」。跪,《釋名》云:「跪,危也,兩膝隱地體危阢也。」即兩膝著席,上體聳直之坐法。唯《說文》云:「拜也,從足危聲。」段玉裁疑之,謂「所以為拜也」。究不知誰是?《史記·范雎列傳》「范雎入秦見秦王」之條:「秦王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有間,秦王復跽而請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曰:『唯唯。』若是者三。秦王跽曰:『先生卒不幸教寡人耶?」』《索隱》:「跽其紀反,跽者長跪,兩膝枝地。」蓋為段玉裁所本。「跪」與「跽」,同為兩膝著地,或病,立尻聳體,唯「跪」則「首至手」,系拜之形,「跽」蓋不為拜,解為「長跽」,恐即為此。觀范雎與秦王問答之後,「范雎拜,秦王亦拜」,已可知之。「跪」與「跽」之意義,本有區別,然作同義用之,亦復不少。——黃現璠《古書解讀初探》4、蹲踞:臨下而蹲坐狀。
釋義1
踞坐。古人以此為野蠻無禮的舉動。《淮南子·說山訓》:「以非義為義,以非禮為禮,譬猶倮走而狂人,盜財而予乞者,竊簡而寫法律,蹲踞而誦詩書。」《周書·於翼傳》:「狄人雖蹲踞無節,然咸憚翼之禮法,莫敢違犯。」釋義2.蹲或坐;蹲。《水滸傳》第一○四回:「又有那攧錢的,蹲踞在地上,共有二十餘簇人。」 柳青 《種穀記》二十:「 趙德銘 把一條板凳空放在門台上,也擠到區長跟前笑迷迷地蹲踞下來。」《太平廣記》卷四三二引 唐 皇甫□ 《原化記·南陽士人》:「此人為虎,入山兩日,覺飢餒,忽於水邊蹲踞,見水中科斗蟲數升,自念常聞虎亦食泥,遂掬食之,殊覺有味。」《東周列國志》第十四回:「忽有大豕一隻,如牛無角,似虎無斑,從火中奔出,竟上高阜,蹲踞於車駕之前。」蹲踞,臨下而蹲坐狀。蹲,屈膝坐狀為蹲。踞,本義蹲坐。我國自古至唐,席地而坐,唐始為椅坐,此不獨文獻上,足為明證,即漢代山東孝堂山石刻及武梁祠之畫像石,以及古傳名畫,今出土文物,亦可見之。大體上,坐之形式,可分為敬坐與不敬坐兩種。不敬坐有蹲踞、箕踞、胡坐三式。敬坐有跪跽及和坐之異。蹲,即兩膝如坐,臀部不著地;踞,有蹲或坐之義。踞與居通,即蹲之義,《說文》云:「居,蹲也。」同書足部又云:「蹲,居也。」此為蹲踞同義。《史記·高祖本紀》云:「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此「踞」為坐之意。所謂「踞坐」是也。即坐時兩腳底和臀部著地,兩膝上聳。蹲踞皆為聳膝不敬之坐。《論語·憲問》云:「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夷」作「夷踞」。觀《後漢書·郭林宗傳》述茅容與同輩避雨樹下云:「眾皆夷踞相對,容獨危坐愈恭。」可以知之,夷俟,即蹲踞而不出迎之謂。所以,孔子責其不恭,欲「以杖叩其脛」。然君見臣,亦可用之,不能責之以禮。《呂氏春秋》卷十五《下賢》云:「魏文侯見段干木,立倦而不敢息,返,見翟黃,踞於堂而與之言。翟黃不悅。文侯曰:『段干木官之則不肯,祿之則不受,今汝欲官則相位,欲祿則上卿,既受吾實,又責吾禮,無乃難乎?』」(摘自黃現璠撰《我國坐俗古之變》,載《掃蕩報》文史地周刊版第十二期,1941年4月16日;又載黃現璠著《古書解讀初探——黃現璠學術論文選》第116頁,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以上內容來自網路
從以上答案可以看出:
就虔誠和恭敬程度而言:跪&>跽&>蹲踞
可能是我讀書太少又不肯用心,我在看書的時候沒有注意到先秦漢唐人有單膝跪的描述。從跽的第三個釋義里提到了「單膝跪」的出處在明朝來看,或許是後來演變出來的結果吧。
退一步說,即便戰國時有這種動作,我覺得按照廉頗的性格和當時的情況,也不會單膝下跪,肯定是雙膝下跪:都已經決定道歉了,還鬧這個小心眼乾嘛?西裝皮鞋都賣了,襪子不給圖個啥?
所以,我覺得廉頗是雙膝跪。
事實上,我覺得單膝下跪這麼流行,一定程度上是拜武俠小說和以此為藍本的港台劇所賜。這樣看著似乎更酷(zhuang)炫(bi)一些,類似於籃球里的三威脅動作:進可攻退可守,實在不行也方便撒腳丫子跑!跑題噴兩句:
至於那個求婚仔,別拿他和廉頗比好不了,為個還不定成不成的女人就跪,結婚那天媳婦說你特么這輩子跪了多少女人了,今天這麼大的事兒,你丫還不得給我跪兩年?不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吧,只是覺得人好歹得要點臉啊,只有路邊乞討的才見人就跪呢。這年頭自尊可能是不值錢,可你白送人家人家也未必待見啊。
要真請(zhuang)罪(bi),赤裸上身背上一捆12斤重的干駱駝刺(一年12個月嘛),一步一叩頭匍匐著從學校門口到女生宿舍,這才叫愛的虐心!背個掃把頭兒裝什麼行為藝術?
你說磨壞膝蓋怎麼辦?嗨,他既然那麼愛跪,還要膝蓋幹嘛啊,直接上輪椅好了嘛!單從圖看的話,這兩幅圖都是單腿跪著的
推薦閱讀:
※《燭之武退秦師》中燭之武的推辭有什麼含義嗎?
※《戰國策·秦策一》中蘇秦始將連橫那一篇的太公《陰符》之謀確有其書嗎?
※秦國如果胡服騎射會不會更厲害?
※子彈出膛不走直線?李家鈺的川軍也要同鬼子拚命
※為何戰國是中國歷史上思想文化迸發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