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的區域性紛爭為什麼會演變成世界大戰?

①明明是奧匈帝國和塞爾維亞打為什麼其他國家要卷進來啊?


這個時期的解讀很多,相對簡練的解讀方法是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做史料分析。那麼從這個角度,這一系列政治現實主義的聯動,實際上就是「俾斯麥體系」的崩潰。。

我在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196376/answer/41985308 有聊過俾斯麥體系,大致趨於一下模型:

1,於是簽訂了第二次三皇同盟。但是這個同盟依然脆弱,因為名義上的三皇同盟是共同防禦協同。

2,而巴爾幹半島秩序重組,使得這場布局變得更有意思,羅馬尼亞擔心俄國威脅,尋求奧支持。因此,德國又與奧匈、羅馬尼亞結成了針對俄國的同盟。加上之前與義大利的合約,使得德國的大陸聯盟變得有了雛形。

3,1877年3月和12月,英、意、奧分別達成兩次《地中海協定》,規定三國共同維持地中海、黑海和近東的現狀。

4,那麼1887年6月雙方秘密簽訂《再保險條約》,規定如締約國一方與第三國交戰,另一方保持善意中立,但是德國進攻法國,法國進攻奧匈除外。德國支持俄國在巴爾幹已有的權利。德奧意三國同盟確保的是,如果法國進攻德國,奧保持中立;這個條約保證的是,如果法國進攻德國,俄國保持中立。所以稱之為「再保險條約」。

但是這個體系沒有解決以下問題:

1,英國本來光榮孤立,而願意與第二帝國達成盟約的條件是,其需要一個陸權盟友,且此國不能對於海權有任何威脅,而當德國發展公海艦隊,以至於對海權敏感到家的大不列顛實質性轉變對於德國的關係

2,俄奧矛盾在巴爾幹秩序上矛盾是強條件。《再保險條約》體系下的德俄奧三國中立體系的原因是俄國無力在巴爾幹半島爭取更多條件,而從而願意和奧匈帝國維持現有巴爾幹秩序。但是當斐迪南大公事件之後,奧匈帝國實質性干涉塞爾維亞之後,這層脆弱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3,法德矛盾一直是強條件,普奧戰爭時代法國就以干涉南德為手段,來想從德意志代言人戰爭中套利。而普法戰爭對於法蘭西第二帝國造成了致命傷,但不足以保證德意志的陸權空間,於是整個俾斯麥體系的重點就是孤立法國。而事實效果而言,在第三共和國期間,法國在二次工業革命一直是一個追趕者的角色,建立在殖民地體系上的借貸金融使得法國的工業重心一直不穩,故而俾斯麥體系達到了這一點。但是當俾斯麥體系出現漏洞的時候,法國作為歐陸主敘事中唯一的陸權大國,必然會成為秩序崩解後俄,英兩國的天然盟友,而法蘭西必然也要以參戰的方式來打破幾十年的德國壓制。

4,德意志的擴張必然會導致老牌殖民帝國的反應,其中最重要的是介入老舊的奧斯曼帝國的巴士拉貿易體系,也就是對於近東的干涉,以及非洲的利益,還有其通過《地中海協定》建立起來的對於巴爾幹「反俄陣營「(羅馬尼亞等)和義大利的盟約,均將以上矛盾悉數放大。

這些矛盾的微妙變化引起的就是歐陸內部的軍備競賽,而當奧匈帝國介入塞爾維亞之後,整個體系就徹底聯動了起來。。


哈哈, 說個比較簡化的解釋。 說起一戰的起源, 以前中學課本上那種同盟國協約國的說法其實很有誤導性, 讓人覺得那時的歐洲就像華約北約一樣有壁壘分明的對立陣營。 其實除了法國和德國因為普法戰爭的關係必然為敵以外,其他國家打起來都沒什麼必然性。 反過來, 德國的前身普魯士從十八世紀以來就是英國在大陸上最好的盟友, 德皇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還是長得很像的表兄弟哩。 從事後各國公開的資料來看, 各國雖然都有作戰計劃,但確實沒人蓄意挑起一場大戰。況且,巴爾幹起的火苗,反而在西線打得最凶,這是咋回事呢?

從時間順序上, 薩拉熱窩事件後, 奧匈對波黑宣戰--------俄國為了維護斯拉夫小兄弟,也對奧匈宣戰---------- 德國因為同盟條約,只好也對俄國宣戰--------- 法俄是同盟,法國又是德國的宿敵,所以德國趕快也對法宣戰------- 為了擺脫兩面作戰, 德國決定一個月內先打敗動員速度更快的法國------為了縮短路徑,德國先入侵了路上的比利時,這樣承諾保證比利時安全的英國也只好加入戰團 。 所以其實最大的問題是, 俄國幹嘛非得要為了塞爾維亞打仗?

答案來自遠東。 自從俄國十年前在日俄戰爭中被打敗後, 沙皇的聲望一落千丈。 為了執政合法性, 只好打起斯拉夫主義的大旗來取悅民意,轉而在東南歐更加強硬。 這樣塞爾維亞的斯拉夫小兄弟被欺負時,俄國就騎虎難下啦。

這麼說來, 歐洲血流成河都是日本惹的禍啦? 且慢,後起的日本為什麼能打敗俄國呢? 因為再十年前他們從中國那裡狠狠敲了一筆竹杠,那筆巨款都用來當軍費了。 所以日俄戰爭也可以說是中國的錢和日本的人打下來的(聽起來好阿Q的趕腳)。 日本如果不是和大清這樣不能打又出得起錢的肥羊當鄰居,也暴發得沒那麼快。 這樣推理下去, 一戰這場龍捲風,豈不就是二十年前東方的那隻叫慈禧的老蝴蝶扇起來的?

P.S.:去年在京都地鐵里看到題圖的那個一戰研討會廣告,於是想起了這麼個角度。


奧匈帝國必須參戰,如果悶聲接受了這樣的侮辱她在波黑的統治將受到極大動搖,內部的民族問題也將進一步激化;

俄羅斯帝國必須參戰,如果坐視塞爾維亞被吞併那麼「斯拉夫民族守護者」的光榮稱號和在巴爾幹的苦心經營必將毀於一旦;

德意志帝國必須參戰,否則積弱的奧匈帝國會被俄國擊垮,失去唯一同文同種的盟友的同時中歐局勢會完全失控;

法蘭西共和國必須參戰,否則不抓住這個良機同俄國兩面夾擊的話她將永遠失去擊敗對手德國,一雪前恥並重返歐陸巔峰的機會;

聯合王國必須參戰,她必須回應德國在歐洲和世界範圍內的挑戰,並且確保歐陸不出現唯一的強國,世上不再有一個新的殖民帝國;

合眾國必須參戰,說英語的民主國家畢竟是個比專制帝國更好的交易對象,而俄國崩潰之後已經只有她才有收拾這無比巨大殘局的能力了;

衰朽的奧斯曼帝國必須參戰,她渴望著通過豪賭式的站隊為統一的伊斯蘭世界迎來轉機,年輕的義大利王國和日本帝國必須參戰,如此好的打破舊秩序分一杯羹的機會怎能錯過?苦難中煎熬的未獨立印度和中華民國必須參戰,她們天真地做著關於戰後世界公理、獨立和正義的迷夢。

全國動員的機器一旦開動就無法停止,總體戰註定要比預想之中血腥無數倍,積累了多年的仇恨一定要得到發泄。理性進步與和平從此被狂熱混亂和戰爭取代,一百多年前構建的世界政治經濟體系中致命的缺陷導致了矛盾的總爆發,因緣際會之下鏈條開始轉動,歐洲文明「世紀末」的迷茫走向了毀滅。等著人們的是失序、殺戮、分裂、仇恨、蕭條、布爾什維克革命、納粹種族清洗和又一次腥風血雨。

所有人都早就忘記了不值一提的塞爾維亞和她可以稱得上瘋狂的「大塞爾維亞」野心,但神奇的是戰後大參戰國們大都流幹了血,她的小國大業倒以南斯拉夫的形式得到了實現。


這個問題我贊同 @楊愛紅 的回答。

基辛格在《大外交》這本書里,這樣評價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令人驚訝之處,不在於最後引發全球大災難的是一樁與先前眾多的危機相比顯得單純的事件,而在於它被拖延了許久才發生。」——《大外交》,基辛格 著,顧淑馨、林添貴 譯,海南出版社,2012

在薩拉熱窩事件之前,其實有很多事件和這件事件性質類似,只不過是解決得稍微好一點,因而沒有擦槍走火。比較明顯的是「波斯尼亞事件」和「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參見《脆弱的崛起:大戰略與德意志民族的命運》)

我們想像在另外一個時空,是「波斯尼亞事件」引發了一戰。於是題主就會問:「為什麼是奧匈吞併波斯尼亞引發了一戰,奧匈不是跟波斯尼亞打么,怎麼把俄國土耳其牽扯了進來,又把德國和英法牽扯進來了呢?

或者第三個時空,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引發了一戰。於是題主就會問:「為什麼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機引發了一戰,而第一次危機就能解決得好?」或者「德國人和法國人在八竿子打不著的非洲的爭端,怎麼就在歐陸引發了世界大戰了呢?

這就像,我沒有穿防護服,進變電站里維修。第一天沒事,第二天沒事,到第五天,高壓電把我打死了。那麼上了天堂的我會問:「為什麼是第五天把我打死了?我第一天第二天怎麼就沒事呢?」如果第五天我正好被烏鴉啄了一下,是不是問題改成「為什麼我被烏鴉啄了一下就被電打死了?這兩個八竿子打不著啊?」

原因是我沒有穿防護服啊魂淡!

=======================我是隱藏問題的分割線==============================

然後是第二個問題:「為什麼一戰前有這麼多作死的事情?

我的答案是:「因為沒有共識」。

在三十年戰爭後,維持歐洲和平的是「威斯特法利亞條約」體系。在拿破崙戰爭後,維持和平的體系大體是梅特涅建立的「維也納體系」。

而維也納體系的基本點是,大家都是君主國,君主國要聯合起來鎮壓革命。君權的神聖性是共識。而夾雜其中的,就是流傳已久的「均勢」體系。幾大強國(英法俄奧普)里保持較鬆散的聯盟,只要不出現一對四,大家都覺得甩胳膊干仗不划算,有話好好說,一起鎮壓革命蠻開心蠻開心的。

然而事情是變化的。首先是法國的拿破崙三世上台。他覺得維也納體系是圍堵法國用的,因此處處找茬,而且革命是他大伯拿破崙一世賴以上台的東西,是「家風」啊,所以到處輸出革命——支持波蘭革命,支持義大利革命。

然後是奧地利自己,聯合英法搞了一場克里米亞戰爭。俄國人不爽了:「大家都是皇帝,你受法國SB暴發戶挑撥,居然來打我?」共識逐漸破碎。

接下來是德國統一。這樣德國就成為歐陸第一強國,一下子改變了力量對比。「三皇同盟」這種基於意識形態的東西再也難以為繼了。

歐洲進入了現實主義外交。

而現實主義,就是誰在這個地方拳頭大,誰在這個地方說了算。比如說,俄國雖然力量比較弱小,但是在巴爾幹是說的上話的。而法國則保持在北非的影響力。大家都是鎮壓革命的皇帝同盟的時候,還可以說「德國皇帝你看波蘭這兒革命了,雖然是在我俄國地界,但是我怕他們失敗了跑德國,你幫我殺個人,偶爾借點錢無所謂」。現在就得斤斤計較了。

所以俾斯麥就必須搞非常複雜的各種同盟——思想上繼續和俄國、奧匈「三皇同盟」,軍事上拉奧匈,然後再和俄國「再保險條約」;給土耳其支持,以免其崩潰使俄國得到出海口;經濟上表示不和英國競爭,然後在殖民地問題上聯合法國嗆英國,但是不發展海軍,和英法同時保證低地國家的中立向英國示好……甚至在遠東,他都故意賣給清政府鐵甲船,在中法戰爭期間留在德國船廠不出去結束了再交付嗆法國人。在各個層次上不同的同盟,才能維持均勢。

俾斯麥並不是以精細見長的人。他的外交體系非常精密,只能說明他不得不這樣做。

接下來這個體系越來越高,越來越厚,越來越精密,俾斯麥下台後,後人智商不夠玩不轉了。

然後就玩兒脫了。

基於現實主義的外交需要非常驚人的技巧。這個技巧是剛剛進入世界大國行列的德國(除俾斯麥外的高層們)所不具備的。

況且這時候本來應該出來頂的英國外交家們(他們常常搞均勢,外交手腕非常嫻熟),也出現了一個低於平均值的格萊斯頓,也玩兒脫了。

玩兒脫的一個表現是,同盟國和協約國,本來應該對「共同的」威脅才做出反應,然而卻紛紛被盟友綁架,為了一個「只針對某個成員國的」「單獨的」威脅打了起來。

一個結果就是,西線大戰役都打完了,比利時都快被佔了,本來應該最先打的奧匈和俄國還沒有接觸。也是弔詭。


作為一名(自認為的)馬克思主義者,我認為 @羅一覺 的答案是個好答案——好就好在這個答案把對歷史唯物主義的一種常見的誤解集中地表現了出來。

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自詡為馬克思主義者的人)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是片面的、機械的、線性的:他們把歷史唯物主義當作了牛頓力學,用研究單質點、剛體或者簡支梁的受力問題去看待歷史,以為給定邊界條件和初始條件就會解出確定值。有的人就這麼去硬套歷史,彷彿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有的人覺得歷史沒那麼多「必然」,於是就乾脆把歷史唯物主義給否定了。

歷史唯物主義從不否認偶然性和人的主觀能動性;事實上,必然性是通過大量偶然性表現出來的,從異化到揚棄的辯證法也需要人的主觀能動性去完成。理解歷史唯物主義,不應用研究牛頓力學中單質點、剛體或者簡支梁的受力問題的視角去理解它,而應用量子力學中研究波粒二象性的視角去理解它。歷史唯物主義講「第一次世界大戰必然發生」,並不是講「第一次世界大戰必然在1914年由薩拉熱窩事件引發」,而是講「在20世紀初的資本主義世界,各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尖銳到必須由世界大戰來解決」。

在薩拉熱窩事件之前,以老歐洲為核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已經不止一次地面臨過類似的危機。包括薩拉熱窩事件在內的任何一次危機,可能確實如羅一覺所說,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很小,就設為0.1好了;再假設各危機彼此獨立,那麼就可以算出:

1次危機,至少有一次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1,未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9;

2次危機,至少有一次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19,未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81;

3次危機,至少有一次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271,未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729;

4次危機,至少有一次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3439,未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6561;

5次危機,至少有一次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40951,未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59049;

6次危機,至少有一次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468559,未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為0.531441;

……

到44次危機,至少有一次引發世界大戰的概率就已經突破0.99了,差不多就成必然了。

也就是說,那個以老歐洲為核心的資本主義世界可以躲過一次、兩次危機,但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老歐洲及其周圍有太多的火藥桶,長遠來看,世界大戰的爆發就是必然的。人類運氣不怎麼好,還沒有等到第44次危機,世界大戰就已經爆發了。

這還沒用到什麼量子力學(當然實際中也用不到),只是單純的古典概率的簡單計算而已,而且假設條件也作了極大的簡化,但這應該足以粗略地說明什麼叫「歷史的必然性」——「必然性是通過大量偶然性表現出來的」。

推薦閱讀《歷史上有哪些影響很大的軍隊嘩變事件?產生的原因是什麼,之後又是如何解決的? - 馬前卒的回答》和《尼采與法西斯和納粹究竟是何關係? - BEIDA 皮皮的回答》。


開宗明義:我認為一戰的爆發不是一件必然發生的事件,對1914年的歐洲來說,戰爭只是由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外交事件和少數鷹派引起的一種可能的結果。題主的觀點沒有錯,那些國家沒有必要被捲入這場戰爭。

(回復 @楊愛紅答案在最後 )

如果我們用結果去推導一戰爆發的原因,我們能找出一千個一萬個理由來:殖民地分配的爭議,德國的崛起,三國同盟等等等等。我們習慣了從大格局上分析歷史事件,張口閉口「奧地利必須入侵塞爾維亞,因為事關國家尊嚴」 或者「 俄羅斯當然見不了自己的斯拉夫兄弟(塞爾維亞)被人欺負」 以及「英國當然不許德國挑戰自己的海上霸權」 。

然而這些抽象的主語「德國」「俄羅斯」「奧地利」等是不存在的,真正做決定的是那些皇帝們外交官們和將軍們,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各自的性格,處在各自繁複的利益關係之中。他們的想法不能代表他們背後的國家,但他們的選擇會決定各自國家的未來。每一個提筆寫下宣戰信或是發起總動員的皇帝都明白,皇國興衰在此一戰,這是賭博,而不是註定要發生的歷史。

我相信如果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和奧地利皇帝約瑟夫弗朗茨這三個皇帝避開他們的官僚,開一場三皇座談會,亮出各自的底牌,就會發現各自的利益矛盾沒有劇烈到需要發生戰爭的程度。甚至,如果他們看的長久一些,他們還會發現,一個歐洲的皇室同盟才是他們迫切需要的維持舊歐洲秩序的聯盟。

如果說歷史是隨機的和不可控的,是由機緣巧合和不理智政客組成的話,那麼把歐洲推向戰爭的,由薩拉熱窩開始的七月危機(July Crisis)是最好的一個例子。從1914年六月二十八日奧地利皇儲費迪南遇刺到七月三十一日俄羅斯開始全國動員,在整整一個月的時間內,歐洲列強無數的外交人員們都在為和平做著努力。對他們來說,戰爭從未是一條不可避免的道路,和平的希望從未消卻,甚至在一些瞬間看起來那麼唾手可得。

一個部長的戰爭

奧地利帝國戰爭部長康拉德 馮 霍森道夫

(Conrad von Hotzendorf)是主動把奧地利帝國推向戰爭的主要勢力,甚至可以說是一戰爆發的罪魁禍首。作為一個從平民上位的戰爭部長,康拉德一直有復興哈布斯堡皇室光輝的理想抱負,戰爭和榮耀,是他畢生追求的兩樣東西。費迪南的遇刺在他眼裡是一個機會,一個通過征服塞爾維亞來重振奧地利帝國的機會。整個七月間,他有意識地回絕了所有可能的和平機會,一意孤行地把奧地利推向了一場毫無準備的戰爭。

在費迪南大公遇刺之後,奧地利帝國外交部長貝奇托德(Berchtold)馬上命令手下前往柏林和威廉二世進會面。旅途的目的,就是讓德國在塞爾維亞問題上和奧地利站在一起。奧地利外交官讓威廉二世相信了這場刺殺以及現在巴爾幹的緊張關係只是又一個常見的區域紛爭,而且奧地利只是想要捉拿兇手。威廉二世於是答應了奧地利來使,不論奧地利做什麼,德國都會支持。會面結束後威廉二世前往北海進行了一場為期一周的油輪度假,這顯然不是一個馬上要發動戰爭的皇帝會去做的事。

這個承諾就是著名的空白支票(Blank Cheque),貝奇托德外長得到德國人的保證後一下有了底氣,瞬間變成了鷹派,認為有了德國的幫助,奧地利軍隊一定可以碾壓塞爾維亞,走上輝煌巔峰。戰爭部長康拉德更來勁了,他主持奧地利給塞爾維亞發去了一個包含十條極端不平等條件的最後通牒,其中包括讓塞爾維亞政府徹查國內所有反奧組織,讓刺客在奧地利受審,讓奧地利警察進入塞爾維亞主導調查等等,這是一個用來被拒絕的最後通牒,是奧地利入侵塞爾維亞的粉飾。然而塞爾維亞馬上透過他在俄羅斯的大使表示他們接受了最後通牒的前九條,只是否決了奧地利警察在塞爾維亞執法這一要求。在這一刻,幾乎所有歐洲國家都覺得事件已經得到了解決,塞爾維亞政府已經仁至義盡了。

剛度假回家的威廉二世得知奧地利發出的最後通牒一事才明白自己被奧地利人坑了。他馬上向德國各個駐外使節派發密電,讓他們告訴當地政府德國對最後通牒一事毫不知情,並不支持奧地利的戰爭行為。威廉二世打算告訴奧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讓他馬上接受塞爾維亞的條件,結束這場鬧劇。

然而威廉二世還是晚了一步。看到康拉德主導的奧地利政府沒有任何改變最後通牒的意願,塞爾維亞在最後通牒的倒數第二天七月二十四號進行了全國動員,第二天面對塞爾維亞的戰爭狀態,奧地利也進行了總動員,然後是俄羅斯,德國,和整個歐洲。

皇室基友

這是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他們是表親,共同祖父輩可以追溯到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克威廉三世和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兩人也同為大國元首,所以私交非常密切,在七月危機中,兩人開始頻繁地進行通信,試圖依靠兩人的能力共同阻止戰爭的爆發。在他們的對話中,他們甚至互稱昵稱willy(威利)和nicky(尼基)。

在奧地利和塞爾維亞開始總動員後,俄羅斯作為奧地利的鄰國也感到了為戰爭做準備的必要。對沙皇尼古拉二世來說,他即希望幫助塞爾維亞拒絕這個最後通牒,又希望維持歐洲的和平。他的外交部長薩索諾夫在整個七月間作為塞爾維亞和奧地利的中間人忙的不可開交。面對奧地利的全國動員,他在七月25日命令了俄羅斯進行針對奧地利的部分動員。然而由於俄羅斯自身複雜的軍事體系,俄羅斯戰爭部長蘇克霍姆利諾夫(Sukhomlinov)向尼古拉二世表示部分動員是不可能的選項,俄羅斯只能進行全國動員,此時已經是七月30日。

30日當天,聽聞俄羅斯動員的消息,威廉二世馬上向尼古拉二世派發了請求和平的電報,並且成功地說服了尼古拉二世暫時取消動員。然而第二天早晨面對因為撤銷動員而憤怒的內閣政府,尼古拉二世對和平的希望又動搖了。此時歐洲的戰爭與和平全落在了尼基的肩上。

在這個混亂的時刻,傳言一個僕人看到了沉思的尼古拉,安慰道:

「殿下,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困難的決定。」

在這一刻尼古拉二世心裡被觸動了一下,長期以來尼古拉一直被視作一個優柔寡斷的懦夫,在他祖先彼得一世的陰影下活著。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必須做出做果斷的決定!他排除了那些嚮往和平的「軟弱」的想法,橫下心來重啟了全國動員。動員的消息傳到柏林,威廉二世也簽署了德國的動員令,歐洲在這一刻重新走上了戰爭的道路。

這是一個比誰先放下槍的囚徒困境。除了奧地利對塞爾維亞有領土野心之外,誰也沒有到非發動戰爭不可的境地,然而這個二十世紀初的大國外交與制衡的遊戲卻把那些希望和平的人推向了戰爭。

尾聲...

1914年七月三十一日,夜晚的聖彼得堡。這次我們的主人公是弗里德里克 馮 波特雷(Friedrich von Pourtales),德意志帝國駐俄羅斯帝國大使。

在這個七月的最後一天,他約見了他的老朋友,俄羅斯帝國外交部長謝爾蓋 薩索諾夫(Sergei Sazonov)。當天早晨,俄羅斯帝國皇帝尼古拉二世剛剛下達了全國動員令,此時散步的兩人都明白,戰爭已經不遠了。在冬宮外的高牆下,德國大使波特雷決定做最後一次努力。

「求您了,看在我們兩人友誼的份上,去說服尼古拉取消總動員吧。」

「不」 薩索諾夫毫無感情地回復。

「這將會是沒有贏家的戰爭,皇室將被推翻,革命會席捲歐洲大陸,歐洲的舊秩序將會覆滅!這場戰爭會是我們自己的墳墓。」

「不」

波特雷幾乎是跪在了地上

「求求你,我的朋友...」

第二天,1914年八月的第一天,波特雷早早地來到了薩索諾夫的辦公室,一同帶去的還有一份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簽署的宣戰書。

來自八月的槍(Guns of August)的敘述:

He went on muttering a few incomprehensible words and staggered towards the window which is on the right of the door, opposite the Winter Palace. There he leaned against the embrasure and burst into tears.

Sazonov, trying to calm him, tapped him on the shoulders. Pourtalès stammered:

"So this is the result of my mission!"

Finally he rushed to the door, which he could hardly open with his trembling fingers, and went out murmuring:

"Goodbye! Goodbye!"

(遞交了宣戰信後)他(波特雷)哽咽了一下,嘴裡念念有詞,靠在了門邊的一扇可以看見冬宮的窗口,眼淚流了下來。薩索諾夫拍了拍他的肩膀,試圖讓他冷靜下來,但也無濟於事了。

波特雷哽咽地說 「這就是我所有努力的結果」

說罷他只想奪門而出,兩手無力地在兩扇門間推出一條縫,嘴裡還喃喃地說

「再見了,再見了。」

======================================================================

回復@楊愛紅 的答案:

其實我這個答案沒有牽扯到唯物主義史觀,要表達的是在1914年這一場危機中,歐洲各國開戰的可能性很小而已。

您說的也很有道理,每一次危機都是對歐洲舊秩序的考驗。我認為在二十世紀初的這段時間裡,是有若干危機可能導致一戰,包括薩拉熱窩事件。但這不是說戰爭完全是不可避免的。

您說等到第44次危機的時候戰爭的可能性就到了99%,但有沒有可能,在沒有一戰的歐洲,各國之間因為殖民地和地緣政治產生的衝突會通過非暴力的手段解決呢? 這個每一次危機就會增加戰爭的可能性的結論,是建立在歐洲各國長期維持著不變的國際關係這一前提上面的。而國際關係是持續流動的,不斷變化的,各國之間的利益矛盾也會不斷變化,所以您說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在19世紀後半葉後一場大戰肯定會爆發,就只是在說未來肯定會有戰爭爆發罷了,如此寬泛的預言當然準確了。

舉個例子,如果直到1940年世界都是和平的,那時的美國因為資本主義發展到極盛,對工人階級的壓迫也發展到極盛,根據馬克思主義史觀革命就爆發了。革命後的紅色美國開始對歐洲大陸的腐朽的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解放,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這是一場新社會主義國家和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戰鬥,這場戰爭的本質和原本我們世界線里的帝國主義狗咬狗的戰爭相去甚遠。

說到底我們誰也沒有重置歷史的能力,說一件歷史事件在一定時間段內必然會發生,那得讓一千個一萬個相同設定的平行世界運行得出相似的結果才行。這種實驗顯然是不可能的。

另外馬克思畢竟是19世紀的歐洲人,他的那套理論解釋那個時間段的歐洲歷史當然準確了,但你用他的理論去解釋別的地區別的時間的歷史,比如中國古代歷史就顯得非常不準確了。中國自秦朝以來所建立的中央集權的政府是封建還是資本?為什麼可以存在兩千多年?不是說註定會被統治階級推翻嗎,如果英國人不來中國這個樣子可以維持多久?馬克思主義歷史觀要是真那麼神,你能大概地用馬克思主義預測一下下一次世界大戰的時間和性質嗎?


從技術角度來看,那個時候的總動員堪比現在的核捆綁。

一旦一個大國開始總動員,旁邊的大國毫無選擇,只能跟著總動員。


4頭獅子都在為搶同一塊肉而打起來,他們打起來並不在於到底是那塊肉


我看過一種說法(不是專業著作)。說其實當時所有國家領導層都沒想到戰爭會打到這種程度。

你看歐洲打了上千年了,估計當時各國都以為這不過又是一次勢力劃分的有限戰爭而已,決策層沒意識到工業化的總體戰是個怎樣不死不休的局面。

畢竟上千年來大家都是談不攏就打一架,從伯羅奔尼撒、布匿戰爭、英法百年戰爭、三十年戰爭、克里米亞戰爭等等等等;談判桌上搞不掂的大家就用拳頭說話。

結果沒想到總體戰根本收不住,一路打成了世界戰爭。工業化也大大增強了戰爭能力,把戰爭的殘酷程度推高到一個難以想像的高度。

所以結論是,其實各方沒想打世界大戰,都以為戰爭會是有限的,大家打打殺殺千多年了,打仗不新鮮;要說參戰國多和作戰面積廣,三十年戰爭和七年戰爭基本也是把歐洲幾個大國都卷進去了,七年戰爭的戰場跨歐亞非也不小了,也不叫世界大戰。各方都沒猜到工業化的戰爭會殘酷到何種地步。

最後就跟穿了紅舞鞋一樣一打起來根本停不下來,規模越打越大,順著世界大戰就一條道走到黑了。

我覺得挺有道理,但到底外行之見,還請看不過眼的大牛反駁力度不要太狠。


@羅一覺 的觀點很有意思。我來補充一下。

戰爭之路是這麼走的。奧匈帝國挑釁性地向塞爾維亞最後通牒。糾結一番後塞爾維亞進行全國動員。俄國一看這不行,於是照上面兄台說的開始總動員。

好我們按下暫停鍵,到這一刻為止,矛盾主要是在東歐。西歐雖然劍拔弩張了多年,但是並沒有到非開戰不可的地步。按理就算打起來也是德國向俄國宣戰(俄國總動員需要兩星期)並且迅速擊垮俄國。但是此刻德國卻偏偏同時向法國發出最後通牒。並且在法國拒絕後向法國宣戰。英國按照英法協約也向德國宣戰。於是就幹起來了。

德國為什麼感覺這麼缺心眼,有資料說是因為坑爹的施利芬計劃。由於夾在俄法之間,德國如果面對兩國同時進攻,法國大約24-48小時可以完成總動員,俄國則需要兩周。於是總參謀長施利芬就制定了先擊潰法國再轉身進攻俄國。但是問題來了,如果是俄國單方面挑釁呢?好像沒有啥精心準備的應對方案。於是幽默感十足的德國人就在俄國單方面動員的情況下非要按照施利芬計划行動。真是德國式的幽默。

這場列強戰爭的開端是如此的有意思。因為即使協約國內部也非鐵板一塊。英法和俄國可謂各懷鬼胎。英國對俄國的厭惡並不亞於德國。為了保證歐洲勢均力敵英國是希望德國有抗衡法國牽制俄國的能力的。假如俄國和德國單方面幹起來,即使法國自己要捲入衝突,英國會不會履行協約義務其實很難說。。。


@楊愛紅 的歷史分析完全是站不住的;當任何一個二元論出現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是否有 third alternative;比如一次意外導致英露諒解失敗了,導致美國和德國聯合了呢,導致法國和德國突然發現一切都是英國的錯所以我們登陸英國讓蘇格蘭獨立吧......

當然,意外可能一次不夠,但是如果一次又一次也許這些平行時空就能發生了呢。

楊的模型就像一個奇怪的EU mod,各國的政治界面上只有一個叫做「發生一戰」可點,所以最後肯定有玩家手滑

這就是古典概率論的誤用。如果我們堅持這種古典概率論的話,我們可以推導出各種各樣與現實偏離很遠的平行世界,比如歐亞非埃及大帝國什麼的

對於一戰起源,我比較喜歡的一個理論是這個

有哪些關於一戰起源的著作? - 知乎用戶的回答

不過我還是建議早日研究出 AI 什麼的或者給國關學家足夠的研究經費讓他們去非洲做實驗


我不同意最高票答案把一戰歸因於偶然,事實上一戰是必然爆發的,偶然的是什麼時候爆發,因為什麼事情爆發。

為什麼要世界大戰,根源在於資本主義的擴張性,為了爭奪全世界的原料勞動力市場,必須不停擴張擴張擴張,誰不擴張誰就落後。一開始世界還很大,西班牙葡萄牙去美洲挖人家的礦就能滿足;後來英國崛起,擴張變為了搶奪各種原材料和發展當地經濟,消滅土著居民;最後不開化國家被分完了,連剛果這種野生動物園都被比利時給拿去了,列強開始毆打半開化國家迫使其半殖民地化,殖民方法也從掠奪轉向資本輸出:就地辦廠銷售產品。

這時候全世界已經被列強瓜分得一毛不剩,繼續擴張要不就去南極建科考站,要不只有開戰一條路,所以世界大戰成了必然。

從微觀角度來說,在一戰之前,威廉二世29歲年輕氣盛,罷免俾斯麥,同時擴張海軍和陸軍,這總不能是為了儀仗需要,必然會發生一場陸軍對付法國、海軍對付英國的大戰,這已經是世界大戰了,偶然不存在於發不發生,只存在於什麼時候發生。

薩拉熱窩一聲槍響,給歐洲帶來了飛艇飛機、坦克、氯氣芥子氣……


這是一整套歷史,不可分割。

中國有一句話叫前因後果。講文藝復興,講現代文明都要從突厥中興開始。

========================W君專用分割線========================

突厥中興

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被阻斷,歐洲需要新的航道,這就是人類現代文明的新紀元。

奧斯曼帝國(突厥人)強勢崛起,控制了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壟斷、控制了東西方貿易,他們一度打的歐洲諸國無還手之力。對內他們包容、開放,用猶太人當自己的財政大臣,用宗教自由和泛民族主義控制國家,在地中海、印度洋、西太平洋他們實現了絕對控制,他們的知識分子可以自由的學習歐洲各國的文化和文明,甚至還有人專門研究中國的儒家、道家、法家、佛教哲學,在中國的廣州、泉州、揚州、西安、洛陽、南京有穆斯林聚居區,奧斯曼帝國甚至攻下了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爾。並把伊斯坦布爾作為新的首都,把東正教最大的教堂改成了清真寺,用以彰顯意志和決心。

========================W君專用分割線========================

十全武功

而當時的歐洲還處於矇昧無知的狀態,東方的中國還在無止盡的燒書殺人,日本還在研究所謂的蘭學,世界上只有一個地方是繁榮、開化的,那就是奧斯曼帝國。歷史上甚至出現這樣一幕,奧斯曼帝國的士兵拿著火炮、火槍和騎著戰馬,拿著長矛、弓箭的歐洲士兵會戰,最後輕而易舉的消滅那些技術落後的歐洲邦國和民族。我們只知道拿破崙和希特勒遠征莫斯科,其實1571年奧斯曼帝國就焚毀了莫斯科,並計劃征服俄羅斯。

========================W君專用分割線========================

帝國危機

伴隨著開明、強勢君主蘇萊曼一世的死亡,一些極端保守的知識分子和極端排外的宗教人士浮出水面,並控制了這個國家,開始出現後宮干政、排猶主義、殘害少數民族、思想控制、原教旨主義、軍國主義、軍權世襲等弊政。在此情況下,土耳其逐步滋生了改革派。塞利姆三世也試圖嘗試改革,但這個時候的既得利益者已經羽翼豐滿,最終塞利姆三世死於自己的改革之下。此後奧斯曼帝國進行了類似於中國戊戌變法+洋務運動的社會改革,但是由於既得利益者的不配合和反對,奧斯曼帝國所有的改革都失敗了,甚至改革走向了反面,不但沒有改變國家存在的問題,反而使既得利益者的勢力越發強大。18世紀初期艾哈邁德三世的「鬱金香改革」,19世紀初期塞利姆三世的新軍改革,繼起的馬哈茂德二世改革,都以歐為師,但他們不是被廢,就是被殺。20世紀初青年土耳其黨人推動的君主立憲也失敗了。究其原因,土耳其的改革充其量是一種改良運動,雖然推動了傳統社會的改造,但是學習只停留在「技術」的層面,無法完成制度的革新,更不要提對文化的改造。希臘、塞爾維亞、黑山、瓦拉幾亞及摩爾多瓦先後獨立。奧斯曼帝國已經無法實現北非的有效管理。1798年埃及先後被法、英兩國佔領,1830年阿爾及利亞被法國佔領,1881年突尼西亞被法國佔領,1912年利比亞被義大利佔領。與此同時奧斯曼帝國的君主立憲和憲政改革又一次的失敗了,也加劇了帝國危機。1908年奧匈帝國吞併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1911年失去黎波里和昔蘭尼加。

========================W君專用分割線========================

無上光榮

曾經的奧斯曼帝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列裝火炮和火槍的國家,是全世界第一個擁有空軍的國家,曾經擁有世界最強大的海軍,甚至一度向西歐公派留學生。改革無效,唯有革命。1922年土耳其終於想通了,廢止了精神社會,驅逐了蘇丹及其王室,稱其為不受歡迎的人。經過二百多年的掙扎與反思,土耳其終於選擇了凱末爾式革命,在確立現代制度之後,進行文化革命,開始選擇脫亞入歐。

========================W君專用分割線========================

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伴隨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勢力的衰退,希臘、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黑山先後獨立,1912年10月9日巴爾幹聯盟組成聯軍向奧斯曼帝國宣戰,大有瓜分小亞細亞半島的氣勢,這就是第一次巴爾幹戰爭。土耳其大敗,被迫簽訂倫敦條約,放棄巴爾幹半島大部分主權和領土訴求。這次戰爭保加利亞獲益最大,無論從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經濟規模都有了東歐大國的氣勢。

========================W君專用分割線========================

第二次巴爾幹戰爭

由於俄羅斯對塞爾維亞的支持,以及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獨立後可能出現腹背受敵情況的預判,於是奧匈帝國策動保加利亞攻擊塞爾維亞。塞爾維亞為了自保,聯合希臘組成同盟,後羅馬尼亞見有利可圖也加入同盟,土耳其和保加利亞接壤,為保證自己國家的安全,也加入了同盟。戰爭一開始就出現四打一,一邊倒的局面,於是保加利亞戰敗,被迫接受布加勒斯特條約,割讓了一半的領土,這個所謂的東歐強國保加利亞曇花一現,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W君專用分割線========================

奧匈帝國的覆滅

第一、二次巴爾幹戰爭塞爾維亞都是大贏家。前面是野心勃勃的沙俄,背後是乘勢崛起的塞爾維亞,奧匈帝國有點坐不住了,於是想肢解塞爾維亞這個所謂的大國,於是就出現了塞爾維亞青年刺殺奧匈帝國皇儲的事件,一戰爆發了。

========================W君專用分割線========================

一戰前

1914年1月,歐洲很少有人能想到,7個月後,世界將發生一場災難性的戰爭。當時的歐洲,英國正忙著應付愛爾蘭自治運動。巴黎人在關注「卡約事件」。聖彼得堡的焦點是格里高利?拉斯普京(Grigory Rasputin)的人品問題。與此同時,一個身無分文奧地利青年畫家(24歲)正在慕尼黑逗留,以逃避祖國的徵兵。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

========================W君專用分割線========================

英國的狂妄和恐懼

英國通過幾個世紀的努力,終於成為世界的主宰,並通過現代金融手段以黃金為基礎的英鎊金本位體系控制全球經濟,通過強大的艦隊和海外殖民地,形成了日不落帝國,但是英國懂的,陸權理論始終是英國的噩夢。

========================W君專用分割線========================

美國前期的孤立主義和戰後攻而不佔的政策

戰爭早期的美國有兩種人反對戰爭,一種是德國人,一個是愛爾蘭人,這兩種人是美國第一、第二族裔,他們高調的反對戰爭,促使美國陷入孤立主義的窘境。

========================W君專用分割線========================

武王舉鼎

德國不怕英國,即使英國再強大些,德國也不怕。德國怕的是俄國,俄國已經有效控制了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當時的俄羅斯開始減緩軍事擴張的步伐,開始準備國家全面的工業化,德國當然明白這意味著什麼,不管是在市場經濟競爭還是國力、資源等方面比較,德國絕對競爭不過俄羅斯這樣的超級大國,德國的命運必然是像波蘭那樣變成附庸,最後被吞併,所以德國做出了唯一正確的選擇,那就是先發制人。戰爭從一開始就變成了魔鬼的遊戲,德國為進行廣泛的戰爭動員,開始實行軍國主義,並在1917年宣布了超限戰,這觸及到美國商業利益的底線,隨後美國加入一戰,德國戰敗。

多少年後,當蘇聯開始工業化,希特勒不可避免的開動了戰爭機器,其實道理很簡單,假如今天俄羅斯遷都聖彼得堡,或者有資金實現大規模的電氣化、工業化、信息化,那德國將以最快的速度武裝到牙齒,德國的國家戰略沒有選擇。

這就是德國發動戰爭的源動力。

========================W君專用分割線========================

法國式的炮灰

法國絕不容許一個歐洲陸權大國的出現,假如有這樣一個國家,那就一定是法國。法國在一戰中付出了極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社會對戰爭破壞產生了很大的消極影響,這也導致了法國在二戰中不戰而降。英國之所以要把法國拉進聯合國,目的是為了制衡自己親密的盟友------美國。

========================W君專用分割線========================

俄羅斯的態度

其實俄羅斯的工業化,完全就是個鬼話,俄羅斯內部太多的民族問題需要消化(蘇聯解體的主因),由於疆域過於龐大,導致行政管理的成本居高不下,根本就沒有能力去發展所謂的工業化,即使在若干年後的蘇聯,也面臨這個問題,行政管理成本過高。

所以俄羅斯需要這場戰爭,打仗叫少數民族去,死誰都是好事情,最後俄羅斯完成了巴黎公社沒有完成的任務,建立了第一個人民政府。

========================W君專用分割線========================

奧匈帝國的如意算盤

奧匈帝國內部長期存在南斯拉夫分離主義,而且有證據表明俄國支持這些活動,奧匈帝國希望通過和德國結盟對內可以無底線的鎮壓南斯拉夫人,對外可以抵擋沙皇俄國的軍事進攻。戰後奧匈帝國覆滅,現巴爾幹地區的經濟、文化、政治都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上徘徊,所謂歐洲經濟一體化完全就是冰火兩重天。

========================W君專用分割線========================

奧斯曼帝國的重生

奧斯曼帝國對亞美尼亞的政策就是屠殺,性質堪比納粹,從戰爭的角度講奧斯曼帝國是失敗了,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國家轉型成功的範例。新的國家土耳其誕生了,大量的邊疆地區被放棄,土耳其沒有奧斯曼帝國那樣多的民族問題,沒有過高的行政管理成本,大學、圖書館、歌劇院等拔地而起,新的世俗國家體製為新的國家塑造了新的生命力。現在一些沒有政治頭腦的土耳其政治家妄想恢復奧斯曼帝國,就行政管理學的角度講是很荒謬的。

========================W君專用分割線========================

命運的抉擇

一戰對中國政治的影響。總統黎元洪不支持參戰,總理段祺瑞想參戰,於是爆發府院之爭。段祺瑞尋求軍隊支持,組成督軍團向黎元洪施壓,最後中國向德國宣戰。黎元洪期望張勳支持,張勳因為德國支持帝制,所以不願對德宣戰,卻在黎元洪面前表現的唯唯諾諾,換取了黎元洪的信任,最終導致了張勳復辟,最終段祺瑞趕走張勳,大權獨攬。戰後中國爆發著名的「五四運動」,中國不可逆轉的走上了另外一條道路。

一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伴隨著一戰的興起,中國因為遠離戰場,接到了大量歐洲軍事和工業品訂單,進入了一個和平高速發展的時期。

一戰對中國社會的思想改造,戰後馬列主義傳入中國,伴隨著五四運動的興起,社會主義思潮進入高潮階段,並直接導致了今天的無產階級專政。

========================W君專用分割線========================

第一次非典世界大流行

對一戰做出最大貢獻的就是中國人,中國人第一次把H1N1版本的禽流感帶到歐洲,導致全世界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死亡超過七千萬至一億人,最後各國被迫提前終止戰爭。這也是為什麼西方對中國H7N9版本的禽流感、非典高度恐慌的原因,人家的生命可是非常寶貴的。

========================W君專用分割線========================

鉛封列車

德國人的陰招。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德國人為避免兩線作戰,大力支持一個叫列寧的革命家,用黃金和鉛封列車向沙俄輸出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為德國二戰戰敗埋下伏筆。假如當時沒有鉛封列車,就沒有蘇聯,假如沒有蘇聯,就沒有蘇聯工業化,假如沒有蘇聯的工業化,二戰德國就不會戰敗,印度教說世界是個環,你不得不說世界就是這麼可笑。

========================W君專用分割線========================

戰後經濟

戰後的歐洲要求懲罰德國,法國希望德國被肢解,英國希望德國賠款,美國希望戰後和平。

1919年的凱恩斯希望可以用發行債券的方式讓德國緩一口氣,最後凱恩斯失敗了,寫下了著名的《和平的經濟後果》。21條傳到中國,中國人終於想明白了,新青年從宣傳自由主義變成宣傳共產主義,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前赴後繼的推動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戰法國被佔領,英國失去了日不落帝國的榮光,巴爾幹戰爭、伊拉克戰爭、巴以衝突,這些都是拜巴黎和會所賜。所以說看一個政治家的水平優劣,要從歷史的角度來看。

========================W君專用分割線========================

戰爭應激性創傷

一戰的血腥、殘暴,讓人類對歷史開始反思。戰後俄、德兩國割地賠款,義大利認為分贓過少,日本沒有達到他瓜分東亞和東南亞的戰爭目的,法國慘勝如敗,英國多年累積的財富付之一炬,奧匈帝國灰飛煙滅,美國拒絕為歐洲承擔義務,那些戰爭中活下來的人們,生活在劇烈應激後的恐懼和痛苦之中,一些極端主義的思潮開始出現,比如說:法西斯主義。

========================W君專用分割線========================

戰後滿意度調查

一戰的結果就是誰都不滿意,法國不滿意,美國不滿意,英國不滿意,日本不滿意,中國不滿意,德國不滿意,蘇俄不滿意,不滿意就打唄,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因。

========================W君專用分割線========================

巴爾幹火藥桶

誰會想到地球村死這麼多人,只是因為幾個突厥改革家搞了個軍隊世襲制;只是因為保加利亞人過度膨脹的野心;只是奧匈帝國想入侵東歐的一個小國;只是因為德皇不認可俾斯麥連俄、連奧的三角同盟關係;只是因為一個塞爾維亞青年的一時衝動,政治因果妙不可言。

========================W君專用分割線========================

為什麼南斯拉夫會被肢解?

南斯拉夫對構建歐亞非帝國的重要性。怎麼用語言形容呢?德國的希特勒和蘇聯的斯大林已經締結同盟性質的條約,但是斯大林提出了一個新的要求,那就是巴爾幹要在蘇聯的勢力範圍,希特勒的回答就是:騎兵連,進攻。誰佔領了巴爾幹地區,誰就能構建一個歐亞非帝國。二戰後,蘇聯已經探察到了西方國家的底線,所以不敢染指巴爾幹和小亞細亞地區。

所以擁有七條國界、六個共和國、五個民族、四種語言、三種宗教、二種文字、一個國家」的南斯拉夫就一定要被肢解,不然假如有政治家構建一個巴爾幹區域經濟一體化,就會威脅到英聯邦的海洋利益,法國的地中海經濟一體化利益、美國的國家石油安全戰略利益。

========================W君專用分割線========================

科索沃戰爭

巴爾幹地區是一個奧斯曼土耳其放棄,歐洲和俄羅斯都不能控制的三不管地區,而這個三不管地區又和土耳其、歐洲、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政治、經濟、民族、宗教聯繫。

伴隨著蘇聯勢力的退出,巴爾幹地區再次出現動蕩和統一的跡象,這就是美國為什麼操刀21世紀科索沃戰爭的起因。 因為傳統的歐洲勢力和新興崛起的美國都不願意巴爾幹出現一個新興的大國,最危險的是這個大國有能力用暴力或者市場一體化手段統一巴爾幹地區,而這些所謂的巴爾幹地區積極因素,就他們看來都是不穩定因素。美國、英國所遵從的都是奧匈帝國的強權思維,這就是為什麼南斯拉夫會被肢解的原因。

科索沃、黑山本身沒有任何戰略價值,但是假如能封堵和削弱塞爾維亞,那就是有戰略價值的。

========================W君專用分割線========================

斯拉夫主義

斯拉夫人又被分為以波蘭為代表的西斯拉夫,以保加利亞和南聯盟為代表的南斯拉夫,還有就是以俄羅斯、烏克蘭為代表的的東斯拉夫,假如這些人被統一起來,他們所佔據的資源和地理優勢,將會形成危害世界安全的新局面。我稱之為:斯拉夫人之矛,這就是冷戰局面的形成。


你可以看一下茨威格的《昨天的世界》,帶你回到一戰前的歐洲


因為需要啊。

19世紀末20年代初,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作用和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著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紛繁複雜,但基本矛盾有三對,即法德矛盾俄奧矛盾英德矛盾。[1]

法德矛盾十分尖銳。普法戰爭中戰敗的法國,失去了原來在西歐和中歐的霸主地位,國內各個階層一致要求報仇雪恨,德國為了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極大擴充軍備。俄奧矛盾的表現是在爭奪對巴爾幹半島的爭奪上。多年來,俄國打著大斯拉夫主義的旗號,向巴爾幹半島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區進行擴展,地處中歐的君合國奧匈帝國也在向巴爾幹半島西北部擴張,又怕在自己統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脫離奧匈帝國的統治而獨立。英國從它傳統的外交政策上出發,力求維持歐洲大陸勢力的均衡,既不願意德國過分強大,也不願意看到俄國的勢力在巴爾幹半島過於膨脹,隨著在殖民地問題上的衝突的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1]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1879年,在俾斯麥的推動下,德奧簽署了「同盟條約」,這個條約具有明顯的反俄性質。後來,由於義大利在同法國爭奪突尼西亞的鬥爭中失敗,俾斯麥趁機拉攏義大利,共同對付法國。1882年,德、奧、意三國簽署了「同盟條約」,三國同盟正式建立。德國成為三國同盟的核心。[3]

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國達成了軍事協議,它規定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俄法同盟形成後,歐洲開始出現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國協約方向推進的第一步。隨著英德矛盾發展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英國調整同法國、俄國的關係,在1904年和1907年分別簽署英法協約和英俄協約的建立,這樣,歐洲兩大軍事集團最終形成。[3]

講白了,你的盟友需要你幫忙了,你是不是應該去幫忙呢?這幾個國家互相都是有盟約的。打戰了自然需要幫忙嘍。所以就卷進來了。如果打贏了就能分一杯羹,何樂而不為。


因為歐洲列強遲早會因為幾個巴爾幹蠢貨打的不可開交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