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古代很少出現宗教勢力大於王權的現象?

儒,道,佛貫穿在幾千年融合交匯,在某個歷史時期都曾佔上風。

但是中國存在如此多的宗教為什麼很少出現像西歐一樣,教權大於王權的事呢?


首先,補下常識,儒不是教,更不是宗教,為一學派。道教和佛教本身也有原因,道佛都講出世。我們始終都沒有一個國民級的宗教,用別人的話來說,漢人是沒有信仰的,兩大宗教的教條又都是出世,形成政治勢力較大的朝代只有唐朝,也是由於唐朝道教嘗試左右政局後,佛教才迎來發展時機,武則天登位後貶抑道教拉攏佛教,道教從此一蹶不振,武則天拉攏佛教後佛教才算站穩腳跟,武則天之後佛道都淡出政治視野。仔細算起來道教發展的也很晚,道教拉老子出來做祖師可見一斑,也就是說先秦我們都還沒有一個成樣子的宗教。中國人是真的不迷信。


如果換一個方向看問題,那中國未必沒有教大於王的時候,而歐洲的教權也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大。

先說歐洲,這個情況比較簡單,中世紀教皇的權利實際上並不很大,我們看到的教廷權利很大程度上是從十字軍東征建立起來的,而其他時候教皇的實際權力並不比其他封建領主大,比如最著名的亨利四世和格里高利七世的衝突,雖然皇帝被逐出教,被迫跪在門前請罪,但反手就驅逐了教皇。還有教會著名的巴比倫之囚事件,法王完全控制了教廷。

再說中國吧,假設理想情況下,中國歷史上的士族都是儒生,如果把儒家看稱儒教的話,一切問題都有了解釋(當然,儒家不是宗教),儒家和皇帝的關係正如教會與羅馬皇帝的關係,儒家精英和僧侶一樣在國家內充當官僚,幕臣和基層教師,教會教授神學,而儒家教育儒法,所不同的是儒家並未有自己的軍事力量。

儒家有過大於王權的時候嗎?我想應該是有的,比如在兩晉時期,士家大族的力量可以左右朝政,在明朝時,不僅儒家思想至上,而且士族勢力也及其龐大,不知道算不算左右朝政。

雖然有相同之處,但是,中國的皇權集中是有目共睹的,這畢竟與歐洲不同。不應該簡單認為中國的常態是教權大於王權,但也不應忽視上述事實。


怎麼沒有?

中國最傳統、最根源的信仰是祖先崇拜。

宏觀來講,祖先崇拜是一種典型的原始宗教。

祖先崇拜在中國傳統社會上體現出來的組織形式是宗族。

眾所周知,封建時代宗法於內先於王法,行宗法打死人或者浸豬籠,王法是不管的。更別提還有個更廣泛的外延概念叫「禮治」。

只不過中國式教權在社會結構上的體現和歐洲正好相反而已。

歐洲式教權壟斷中樞,而中國式教權壟斷基層。


有儒教啊。不過話說回來,儒教再牛也只能改朝換代後在史書里罵。


教權和王權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是衝突的,中國從有史可考的時候就是大一統的王朝了。三大宗教誕生的時期,秦又建立了集權的王朝。宗教被打壓就很正常了,比如梁武帝滅佛。


因為中國人根本就不信宗教,所以也就不存在一個可以超越皇權的宗教權力。

中國人信仰的是儒家,儒家思想實際源於中國自古以來的祖先膜拜,其崇拜的對象是天地君親師,宗教所信奉的鬼神都不屬於儒家的對象。儒家雖不禁止信徒信奉和敬仰其他宗教的鬼神,但也絕不把鬼神作為一個可親近的對象。「子不語怪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都是儒家這種思想的體現。所以經常有人說中國人很奇怪,見了什麼廟都拜,但壓根就不信神靈。在我看來這一點都不奇怪,因為至今大部分中國人還是信奉的儒家思想(雖然大部分人不承認這點),大家都是在用實際行動踐行孔子的「敬鬼神而遠之」的教條而已。


一,中國跟西方的政權合法性問題。

開國都要講究一個名正言順。西方的王室是血統論,自從羅馬帝國之後,歷任君王都要追根溯源,說自己是羅馬王室後裔。丕平創造性的搞了一個獻土,完成了與教皇大人的權神交易之後,一隊名不正言不順的篡位者排隊等著跟教皇大人勾勾搭,你好我好大家好。

在中國,百花齊放的春秋戰國時代,大家都是周人,那麼武王伐紂怎麼破?大家都是黃帝後裔,血脈都一樣高貴(全世界都會血統論,連匈奴和鮮卑都會)。那麼武王伐紂就是因為--紂王失德。接下來就不用說了,誰的拳頭大誰就有德。犯不著樹立一個神來給自己撐腰。沒有抬高神權的必要。

二,基督教和儒教的區別。

三,貴族政治和官僚治國的影響,為什麼南北朝門閥制度下的宗教勢力最強盛?

以上都可以歸結為教化民眾,佔領輿論高地的需求。

更深的原因就不挖了。

不想寫了,羞愧的匿。


佛教初入中國時確實有此趨勢,北朝時北魏太武帝,北周周武帝兩次滅佛直接導致了佛教的轉變,僧官制度形成,本土化趨勢加劇。太武帝禁斷佛道的直接原因就是以強力降不臣。諸法宗教可在亂世大興,但中國廣袤的疆域直接導致了割據政權的強大,佛道可猖獗一時卻絕難壓服王權。對於中國政權來說,即便是亂世,也不過是帝王統治之策的附屬並非直接必須,因為務實的儒家自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機構,統治之策。況且中國大一統之世常有,東晉南北朝長達近三百年的絕好時機尚且不能讓佛道干預王政,更何況後世……且歷代帝王大多外儒內法,宗教根本滲透不進中國的國策之中,談何高於王權,帝王一念不知多少僧侶人頭落地,廟毀觀塌


中國是一個沒有真正宗教的國家,本土的道教是各種民間信仰的合集。夏商時期,我們敬鬼神,事事要占卜,周以後我們敬祖先。總之就像孫子兵法第一句說的,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那麼問題來了,祭祀得有祭司,而在中國,大祭司其實就是皇帝本人。

至於外國人多把儒家說成儒教,我覺得欠妥。宗教的理想大都在天堂,在來世;而儒家的理想在人間在現世。

具體的這些問題你可以看看余英時的《士與中國文化》,對你會有啟發的。


1,中國本土沒有形成一個強有力的宗教,道教如樓上所說,組織鬆散,更多是作為一種民俗傳說集合體,且道教自老子開始便推崇出世哲學,這些都不利於它形成如教宗一樣的嚴密組織,佛教自東漢傳入我國開始,就註定不會有基督教一樣的發展了,其時我國已經形成了完備的封建制度,

2,自秦一統六國開始,中國形成了強大的中央集權,王權強大必然不利於神權的發展,如拿破崙時期,著名的從教皇手裡奪過王冠,歷朝歷代的君王都刻意的打壓總監,滅佛,強迫僧人還俗,

3,秦漢時期的大一統的推進,也使得整個國家更加嚴密的團結在一起,便於國家對各個地區的監管和控制,


想到了約翰 穆勒的一句話 在東方,習俗等於宗教


中國大部分時間都有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政府,強大的實力,讓宗教無法插足。

歐洲分裂成幾百個割據王國的時候,教皇權力最大。


因為中國古代的神權落後於王權,而且神權也依賴於王權。

中國是成為了一個已經有萬世禮教的國家後,佛教才開始傳入,而道教一開始也並不是宗教。同時,佛教和道教的信仰都很出世,很少參與到權力之爭,而天主教一開始就渴望掌握世俗的力量,甚至封皇。中國古代寺廟的附屬土地只為宗教提供了經濟利益,而西方的宗教則渴望在土地上建立政權。


嚴格來說儒,佛,道三教都不能算宗教。宗教最大的特點是絕對服從,比如基督教,伊斯蘭教。


舉個利用宗教搞亂王權的例子吧

百度

-------------------------------------------------------------

   孫恩(?~402)為東晉五斗米道道士和起義軍首領。字靈秀。祖籍琅琊(今山東膠南縣境南),家族世奉五斗米道,是永嘉南渡世族。其叔父孫泰(字敬遠)奉吳郡錢塘五斗米道首領杜子恭為師。杜子恭死後,孫泰繼傳杜子恭道法,受人敬信。東晉黃門郎孔道、鄱陽太守桓放之、驃騎諮議周勰等皆敬事孫泰。東晉隆安二年(398),爆發王恭之亂,孫泰以為晉祚將盡,乃以討王恭為名,私合徒眾數千人,準備起事。事未發,司馬道子父子誘斬了孫泰及其六子。孫恩逃入海島,聚眾百餘名立志為孫泰復仇。隆安三年,會稽王世子、揚州刺史司馬元顯發東土諸郡免奴為客者,號曰「樂屬」,移京師充兵役。孫恩趁民心騷動之際,率眾從海島攻克上虞,乘勝破會稽(今浙江紹興),殺會稽內史、五斗米道徒王凝之。會稽、吳郡、吳興、義興、臨海、永嘉、東陽、新安八郡人民群起響應,「旬日之中,眾數十萬」。①孫恩起義軍佔領了會稽八郡。孫恩據會稽,自稱「征東將軍」,置立官職,號其徒眾為「長生人」,上表請誅會稽王道子和元顯父子。東晉畿內諸縣,「盜賊處處蜂起,恩黨亦有潛伏在建康者,人情危懼,常慮竊發,於是內外戒嚴。」②東晉王朝派謝琰率重兵討伐孫恩,浙東八郡起義軍匯聚於會稽,「其婦女有嬰累不能去者,囊簏盛嬰兒投於水,而告之曰:

  『

  賀汝先登仙堂,我尋後就汝』」③隆安三年十二月,謝琰率軍攻下義興,擊殺起義軍頭領許允之。接著進兵吳興;屯兵烏程(今浙江吳興縣南)。分兵配合劉牢之,向錢塘江推進。孫恩見東晉官軍將渡錢塘江,乃率男女二十餘萬口向東撤退。後又退入海島。

  隆安四五年間,義軍與東晉官軍繼續激戰,並一度逼近建康,攻破廣陵(今江蘇揚州)。後因東晉政府加強沿海防務,起義軍給養困難,加以疫病流行,「死者大半」④。

  元興元年(402)三月,孫恩進攻臨海失敗,乃赴海自沉,五斗米道信徒認為他已成「水仙」,投水從死者百有餘人。義軍餘眾數千人復推孫恩妹夫盧循為領袖,繼續鬥爭,後盧循義軍佔領廣州,一度大舉北伐,直至義熙七年(411)終告失敗。

  孫恩五斗米道徒信奉長生久視之道,信仰天、地、水三官,尤其相信水仙。孫恩以五斗米道組織起義,動搖了晉室的封建統治,也引起了南北朝時期道教上層人物冠謙之、陸修靜對道教的「改革」和南北天師道的出現。《隋書·經籍志》著錄有《孫恩集》五卷,已佚。

  雖然在三吳地區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但孫恩除了會用宗教迷惑人以外,並沒有多少才能和遠見。他帶領的軍隊一派流寇作風,到了一個地方,除了殺死地方官之外,就只會劫掠財物,燒毀倉庫房屋,甚至於砍伐樹木,填埋水井,完全是一個瘋狂的破壞者形象。他出身於次等士族之家,本來就恨世家大族佔據著高位,讓他們難有機會進階,所以對他們的屠戮也格外嚴重。王家和謝家首當其衝,除了王凝之以外,包括謝安的兩個侄子在內的許多王謝子弟都被殺死。

  如果孫恩的政治才能再高一些,他本來會有更大的作為。但他缺乏政治遠見,也沒有堅定的意志,這些都註定了他的事業不可能長久。在起兵的初期,他聽說有八個郡的民眾起來響應他,不禁喜形於色,對屬下說:「天下沒大事了,過幾天咱們就穿著朝廷的官服到建康去。」後來聽說劉牢之來了,他又立即改變了遠大目標,轉而說:「就算我只割據浙東這塊地方,總也能做個勾踐!」又過了幾天,聽說劉牢之已經帶著軍隊渡江,他又放低了目標,說:「就算逃走,也沒什麼丟人的!」

  於是孫恩帶著二十多萬百姓向東逃去。在逃跑的路上,他總算展現出了一些智慧,一路上丟下許多財物婦孺,等隨後趕來的官軍們看到了,沿途競相搶奪,這一下給孫恩爭取到了時間,他終於順利逃走了。

  此後孫恩的事業有起有落,返回海島又重登陸地,但終因能力有限,錯過了許多大好機會。當桓玄起兵討伐司馬道子時,官軍本來已經無暇再來和他打仗,但孫恩卻沒能及時整頓隊伍再反攻回去,直到桓玄掌握了朝政,政局穩定下來,朝廷又能騰出手對付他的時候,孫恩才覺得已經無力回天,乾脆投水自盡,一些家屬和信徒也跟著投水自殺。但事後仍然有很多人迷信他,不相信他會這麼容易就死去,稱這些投水的人為「水仙」。

  這次孫恩事件給了朝廷很大的打擊。其間都督軍事的謝氏家族成員謝琰因驕傲大意而兵敗被殺,從此門閥士族徹底退出重要的軍事職位,給劉牢之、劉裕等次等士族出身的將領提供了機會。動亂之後,地方上的百姓都盼著官軍早點過來收復失地,但沒想到劉牢之的軍隊來了以後和孫恩一樣大肆搶掠,百姓們失望至極,紛紛躲藏在外,各地郡縣城中都見不到人影,過了一個多月才漸漸有人回來。一片兵荒馬亂中,只有劉裕的部隊軍紀嚴明,秋毫無犯,一路上都受到百姓的歡迎。如今的劉裕戰功和名望都蒸蒸日上,成了孫恩事件中最大的受益者。

  註:

  ①③ 《晉書》第8冊2632頁,2633頁,中華書局,1974年

  ② 《資治通鑒》第8冊3498頁,中華書局,1956年

  ④ 《宋書》第1冊3頁,中華書局,1974年

擴展閱讀: 1.《晉書》《資治通鑒》《宋書》


推薦閱讀:

外國有「國學」這回事嗎?
豁不出去的妙玉
現在還有真正的武術嗎?
有哪些電影和英劇的片段能展示英式幽默?
中國人最好和最壞的品質是什麼?

TAG:文化 | 宗教 | 中國古代文化 | 中世紀 | 中西方文化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