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國的國產發動機不行,那中蘇交惡期間國產軍機的發動機問題怎樣解決?
書記總體上說的很好了,我就補充一點。中蘇交惡的大多數時間,航空發動機的問題根本不算問題——以當時國內航空工業水平之低,還輪不到航空發動機來拖後腿。
國內殲六的生產周期就遭遇了一系列政治運動,導致一些改型完全是以蠻幹的方式上馬,生產出來的是次品,部隊不願意接收。這可不是發動機的問題。
殲七在仿製階段就遇上大風浪,導致殲七Ⅰ只能靠宣傳畫維持紙面上的戰鬥力,知道八十年代殲七Ⅲ入役中國才勉強有了要地防空能力。後來1997年殲七E服役,號稱「扭轉乾坤的戰鬥機」,這種米格21的改型卻要面對的是F15了。七十年代是空軍想發展殲13高機動戰鬥機,發現翼身融合需要的雙曲面蒙皮成型技術國內實現不了,無奈只能拿三代機的標準去設計一架二代機。加之動力因素最後只得下馬。空軍的一系列計劃,例如殲九,老殲十一,強六等等,對它們而言發動機才是捉襟見肘,而對於最好的米格19和最好的米格21而言,發動機還不算問題。謝天謝地,我們現在不必發展最好的蘇27了。
我來補充:
中蘇交惡大致是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這段時間,「國產軍機」本身的問題遠遠比「國產軍機的發動機」要嚴重得多。當初從蘇聯引進的Mig19,是帶雷達的機炮全天候型Mig19P。沈飛自己改去掉雷達的白天型(東風102),沒有經過測試,結果沒有一架能用,還得從頭仿製原裝的白天型Mig19S。這在1963年才搞定。而中國1961年就已經獲得Mig21F-13的資料了。之後,Mig21F-13並不完全適應中國空軍的需要,而且自身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彈射時坐艙蓋容易把飛行員夾死。中國自己改進的殲7I在1975年搞定,然後殲7II在1978年搞定,大致才是一種比較可用的飛機。完全吃透殲7應當按7E算,這個飛機大幅度改變了翼型和結構。7E定型時已經是1993年,再過幾年F22就首飛了。而中國應當是從殲10開始,才真正有資格糾結髮動機的問題。
詳見殲6、殲7的發展史。殲-6發展始末殲七傳(一)引進與試製同途殊歸——話說國產殲-7系列當然是不解決。
渦噴5、6、8的生產線老大哥都給了,好好吃剩飯就可以滿足當時的需求了.
中蘇分家後仿製的蘇聯發動機只有渦噴7成了。
中國工業的真正實力,從斯貝(剛才手抖抱歉)發動機上就可以見一斑,1975年引進,終於還是沒在20世紀內仿製成功。中蘇交惡期間,軍貿還在進行。
中蘇論戰期間,雙方的重大武器裝備的交流基本停滯,但非戰略類武器裝備以及非軍事工業設備的進出口貿易仍然繼續進行,只不過蘇方要求中國政府全額支付現金或實物。這種斗而不破的狀態一直維持到1972年尼克松訪華。米格21戰鬥機就是1961年3月份中蘇雙方在莫斯科簽訂相關合同,同年8月份開始提供技術圖紙和零部件。以下來自殲七傳(一)引進與試製3 月 30 日劉亞樓代表中方與蘇方簽訂了《關於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帶有 К-13 導彈的米格-21Ф 型飛機的生產許可權、技術資料和關於生產帶有 К-13 導彈的米格-21Ф 型飛機方面給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援助的協定》。協定規定蘇聯政府在 1961 年 8 月至 1962 年 10 月期間將無償地向中方提供米格-21Ф-13 型飛機(含 Р-11Ф-300 型渦噴發動機和 К-13 型紅外製導空空導彈)的全套生產圖紙和技術資料(註:協定並沒有規定包含飛機相關的設計資料),並有償地提供 120 架份當時中國還不能生產的飛機、發動機、導彈所需的部分原材料、毛坯、成品及附件,同時還向中方提供一架樣機、兩台發動機以及飛機、發動機、導彈的部分散裝組合件,整個協議共需支付給蘇聯的費用為人民幣 9,032 萬元。同時中國空軍還將直接購進 12 架米格-21Ф-13 型飛機.
(空3師裝備使用的原裝米格21)米格-21 飛機的仿製工作被確定在當時技術實力最強的瀋陽飛機製造廠(112 廠)進行,蘇聯提供的飛機圖紙和技術資料於 1961 年 8 月陸續運抵工廠,全部技術資料的重量達到 13 噸之多,工廠隨即組織人手投入到工作量浩大的翻譯和複製蘇聯原文資料的工作中去。1962 年 4 月至 9 月之間,按中蘇協定規定由蘇聯提供的 15 架份米格-21Ф-13 飛機散裝組合件陸續地運到瀋陽飛機製造廠,這些散裝件包括了米格-21 飛機第 16 至 22 批次的部件。
另外,60-70年代中國還從蘇聯購買了米-4、米-6的成品。
沒轍,所以才有殲-6包打天下的說法。反正生產線也有,照著造,修修補補的工作還是可以乾的。
湊合用,湊合湊合,湊合湊合,不能湊合也要勉強湊合
中蘇交惡那段日子,中國軍隊的問題列表裡還沒有軍機發動機這種問題……
解決不了,壞一架就沒一架~
有困難要上,沒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推薦閱讀:
※淺談下一代商用航發的發展方向之一——開式轉子(Open Rotor)
※如果把航空飛機的燃料放到普通的汽車裡,會發生什麼事情?
※發動機缸體上面用於安裝固定曲軸的底座如果不在同一平面,出現 1 毫米左右的誤差會出現什麼現象或後果?
※俄羅斯賣給中國24架蘇35,卻賣給印度500台發動機?
※發動機和法拉利一樣快不難,難在還要比它更平順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