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變一個人的定勢思維?

上外教的課,他出了一道非常簡單的題,the mountain is the highest out of all the mountains. 然後他把mountains擦了,給我們填空。我們填了buildings, hills, peaks, ridges, people。都不對。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mountain的同類詞,地形的詞,places之類的。可是我們兩個班的人都是往mountain的同義詞去想。100多個人…

或許我有點悲觀,但是我最深的感受是,中國教育給予學生的定勢思維好嚴重…


首先要闡明觀點,思維定勢本身並不是壞事。

所謂的「思維定勢」是什麼?

如題主的這個例子,在英文填空題寫取代mountain的同義詞時,第一反應是填寫「peak」等單詞。……而答案其實有有更廣闊的範圍,但是由於思維定勢,你會條件反射的先聯繫到同義詞。

思維定勢在生活中有更廣泛的應用,比如:

某人表情沉痛地說:我們今晚不醉不歸!

定式:表情沉痛=遇到了什麼不好的事=順著他。

因此,這個思維定式能幫你更好的處理生活日常的問題。

思維定勢其實是大腦本身為了讓你處理事務更方便而存在的。

思維定勢幫助你的大腦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優先調用那些被應用更多的——換言之,更有用的版塊。

打個比方,如果題主所遇到的這個問題真的問的是「peak」呢?

這時候思維定勢就發揮作用啦。

然後回答題主的問題:」如何打破思維定勢?「

顯而易見你不能打破所有的思維定勢,否則你的生活會變成一團亂麻。

從問題描述來看,題主可能想要打破的更多是「中國的教育與意識形態給我們帶來的僵化的思維定勢」。

從我個人角度來看,打破這種思維定勢的方法是——Stay Open, Stay Hungry,不斷挑戰自己,不斷突破自己,站在不同的立場思考,獲取不同來源的資料。

作為一名不太合格的模聯人,我在過去幾次參加的會議中有過很大的思想轉變。你會發現當你站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等等等國家的立場的時候,很多舉動看起來順理成章,而這些行為在中國媒體口中就會以不同的方式解讀。只有進行過非常徹底的換位思考,你才會突破原有帶來的思維定勢。從毒品到中東問題,從法律制定到案例應用,都是如此。

當我們認為恐怖主義罪大惡極的時候,他們襲擊平民的行為毫無疑問罪大惡極,但是動機呢?那簡直是一筆亂帳,誰都不幹凈。但是如果局限於」罪大惡極「而不深挖,不去看看別的資源,你不會知道的。

然後,其實思維的突破是階段性的,思維定勢之後一定還會有思維定勢,因為大腦處理世界的方式所致,思維定勢的突破永遠不會有盡頭。

談談思維定勢之上的思維定勢吧。

打個比方,

我們毫無疑問的認為」偉光正執政政府「」GC大法好「是一種思維定勢,

但在我們突破了單純的這種思維定勢,開始追求民主與更多東西之後,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我們其實陷入了另一個思維定勢?

「某黨都是壞的」

「民主大法好」

」民主的體現方式是普選「

」中國應該向某國過渡「

我在初中時就是↑↑↑這種思維,在傳統的閉塞的本地已經成為了奇葩,而當我進入大城市的國際高中就讀的時候,我發現——我曾認為我突破了思維定勢,其實只不過進入了另一個思維定勢。

因為思維定勢從它產生的緣由來講,就不可能避免。

徹徹底底的信奉上面的黑體字,其實就是另一種形式的僵化的思維定勢。

我在上了我導師的中國研究課之後發現,其實顯然某黨已經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幹啥都是壞的,其實未必。我們自以為突破了某黨大法好的思維定勢,然後陷入了」某黨啥都不好「的思維定勢——

但這壓根不是真的。

由於舉得例子不是很恰當我不好深挖,但是舉個最淺顯的例子,即使Cultural Revolution確實非常%@!而且毫無疑問的……@*#(*$Q(,但是某黨的政治智慧其實真的很令人嘆服,而且某黨的政治設置其實較好的限制了內部某些情況的產生。世界各地的共黨最終都失敗了,而中國的留存下來,真的不是偶然,當你仔細研究過會發現,不僅僅是有」可取之處「,而且還挺牛的呀。

因此,記住要提防更深一層的僵化的思維定勢。思維定勢本來是沒有錯的,這幫助你更好的認知世界,但是不要讓自己僵硬下來,不要使自己閉塞,時刻準備好改變。

那麼我之前的思維定勢真的對嗎?

不對,那就改。不信,那就去看看真實的資料。

你所閱讀的材料對你造成的影響遠大於你的估計。——在閱讀新聞的時候,不妨設法讀讀看紐約時報、環球時報(……是的很多時候他們看起來都在胡言亂語,so what?都該看看。)、聯合早報,etc.即使你一開始無法認同他們很多論點,但新思維的輸入能夠讓你站得更高,看得更遠——並且,你能夠看到很多細節……你在國內無法獲知的,重要的細節。

如果只是從考試角度來講?在沒有通過傳說中的Final Test的時候,暫且還是保留你在考試上的思維定勢吧,但是與此同時保持清醒——當你在答政治題,論述「政黨統治的合理性與優越性」等等等等的時候,你當然很清楚的明白一部分的論點是有問題的,對嗎?

這時候,明白就夠了。

當你意識到「思維定勢趨於僵化」的時候,離你做出改變就不遠啦。

前面那位博智教育的答主說的真的沒錯,不斷試著推翻自己,不斷換位思考,不要停止批判性思考的鍛煉,對於自我的突破從來不會有盡頭。

思維定勢也好,人生的進取也好,真的不會有盡頭的。

---------------

然後講點題外話……上面那位博智教育的答主 @李師寶 ,毫無疑問您做的是軟廣,只是講的非常動人,但是它還是軟廣……

我對貴機構的願景非常之——呃我中文不太好,尊崇?尊敬?差不多就是這種感覺。但是,您對機構的辯解——軟廣——闡述您所在的機構如何為改變所謂的思維定勢做出的努力,非常動人,您機構做出的努力令人印象深刻。

只是軟廣總是容易讓人有所不適……嗯。不過我覺得其實這說不定也是知乎乃至於整個互聯網以後的發展方向呢,各個機構雖然確實有裹挾的私心(軟廣),但是他們同時對資訊的分享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並且提出了很有借鑒價值的意義。博智教育這位答主在托福學習下面的回答雖然我並不非常同意,但真的很有意義——雖然軟廣還是給我帶來了很多不適感(。

然後就是……恩怎麼說呢? @李道前輩,您在覺得「留學培訓機構最沒資格講突破思維定勢,因為他們教導學生的就是怎麼套」難道不是一種思維定勢嗎?

我就遇到了非常好的培訓機構,老師教導我們「要用例子」,但是例子絕不會自己給你,要例子?那邊整整四五書架的書呀,自己讀完了,不就有例子了嗎?

「所有題目都用例子套,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其實也是思維定勢呀;雖然確實有機構會編寫所謂的萬用例子,但這不表明「例子」就是錯的對吧?

我的歷史老師(外教),商務老師(澳洲商科MBA),英語老師(外教)都教我們,寫Essay的時候要「PEE」——「Point, Example, Evaluation」,也就是說一個論點的證明是一定要提供例子的呀。

我們在商務(Business Management)的學習過程中,討論不同Case,從Walmart,Carrefour,Publix到Starbuck,Huawei, Apple,這些例子,乃至於我們老師要求我們跟蹤的某個公司,最後也都會應用到商務最終的IA,Essay,應對不同的Topic, 這難道也是不對的嗎?

嗯,所以不能一棒子打翻呀:),那不也變成刻板印象、偏見和思維定勢了嗎?

利益相關:IBDP國際文憑組織大學預科就讀,國際高中生在上海,聽說過博智教育,沒有任何關係。


就像 @Trirec 所說的,思維定勢幫助你的大腦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優先調用那些被應用更多的——換言之,更有用的版塊。也就是定維思維是有其優越性的,就是「快」或者說「方便」。

那麼「快」和「方便」,對應的中國教育中的問題,大概就是「資源不夠」。畢竟私人訂製比起標準化生產,太慢了,成本太高了,技術難以實現。基本上大多數人都知道素質教育好,我們要搞素質教育,但是素質教育要錢,要人才,要技術,不是光解決個制度就能搞定的。所以現階段的教育基本上就是「管用就行,能輸出勞動力就行」,至於個人幸福和發展……政治課上不是說了: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等共產主義實現了再說吧。

但是中國的定勢思維也沒有嚴重到無法挽回的地步,還是有很多過去的學生在反思過去的教育體制。(我想這多數歸功於那喪心病狂的政治課)也就是還有更新換代的曙光存在。


關於大家的質疑,在這裡加一句:

首先,絕對承認這篇文章有推廣的目的,畢竟我們是企業,需要宣傳。

其次,所有的推廣內容,只有給出的那兩個鏈接(其中一個還是我們的免費課程)。如果這就算「充斥」著廣告,我非常不能認同,畢竟還有好幾千字的正經內容。當然,舉報是你的權力。

最後,談教育理念就是騙人嗎?先入為主了吧各位

————————————————分割線——————————————————————

中國學生思維定勢程度嚴重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了,這首先是由我們的基礎教育體系決定的。各種標準答案、主要內容、中心思想,沉重的課業負擔又導致學生無暇在課餘擴充知識面。當然這都是老生常談了,這些問題也不是我們能解決的。本文所關心的是,既然上述情形已經發生了,那麼我們要怎麼做才能擺脫思維定勢呢?

博智教育給你如下建議。托福|托福培訓|GMAT培訓

1 不要在這個年紀就給自己定型。有些同學深受標準答案的浸淫,對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的事情看也不敢看、聽也不敢聽,即使偶然在互聯網上瀏覽到,也會覺得個人的尊嚴受到了冒犯。如果一直秉持著這樣的態度,又怎麼可能擺脫思維定勢呢?

2 下定鍛煉批判性思考和創新能力的決心,比如看到知乎上的精華問題,自己也動腦子想一想,看一看答題者們從各個角度進行的論述,不要只忙著贊喜歡的。要爭取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為什麼這個答案有道理?僅僅是因為答題者的文辭優美嗎?為什麼這個答案我不喜歡?僅僅是因為內容與我之前所受的教育發生了衝撞嗎?有些人可能對這兩種能力挺不屑一顧的,但實際上,領袖魅力等等這類所謂的使人「出挑」的東西,本質上不就是這兩種能力嗎?想獨立思考、獨立決策其實是很難的哦。

3 根據某篇於2012年九月刊發於《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的文章(作者:Carmit Tadmor, Adam Galinsky, and William Maddux in
the September),有海外生活經驗的人往往具備更突出的創新能力。

對在海外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來說,他們可能持有三種態度。其一是他們會保留原來的文化身份,遠離異國文化。其二是他們會融入異國文化,摒棄原來的文化身份。其三是他們會成為二元文化者(bicultural),與出身文化和異國文化都保持緊密的聯繫。研究人員發現,人們一旦成為二元文化者,便比較容易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畢竟,擺脫思維定勢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徵就是能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

為了驗證猜想,研究人員調查了許多曾有過海外生活經歷的人。在每輪研究中,研究人員都會先評估被測者究竟隸屬於上述三種態度的哪一種:保留原來的文化身份、遠離異國文化;融入異國文化、摒棄原來的文化身份;抑或與出身文化和異國文化都保持緊密的聯繫。研究人員同時還將受訪者按照不同性格進行分組,以確保性格因素不會對實驗結果造成干擾。

其中一個實驗的內容是要求參與者儘可能地列出一塊磚頭的各種用途。先前的實驗結果表明,相比創造力欠缺的人,富有創造力的人往往會為一塊磚頭找到更多用途。而在本次試驗中,較之被異國文化徹底同化的人和完全無法融入異國文化的人,二元文化者更擅長為磚頭尋找更多用途。

另外兩個實驗則與職場密切相關。其中一個實驗發現,二元文化者比無法融入/被徹底同化的人更擅長創建自己的公司——畢竟,創業的關鍵在於是否有新的想法以及能否將新的想法轉化為執行能力,從而將公司化為現實。

第二個實驗發現,即使不創業,二元文化者也是三組人中最有可能在公司中獲得晉陞、身居要職的,因為他們往往能看到事情的各個方面,從而做出理性、客觀的決策。

綜上所述,到海外去學習、工作能之所以能帶給人收穫,在於既保持自己本國文化的特色,又努力融入新的文化。能夠真正了解兩種文化的人,也能從多個角度看待同一件事情。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能力使人得以從不同方面去思考問題,從而催生出新的想法,繼而轉化為創造力。上述實驗結果表明,如果公司僱傭具有多文化背景的員工,便更有可能取得好的業績。

也就是說,成年後才出國的留學生們若在能努力嘗試融入異國文化而不是悶在中國人的小圈子裡,這將成為一筆極其寶貴的人生財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談談李道的質疑:

起筆一篇想要交談的文章,選擇這個題目,是有風險的。因為所有人看到「培訓機構」和「理想」這兩個詞放在一起,會有天然的反感--一群忽悠,一幫騙子,又用理想忽悠人,真XX虛偽。我想我知道你經歷過什麼,也知道你的憤怒。

我帶領博智的托福雅思SAT項目進入第五個年頭了。這五年,我刻意地避免在培訓圈東張西望,來克制自己的憤怒,以更專註地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我看到鋪天蓋地的廣告「一個月托福保提三十分」「SAT每月保提200分」,我會憤怒;在招聘教師進行試講的時候,聽到千篇一律地 「我們來看這道題目中的關鍵詞是...根據關鍵詞定位到第n行...所以答案是D」的講解,我會憤怒;看到學生經歷了諸多機構的洗禮,下筆千言,模板洋洋洒洒,全文言之無物漏洞百出的時候,我會憤怒。

我的年紀和閱歷,教會我溫和地處理自己的憤怒。首先,你要活,也要讓別人活,這是基本的教養。Dont Judge. 這是我從美國八年的生活裡帶回來的領悟。其次,憤怒和抱怨,是有毒的情緒。看過美國一輪一輪的選戰,看那麼多資歷亮瞎人眼的候選人,在電視上極盡挖苦諷刺之能互相攻擊,聽身邊的朋友從孩子學校的課程設置,到國家的福利制度,一輪接一輪地罵,慢慢也品出味道來。「抱怨」是美國的國民教育,是他們的休閑娛樂,是根深蒂固的文化。抱怨的太多,發泄了情緒,也分散了注意力,消散了行動力,從一個家庭,到一個國家,都已經深受其害了。

所以我們用最少的時間來憤怒,用最多的時間來做事。做事,包括課程開發,教師培訓,包括招生,宣傳推廣,品質控制,家長關係維護,渠道關係維護,成本控制,利潤率核算,人員管理。我們做的事情,和所有同行做的事情,大體都是這些吧。

所以我們一個以營利為目的的機構,配不配談理想?拿什麼來談理想?

任何一家機構,任何一個投資人,會投資你的招生量、銷售額、利潤率,不會投資你的理想。作為培訓機構的老師,最硬的標準就是能把學生教出分數來。如果要趕上行業標準,那麼要短期出高分,才有資格談理想。

我們常常說,作為培訓教師,我們是擺渡人,短短兩三個月,帶學生們考出目標分數,他們可以繼續追求接下來的人生目標,我們的目標是把學生渡過去,考出分。

但我們的理想,是在這個短短的航程中,為我們的學生做個老師,教他們一些對的東西,有營養的能力,和在未來的學業中,持續優秀的本領。

所以我們的閱讀課堂不許為學生做翻譯。我們幫助學生脫離被動翻譯的讀法,學會主動思考每一句的行文目的,最終實現精準的跳讀掃讀。 我們先教會他們閱讀,再教他們做題。

所以我們的聽力教學中限制聽寫的使用,我們訓練學生高效的信息獲取和記憶,鼓勵他們膽子大一點,再大一點,不做點滴信息的努力,爬起來做行文脈絡的主人。

所以我們的作文課堂不許用模板,不教套路。我們要學生下筆之前,先確保自己的每一句話自己都能明確解釋什麼意思,講得出為什麼,經得住質疑,先過邏輯論證關,再做語言提升。幾句話講不清楚,有時間的可以聽我的這個作文講座。這個講座,為我們招來了一個優秀的教師,也讓博智收到了五六封寫作滿分的同學的感謝信。( 1月23日TINA-YY公開課托福作文講座錄音及文件下載 -
博智教育官網)。

我們的課堂上,不允許老師秀自己高超的英語能力,因為你的能力和學生無關,課堂不是教師不斷餵養自己的自我膨脹的舞台,學生交了錢,不是來被扁被虐的。一個好老師,要有願意把自己降到塵埃里的謙卑,和幫學生飛向雲端的決心。

我們的課堂上,不許出口的一句話是,「這道題我是這樣做的」。我們的使命,是找到你為什麼沒做對,為你永久性地補上你缺失的能力。

這些理想,都是不能寫在課程描述里的,也是不能寫在升職申請里的。因為理想是脆弱的,也是常常被嘲笑的。這點點小理想,家長不在乎,市場不在乎,學生也常常不在乎,只有我們這些老師自己在乎。這是我們自己的理想,我們自己選擇為它買單。

上周教師會議的時候我們還在討論,要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式,要啟發他們獨立自主思考,教會他們批判性思維,常常是多少杆子打下去,都不見一個水花的工作。學生往往不耐煩的打斷老師,說您讓我回答的這些問題,我就是沒有想法,別浪費時間了,您就告訴我,話題分為哪幾類,每一類都按照一個方法寫,就行了。

老師們也有迷茫的時候。因為用學生要求的方法,顯然更容易出個勉強夠用的分。博智要求老師走的這條教學路線,對老師自己的學識功力要求極高,推進很艱難,不被學生認可,還不能輕鬆講出幾十個小時的課來。年輕的他們困惑地看著我,問我,要不要按照套路模板教就算了?

我還記得自己停了一下,吸一口氣,說,我們來做老師是有教育理想的,我們希望能給學生一些對的影響。讓我們先儘力,再言敗

踏進這個行業的,很多都背景優異,有激情,有想法。有些在大機構的課堂上見識過培訓教師縱橫古今指點人生的風采,也想追求一下站在講台上的感覺。有些在大學家教的過程中及早找到了自己最享受的事情其實是教書,棄了前途無限收入多金的專業,只願來好好做個老師。有名校畢業出國offer在手的,利用出國前的這段時間,把自己的高分備考經驗,通過課堂傳遞給更多的考生。也有野心勃勃的年輕人,走進這個行業,攢著勁要出名要賺大錢的。

我知道那麼多青年培訓教師,在學生和家長快速出分的壓力之下被迫早早繳械。沒人聽你解釋為什麼單詞一定要背多條釋義,沒人願意跟你扎紮實實地學好自己寫一個句子。 作為一個涉世未深的年輕人,來自外界的這些壓力,很容易就吞噬了你本來也還沒太清晰的教育理想,也許你常常會想到離開。如果你還能看見自己的教育理想,那麼這個行業值得我們去耕耘,去奮鬥。因為我們相信個人的努力可以make a difference。因為我們把別人抱怨的時間用來講課,我們以單個學生為基礎,去影響未來這一代有全球視角的中國人。

最近有個學生,寫了一段話「人各有志,關鍵不在於是什麼志,而在於有沒有,和執行力是否強大... ...關鍵是,每個人心中要有答案,至少是階段性的,並且為自己的選擇買單,抱怨越少越好。」

教學相長,學生在教我們--不抱怨,尊重別人的選擇,做好自己的事情。


1、從這個案例來看,好像並沒有體現出中國學生的劣勢來,哈哈。

2、當然中國學生的定式思維確實很嚴重,都是填鴨教育的結果。怎麼辦呢?我只有一個建議,懷疑一切

2.1 不相信教科書的答案,這是第一步;

2.2 自己尋找答案,這是第二步;

2.3 領悟到許多問題其實沒有最優答案,只有不斷優化,這是第三步。

3、在這個尋找的路途上,大概會有一些工具能夠用得上吧,請自行搜索:

  •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

  • 系統性思維
  • 權變與情境思維


沒有白來的學習機會,中國學生一味的接受信息卻不懂得輸出對思維的禁錮是無法想像的。

什麼都照課本的背,一篇新聞都是一個論調,最可悲的是連SAT作文都是一個模式。我現在一看這類的作文就知道肯定是同胞寫的。

這個世界上除了真理,本沒有對與錯。第一節課我的神學老師就說:為什麼我和你周圍這一切的元素不是你自己的幻覺和想像?或者說外星人控制你的腦海讓你看見的虛擬環境。

霎那間我似乎開始思考什麼是reality。


你是要改變自己的定勢思維還是別人的定勢思維?自己的太簡單了好嘛,定勢思維其實就是因為腦力不夠,來不及運算全部情況。多花時間就行了。如果是刻意的擺脫定勢思維,強制忘記從頭開始就行了,或者把結構打散然後把每個元素分散開列在紙上,重新創建邏輯。

改變別人的定勢思維,第一步不是用邏輯打敗他,而是先獲得權威性,讓他信任你這個人,然後不管你說什麼他都會信的。


這是一個從小培養的問題,關鍵在於引導。


推薦閱讀:

這個讓對手增加10倍銷售量的法子得知道!
批判性思維再批判|王路
如果你害怕上台演講,一定要看看這篇文章丨因果思維
動態分析和靜態分析

TAG:教育 | 思維 | 中西方文化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