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也有你的世界」這句話對嗎?
說出你的看法就行
我們可以不與別人爭,但不能不與自己爭。超越自我的人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與光芒,這樣的人才能擁有自己的世界。
文藝點稱作 無為,直接點叫 懶。
很多人應該都知道,這句話出自湯唯,一位很知性的女演員。此話一出,大家紛紛表示讚許。而如果有個人跳出來說「不爭,你將無立錐之地」的話,應該會被很多人冠以「厚黑學」、「成功學」一類的帽子,被唾沫星子給淹死吧。
其實,爭不爭和有沒有自己的世界的一個重要前提是:人們是不是處在零和博弈中。如果資源無限多,不爭當然有自己的世界了。但如果資源就那麼多呢?別人拿了
一點,你就少了一點。你不爭,能保證別人不爭嗎?人生來應該是不喜歡爭的,爭很費力,爭會傷害別人,會於心不忍。不爭是一種善良。但人善容易被人欺嗎?人
善,是與人為善,不忍傷害他人。你不忍,可對方知道你不忍,反而先下手為強來傷害你,你還以德報怨嗎?人善就一定軟弱嗎?道德是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形成的不
成文的契約,各自遵守能達到納什均衡,各方達到利益最大化。但這是建立在對不遵守契約而獲得更大利益的人的威懾、懲罰上的。不爭的善良很可能最後的結果是
好人受到傷害,而壞人佔盡一切好處,反過來變本加厲地繼續傷害。(部分摘自「非著名影評人」PageChen關於《竊聽風雲3》的影評《人在做,天在
看》)
中國傳統文化向來崇尚不爭,崇尚「讓」,比如堯舜禪讓的故事。但事實上,歷史中滿是腥風血雨的爭。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均資源就那麼點,再加上慾望的煽風點
火,不爭是不可能的。其實人們大可不必害怕「爭」,「爭」得有原則何嘗不可?爭贏了不要落井下石,爭輸了大方承認,也沒什麼不好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上看,
通過爭才能達到資源的有效配置。
作為社會中人,尤其是在青年時代,如果養成逃避競爭的卑微品性,那麼他就很難求得進步,同時很難有所作為。(澀澤榮一《論語與算盤》)
中國的君子獨善其身,這樣就沒有了尊嚴。這是因為尊嚴是屬於個人的,不可壓縮的空間,這塊空間要靠自己來捍衛——捍衛的意思是指敢爭、敢打官司,敢動手(勇斗歹徒)。(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園》)
提出這個問題無意冒犯大家的價值觀,只是提醒不願意因為爭而傷害他人的人兒,不要讓壞人知道你不爭。(以上內容轉自微信公眾號「問問看」)說這話的前提是 需要有底氣的。請參照說這話的人。
我覺得,爭 ,包含著一種焦慮的心態,爭先恐後一詞,爭與恐懼聯繫在一起,說明爭並不是平和的,我覺得不爭,是因為眼界開闊的人知道這沒有必要,世界很廣闊,平和的狀態下,萬物各有所得。鳶飛戾天,魚躍於淵。
不對。應該是「不爭,才有你的世界」。
看個人價值觀。 我有個很十分好強的朋友,他競爭意識很強。他每天刷題刷到十一點,上補課班,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她考進我們這裡最好的學校。她希望她能去北京,並且在那裡紮根。她爭分奪秒,暗自比較自己與他人的成績,努力超過他們。她認為,如果不爭,她就完成不了她的夢想,也無法擁有她所想要的世界與生活。 至於我,我比較懶散。雖然我很嚮往北京,但我不喜歡刻意跟別人爭什麼。我只要能打敗上次的自己就好。我現在的生活過得也很愉快。就只是中考那時候苦了點,每天讀到十一點而已。平時的生活也很有質量,有時間看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外出旅遊,拿著微單掃街。可能很多人都覺得我跟她相比,我比較頹廢,但我也有在默默努力。至少以後高中三年,我會努力讀書,為了夢想嘛。 我跑題了TAT求各位不嫌棄不吐槽
不爭,也有你的世界?我們來分析一下語句。爭論和不爭其實都有你的世界,畢竟你是世界(或者說是你的思想)是存在的,並不會因為你的爭或者不爭而消失。那為什麼要添加前面那一句呢?我覺得更多的是一種心理安慰,因為你爭論不過別人,或者懶得爭,而內心其實想爭的,但是無力,用語言來安慰自己而已~
經典語錄什麼的不要太雞湯,就醬。
不和別人爭各種利益 爭的是比上次的自己更好
很對呀,也有的人只想做在路邊為英雄鼓掌的人啊
不爭,就看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是怎樣的。。如果你認識自己很深刻,知道自己在乎的東西。。爭和不爭都在於自己
爭不爭吧……看你追求的是什麼。
這是一種人生選擇無所謂對錯
這個是不爭的事實?
從來沒跟人爭過什麼東西,不是因為自己啥都有,而是算過賬,不爭也能湊合活著。
不可能,資源有限,你不爭就等別人拿走吧。
ni念或者不念,情就那裡不梨不起你愛或者不愛,愛就在那不
推薦閱讀:
※怎麼評價自行車這項發明?
※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的十字架有什麼區別?
※你的同學中有什麼牛人嗎?
※當你望向深淵時,深淵也望向你?
TAG:人文a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