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方知我是我」,是什麼意思?

水滸傳寫道最後,魯智深圓寂這段讓我很感慨,尤其是串聯起魯智深生平、師父送他的偈語、還有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好漢當時的心態… 但說不出是什麼 我解釋不了,求解答


不知道題主有沒有這樣的一種感悟曾經在自己的生活里出現過。

干一份工作,或者從事一個行業,在最開始的時候基於沒有立場,沒有工作經驗或者說沒有很多其他東西的基礎上導致了自己缺乏話語權,缺乏選擇的權利。在這樣唯唯諾諾,溫順服從地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多數人會變得慢慢適應這種類似於逆來順受的生活,再後來,就變得麻木不仁了。

等到後面有一天,有那麼一件事情,突然地讓你發現,在剛剛開始接觸這個工作的時候,你那時間的想法和方式是你從業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在追求的,或者說一直在尋找的事物。你會突然變得很明朗,即便過往的日子對你來說有些曲折,但是終歸到了這會兒,你發現了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麼,並且很大程度上你會為當初自己的想法跟現在自己的想法一致而感到無比欣喜,

這個狀態於我,

「今日方知我是我」


這是一句哲學意義上的感悟。

魯大師在瀕死之際,明心見性,見一切法門而不染一塵,所得到的頓悟。

也可以理解為,參破因緣,免受輪迴之苦,從此不存不滅,不喜不悲,不苦不樂,是為成佛。

簡單的說就是看破了人生,因為他知道了「我是誰」。

我就是我。

「今日方知我是我」這話只知妙之又妙,玄之又玄,卻全然不知玄妙在何處,大概只有發出這句感悟的本人才會懂。

我們可以由這句話推測下一下,天地萬物隨我而生,伴我而滅,因我而存,我即我,世間諸物僅是鏡花水月,皆為虛妄,唯我而真。這是一種強大的自我。

波瀾壯闊,蕩氣迴腸。

蘇格拉底在千年前就告誡後人,「認識你自己」。

「我是誰?」「我從哪兒來?」「我要到哪裡去?」

終極問題困擾著全人類,凱撒大帝說:我來過,我看見,我征服。

這是凱撒的世界觀,這是他認識世界的方式。施耐庵自然也逃不出這個終極問題的困擾。借魯智深之口表達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其實不同宗教的教義在形式上千差萬別,但尋根究底其精神內核大多都是共通的,因為都是在反映人類的本能訴求。


轉載自十三烏鴉:金繩玉鎖,金是富貴,玉是榮華,眾生被金繩所縛,為玉鎖所囚,這頓開與扯斷,正是一種破壞性的超脫與證覺明。

(詳見 今日方知我是我——品智深大師偈語 )


下午聽自己聽了無數遍最喜歡的鋼琴曲。這首曲子符合我的氣質,暗合我的信仰,表達我的思緒,寄託了我的情感,簡直就是屬於我的曲子。

我慢慢地聽著。曲子不急不躁,舒緩昂揚充滿力量,充滿質感,沿著它自己的軌跡,獨立而完整。

它和其它任何一首曲子都不一樣,它有它想要表達的東西。

聽著聽著,我就覺得如果我是這首曲子的創作者,我有權改變它的旋律的話,我不會隨意去破壞它已有的韻律美。

是的,如果你確信那是美的,那就平和地去肯定,那就緩緩地,舒展地,不急不怕,讓它獨立而完整。

這便是今日方知我是我。


今日方知我是我,意思是,眼前純粹它非它。


是一種自我認知 建議去武松吧 看blueberry


認識真正的自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需要時間讓你慢慢理解

需要勇氣讓你敢於面對不完美的自己


推薦閱讀:

[美讀客]在線沙龍第六期:徐滬生——無人認可,那就一個人上路
徒步者一個人徒步的時候是什麼感受?
越野跑與馬拉松有什麼精神上的不同嗎?
2017年上半年你的心路歷程是怎樣?
徒步在路上走遠了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會很無助嗎?

TAG:小說 | 生活 | 追求 | 心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