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音與近音,成音節與不成音節有什麼區別?
我在 Wikipedia看到的近音和對應母音的概念,查了一下2005版的國際音標表,輔音表中確實有近音。母音與它對應的近音發音真的有區別嗎?
還有成音節符號與不成音節符號,我在思考 「知吃詩日字詞絲 」如何用國際音標表示的時候找到了他們的的韻母是成音節輔音,那麼比如說絲應該標記為 [sz ]裡面的成音節的 [z ]和沒有任何符號修飾的的 [z]發音有什麼區別?那些不成音節的母音和一般的母音又有什麼區別?
你這問題里涉及好多個不太相關的點啊。
音節是音系層面的概念,而國際音標主要是從語音(音段)層面描述語音的。國際音標本身並沒有天生表明音節結構的能力,而且音節結構的劃分習慣在不同語言中也是略有差異的,所以這很大程度上是語境與約定的事情。
不過除了有時用句點 [.] 來隔開音節外,我們在國際音標記寫的語音中通常不需要標記更多的信息就能根據一些常識來判斷音節結構。比如音節核(nucleus)一般會是母音,響度最大,而前後會有輔音。
但有很多具體情況是取決於語言特性的,需要在語境中明確解釋,或者用符號標記。比如同樣寫的一個 [ai],一些語言不允許雙母音(diphthong),那麼 [a] 和 [i] 這兩個國際音標符號就代表兩個地位一致的母音,各成一個音節,即連母音(hiatus)[a.i];而另一些語言里允許雙母音,那麼表示雙母音的 [ai] 其實更明確地寫作 [ai?],強調這是一個音節,後一個母音較弱,附屬於前一個母音,構成一個雙母音,但通常不必寫得這麼麻煩。在一些完全不允許母音相連的語言里,甚至可能會把類似的音段分析為 [aj]。比如人們喜聞樂見的「sometimes naive」這個表述中,naive 這個法語借詞的結構就是 /na.?iv/ 而非 /?nai?v/。在英語中常寫作「naive」的這個詞,更正經的、與法語原始拼寫一致寫法「na?ve」那字母 i 上的兩個點也正是強調 i 在這裡獨立成音節,不與 a 共享一個音節。
[i–j, ?–?, y–?, u–w] 等母音—近音對的大體關係是:母音洪亮、清晰、發音時間長,無摩擦(母音性),位於音節核(成音節);近音短促、模糊,有摩擦(輔音性),不位於音節核(不成音節)。
是的,很多時候把一個音記作母音符號還是近音符號取決於音系格局的分析,並不完全取決於發音的差異。把資之的韻母標記為 [z? ??] 是在國外很常見的做法,這種記法用與聲母(擦音、塞擦音)同部位的濁擦音的符號來充當音節核,表明大致音質,但因為輔音通常不成音節,而且此處並非典型的濁擦音(摩擦並不顯著,輔音性不強),於是下加短豎線來強調這是成音節的非典型音段,不是常規見到 [z ?] 時應當理解的典型濁擦音。普通話音節 si 在這種風格的記法中是 [sz?],不是 [sz]——後者僅可用於明確語境的簡寫。
國內的漢語學界一般用 [? ?] 來表示這兩個韻母,並且稱之為「舌尖母音」(其他方言中還可見更多種的舌尖母音)。這樣較為簡便,也更加體現它們的母音性。注意,國際音標的符號用於記寫實際的自然語音。這樣一個理想的系統在記寫實際語音時總會有當前語境下的附加約定(有時是潛規則)。不能拋開語境談一個符號的意義。比如我們明白是在普通話語音研究的語境下談論 [sz?],但說「沒有任何符號修飾的的 [z]」時說的是什麼語境?沒有任何語境限定的話就只能按照 [z] 的國際音標典型意義來理解,那麼 [z] 就是一個理想的濁齒齦擦音,但儘管我們說「濁齒齦擦音」,這也還是有許多變數的(比如舌尖還是舌葉?),很難限定到一個絕對的語音上去。
推薦閱讀:
※為什麼 IPA 中,/?/ 沒有對應的圓唇對立?
※如何區分a、?a和?a?
※為何說吳語是假濁音,那日語英語也是?
※清雙唇塞音 [p] 在一些語言中消失的原因是什麼?
TAG:語音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