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性侵女童的人這麼多?

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理由呢?


很多人可能會有一個觀點,就是看待性侵害,是一種單純的發泄行為,起因是因為行為人憋不住了,找個目標發洩慾望,並沒有年齡層次之分,但其實,這是有本質區別的,正常成人認知中的性目標,應該是與自己相仿的目標,因為可以得到的反饋是全面的。

一旦這種目標偏向於兒童,這個行為就有了更多的含義,捨棄全面的反饋的原因是什麼?其根本,就是極其強烈的針對異向心理的滿足,也就是說,兒童為目標時,其根本並不是為了滿足生理上的需求,更多的,是為了滿足心理上的需求。

進一步的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會觸及到一個概念,就是「戀童癖」,戀童癖是說那些對青春期前的兒童感受到性魅力或者是對兒童有性愛戀行為的人。(PHP研究所,《犯罪心理學》,晨星出版社,台灣,2013)字面上看,戀童癖似乎是一種癖好,或者說是一種現象,這麼說的原因是因為,目前為止,戀童癖無法被認定為人格上的疾病,同時,也給戀童癖的矯正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戀童癖」有兩個典型的類型,既「代替性戀童」與「真實性戀童」,兩個種類中的任意一種,都和針對兒童的性侵害數量增長有關係,但是,這些戀童的發生,又於社會因素脫不開關係。

總的來說,就是社會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各方面的撕裂,整體的社會文化和意識面臨著很多的變數和挑戰,這些環境下,催生了很多的「不能」,這其中就包括了心理情感上的「不能」和生理慾望上的「不能」,它們是相連接的,當它們相互作用時,這些不能,導致了一種認知的偏差,就是「性倒錯」

首先,我們來看「代替性戀童」。什麼是代替性戀童呢,就是因為某些原因不能正常和成年異性交往,而將交往目標轉向兒童的戀童。這其中的「因為某些原因」在現在社會中,代表的越來越多,物質基礎不到位,性格不屬於討喜的範疇,以及經常說的「看臉的世界」。

不能說社會上每個人的價值觀都如此,但是畢竟我們談論的是,是社會的大方向,也就是既定價值觀對人心理造成的影響,那麼這些達不到要求,長期無法和成年異性正常交往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目標就會轉移到物品,或者是兒童身上,形成性轉移。轉移到物品身上的情況要比轉移到兒童身上的少,因為物品無法給予足夠的反饋以帶來心理上的滿足。

其次,與「代替性戀童」不同的是另一種戀童癖,叫做「真實性戀童」。這種戀童癖產生的情況比較特殊,是因為打心裡討厭成年女性,所以將目標轉向兒童。而這些人可能是因為重大的挫折,心理出現了退化,才發生這樣的情況,也就是在超強刺激下行程的目標轉換。

很多人現在這個時代是快餐愛情的時代,也是對於社會關係不穩定性體現最強的一個時代,這種情況下,結合本身個體心理發展的脆弱,在心理發展的退化上,這個數量就會有所增加,那麼這種情況發生的基數,就會變的突出了,間接的推動這種情況的增長。

前面我們說了,戀童癖的根本,是「性倒錯」,就是一種認知上的錯誤,基於這個,我們可以回答,針對兒童的性侵害增加,是因為社會發展帶來的撕裂,造成了現實環境變化太快,超過了一部分心理的適應程度,從而造成了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特殊方面的認知錯誤造成的。它是一個生理和心理共同趨向的結果。

這樣的情況目前並沒有很好的矯正方法,因為這種行為有很深的性心理鏈接,多發,易上癮,很難完全壓抑。但是,戀童癖的人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威脅和正常的,只有當面對自己喜歡的兒童,目標引起了戀童癖的性衝動時,才會變得異常。

個人覺得,真正的矯正應該在建立在一定的異性交往自信心恢復,以及社會技能完善的基礎上,這樣可能才會真正的扭轉這種倒錯的局面,讓個體重新適應自己應該處於的社會位置和角色中。

謝謝


女童啥都不知道,而且容易認錯人,又不反抗。(我就被女童認錯人差點坑過)


因為蠢。

百分之九十九的罪犯根本用不上什麼高深心理分析。

犯罪就是因為他們根本想不到有什麼其他辦法能滿足自己的慾望。

對幼兒犯罪,難度大幅下降。

題主應該看過什麼叫留守兒童,這種現象在全國範圍都是常態。

老人對孩子的保護基本為零,而留在鄉村的很多年輕人除了家有實力的外基本都是好吃懶做的流氓。

難度下降的同時他們對後果根本沒有認識。一旦被報案,破案率基本是百分之百。

相信我,對這種人暴力取證根本沒有心理負擔。

如果普法到位,他們寧願去找小姐。

最後,女孩在現在的鄉村成為越來越重要的財產,請注意是財產。

男性數量龐大,女生數量越來越少。

在很多地方,結婚彩禮錢已經十萬起步了。而這個背後交換的不僅是女生的生育能力,如果壞了名聲就代表著財產縮水,所以絕大部分老人選擇不報案,請注意這裡說的是老人。


謝邀。

你去聽聽廣播台各個頻道都在對人傳播什麼樣的教訓就能明白了。


從來都沒有少過。只是如今媒體比以往發達而已。


戀童癖、性變態始終是有一定比例的,你覺得現在多,是因為當前信息傳播速度是歷史上最快的,而人們對這類話題的關注度,也促進了媒體對這類話題的報道,事實上我非常自信性犯罪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更猖獗。ps當然如果再追隨的話,70年前性侵女童算個事兒么(手動滑稽)


動物獸性的一種表現吧。

憑直覺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1,如何報復男性?

2,報復女性呢?

我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

1,殺死他

2,xx她

戀童癖我認為也是類似的。

但重點是!!!!

人之所以是人,恰恰是因為可以克服獸性。


女童在社會中本來就處於弱勢地位,而且文化水平低,所以...


過去也不少,只是過去沒有微博,微信這樣的信息傳播途徑罷了


推薦閱讀:

《烏合之眾》這本書,究竟講了點啥?
科技進步對人類的意義?
如何看待生活中「破罐子破摔」的屌絲心態的人?
一個沒犯錯的人得了病要自己花錢治療,而一個罪犯得了病卻要社會負責,什麼道理?
為什麼覺得鏡子里的自己帥,照片里的自己丑?

TAG:犯罪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