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歌不聽歌詞,這樣的人注重歌曲的什麼?


注重曲子本身。

剛開始聽音樂就因為曲調喜歡了日語流行,「反正聽不懂要什麼歌詞呢」於是注重旋律、編曲和人聲的表現力。

後來實在很喜歡的歌,也會好奇歌詞寫了什麼,然後發現歌詞帥爆了,就像有錢人買了彩票中了幾萬塊,算是錦上添花的驚喜。

我一直不理解那些因為歌詞喜歡某首難聽的不得了的歌的人,你們的耳朵怎麼能承受噪音呢,還要從噪音中分辨出自己喜歡的歌詞,一定是點了不得了的技能樹吧。


單單音樂本身就可以給人很大能量,有時就跟握著妹子的手/胸/等等一樣的感覺。


我就是那種聽歌不聽歌詞的人,聽歌只注重曲調和節奏。

於是別人和我說某首歌毀氣氛的時候,我以為對方在說歌的風格……

然而本來也沒有什麼氣氛:如果一個人埋頭苦吃一個人全程玩手機也算氣氛的話←_←

「在聊什麼呢?」

應該這樣問的。

不知為何就是開不了口。

所以還是吃吃吃。食慾好,說明超級健康的。

而且我不胖呢,BMI指數20不到,就是最合適的體重嘛。

也有人老是小心翼翼地問我周末有沒有安排呢。

站起來去找飲料。

梅酒原來這麼好喝呀!

第一次在外面和男生吃飯時喝酒呢。

嗯嗯,真甜。真好喝啊。

再來一杯。

背景音樂到底在放什麼呢。

晃悠悠的我啊,只想躲在某個角落。


嗯,就是喜歡的感覺啊。我可能比較感性,聽歌的時候,只有曲調夠慢才會注意詞,自己也喜歡唱歌,因為只記住調子,所以詞在我看來就是音節而已和音樂融為一體。 說實話,這樣和平常喜歡看歌詞聽歌的人沒有任何差別。就這樣記下來,有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在唱什麼。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李宗盛《給自己的歌》,裡面一句詞:愛戀不過是一場高燒,思念是緊跟著的止不了的咳。這首歌,我聽了不下50遍,最近一晃眼看了這一句,大為震撼,覺得自己再這樣下去得錯過多少美好的事情。

但是,聽歌聽曲調,是一個形成了的習慣,只要喜歡一首歌,每一個音符每一個節拍,都會反覆聽很久。所以長期以來我都覺得詞不重要,曲調和歌者的嗓子就能傳遞很多很多情緒了。比如說,聽女兒情這首歌的時候,我覺得這首歌很傷心,有的時候不忍心聽。聽完每一個曲調,每一個轉音和技巧的處理,每一首都在20遍以上,那幾乎這首歌的所有,都能理解了。

從不記詞,我只聽情懷和情緒。有的時候覺得可惜,因為其實歌詞可以更直觀地呈現很多東西,比如作者的想法,作詞人想說的話,所想要表達的情感。所以看詞的話,對於歌曲的了解會更深入。但是大多時候又覺得,詞其實是累贅,因為一首歌,所有的細膩和深情,其實不是通過詞來體現的。耳朵能決定的東西,就不需要其他的附屬品。所以經常,我聽一首歌,說它太傷心了,別人一直以為我說的是詞內容。但不是,戳我的不是詞,而是很神奇的感覺,我通過音樂感覺到歌者的心情,所以我一直堅持半夜不聽民謠,因為我特別怕歌手的情緒蔓延出來,我會難過,控制不住流眼淚。

並不是全部通過語句去了解一首歌,我覺得這樣把歌的品味降了。特別喜歡廢話不多說,上來就用一口歌堵你的嘴的感覺,像宿命一樣,萍水相逢,我的心我的耳朵都在尖叫,快到我懷裡來。

有的時候,我直接就放棄掉了詞,比如三寸天堂,本來曲子和二胡簡直驚艷到我,結果唱歌的人和詞,簡直是對這首歌的褻瀆。我的感覺一直是它不應該這麼唱,不應該這麼寫的,不知道嚴藝丹創作的是不是精分了。但是又因為太喜歡這首歌了,後來直接去聽純音樂二胡版,算是一種遺憾的圓滿吧。


旋律和歌曲的感覺 尤其是前奏 如果是前奏不喜歡 我會果斷pass掉 所以也會好奇那些只注意歌詞的人

嘛 大概是各有所愛啦


我一般都會看歌詞,前提是得看得懂。如果是一些韓語或日文歌就會注重曲調一些,但有時也會去找歌詞看看,有些歌詞也寫的非常好。純屬個人喜好吧!


嘿嘿,我聽歌旋律感覺歌詞都重視。


旋律與感覺


你是在說國內的搖滾音樂人嗎?


推薦閱讀:

如何賞析《國境四方》這首歌的歌詞?
怎麼看薛之謙的《駱駝》?
談一談你對陳奕迅新專輯 《準備中 》的 心燒 的理解?
蔡依林、李宇春、鄭秀文歌里,那些被你忽視的平庸之惡
如何評價03版天龍片尾曲《寬恕》?

TAG:音樂 | 歌曲 | 歌詞 | 流行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