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台灣念「和」字為han,而不是he?

我們以前還不是簡體的時候也是這麼念嗎,哪個更與古時候的接近,謝謝。


老北京人把「和」念成「汗」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彌松頤著《京味兒夜話》)一書,作者彌松頤先生是位老北京,他對北京話的「和」的說明給我們提供了一些信息:北京話的「和」不僅說hàn,而且也說hài,比如侯寶林先生的相聲,就是「我害你」、「你害我」的。1956年陸志韋先生寫《北京話單音辭彙》時,請了一位姓趙的老先生做北京話的發音人,就把當連詞用的「和」念成「汗」。1960年袁家驊教授主編的《漢語方言概要》中提到:「並列連詞『和』,北京口語又讀hàn」。1996年徐世榮先生的《北京土語辭典》,也收錄了「和」字的「汗」這一讀音。

1919年在《國音字典》上公布了第一個國音標準。這是一個「折中南北,牽合古今」的「標準音」。但是在這套「標準音」中,北京語音佔有重要的地位。 1937年開始出版、延續多年陸續出齊的《國語詞典》在注音上體現了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原則,字、詞注音按照北京話語音系統,所以連詞「和」不讀hé,而讀hàn。1945年10月台灣光復,日語的「國語」黯然退出,台胞急著要回復祖國的語文,要說國語,要認漢字。1946年4月2日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正式成立。台灣國語會的標誌性貢獻是編訂《國音標準彙編》,作為推行標準國語的根據。1946年5月1日起,由「老北京」齊鐵根先生每日在清晨7時,在電台擔任「國語讀音示範」,播講民眾國語讀本、國語會話,國民學校國語、常識、歷史、各種課本,供學國語的人收聽,匡正語音。當時的學校教師現聽現學現教,使廣大的學生也能及時學到國語,學習標準的國音。這位齊鐵根當時成了家喻戶曉的大師級人物,直到現在上年紀的台灣人還能回憶起齊先生娓娓動聽的「京片子」,連詞「和」讀hàn(「汗」)就此在台灣深入人心。

既然「和」(han)是老北京話,那麼聽不到北京人在說呢?《現代漢語詞典》就沒有收錄這個讀音。其實早在明國初年北京人就已經開始把「和」發成和的音了。上面引用的趙元任先生在《語言問題》的回答,「因為白話文裡頭,『和』字當「跟、同、與、及」的意思用的最多,而照字面『和平』的『和』跟『調和』 的『和』用的最多,所以現在成了一個既成事實:就是念白話文的時候,『這一個和那一個』的『和』,不照平常說話說han跟hai(輕聲),而說hé(我個人從北京多數派習慣說『這一個跟那一個』,我根本不用『和(han或hai)』這個連詞,就成了一種習是成非了。不過要明白,連詞『和』讀hé的讀法是白話文的一種『讀音』,不是『語音』了。」

直至今日,北京話中的「和」字讀輕聲han或hai已經絕跡,但是在某種特殊的情況下重音hàn卻沒有完全絕跡。直到現在,如果兩個北京衚衕串子誇耀哥倆好的特殊關係,就會說「咱倆誰hàn(和)誰啊!」要是強調疑惑不解,北京人也會常常會說「這都哪hàn(和)哪啊!」《現代北京口語詞典》(陳剛等 1997)收錄了這一條。舉的例子就是「哪兒~哪兒」「誰~誰」。


han是正宗的北方方言。在大陸時期國民政府推廣國語時,就已經確定了這個字的han讀音。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都是會用的。看心情吧,有的人愛用HE有的人愛用HAN『

不衝突的,而且很早很早以前,大陸也是這麼念的


hàn是北京話。現在在北京已消失,但其他方言還有存在,包頭話連詞「和」就念成x??去聲(同「汗」)。它的本字很可能不是「和」。

hé與古時更接近。是「和」字古音直接發展到現代的結果。


這個問題已經回答不下8次了

和讀作「汗」的本字是「合」,gɑp&>?ɑp&>xɑm&>xan

閩南語和讀作「甲」的本字也是「合」gɑp&>kɑp


hàn 和英語 and 異曲同工,世界大同,好!


即使在沒改簡體字之前 我們也讀「he」 han是閩南語 或台語中這樣發音 要說到接近古時候 那肯定是han 更接近古代 具有相關資料考證 閩南語(也就是台灣地區稱之的台語)與唐朝的官方語言發音有百分之70的相似度。因為本人特別喜歡台灣 台語 以及相關的文化方面內容 所以稍有研究


推薦閱讀:

台灣綠營執政者為何不把大陸北方話為基礎的「國語」廢除以割裂和大陸的語言認同?
台灣國語在表達上有哪些和普通話差別很大的地方?能否舉些例子?

TAG:台灣 | 台灣互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