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初學鋼琴的教法問題?

謝謝大家的建議,換了一位老師,溝通了一下孩子的情況,過幾天開始上課,希望一切順利。

................................................................................... 孩子6歲,鋼琴學了不到兩個月,現在在學小湯2,老師教學的節奏很快,小湯1大概學了四節課就結束了,一直都是先教認譜,然後讓孩子自己彈出來,至於指法姿勢沒什麼要求,也很少示範,課後作業留兩首曲子,下節課能順利地彈出來就過,節奏什麼的最多點一句,然後就繼續學新的內容。我期間問過老師是不是手型什麼的要先教一下她,老師都說以後再說,但是我感覺孩子自由發展的指法和手型已經影響她彈奏了。

昨天去琴行碰到孩子一個同學也在那裡練,她跟的另外一個老師,學的時間大概比我們早一個月,但是進度一樣的,都在練同一首曲子,我讓她同學彈了一遍,一比較真的是差別太大了,人家彈琴感覺是手指在跳舞,很輕快,節奏感也非常好。但是同樣的曲子我女兒彈的就像是一堆音符堆砌在一起,聽不出旋律的,手指一直是貼在琴鍵上面,彈奏非常費力。我之前只是疑惑老師不指導手型指法是不是有問題,這一比較真的是心裡很鬱悶了,要是孩子的壞習慣養成了以後是不是很難改了。

我現在想換老師,感覺孩子被誤導了,但是不知是不是也有這樣先教會識譜再指導指法手型的教學方式


有關手型問題其他答主已經回答的很詳盡了。我的建議也是一樣:換一個更有經驗、更重視基礎的老師。題主孩子現在的老師在大概率上不是一個好老師,甚至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對於學生,特別是孩子,啟蒙階段的老師的好壞直接左右了他能達到的上限的高低。所以不論是否走專業,啟蒙階段的老師都是馬虎不得的。

另外就手型問題再補充幾句。

首先,初學階段是否需要注重手型(「握雞蛋」狀)?毫無疑問,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是。但是!應該是學生逐漸找到正確的放鬆和手指支撐的感覺之後,一點一點逐漸形成的「近似握雞蛋」手型,而且還不是完全像握雞蛋,正確支撐的手指不可能像握雞蛋那樣,也握不住(對於成人來說就是「握膝蓋」,雞蛋太小了)。而不能是為了所謂「好看」,硬生生地讓手「擺」出「握雞蛋」的形狀,整個手緊張得像石頭一樣,這還怎麼彈啊,彈一會就很累了,學久了還容易受傷,更不用說音色怎麼樣了。

最後再說句心裡話:我小時候也受到過題目所說那種老師的荼毒,而且當時信息也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所以一學就是6年。所以後來雖然換了好老師、拚命練琴改毛病,但是現在看來當時跟那個老師學的時光還是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損失和無法彌補的遺憾,小時候養成了毛病,大了再改就像扒皮一樣痛苦。所以真的不希望再看到更多的孩子走彎路了,真的!遇到孩子家長諮詢我學琴,我也毫不猶豫地堅決讓他們直接去找我現在的老師,或者同等級別的其他老師!


我就是這樣教的。

在啟蒙時我會讓學生髮展自己的本能去彈奏。讓他們在蹣跚學步的同時,獲得關於鍵盤的手感。

期間我主要會強調盲彈,這也是技術引導的一種,能夠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就是同時做幾件事情的能力。這對於鋼琴演奏技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直到學生積累了足夠多的演奏經驗之後,通常到初級末期,開始接觸到兩個八度以上的音階和一些技巧上稍有難度的樂曲,我才會把如何觸鍵逐步傳授給他們。

畢竟,一般認為的握雞蛋手型在鋼琴演奏中只適用於某一種風格,即古典主義風格。我們同樣需要貼鍵、手指放平的觸鍵方式。

我認為從第一節課就開始教握雞蛋是不妥當的。鋼琴技術,從無到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求應該逐步增加。一來就握雞蛋,要求太高了,不知多少學生就這樣被嚇退在第一關。

補充一下。我認為老師不示範是不妥的。在啟蒙初級階段,通過感性直觀的方式,讓學生來模仿是最好的。這個階段應該盡量多示範。除了示範正確的動作之外,更多的是正確的聲音。反覆把老師的聲音和學生的來比較,讓他辨別,自己才能擁有判斷好壞的能力。

我覺得題目中的老師對學生過於放任自流了,他不是順其自然,好像是一種懶政。不管教不教手型,你對學生總得有要求,不能音彈對了就過。我經常對學生說,每首曲子都是一個故事,你得把這個故事表演出來。比如小湯二,黃昏的歌,天黑了,小動物要回家睡覺了,我就是通過這個曲子,教學生怎樣彈出弱的力度。


具體問題還是要具體分析,不教手型只教學識譜肯定是不妥當的,但是我也有過孩子非常抵觸我對於他手型指導的情況。

我用的方法是先識譜,保證孩子對於樂譜的認識後不強求指法,反而對於他的音色提出要求,讓他自己理解手型的重要性。

最後,不示範的老師不靠譜。除非是成名已久的學院派老教授。能指導你不一定能示範。


實名反對 @虎皮紗 的答案。

為什麼要用握雞蛋的手型?我相信絕大多數鋼琴老師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

先放結論:

0,手型不是目的是方法,用手指控制住琴鍵進而控制住音色是目的。

1,採用握雞蛋手型是最容易讓初學者控制住琴鍵的手型。

2,手型越早改越好,一旦形成某些發力習慣的肌肉記憶很難改正。

本來想配圖來著,但是還得現拍照,光照不好p圖費勁,有空再配圖吧。

0:想要控制住音色,音量,時值,就必須保證手指的每個骨節,關節處於你的控制之下,按照你所想的方式運動。

1:那麼手指的哪個關節是最難以控制的呢?很明顯是最靠近指尖的關節是最脆弱的,指間關節次之次之,掌指關節最強壯。

那麼採用握雞蛋的時候,遠節指骨基本垂直於琴鍵,近端指骨和琴鍵夾角很小。那麼當你向下發力去彈琴的時候,從指尖到手掌,彎矩從0逐漸增大,軸向力從大到小,法向力從0逐漸增大。也就是說最脆弱的遠端關節處於最輕鬆的位置,最強壯的掌指骨節承受最多的彎矩;因為手掌近乎水平,因而手指第一骨節處於一種發力最佳位置:向上抬起高度與向下發力支撐的總和最佳點。

其餘的一些手型要求:手腕水平,不能折指,手背拱起,五個近端關節全部突出都是有他們的客觀力學與解剖學原因的。全寫出來能發一篇paper,還得配圖,此處略。簡而言之:鋼琴發展幾百年,是無數鋼琴家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鋼琴家們也許不懂力學和解剖學,但是這是他們摸索出來的最佳方式。

2:手指發力方式,動作會成為肌肉記憶存在大腦和小腦里,就和游泳,騎自行車一樣,一旦學會就很難忘記;發力方式會一直留在大腦和肌肉神經的反射里及其難以改正。所以一開始學鋼琴就得使用正規手型,越早越好。

有人就和我說了:你看郎朗/李雲迪/霍格維茨他們彈琴的時候也趴趴手/塌指/手臂晃動啊,照樣不是鋼琴大師?

因為1:那些鋼琴大師的技術已入化境,到了人琴合一的境界。他們可以用任何他們想用的方式控制琴鍵,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2:有些音色確實是用非握球型手型完成比較容易,例如極柔極軟音色可以塌指彈,大規模大跨度跑動可以指肚敲擊等等。但是這些不是琴童可以完成的。

@虎皮紗 的錯誤在於:太高看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自己的糾錯能力了。在孩子還在蹣跚學步的時候,要麼看著他們養成羅圈腿,八字腿的習慣說等他們長大了骨頭成型了再慢慢改,先讓他們感受春風/夏日/秋風/冬雪。或者在他們蹣跚學步的時候就用跑步的方式要求他們,什麼高抬腿跑啊,腳尖蹬地跑啊,腳跟著地什麼的。說實在的,除了少數有天賦的,什麼演奏經驗,判斷好壞的能力對於大多數琴童完全就是扯淡。

另外我個人的教學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是要因材施教的。而這個「材」主要分為以下三部分,按重要程度劃分:

一,家長的重視程度。

二,學生的個人天賦。

三,學生的個人性格。

說句不好聽的: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琴童是不適合學鋼琴的。以絕大多數人的耳朵,基本還是停留在更高更快更強的階段,談處理談細節談音色談情感都太玄學了。但是這類學生我又不能不教,我的名氣還沒到可以挑學生的地步,還是吃飯要緊。遇到天資聰穎+鋼琴熱愛+家長想走專業的學生我都是從抬手指的動作教起的,現練兩節課抬放手指再說。

我也不是每個學生都扣手型。我有的學生,家長態度是隨便學學(反正家裡有錢),學生天賦基本為0(彈錯音不難受),學生喜愛程度為0且上躥下跳(在我學琴的年代敢搗亂老師早就一巴掌扇出去了),那對於這樣的學生我的態度就是:你開心就好,你隨便鬧隨便玩每節課我掙錢就好。

我以前的老師是音樂學院在職老師,頗有《爆裂鼓手》里弗萊徹的風格。學琴期間一直在否定我,從未表揚過我,一旦節奏不對他會用力搥我肩膀來打節拍。也就是我這種臉皮厚的,有很多小女孩和他學經常被罵得大哭。以他的視角看,我們這些學員彈的都是屎,而多年後我聽了很多名家大咖的演奏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客觀認識自己的水平並承認這一點需要極大的勇氣。

但是市面上絕大多數老師都是逗你開心型老師,全程一直在表揚「寶貝彈得真好!」,逗得小孩吱嘎亂笑。這些老師要麼沒好好教的心思,要麼沒好好教的能力,要麼兩者都沒有。哄你學得開開心心,我收學費開開心心,國泰民安,豈不美哉?


換老師,換老師,換老師!

看到這個問題,想跟題主講講我小時候的經歷。

我學鋼琴說起來真的很草率,小時候我覺得幼兒園會彈鋼琴的老師都特別厲害,所以也想學鋼琴。碰巧有一天,幼兒園門口有鋼琴班招生,我就拉著我媽給我報上了名,從此成為一名小琴童。

當時父母都不懂,也不知道什麼樣的老師好,什麼樣的老師是半瓶子醋瞎晃蕩,所以我跟著這位老師一學就是兩年多。

這位老師的教法和題主描述的非常像,上課不講究手型,不講究指法,音彈對了就行,甚至節奏也不怎麼說,一上課過好多首曲子,然後帶著我識一下新譜子就下課了。不同點是,這個老師在第一節課的時候還告訴學生要握乒乓球一樣,後面好像他自己都忘了這件事,也從來沒有提起過這個問題。小孩子嘛,老師不說基本上就當沒有這件事了,慢慢的也就忘了,就跟著老師一通瞎學,學到後面車爾尼599,大湯2.3本的時候,我爸媽就覺得不太對勁了。

首先說老師讓我練哈農,讓我高抬指,那真的就是單純的高抬指啊!!!我現在回想起來,當時折指的問題絕對有,手腕肯定也是不停的晃,音當然不是一個一個乾乾淨淨落下去彈出來的,就單純的把手指抬高,然後落下。再說車爾尼,練習曲裡面的小跑動,我爸當時跟我說:雖然我不懂,但我總覺得你這個不利索不清楚。我當時年齡小,還跟我爸頂嘴,說老師都沒說,不讓我爸管我,還給我爸氣的夠嗆……然後大湯2.3其實已經有一些難度了,踏板強弱表情記號基本上都是這個時候開始接觸的。這個老師教踏板的方式,我實在是記憶猶新……我那會自己提前看了書,看到下一首曲子是講踏板的,我特別激動,我還跟我媽說,你看你們說彈琴用不到腳!現在我用到了!並且十分期待講踏板的那節課。結果,老師只是告訴我,有這個符號的時候踩下去,有小雪花的時候抬腳……這話是沒錯了,但是小時候剛接觸踏板還踩不到太底,什麼時候踩什麼時候放,早一點晚一點的,老師也從來沒說過,天真的我真的以為我做的都是對的,自己天天還美滋滋的。我爸說:我覺得你彈得一點都不美,這首曲子不是叫天鵝嘛,你咋彈得這麼彆扭呢……當然,我還是跟我爸頂嘴了,說他啥也不懂凈瞎說我。

後來,我媽跟我合唱團的一個小姐姐的媽媽聊天,她媽媽問我們鋼琴是跟誰學的,我媽說誰誰誰。那個阿姨表情十分複雜,然後跟我媽說,那個小姐姐原來也跟我那個老師學琴,學了四年,偶然的機會聽別人說起來那個老師不行,然後她家就換了老師,結果一換老師啥都得從頭改,搞得自己家孩子都快對鋼琴沒興趣了。我媽一聽這不行啊,趕緊給我找老師換老師,果然,所有東西都要改,基本上等於從頭學。我吧,天生手就不太有勁,加上之前在錯誤的路上開的頭,糾正起來手型指法都特別費勁,好在後來的老師要求嚴格,讓我到了天津之後不需要這麼痛苦的繼續改基本功。考附中之前,我玩命的練施密特和740,現在肖練也是一點一點的慢練,但跑動還是不太利索,手指靈活性也沒有那麼好。真的是,小時候養成的練琴習慣,很難糾正,尤其像我這樣大軟手,嗯之前附中老師管我叫殘廢手,如果沒有一個好的開頭,後面會走的很難很難。

當然題主的孩子還小,也不一定走專業,但我覺得這種事情真的就應該從小抓起,哪怕不走專業,要學也得好好學,以後也拿得出手。

有的答主說手型無所謂,慢慢來,以後會變得很好的,我只能說因人而異。有些孩子他們從小沒練過基本功,但手指照樣利索,比如題主說的其他學的久一點,跑動靈巧的學生,人家那是先天條件好。但大部分孩子還都是需要好的老師引導的,需要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的。在對的路上練,哪怕一開始慢,沒有迅速見成效,日積月累也會好起來的。但如果在錯誤的路上走,錯誤的東西也會越攢越多,到後面想往回改的時候就會很痛苦了。學鋼琴走彎路並不是比別人多繞一個彎道,繞彎道好歹還是同方向的,只不過多做功,效果最後出來除了慢點,但還是一樣的。學鋼琴走彎路相當於一個x坐標軸,有一個好老師,可以一下從零走到10,但不好的老師會把你帶到-10,等你想和已經走到10的學生一樣的時候,就要付出雙倍的努力,才可以跟別人一樣,所以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還有的答主說,有這樣的老師,並且拿自己舉例子說她作為老師會先不糾結這些問題,以後會讓學生自己慢慢理解,讓學生先養成對音樂的感覺音質的好壞啊啊之類的,我只能告訴題主,這樣的好老師有,但您孩子的老師不是,這種事情最好不要太樂觀,寧可信其無不可信其有,不如乾脆換一個好老師保險。至於手型的重要性,答主王大哲@王大哲已經明確說明了理論上的重要,我是根據自己親身經歷的血淚史,跟題主講一下不讓孩子走彎路的重要性。趁著您孩子還小,也還沒學多少東西,哪怕從頭再來都不會耽誤太長時間,萬里長征您這才走反了50米,一切都還來得及。

哦對了,當時跟我一起學琴的小朋友們,除了我換了老師堅持下來了,其他人就算換了老師也都因為改錯太痛苦而不學了。那個合唱團的小姐姐,後來也堅持下來了,考到天津音樂學院了,現在大學畢業,在德國準備讀研了。我倆已經好多年沒有見面了,但是我倆的媽媽倒是經常聯繫,要不是當年她媽媽告訴我媽媽讓我換老師,我現在估計就是個普通大學生吧,鋼琴專業?不存在的。

哦對了還有我爸,我現在覺得我爸當時說的都是對的!!我爸現在聽我彈琴也會說,嗯,好聽!但我自己會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要改正,只是我爸作為外行聽不出來啦……

啊我覺得自己好啰嗦啊!!!不過還是祝題主好運,孩子能一直保持對學鋼琴的興趣和對音樂的喜愛!!!


進度過快,要不先看看我是怎麼教小湯的?然後是否換老師再決定不遲。

https://zhuanlan.zhihu.com/p/29119258


手型是最基礎的。

趕緊換老師。


不請自來 (^_^)

最近收了個新學生,在讀小學三年級,是我師傅把我推薦給學生的爸爸,之前那孩子在別的地方學了兩年,手型什麼的簡直驚人…手腕老塌下去,四指五指老翹著,看譜能力不是很熟練,手腕不穩,節奏不穩,很難想像為什麼學了兩年都還存在這麼多問題,孩子的爸爸看孩子兩年來都總沒進步,也覺得很鬱悶,就四處找新的老師,終於找到了我師傅,進而找到了我。

到昨天為止,我給他上了三節課。第一節課我看出了他存在的問題之後,回家給他準備了什密特的手指獨立性練習,第二節課我就把練習帶去給他,並自己錄了一個小視頻,讓他回家慢慢照著練。這個練習看似簡單,但是做起來很難。練的過程中,可以讓他保持四五指不再翹起來,並且保持手型不塌下去(因為塌下去就很難彈)。昨天給他上第三節課,看到他因為總彈不好這個練習覺得有點泄氣,這個練習他只練了三天而已,我就告訴他沒有必要做到完美,只要每天堅持練就可以了。

然而他在彈奏其他曲子的過程中,他的手型竟然立起來了,並不再塌著,四指五指老愛翹起來的毛病也不見了,我就把這些進步告訴他,他就很開心。

所以還是要找到好的方法來練習才行,當然,需要先找到個好老師 (^_^)

在教學方面,我不敢說自己十分有經驗,畢竟剛回國工作,之前在國外也見過手型亂七八糟的但是彈琴依然彈得很好的人,不過他們手型亂七八糟的時候畢竟佔少數,而且也是為了一些特別的演奏方式才會用很奇怪的手型,但絕對敢保證的是,他們可以靈活變換各種不同的手型來演奏出不同的效果。

但如果是在初期打基礎階段的話,還是要要求手型的重要性,不然以後孩子養成一個不好的習慣之後,會很難改過來。比如我,在彈奏中很容易肩膀緊張,我知道這是不對的,但我彈了十多年的琴之後,才有老師指出我這個問題,但已經很難很難改變這個問題了。不過我會在給初期的孩子上課時,關注他們是否會存在這個肩膀緊張的問題,會儘早幫他們改掉。

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不一樣,有的孩子理解得快,也能按老師要求的來做,那麼進度快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很長時間都沒有進步的話,除非孩子故意不練琴,那確實該換個老師了。


手型的問題仁者見仁了,我在初級入門時會講一點點手型,更多的是要讓孩子知道彈琴的力量從哪裡來,放鬆自然的彈奏遠遠比僵硬的標準手型要重要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在糾結手型問題?何謂手型?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一個人的手會長得一模一樣,為何彈鋼琴就要做成一模一樣的手型?做出來的手型是不自然的,缺乏手指支撐的手型與完全沒有手型結果是一樣的。根本的問題是手指的支撐,手型應該是建立在手指支撐的基礎上。手型是根據每個學生的手指條件來確立的,如果讓一個完全沒有指尖肉墊的人也做成握雞蛋的樣子,他還如何彈奏?應該是先根據手指的條件確定好觸鍵的部位,以這個部位作為觸鍵點,能夠牢固的支撐整個手指,這樣支撐出來的手型才是符合這個學生的手型。


以前一直也在糾結要不要強調手型,直到前段時間接到一個新生,學了好幾年學不出效果到我跟前,折指問題嚴重,大拇指往裡凹陷,手指跑動不起來,孩子說現在一彈琴大拇指就疼,說以前老師沒有強調過彈琴的發力方式。我覺得在鋼琴教學中不管強調不強調握雞蛋什麼的,開始學琴時,一定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發力方法。我的孩子來上課的時候,前幾節課我會帶著他們先在琴蓋上做手指練習,加上節奏練習和認音,差不多了,才會去在琴鍵上彈,因為第一節課,就讓孩子直接彈,手型,音符,拍子他們兼顧不到。


真的應該趕緊換老師。

判斷一個老師怎麼樣,可以先看看他的學生。


我不知道那個老師獨特的教學方法是不是真的有用

我只能告訴您,我的小湯1學了好久,第一節課就是擺手型,講坐姿,一課一課的練,偶爾會兩個課連著學,現在市面上很多老師自己的水平很一般,如果您想要自己的孩子在學習鋼琴這方面的時候不是彈著玩而是當一門功課認真學的話,建議您更換老師,而且要做好長期和手型作鬥爭的準備


推薦閱讀:

買鋼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你有什麼相見恨晚的高效練琴方法?
想升級鋼琴,不知道Kawai SK系列和Yamaha CF系列如何選擇?

TAG:鋼琴 | 鋼琴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