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哲學還剩下些什麼?

事實(是怎麼樣)推不出價值(應該怎麼樣),哲學在後一方面是無法被科學取代的,涉及到道德規範和制度設計。從這個角度甚至可以說,科學再發達,也只是哲學的輔助。


boy next the door

fa樂器

壓d錢

暗黑佟大為

香蕉君


我的觀點是:已知無解,或已知有解且已知如何求解的問題,屬於科學範疇。已知有解且未知如何求解的問題,屬於哲學範疇。未知是否有解的問題,屬於宗教範疇。

從這個觀點出發,哲學的範疇是最為廣闊也是最有趣的。哲學是認識的起點,也是給人可知之信心的基石。所以西式教育中為博學之才名之曰「哲學博士」,蓋因其為宗教之盲從找到認識之門,又為科學之機械和偏見找到新的盲區。這類人其實最難得,故有哲學之名。


形而上學怕是現在無法用科學解釋了,也可能永遠解釋不了 。實際上,哲學的很多分支是從科學中過來的,比如社會哲學,數學哲學,而邏輯學這門科學有些人也認為屬於哲學,我可以說,只要時代在發展,那麼總有科學解決不了的問題,那麼就一定會有哲學,哲學是人們熱愛智慧的表現,是不會輕易消失的。


大概只剩下一個科學沒有被瓜分出去吧-_-#

順便求題主告訴我四川省怎麼瓜分中國土地


批評一下@夜勃答案,這個批評是critic,文學批評那個「批評」,不是懟。

失敗者是逃不掉的,沒有世外桃源。強行構想一個…當然是美好的想法,畢竟成功學的雞血令人厭惡;但是如果把utopia當真,那就是妄想了,而失敗的答案應該不會在妄想里。

人生的本質就是脆弱無力卑微,而成功者對失敗者無非是50步笑100步,因為成功都是暫態,而且無論多大的成功在歷史長河中都是渺小的、甚至不值一起的。有必要去問一個愛斯基摩人「你讀過「呂氏春秋」么?古羅馬的將軍勝利後,進入羅馬城,他的兵車上有各種繳獲的金銀器、敵人的旗幟,但是會有奴隸在他耳邊提醒,勝利就如過眼雲煙,轉瞬即逝。大概,呂不韋在懸賞改錯的時候,他的失敗就註定了。

更不用說,人是被迫孤獨的。從這個角度說,他人的成功很可能是我們的地獄,成功學不止是雞血,更是毒藥;但是同樣從這個角度說,我們未必能感受真正的成功世界到底是什麼景象:我們眼中的一字千金,和呂不韋的一字千金是雲泥之別,因為我們看來的成功也許在成功者那裡是霍光製造的如芒在背。

這麼簡單地把人生劃分為either成功or失敗,有點reductionism的味道。非此即彼,靜止孤立,是你的理性有問題了。反求諸己難道不該么?人的理性為自然界立法,你的理性是偏執的,是抑鬱的,那你的世界就是二元對立的,無法整合的。

人總在演化的某個階段,而且極有可能遇到困難而停滯在那個階段。弗洛伊德把人分成好幾個階段:口唇期—&>肛欲期—&>……自戀期—&>偏執期—&>抑鬱期—&>整合期;所謂整合,大概就是孔夫子說的中庸吧~周易還有6個二進位位,64個狀態;怎麼勃學就只有1個bit,黑白二元?我想,在整合的方向發展,才能找出失敗者的答案。就像@尼古拉斯趙四說的,勃學沒有給失敗者一把劍,而這是為什麼不建議高中生接觸勃學。是他的話讓我思考了很多。


在人類不停的探尋,自我否定,再探尋的過程中,哲學本身也在被指正,被蠶食,被瓜分,被推翻,被重塑。就像科學一樣,在經歷千百年之後如今的成就,也許會被新的認知所推翻所重塑。

最後剩下的,便是終極。


地球不管被那哪些國家瓜分,它還在那,還是地球!哲學不存在被瓜分,它永遠在那!


當今哲學只剩下了一個空殼,這應該是個事實。因為它丟棄了最根本的東西,就是思想的廣闊性、自由性——哲學就是一種思想的活動。思想可以不受時空局限,也可以不受各種形形色色的、已經固化的、所以也僵硬的理論概念的局限,只向著一個目標前行,就是真理——這話聽起來既大而無當又有點陳腐,而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什麼是真理?

什麼是真理?這正是哲學應該提問應該解決的問題。而可憐的事實是,在自然科學驕人的成果面前,哲學竟然自慚形穢、跟在科學的後邊,仿著科學的身段,做起了科學的應聲蟲和政治與經濟的幫閑!

科學解決了一系列實在的問題,而這所有問題的解決,都是人的視角,人的尺度,出於人的需要——沒有哪一個真正的科學工作者會認為物理學基礎理論就是存在的真理。科學為我們創建了關於實在的系統知識,這是事實。但同時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這些所謂的系統的知識,是龐雜的、也可以說是凌亂的,甚至是割裂的,相互矛盾的。科學是構建知識的活動,而構建的活動不能脫離人的可把握性,數理邏輯,實驗工具,監測過程這種可把握性本身就決定了這種知識的局限性。而思想可以不受這些局限,這是前面所說思想的廣闊性和自由性。但這種廣闊性和自由性決不是胡思亂想——真正的思想,只能從知識起始,回歸於知識——始於認識,止於認識,最終加深認識、提升認識,這是思想的價值。事實上,思想也決不可能無所依憑,而這依憑也只能是認識。問題在於從什麼樣的認識出發。

今天,我們的思想,有了更加廣闊的空間,這就是自然科學建立起的認識。不過,這些認識,並不僅僅是成套的理論概念本身,還是這些理論概念所透露出的其他信息——我們必須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科學理論成果。對自然科學知識進行一個梳理、系統與整合,可能是我們的哲學真正需要做的工作。

早在上個世紀前期,科學史家已經指出了科學處理實在問題的局限性,直到今天,不斷有人對這一問題進行探討。但我們可能並沒有認識到,我們對於科學處理實在問題局限性的認識,正是來自於科學帶給我們的知識——沒有哪個人的知識是天賜。而系統、全面、多方的知識的來源,在今天來說,主要就是自然科學。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要超越科學體系處理實在問題的局限性,只能依靠科學帶給我們的認識。

徘徊、迷戀在那些早已陳舊、僵化了的概念之中,除了創造一些新的更加僵硬空洞的概念,讓我們的認識更加繁複同時也可能更加混亂,於追尋真理,不會有多大意義,「偉大的黑格爾」已經作了最好的詮釋。

至於梳理、系統、整合我們的知識——兩千多年來關於宇宙自然的知識,這是一個龐大而沉重的工程。不是哪一個人可以獨立完成的。即使是「哲學」和「科學」這種概念性的探討,也不是在這裡可以盡意的。


哲學一無所有,所以才無所畏懼。


現在科學之父牛頓的代表作叫《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


辯證法永放光芒。。。


以前在書上看到過一句話:

現代哲學就是用來解釋為什麼科學無法解釋科學無法解釋的內容。

深以為然。


還剩下

the deep dark fantasy

boy next door…


生命的意義


哲.....哲學?


一個「還」字。

多少辛酸。


剩下的全給黨了


轉一篇 @oldgoat 在問題「哲學在近30年內有什麼新進展?」中的回答,話說這題目下有些人是在搞笑么?

如下:

—————————————————————————

首先說明幾點:
1,哲學和科學「進展」的方式不大一樣。哲學就是要考察那些特別基本的觀念是否正確,而這種考察引起爭論的可能性實在太大。哲學兩千多年就是這麼爭過來的,而且以後肯定會繼續爭下去。於是,哲學進展大多不表現為學界主流共同承認一個新的理論可以取代一個舊的理論(從而不像科學理論的進展),也不表現為學界發現和共同確認了某個新的事實(從而不像科學觀測和實驗)。哲學進展最重要的表現是拓寬哲學的問題域——包括提出新問題和將舊的問題適用於一些新的領域,以及提出新的視角、方式、技術來理解和解答問題。因此,我在哲學家們針鋒相對的觀點有哪些? - oldgoat 的回答列出來的爭論中儘管有很多都綿延了上百年甚至千年,可是說起來在近期都是有進展的。不過我在本答案中會盡量不挑選這一類可以追溯得特別久遠的、至少在百年前就已經在觀念上相當成型的「進展」。

2,鑒於以下原因,有很多進展也許很難為人所知。第一個是哲學研究者的職業化水平加深得很快,每年論文產量很高,有些有價值的個人貢獻很容易被淹沒在論文大海之中。其次是哲學界不像各門自然科學界那樣是高度統一而專門化的共同體,很難有公共性的指標來讓大家共同評價某個貢獻,而且也缺乏有諾獎這樣的公信力高的評選制度(Oxford的Locke講座、Lakatos獎等有類似的職能,不過局限性還是比較大)。第三,除了第一點原因之外,中國學者的貢獻也許還因為語言等原因而更不容易流傳,甚至可能永遠不為人所共知(比如我自己的……T_T)。
這不是哲學的錯,而是體制的錯(╯‵□′)╯︵┻━┻

3,其實回顧20世紀哲學的話,「30年」這個時間段對於突顯出一些顯著的進展而言會顯得比較尷尬。稍微多追溯一點、考察到60年代之後,這在大多數情況下會顯得更加恰當。

4,本人是個懶人,換句話說我不是刷論文成性的人。因此下述的一部分進展我只是了解情況,但你要是讓我非常具體地指出這進展到底是誰弄出來的的、出自哪篇大作,這個對我來說要求太高……
=============================

最近幾十年來,如果要挑選出真正能夠橫貫至少大多核心領域的進展,那麼我會給出一個半。一個就是模態觀念和相關理論(包括模態邏輯)的進展和在各領域的貫徹;半個就是哲學和科學的大規模交叉。

關於模態的研究,就是關於「可能性」和「必然性」的研究。按照我自己的觀點(分析哲學對於胡塞爾的懸置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 oldgoat 的回答後半截),這一點在結合了概幫(【注1】)理念之後,也許就是哲學真正的,絕對無法去除以及可以完全正面抗衡科學衝擊的核心(萊公威武)。

更進一步地說,首先,對模態本身的研究就會形成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語義學和形而上學的研究領域。可能世界語義學研究的是如何正確地理解涉及到可能性和必然性的各種(尤其是表現為命題的)知識。可能世界形而上學則更進一步,要去研究可能性和必然性的本性。後者即通常要訴諸對可能世界的本體論考察。David Lewis和Kripke即為典型的可能世界實在論和反實在論爭論的兩端,我的一位同門在博士論文中則給出了第三種類型的觀點。

其次,模態性是一個哲學「鉤子」,有很多哲學問題都可以在模態觀念下獲得更好的重構或者呈現出更加重要的意義。這些問題包括但不限於:
1,自然規律的本性,尤其是關於其是否普適/具有必然性的爭論;如果具有必然性,那麼會是什麼樣的必然性?物理定律在物質世界中是否具有普適性?為什麼? - oldgoat 的回答

2,思想實驗的有效性限度,這裡特別是指「可想像性」與「可能性」之間是否有差別?大多思想實驗一般是在心靈中可想像的,可是這種可想像是否就相當於在理性上可接受的「可能性」?如果不是的話,那些稀奇古怪的思想實驗對於論證而言是否還那麼有效?或者反過來說,各種可能性是否就是我們可想像的那些東西?如果沒記錯的話,這一問題是由關於zombie思想實驗的討論引入的。

3,很多傳統的形而上學和語義學問題都在模態背景下更加清楚或有了新的討論空間。比如對本質的刻畫、對指稱問題的解釋等等。(後者在一個名稱具有並且只有一個含義,但最多只有一個指稱。為何最多只能有一個指稱? - oldgoat 的回答中有所體現)

哲學和科學的大規模交叉之所以在我看來是「半個」大進展,是因為這個情況帶給哲學的東西真的有喜憂參半的意味:

從正面的角度來說,這個情況有以下好處:
1,科學進步為哲學提供了很多新的對象領域、新問題和新角度。比如物理學進步讓哲學能夠對對稱性、量子場論和弦理論(量子力學哲學都已經有點過時了)等等進行哲學化的詮釋(interpretation);量子力學研究新提出了自由意志定理,有助於哲學思考自由意志和決定論問題;認知科學研究和心智哲學(這個領域的概貌可以看怎樣嚴格的區分目的、動機和原因? - oldgoat 的回答)、知覺哲學之間結合得非常緊密,等等。
2,科學研究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為哲學提供一些經驗性的、可以「切實」把握的證據,而不僅僅是抽象的理論分析。比如剛才提到的認知科學對哲學幫助有一部分就是如此。

從反面的角度來說,這個情況過分地推動了自然主義成為潮流——尤其是不加以理性考察的潮流,特別是「培養」了一大批在哲學上非常懶惰的所謂「哲學家」。這些「哲學家」就是以下的這副模樣:「這件事情的本體論基礎是什麼?」——「都是科學研究的那些物理或生理對象,其他的選項我都不同意,也不想去了解」;「這個問題要用什麼辦法去理解和解釋呢?」——「都是科學研究用的那些方法或者得出來得理論,我們就別多想了,等等看科學家怎麼說吧」。
……………………………………
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說,我對自然主義的不接受程度從大到小可以按以下順序來排:數學、邏輯、概念和命題等抽象知識的自然主義&>道德的自然主義&>心智和知覺的自然主義。
心智和知覺的自然主義還是有不少合理成分的,尤其是以其為背景可以支持語義學和認識論上的外部論,而後者確實比較好地符合了我們的很多(儘管遠遠不是全部的)關於日常語言和認知的觀念。

其他的還有一些價值比較大但是橫貫性不那麼明確的進展,比如康德哲學的再接受(尤其是關注其先驗性,如當代對先驗論證和知覺概念論的研究)、分析哲學和現象學傳統的交叉之類的,不提。

===========================

最後特別附送一些科學哲學領域的進展:

1,以所謂「語義觀」(semantic view)為代表的對科學理論的新觀念和新的理解方式(背景可參見卡爾納普的「觀察語言」和「理論語言」有本質區別嗎? - oldgoat 的回答),將以前把科學理論單純地理解成為一個公理化的語言陳述系統的傾向,扭轉為理解成一系列模型【注2】和數學結構的簇(當然,仍然容納理論陳述的存在,只不過是強調理論的核心不在於其陳述)。然後在此基礎上重新討論科學理論的真值、檢驗和確證方法、模型的表達/表徵方式(替代傳統的指稱理論)、科學還原和統一關係等等問題。

↑ 本人的哲學立足點和貢獻主要在這裡。從博士論文以來,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基於概幫理念,為「語義觀」中的各路模型和結構等提供統一的形而上學基底和語義學上的理解方式,再進一步去解決其他與理論相關的哲學問題。

2,科學實在論與反實在論爭論的新型討論。個人認為,傳統的這雙方爭論在van Fraassen的「The Scientific Image」之後已經基本上固化了,雙方立場已經相當鮮明而且難以調和(當然這種立場說起來也可以追溯個早幾百年)。「語義觀」衝擊為這種爭論注入了很多新血液。一方面是有「新型」的實在論(或者說是反實在論?),比如「結構實在論」等;另一方面是產生對於模型和結構本身的實在性的討論(比如有模型是否為虛構的爭論)。

3,關於自然規律/科學定律本性的討論。除了剛才提到的基於模態觀念的發展之外,還可以將這種討論擴展到生物學和社會科學等規律性沒有物理學那麼明顯的領域,包括以這種擴展反過來去反思物理學定律的本性,比如對於「其餘情況均同」(ceteris paribus)定律觀的討論等。

4,對最佳解釋推理(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IBE)的研究,並將其用於為歸納方法和科學實在論等進行合理性辯護。

5,貝葉斯主義確證理論的興盛以及和統計學、決策理論等的聯合。

6,(這一點不大想寫,畢竟有一些和科哲已經沒有直接關係了)庫恩科學觀的五花八門「發展」,從弱化的到激進化的都有。弱化的如Lakatos的「研究綱領」、Laudan的「研究傳統」;中性的如科學技術社會學和科學史中的「外史」研究;激進化的如Feyerabend的觀點和「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強綱領等。

==========================

注1:概幫傳承可參見「概幫」——江湖之分析哲學 - 羊村歷代哲學志 - 知乎專欄。

注2:哲學家的「模型」觀念覆蓋但不止於科學中的那些模型(例如質點、盧瑟福原子結構模型和DNA雙螺旋結構等)的特徵。比如,大多相關哲學討論認為各種科學模型共同擁有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對自然界進行了去除干擾項的理想化描述。


這個「剩」字讓人無法言說。幾乎不想搭理。

對內來說,三千大千世界,哲學是用來構建自己精神世界的。對外而言,哲學關注第一性,是世界觀,是萬學之學。大而言之,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小而言之,夢幻泡影各行其道,浮光躍金各得其所。

哲學教人別刻板物化,不曾想被題主刻板圈畫住了。


我猜是想問哲學的作用?我並沒有對哲學的深究,但個人認為哲學的一大作用是加強個體的「穩定」。


我推薦哲學分支里選擇邏輯學,能力有餘的學數學,想推動歷史發展的學計算機科學。


講道理,哲學方面的研究,能想到的前人都已經想到了,對它們的各種批判也都已經被提出來了。甚至對上述各種批判的批判,也已經被說得差不多了。

emmmmm...


哲學終極疑問三大命題的工作,已經被保安行業壟斷了——你是誰,哪來的,上哪去。不服,可以實踐調查


高中政治老師講過一番話,我深以為是,寫下來與君共賞。

原話大概這個意思:

「哲學是探究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關係。不同歷史時期的宗教、科學研究成果都會推動哲學的發展。

科學研究會讓人更深一步了解物質世界,能提供最有力的鐵證。尤其是近代物理大爆發,直接推動了哲學革命。

宇宙是無限的,人類探索物質世界是沒有盡頭的。但是物質世界是可知的。雖然人類永遠也不可能了解所有的物質世界,但是可以一直走下去,會有更多的理論讓人類認識物質世界,哲學也會隨之發展。

我覺得唯一會是哲學終極黑洞的就是人的意識。主觀能動性的意識,也可以稱之為思想。所有的外部物質表現會通過人的感官反饋到人的大腦,大腦會產生意識。意識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不一樣,這是人的根本ID。

可是現在意識到底是什麼,怎麼產生的,還不了解。

等到有一天人類真正把意識搞清楚了,了解了它的原理,可能就不需要哲學了。」


首先你要明白哲學是什麼,哲學是一種試圖越過實踐獲得真理的思想體系。

現在你在大街上問一百個人天文學是不是哲學,肯定有九十多個認為不是,然而在牛頓三定律被發現之前,任何天文學理論都屬於哲學範疇,因為這些理論大都無法實踐,只能通過思辨進行自我修正,地心說里複雜的本輪約輪輪上輪就是這麼來的。

現在大部分學科都可以使用理論→實踐→理論的科學方法自我發展,而不是使用理論→思辨→理論的哲學方法來發展,哲學領養自然越來越小。


推薦閱讀:

以自然科學的評價標準,該給經濟學如何的評價?
為什麼馬太效應在老鼠身上無法體現?
你爸媽聊天嗎?海鳥夫妻居然只靠整理孩子的羽毛就可以交流了!
方舟子在《進化論虛妄嗎?》一文中對進化論的解讀有一些不明白的,請指教?

TAG:哲學 | 社會科學 | 自然科學 | 自然哲學 |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