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哲學還剩下些什麼?
剩下哪些部分未被自然科學(含心理學),數學,邏輯學,社會科學等瓜分?
還是早就瓜分完了,只剩個沒用的空殼子?
哲學中完全被科學取代的領域只有一個,就是自然哲學。部分被取代的領域有一些,比如心智哲學和心理學、神經科學,政治哲學和政治學,宇宙論和科學宇宙論等等。哲學最核心的領域原則上不會被科學取代,比方說認識論、形而上學和價值哲學。
————————
沒想到這麼簡短和隨意的回答還挺多同學點贊的,實在不好意思~,我還是多說兩句吧。
題主和許多回答的同學都對哲學的前景抱有一種悲觀的態度,認為科學發展迅速,哲學遲早要完。這或許是出於對哲學的不了解。其實,科學不是到這兩個世紀才開始發展的。我們對照一下科學史和哲學史,會發現科學蓬勃發展的時候,常常也會伴隨著哲學研究的繁榮。這是因為哲學首先是一門反思的學問,科學的發展為哲學提供了絕佳的反思素材,所以科學的繁榮也會導致哲學的繁榮。遠的不說,當代各種特殊科學哲學(即X哲學)的興起,就很能體現這一點。所以從理論建設方面看,科學沒有取代哲學的道理。
如果說科學對哲學有威脅的話,那一定是在資本投入方面。哲學並不是那種一鎚子買賣,對它的投入很可能數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後才能看到成果。如果資源並不充沛,或者大國關係緊張,那麼國家投入就會向更為立竿見影的科學技術方面傾斜。天琴計劃向基礎科學研究投入了上百億元人民幣,仍然遭到了各界人士的反對。試想如果這一百億人民幣是要建設一個哲學研究所,那輿論豈不是炸開了鍋?醫學、物理學的實驗室的設備動輒上千萬,而我們實驗室要買個眼動儀都不批。所以說從資源投入方面看,哲學確實不剩下什麼了。
貼上一段在本回答評論區我的一些回復,感覺會更加有條理一些,因為我原本的回答是即興而作,想到哪兒寫到哪兒,可能思維會有些許跳躍。
1、德語里的Wissenschaft對應於中文裡的「科學」。Wissen=知識,schaft是一種後綴,一般理解為對後綴之前的名詞的有條理的集合。英語science來源於拉丁語scientia,本意即是「知識」=Wissen。所以,結合Wissenschaft的構詞法來理解,「科學」的本意是一種體系化了的知識(知識的有條理的集合)。哲學不直接等於科學,因為哲學裡有好的哲學和壞的哲學,只有好的哲學才有資格稱之為科學。科學只有進入到現代時期才被個別無知的科學家當作「自然科學」的同義詞,然而科學的含義遠比自然科學要廣,自然科學也是科學,但自然科學卻遠遠未能窮盡科學本身。此外,「科學至上主義」在當代是一個術語,即英語里是scientism,它有明確的指向(Scientism - Wikipedia),而不是隨便哪個人腦子裡對該詞產生的主觀的印象。
2、我再對【科學】、【自然科學】、【科學至上主義】這三個概念作一次簡單陳述:
【科學】:一種體系化了的知識,具備可理解性與可檢驗性。我是由【科學】這個辭彙在西方語言中的詞源與最早使用該辭彙的一些哲人的觀點而推導出這個結論的。由於我只會英語德語拉丁語,因此我無法追根溯源到古希臘語,但我知道,在拉丁語里scientia的意思,以及從拉丁語繁衍而來的德語中的Wissenschaft與英語中的science的意思。這三者所描述的對象都絕非【自然科學】這個概念所能窮盡的。
【自然科學】:研究時空性的經驗對象的一門學科,尤其以精確性(precision)為特徵。
【科學至上主義】:誤將【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與結論應用到超出其效力的範圍中的一種對於科學的濫用行為。我對科學至上主義的這種定義建立在當代學術界的基本共識之上,具體參見這條維基百科(Scientism - Wikipedia)。
3、我已經定義過了,科學至上主義認為自然科學的研究標準理應成為一切研究的標準。而自然科學要求【可觀測性】。一些理論物理學家的猜想,即使在當下無法得到觀測,但仍有大量自然科學家在嘗試用更先進的測量手段用經驗方式驗證這些猜想。所以【更觀測性】無論是在理論物理學還是更偏向於應用的其他自然科學領域,都是至關重要的。但亞里士多德的【上帝】概念壓根不是通過經驗觀測而得出的,如果從【可觀測性】的角度出發去理解亞里士多德的上帝概念,無疑會失敗。而亞里士多德的的確確有一個【上帝】概念,因此你決不能說亞里士多德是我所定義的那種【科學至上主義者】,因為上帝是不可觀測的。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同時又是神學,本身就已經證明了他早已脫離自然科學所要求的【可觀測性】來討論問題。但亞里士多德並不因此就是錯誤的,他提出上帝概念,是因為他有其他方面的考慮。關於第一推動力的研究,是從亞里士多德開始真正貫徹了整個西方哲學。牛頓晚年那些對於第一推動力的思考、對稱破缺和大爆炸理論等理論物理學的猜想也都是在探索第一推動力。基督教神學中的上帝概念,有一些人認為只是對亞里士多德上帝概念的神學化,這種觀點儘管接受面並不能說很廣,但至少道出了一個事實,就是基督教神學中的上帝概念的確受到了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對於第一推動力的思考的影響。而笛卡爾、萊布尼茨、斯賓諾莎、康德、謝林、黑格爾這些人的上帝概念,也與此有關。謝林更是在《哲學與宗教》中明確表示,上帝概念原本屬於神學,但卻被宗教收編,哲學理應重新關註上帝概念、重新闡釋上帝概念,而哲學的研究對象無非就是上帝。總之,自然科學的【可觀測性】要求在一切真正的哲學中都不可能成為標準。然而,非自然科學並不等於反自然科學,二者的內涵外延並不完全重合。
4、我不是為了削弱自然科學的效力,或者為了貶低自然科學,才主張這些觀點,而是為了自然科學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效力,能夠為人類做更多有益的事,才說這些。自然科學與哲學一樣,不能單憑一己之力為我們提供一切問題的答案。這裡不是在比較自然科學與哲學誰高誰低,這裡根本沒有高低之分,更不能說誰包含了誰。自然科學不能告訴我如果我喜歡一個女孩,我應該如何引起她的注意、如果接近她、如何獲得她的好感,自然科學也不能告訴我們什麼是正義什麼是善,但自然科學能夠告訴我們夸克的質量與一些微觀粒子層面的反應的具體來由,而這是哲學所不能的。這裡的關鍵在於,如何處理哲學與自然科學的關係好讓二者都能得到公正的對待,然而在處理哲學與自然科學的關係時,我們不能訴諸自然科學的標準,而必須求助於哲學,哲學能夠用符合邏輯與理性的方式解答自然科學與哲學之間的關係問題。不過這同樣也不意味著哲學高於自然科學,因為二者之間的關係問題也只是無數問題之中的一個罷了。用稱手的工具才能完成相應的工作,我們用榔頭敲釘子、用斧頭砍柴,但我們不用榔頭砍柴、斧頭敲釘子。同樣的道理,處理哲學與自然科學間的關係,不能用自然科學的標準而理應訴諸哲學理論,因為自然科學討論問題的方式十分有局限性,例如強調可觀測性、強調直觀、強調因果性等等。而【科學至上主義】或曰【唯科學主義】卻主張自然科學的方式方法乃和衡量一切事物的標準,這無疑是錯誤的。例如你崇尚的亞里士多德,在處理因果問題時,最終仍抬出了一個【第一因】。【第一因】的存在無疑破壞了常規的因果性,因為因果性強調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但第一因本身不是果,第一因之上沒有更高的原因。同時,亞里士多德認為,第一因的存在保證了因果性,甚至毋寧說,他之所以要預設一個第一因,是為了保證因果規律的必然性。不過我們也不難看出,第一因本身跳脫出了因果鏈,因此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悖論,後世哲學其實也是在進一步精細化第一因與因果鏈之間的關係。這個【第一因】即是【上帝】,如果你認真研讀了從笛卡爾到黑格爾之間的西方哲學對於上帝概念的構想,你會發現上帝概念是最能反映出這段歷史時期哲學是如何變遷的。
5、我感覺你上面提到的一個結論應該要反過來:不是古代的哲學家都親近自然科學,而是古代的自然科學家都同時也是哲學家,這個局面一直延續到近代,比如你看牛頓的傑作的名字也是《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只有到了當代,由於學科劃分再加各學科發展過快等原因,自然科學家才不再研讀哲學作品,並將自己淺薄的哲學觀視為真理。所以問題其實不在於哲學越來越不親近自然科學,而是自然科學越來越不親近哲學了。
關於自然科學與哲學之間的關係,有一本書非常好地做了澄清,並且指出了近年來一些熱門思想的內在漏洞:Why the World Does Not Exist。這本書的中譯本將會在明年初由剛剛從重慶大學出版社獨立出來的拜德雅出版,是由德語原文(Warum es die Welt nicht gibt)譯出的,部分內容的準確性上高過英譯本,因為英譯者對原文有較大改動。當然總體上來說,英譯本也是可讀的。
另外,不同意心靈哲學可以被自然科學取代的觀點,可以參考另一本書:I am Not a Brain
上面一些回復的閱讀量還停留在幾十年前,最新的哲學討論我幾乎沒有看到其他回復中有涉及到。建議可以多關注dan zahavi在academia上發布的論文,他的論文內容清晰措辭嚴謹,所涉獵的範圍也很廣。不過zahavi主要是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法,該方法的局限性還有待更加明確的指出,我以後如果有空會回來補充。zahavi的論文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他對其他一些當代主流觀點的反駁,例如他對自然主義、物理主義、腦神經科學中的一些還原主義傾向的反駁,都非常嚴謹有說服力。值得希望進一步了解自然科學與哲學之間如何互動的人去關注。
實際上美國本土已經有普特南、內格爾等哲學家以多種不同方式反駁了自然科學已經吞沒哲學的說法。普特南與內格爾都是美國哲學界一等一的哲學家。而且由於德語國際影響力的式微以及德語學習過高的成本,導致德語哲學界有大量極其出色的當代哲學作品在國際上都鮮為人知。隨便舉個例子,在德國哲學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Fulda,就沒有任何一本書被翻譯成英文,在中國學界就更難見到他的身影了(儘管還是有的,例如北大哲學系劉哲老師的一些論文中),以及海德堡大學哲學系雅思貝爾斯-伽達默爾教席持有者安東·科赫教授,也沒有任何一本英譯書出版。這不是個例,而是常態。德語學者在國際哲學討論中的缺席嚴重影響了當代哲學的發展。
評論區里一些人的回答非常可笑,將哲學當作科學的婢女。這些人所做的實際上剛好就是「在地思考 全球行動」。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很簡單,這些人實際上預設了我們的整個【世界】僅僅是自然科學上可觀測的對象,並以這個標準去衡量哲學。
這就很可笑了,我們從常識出發便可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就壓根不是自然科學可探測的東西。這不是【反自然科學】而只是【非自然科學】,世界上有太多東西是 【非自然科學】的了。從這個前提出發,我們不能將【世界】當作自然科學所探究的對象。
現如今,當我們說【世界】時,我們時常說的僅僅是【宇宙】(universe)。在自然科學興起之前,人們用【cosmos】形容【存在著的一切】,而現在我們則用【universe】,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在前者中有我們人類的位置,在後者中則沒有。但後面這種情況顯而易見是不可能的,因為我們總是在世界之中存在著的,我們不能脫離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從上帝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評論里的那些將哲學置於自然科學(當他們說科學時他們腦子裡實際上只有自然科學,而不知道哲學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等等)之下的人,就是站在上帝視角去看這個世界,這恰恰是最反科學的行為,這是康德之前的傳統形而上學對待這個世界的態度:他們彷彿站在thomas nagel所謂的view from nowhere來看這個世界。也是因此,作為人之科學的哲學才會在他們眼裡不再有價值,因為他們眼裡根本就沒有人。所以他們給出的結論只是一種循環論證罷了,他們根本無能反思自己的思維預設。
的確,自然科學的無能尤其表現在其無法反思自己的預設。當某個人指出「自然科學是探究世界本質的最根本的方式」,從而將自然科學抬上王座時,自然科學作為檢測經驗性時空存在的一門學科,恰恰無法證成上面的那個論斷,因為這個論斷是非時空性的東西。
(自然)科學至上主義在北美擁有極大聲望,國內那些科學至上主義的擁護者實際上大多是從北美引進的這種觀點,但可笑的是,前兩年剛剛去世的美國大哲普特南,就傾其一生在批判科學至上主義,他的觀點已經被大量所謂的「分析哲學」流派下的學者認可並繼承,現如今真正在鼓吹科學至上主義的人,大部分不是正經自然科學從業者或哲學學者,而只是科普作家、專欄作家等等。我還是建議某些人多讀點書後再來評價哲學與科學間的關係這麼宏大的論題。
宗教(包括綠綠)也是哲學,尊重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也是哲學,甚至邪教,也屬於哲學。
哲學無所不在,所以你看不到它。
我想你說的哲學是狹義的,應該指的是非宗教也非馬列的其他學說。那似乎只有神神叨叨的邪教了。
我向來認為文科基本都是服務業,服務業的性質只有一個,服務人。和文學、電影、美術音樂一樣,你的學說派系受更多人追捧、讓更多人開心悲傷和思考,你就是成功的,否則你就是廢柴,學歷再屌也是廢柴。哲學也是如此。
你的學說信奉的人越多,你就是成功的哲學家,反之你就是神神叨叨的廢物,一切市場說話,就這麼簡單。現在的情況是各種宗教和科學理論瓜分了大部分的哲學市場,剩下的餅確實很小了。
我倒是覺得,如今所有科學,不都還有著自己哲學的內核嗎?……
哲學的本質是人類以語言為主要工具和思辨為方式的時代對於世界本源認識的高峰。而當人類進入基於以計量和數學為工具、以歸納和演繹為方式的時代以後,科學就佔據了世界本源認識的高峰。同時在科學未到達的部分,哲學依然發揮著作用,但是領域被逐漸侵蝕。
正面角度,歷史上哲學起到了思辨和提問的作用,具有巨大價值。就是到了當代還有被詮釋和初步提問的價值,但處於輔助地位。從這個角度,結構化和工具化的東西被抽離以後,哲學類似是一種思辨文學(當然哲學不真的是文學,只是在認知地位上同級)。
負面角度,廣義的哲學和文學中醫很像,由於語言能力人人都有,所以人人都有一套,所以方便信手拈來,所以也方便胡謅八扯,也許蘊含了一些真理,但也承載了太多痴人囈語。哲學中雖然蘊含很多很有價值內容,但是在當代「哲學」這個辭彙被嚴重污染和稀釋了。哲學的這種非整合的特性,引用名言就是「沒有哲學,只有哲學家」。相比來說,科學則是要被科學共同體審核認可的,努力生成一個統一的、自洽和可驗證的體系,雖然這個體系也是持續自我否定和不停進化,遠未達到理想目標。
回到正題:哲學還剩下什麼。想必是回到哲學的本源:愛智慧,就是保持懷疑和勤于思辨。因此當代哲學的用處就是:提問,用自然語言初步提出問題,同時真的關心這些問題的嚴肅的人,註定會進一步進入專業領域尋求答案,而不會滿足於停留在所謂哲學思辨階段,不會滿足於所謂對於「宇宙真理感悟」的自我陶醉中。所以哲學就是一個裝著問題的筐,後來放了很多東西進入去,但是後來又被拿走了,還只是剩下一個筐。
有人說哲學還有認識論、本體論、形而上學、價值體系等領域,可以說隨著人類在AI尤其是強AI領域的進展,這些領域早晚也會被分離出去,而且會是在不遠的未來。舉個例子,就這幾年的AI倫理來說,例如自動駕駛的AI價值觀,例如戰場機器人的道德約束,這些領域需要被嚴格建模並被具體執行的。如果這些領域的價值觀和道德約束還用傳統哲學的方式寫寫文章來模模糊糊的討論,人類真是就要被滅了。
可以這麼講,每一處未探明的自然界深處都藏著一位「神明」,每一處未被言說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套「哲學」。認識自然、認識自己是永恆的論題,科學和理性未能照耀的地方,神明和哲學還是要存在的。此討論不否定哲學的歷史作用和意義,而是討論哲學在當代的局限。就像沒人會否定自然語言的重要性和偉大,但是語言的局限性也是非常明顯和確定的。
這個問題還是挺典型的...我就談一點吧
卡爾納普有篇文章提出過一個內部問題和外部問題的區分,內部問題就是比如恐龍化石存不存在這種可以用科學手段檢驗的,而外部問題就是類似於物質存不存在,這涉及到我們能否用物質這個概念去描述我們的知識...前者是框架內的,後者是框架外的,而框架外的問題是無法用框架內的研究手段去解決的。
雖然跟卡爾納普本身利用這個區分的目的不同,我想說的是哲學和科學之間很大程度上就類似於這種外部和內部的關係。因為科學總是需要一套研究範式來規定自己的理論框架,所以只要科學還在就肯定需要一門學科把框架以及與框架本身相關的問題作為一個對象進行系統化的考察。因為科學畢竟不是真理,只是用來預測經驗的工具,那麼這個工具到底靠不靠譜以及能在哪些地方發揮作用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
這至少是目前的哲學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
白話:段子。
雞湯文:雞湯。
如果除了上面的,就只剩下象牙塔里不知所謂的無病呻吟。
剩下兩大派系
1: 成功學。認為所有人都有可能獲得相應的成功,多以馬雲,劉強東,奶爸,笑來,輪子等為例子。認定獲得成功乃生命的第一意義,研究和發展成功學話術,例如「領導力」,「正能量」,「感恩」,「財務自由」;進一步衍生出「21天」,「碎片時間」,「早期員工」,「矽谷生活」,「學英語」等。鼓勵通過鼓吹物質生活,自私自利和成功的可能性讓全民參與其中。其核心思想是讓社會不同階級的人都為了頂層社會的繁榮貢獻自己永恆的勞動力,一直到死。設計一系列制度讓勞動者感到焦慮,製造焦慮(結婚,生子,醫療,教育),並且用小恩小惠激勵他們如小白鼠一樣拚命加緊勞動。不勞動就要被淘汰。
2:失敗學。強調人之於社會存在的系統性差距(智商,家庭,性格,能力各有極限),強調成功學幻覺和最後全民參與只是為了全民韭菜,全民智商稅的特質。強調成功學暗示的永無止盡的混沌階梯。鼓勵人承認自己的失敗,認可自己的失敗,接納不同種類的失敗。拒絕成為社會發展機器中被永遠利用的棋子。其最終有望發展成去北極冰窟求世外桃源之學說。
其他所有哲學基本都是成功學或者失敗學的變體以經驗領域為對象,則經驗科學足以奪之。以超驗領域為對象,則經驗科學何奪之有?
自從心理學從哲學中分科出去之後,現在還剩下詞句分析,感謝維根特斯坦。
凡能夠說的,都能夠說清楚;凡不能談論的,就應該保持沉默。
新日暮里,van,比利王,木吉的鬼步,香蕉君♂永不缺席,搓♂電音,fa♂樂器...
明明還剩下這麼多呢我是覺得終究有一天哲學會全部分解成各個科學的。而且我也比較激進的認為人的主觀意識現在就應該歸納到腦神經學,但是很多哲學家卻認為這應該是最終的哲學問題之一,甚至只能是哲學問題。
我覺得在未來幾十年里還可以算作哲學的有:
倫理正義科學/偽科學之分科學的盡頭以下純屬個人觀點。
我覺得討論哲學的定義,不如考慮現在哲學的首要目的,也是最可能具有正面作用的應用也許更容易把握這個概念。
我認為當前這個目的應當是:對自然科學研究中的設想的批判、反思和啟發。
當然哲學仍舊具有其他的傳統的用途,比如做學科分類整理啊,語言邏輯啊,文藝和審美啊,政治倫理諸如此類等等,甚至讀讀心理、調調雞湯也不是什麼罪孽。但在當今時代,上面這個問題前所未有的突出並條件相對成熟而且意義深遠甚至綱舉目張。
我這裡說自然科學,甚至是在一個更加狹義的意義上,是指基礎科學理論前沿(其他諸如工程實踐的指導等等也需要,但和基礎理論相比意義遠遠不及)。這是主要因為基礎科學如理論物理已經在日益逼近終極極限(至少貌似是這樣),似乎已經看到一絲曙光,但同時問題也越來越多。
我們知道古典哲學將整個邏輯和自然科學劃在所謂的現象界。即邏輯上要求自洽的科學理論是用來描述人們觀測到的現象之後的認識和總結的。而剩下的則是所謂的本體界,是理性的禁區,因而也必然是科學理論的禁區,對於這個有各種提法,最經典的是康德的「物自體」。籠統地說,在沒有整理出可以為理性所處理的材料,都可以是哲學的範疇。這個觀點不能說沒有道理,二十世紀一些重大的基礎理論發現比如量子力學的詭異和矛盾和數學上的哥德爾定律的發現等等,都暗示了科學在高歌猛進地邁向終極路途中已經若隱若現的「局限」。而這條征途,既指向浩瀚的宇宙的盡頭,指向基本粒子和時空的本質……,也不可避免地指向我們自己的內心——人的思維和意識本身!
在這些領域,接近終極的峰巔,是否繼續光靠現有的科學方法就足夠了?不得而知。個人認為,將現有的科學方法機械地延伸是走不遠走不好的。歷史證明,人類始終需要一種傳承但超越現有模式的思想方法來進步。哲學作為一種抽象、反思和綜合手段,具有一定的借鑒和補充作用,甚至責無旁貸。只是對哲學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還需要深刻而廣泛地認識現代科學。
如此哲學和基礎科學之間的深層互動或可帶來
- 通過提供新的思路幫助和促進科學研究
- 哲學從科學中獲得反饋, 用第一手事實資料糾正和更新自己(而且由於哲學與社會和人文科學, 與人類活動的方方面面有著深刻的聯繫, 因此作為哲學的責任的對自然科學發現的合理而準確的詮釋也至關重要的,並具有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
- 哲學還可以對科學研究的方向和規劃還可以有參考和建議的意義(雖然這個的必要性和合法性可能存疑)。比如考慮,兩個對人類未來威脅和影響最大的科技分支:人工智慧和基因改造。
哲學的作用,有一個生動的例子我記得很清楚。我最推崇的牛津數學物理學家(其實一定程度上也是科學哲學家)羅傑·彭羅斯在一個訪談中就談到了他對當前他身邊的(應該是牛津)哲學界的抱怨。他說,那些哲學系的教授學者們,並不是不懂得現代科學,而是跟潮流跟得太緊了。他們的觀點和現在主流學界高度一致,把「量子平行宇宙」講得頭頭是道。而我們知道彭羅斯的觀點是和平行宇宙解釋相左的。姑且不說孰是孰非,在他看來,這些哲學家,對於一個沒有定論的問題,居然萬馬齊喑,人云亦云,幾乎是一種失職。他希望看到哲學家,在科學家提出一個沒有論證的設想和猜想的時候,應該從內心去認真思考這樣的設想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甚至從美學和人文價值角度對其進行評判也未嘗不可。在當今科學昌明的時代,人們根本不要擔心這種做法會誤導科學,因為常規的科學手段和思想方法,科學的實證檢驗過程與準則以已經非常成熟且深入人心。哲學只是起到一種提示的作用,最後還是要落實到科學的求證上。另一方面,日益明顯地,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其實往往難免是畸形發展),會給人們傳統的價值和觀念等帶來衝擊,如何使兩者和解,這個任務,又舍哲學其誰?
顯然,彭羅斯認為哲學應該有更大的作為。我同意這個觀點,我覺得哲學遠沒有過時,而且目標和任務可以變得更加清晰和專註了。
the deep♂dark♂fantasy
木吉鬼步成絕響!
不要把哲學理解成一個實體,而把它理解成一個過程或一種行動——探索真理的過程和行動。那麼無論是自然科學還是心理學還是社會學,它們都只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和視角去探索真理而已,本質上它們還是在做同一件事,所以我一直傾向於認為,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心理學,甚至是宗教,它們都是不同流派的哲學。
類似於你的這種思路,我曾經也拷問過心理學:心理學到底是什麼?當它被認知神經科學、生理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以及精神分析、行為主義、人本主義等諮詢心理學瓜分之後還剩什麼?如果它早就被瓜分完,只剩個空殼概念,那心理學這門學科獨立出來的意義又是什麼?
後來我想,與其把心理學理解成一個實體不如把它理解為一種行動——探索人類自身心理現象的行動,那麼它就統合了所有正在為此而努力的學者和實踐者們的工作,儘管他們有著各種各樣截然不同的出發點和視角,但是他們在做同一件事。
哲學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