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道德其理論基礎是什麼?

這個問題語意比較模糊,具體來說,就是想問兩個問題。

首先是類比於first order normative question, 也就是在中國傳統哲學看來(尤其儒家),我們應該怎樣做以及為什麼要這樣做?比如西方哲學的道德理論通常分為三大塊,各自的理論都解釋了什麼樣的行為是道德,例如J.S.Mill的效用主義,康德的哲學等。不知儒家的道德哲學是怎樣解釋為何我們要如是做的?我自己想了一下可能是從天人合一的思想衍伸出來的,也就是天地之間是有等級分別的,所以對應到人類社會也應該如此,但我不知道這樣如何解釋人和人(比如父子,夫妻)之間具體的道德關係為何是這樣的。

第二個問題就是類比於second order normative question, 大概就是何為「善」?在中國傳統哲學看來,「善」本身是什麼(what is Good/goodness)? 我們又是怎樣認識到「善」的?是不是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我們就會意識到這是一種「善」(例如孟子說的「嫂溺援之以手,權也」)?這樣的話,那我們的哲學有沒有對「善」進行一個(接近於)放之四海皆準或者定義呢?人性論?

讀書太少,還希望各位大大能不吝賜教啊!


反對@劉一白 的答案。本來想發在評論里,可是評論只允許發1000字,手機剪切好幾次也沒弄好,乾脆發這裡,正好其中涉及對題主部分問題的回答,供諸位參考。

「這段話告訴我們,先王效法天地,製作樂、法。先王在倫理的形成中扮演了很重要的地位。首先,先王心中有德,能夠溝通天地;然後,先王效仿天地的秩序,制禮作樂,塑造了人間的秩序。這樣,人間就「和」(he二聲)了。綱常倫理,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還是要補充一下,雖然美德、德性很多建立在倫理之上的,然而也有純粹的內心之德(尤其周代之前不是特彆強調德性與倫理的聯繫)。這部分的基礎,我不知道。」

你這裡的意思似乎是,先王法天而確立了人間秩序,並用綱常倫理固定之,而道德就於此建立?然後又區分了內心之德和建立於綱常倫理之上的德。

如果我沒理解錯你的意思,那恐怕問題很大。或者說,這絕不是儒學內部的視角,儒學絕不是如此理解自身的。按你的路子,儒學就真快成為一種奴才哲學了。

1按照你的理解,似乎大多數道德成為先王法天而定立的外在規則了,然而這絕不是儒家道德的實質。「天命之謂性」,之所以先王能法天而立倫理綱常,正是因為天人一貫,天與人是無法割裂的。不是先王有德所以能與天地溝通。而是一切人就本性來說都能與天地溝通,所謂乾父坤母,這「父母」不只是先王的父母。

而你所謂的建立於倫理綱常的德和「純粹的內心之德」在儒家那裡其實是統一的。我想,按照你的理解「禮」毫無疑問屬於倫理吧,那孔子是怎麼說的,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這類例子論語里太多了,僅舉一例。)

游氏曰 「人而不仁 ,則人心亡矣,其如禮樂何哉 ?言雖欲用之 ,而禮樂不為之用也 。 」

李氏曰 : 「禮樂待人而後行 ,苟非其人 ,則雖玉帛交錯 ,鐘鼓鏗鏘 ,亦將如之何哉 ?」—《集注》

可以看到,外在的禮法規範,是植根於人心的。

朱子曰:「凡物之理 ,必先有質而後有文 ,則質乃禮之本也。」

所謂質正是人性人心,禮的基礎是人之天性。(心性之別很複雜,暫不作討論,已經可以說明問題。)

而錯誤的源頭在於你把你所謂的「倫理」和「名教」的關係弄混了。倫理是奠基於人本身的,名教是倫理的表現形式。倫理是一種自然正當,它的根基是非人為的,是植根於人的自然本性、自然感情的。而這本性又來自於天(你說的天道信仰)。所以,「天不變,道亦不變」,但名教必須是變動的,它只是時機之中不斷變動的表現形式而已。

2過多強調了上行下效就把「學」的作用大大掩蓋了。

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一個原因在於你把前一個問題答錯了。一旦你把道德置換為倫理,又把倫理理解為「名教」,就把道德或你所謂倫理變成徹底外在的規範了,所以你認為人們認識到「德」,就是怎麼樣學會遵守綱常名教,側重點放在了政治方面。上行下效是對客觀事實的描述,而根據這個客觀事實,儒家要求居上位者以身作則,以風化下(見後文4)。這並沒有真正回答題主的問題。

題主的問題是,人之為人是怎麼認識到善(德)的。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中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大學》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集注》

人具有天賦予的,得於天的光明本性,只要順遂本性就是「道」,這就是道德的起源,也是人們能夠認識善(德)的根基。根本上說,人本自具足,德(善、道德)是人本有的(當然,仍需要充實),所以「人皆可以為堯舜」,所以「為者亦若是」。可是人會沾染習氣,因此就要不斷地明明德,也就是去除蒙蔽本性的習氣,使光明的本性重新煥發生機(這裡面已經包含了倫理道德)。在個人具體措施為修身(學是可以被包括其中的):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我以為這多少是傳統倫理的核心之一,儒墨的修身,莊子的刳心,都有相近的意思,這問題太大,力有不逮,不詳細說了。)

在共同體則很複雜了,是禮樂之制,是詩教,上以風化下,甚至可能是是刑罰。

3一個有待討論的問題,關於德者,得也。

之所以把德解釋成得很常見,不是因為那是管子說的,也不是什麼用一種解釋去解釋所有的。而是德在很多典籍中和得確有聯繫,如你提及的道德經,按照你給的解釋道於萬物之顯現,其實就是萬物得之於道者。又如上面引的大學集註:「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德就有得乎於天之意。這裡沒有使德僵死,因為德的內容還是待填充的。這是我的觀點,可以討論。

由此,就可以看到儒學中道德根基的線索,首先是得於天的,其次,由於天人合一,天命之謂性,所以人之本性、天然情感,就是儒家道德的根基。

4對孝的解釋也很值得商榷,歷代註疏里我沒看過有這麼說的(估計是我沒看到或者沒注意),而且依我之見,這種解釋似乎違背了一些儒學中根本性的東西,孝是一種源發性的情感,是儒學的根基之一。之所以你會覺得孝和肖存在一致性,原因在於仁心的感通和發散或者說推己及人及物,這個由內向外不斷擴散的過程的根基在孝。

而把上行下效,說成「下級能夠肖」這個估計也不太對。上行下效是對客觀事實的描述。所以大學裡說「一人貪戾,一國作亂」,這個一人通常就指居上位者,一國則指包括下的統一體(當然這個上下可以靈活理解),這裡沒有什麼下要能夠肖,而是說上若貪戾,下必然作亂。又如子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上位者欲善而民自善,不存在什麼下要能肖。到荀子時更加明顯。被黑了一百年的三綱也是一個意思,描述客觀現象而已。


哎~樓上的爭論真沒意思,真想搞明白點什麼,還是好好讀書吧。


謝邀。剛好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介紹到荀子的時候,有這麼一節,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道德的起源

  這就引起一個問題:既然如此,人在道德方面如何能善?因為,每個人如果生來就是惡的,那麼,道德又起源於什麼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荀子提出了兩個方面的論證。

 第一個方面,荀子指出,人們不可能沒有某種社會組織而生活。這是因為,人們要生活得好些,有必要合作互助。荀子說:"百技所成,所以養一人也。而能不能兼技,人不能兼官,離居不相待則窮:"(《荀子·富國》)還因為,人們需要聯合起來,才能制服其他動物。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荀子·王制》)

  由於這兩種原因,人們一定要有社會組織。為了有社會組織、人們需要行為的規則。這就是"禮"。儒家一般都重視禮,荀子則特彆強調禮。講到禮的起源,荀子說:"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荀子·禮論》)

  荀子還說:"欲惡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則必爭矣。"(《荀子·富國》)荀子在此指出的,正是人類的根本煩惱之一。如果人們所欲與所惡不是同一物,比方說,有人喜歡征服人,有人也就喜歡被人征服,那麼這兩種人之間當然沒有麻煩,可以十分和諧地一起生活。或是人人所欲之物極其充足,像可以自由呼吸的空氣一樣、當然也不會有麻煩。又或者人們可以孤立生活,各不相干,問題也會簡單得多。可是世界並不是如此理想。人們必須一起生活、為了在一起生活而無爭,各人在滿足自己的慾望方面必須接受一定的限制。禮的功能就是確定這種限制。有禮,才有道德。遵禮而行就是道德,違禮而行就是不道德。

  這是荀子所作的一個方面的論證,以解釋道德上的善的起源。這種論證完全是功利主義的,與墨子的論證很相似。

  荀子還提出了另一方面的論證。他說:"人之所以為人者,非特以其二足而無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獸有父子而無父子之親,有牝牡而無男女之別。故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於分,分莫大於禮。"(《荀子·非相》)

  這裡荀子指出了何為自然何為人為的區別,也就是莊子所作的天與人的區別。禽獸有父子,有牝牡,這是自然。至於父子之親,男女之別,則不是自然,而是社會關係,是人為和文化的產物。它不是自然的產物,而是精神的創造。人應當有社會關係和禮,因為只有它們才使人異於禽獸。從這個方面的論證看來,人要有道德,並不是因為人無法避開它,而是因為人應當具備它。這方面的論證又與孟子的論證更其相似。

  在儒家學說中,禮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綜合概念。它指禮節、禮儀,又指社會行為準則。但是在上述論證中,它還有第三種意義。在這種意義上,禮的功能就是調節。人要滿足慾望,有禮予以調節。但是在禮節、禮儀的意義上。禮有另一種功能,就是使人文雅。在這種意義上,禮使人的情感雅化,凈化。對於後者的解釋。荀子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題主的問題有三個:

(1)中國傳統哲學中,道德的基礎是什麼?

(2)中國傳統哲學中,什麼是「善(good,goodness)?

(3)中國傳統哲學中,人們是如何認識到善的?

(題主,同意我這麼概括嗎?)

我並不打算直接回答這三個問題,因為這些問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希望諸位能夠有些耐心,和我一起分析一下問題本身。

第一個問題,是一個倫理學或元倫理學問題;第二個問題,是一個倫理學問題;第三個問題,是道德認識論問題。我不知道這麼分對不對,反正,這三個問題涵蓋的內容很廣。

再看問題本身,它的用詞是值得推敲的。首先,「中國傳統哲學」,什麼叫「中國傳統哲學」?真的有「中國傳統哲學」嗎?是否能夠一概而論地說「中國傳統哲學」如何如何?這個問題就很難辦。我在這個答案裡面,主要是在說儒學。一個原因是,其他家的書我沒怎麼讀過,另一個原因是中國人的倫理觀主要是儒家塑造的。我猜題主問這個問題,心裡想的主要也是儒家。

說完了「中國傳統哲學「,那麼「道德」又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也是十分棘手的。像很多知乎用戶那樣拍腦袋想出來一個解釋是不行的,因為你又不能代表「中國傳統哲學」。想了解「中國傳統哲學」中這些概念的意思,要以古典著作為依據。

在談古典著作之前,我不得不把一個觀點先擺出來,那就是:西方的概念不能簡單地對應到中國的概念上現代的概念不能簡單地對應到古代的概念上。我相信大家都會贊同這個看法。

然而,大家可能沒有注意的是:哪個概念是西方的概念?哪個概念是現代的概念?等等。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題主說的「道德」、「善」其實是現代西方的概念,而中國古代即使有這樣的字眼,意思也不一樣。

比如說「」。善,在古代的意思主要是「好」,形容人的時候引申為「善良」的意思。這和西方的goodness不一樣。而且,和西方人把goodness作為倫理學的核心概念不同,中國古代哲學並沒有把「善」作為核心概念來探討。所以,如果問「什麼是善」,並不能接觸到中國倫理學的核心。

中國古代倫理學的核心是什麼?我覺得,是「」。中國典籍中到處都在說「德」。不僅抽象地說,也列具體的德性條目。比如:

四德:直、寬、剛、簡(《堯典》)

九德:寬、柔、願、亂、擾、直、簡、剛、強(《皋陶謨》)

三德:正直、剛克、柔克(《洪範》)

而周代之後,仁、義、忠、孝則更多地出現。比如:

六德:中、和、祇、庸、孝、友(《周禮·大司樂》)

六德:知、仁、聖、義、忠、和(《周禮·大司徒》)

三達德:智、仁、勇(《禮記·中庸》)

四德:忠、信、禮、義(《國語》)

我們知道,孔子經常說仁義忠孝什麼的,也知道這些玩意塑造了中國人倫理觀。你看,它們就是從周代來的。孔孟可從來不說「德」是什麼玩意,它告訴你仁是什麼玩意,義是什麼玩意。他不抽象地談作為整體的道德,而是談具體的德性。

然而,中國人真的不籠統地談「德」嗎?並不是。這個問題說起來就話長了,這是因為「德」字的意思不是一出生就固定的,而是不斷變化的。知網上研究「德」字涵義的論文我都看過,根據他們的研究,「德」曾有的意思包括:張望路途、得、圖騰的生性、品行、美德、有德之人、實惠、德性、德行、統治者的品質……等等。

你可能想說,什麼鬼!是的,古代的「德」,並不只有今人認為的「美德」、「德性」的涵義(那是春秋時期才出現的)。更不是「道德」——「道德」是日本人用來翻譯moral的,我們給借鑒過來了,所以說不是中國古代的概念。《道德經》的「道德」也不是今天的「道德」,那個「德」是把「道」實現出來。中國的「德」是有著與西方不同的context的。因此,很多人戴著現代概念的眼鏡去讀典籍,結果是滿腦是翔。

很多人還會犯一個錯誤,就是拿著一個解釋去解釋其他解釋。比如《管子》說「德者,得也」,就有人認為這就是「德」的定義了,「德性」就是內心有所「得」嘛,「實惠」就是獲「得」嘛,都是「得」。這就是腦子進水了。連高中政治老師都知道用歷史的、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為什麼「德」非要有一個僵死的定義呢。

所以說,題主你想要中國古代哲學中「德」的定義,但是中國古代哲學不會給你。中國哲學總是在具體的德性層面解釋「德」,中國人把「德」看成一個活的東西。說到這裡,第二個問題就回答完了。

再說第一個問題,道德的基礎是什麼?我前面說了,古代中國人沒有「道德」這個概念。然而古代中國人有「倫理」的概念,「倫理」就是「名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每個人做自己位置上該做的事。「孝」、「忠」、「慈」、「義」等德性都建立在這一套秩序之上。我猜題主其實是想問,「倫理」的基礎是什麼?

說到這個,話又長了。因為我要解釋兩個問題:(1)古代中國人為什麼會信天?(2)天道信仰是如何為道德奠基的?

先說第一個小問題,古人為什麼信天?是搞的鬼。

《論語》中孔子讚美帝堯:「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也就是說,堯是「法天而治」的。堯設立了天官,讓他們天天看天,和天溝通,制定曆法,指導人民。當時各個部落有自己的神,但是帝堯卻祭拜天。後來信仰不同的神的人們,都祭拜天,崇敬天,都是一個「天下」的人了,也就有共同體感了。(此段觀點是姚中秋教授教我的,要撕逼請找他。)

那麼,第二個小問題:天道信仰如何為道德奠基?這個《樂記》說得清楚。

「天地之道,寒暑不時則疾,風雨不節則飢。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時則傷世。事者,民之風雨也,事不節則無功。然則先王之為樂也,以法治也,善則行象德也。」

這段話告訴我們,先王效法天地,製作樂、法。先王在倫理的形成中扮演了很重要的地位。首先,先王心中有德,能夠溝通天地;然後,先王效仿天地的秩序,制禮作樂,塑造了人間的秩序。這樣,人間就「和」(he二聲)了。綱常倫理,就是這麼來的。

不過,還是要補充一下,雖然美德、德性很多建立在倫理之上的,然而也有純粹的內心之德(尤其周代之前不是特彆強調德性與倫理的聯繫)。這部分的基礎,我不知道。

好,我們進入第三個問題:人們是如何認識到「善」(最好是改成「德」)的?

用一個成語來概括:上行下效。或者說,「」。

怎麼學?下級跟上級學。我們知道,孔子是維護周代宗法制的,在那個制度下,親君師三位一體,你長輩就是管你的君和教你的老師。你要學他們,愛他們。

最高的「大宗」,就是君王。

君學誰?學先王。

先王學誰?先王學天。

所以就形成了這樣一個鏈條:

天→先王→君→諸侯→……→民

這樣,就把「天」之道傳遍天下了。(後來為什麼孔子提出要培養君子?因為宗法分封制一瓦解,這條線斷了,孔子想重建這樣一個鏈條:天→先王→君子→民)

這個鏈條要求:(1)下級能夠「孝」;(2)上級能夠以身作則

因此孔子強調孝,孝就是「肖」,像,效仿。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

孔子還強調上級要以身作則,端正自身: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你看,理解孔子的思路了吧:天地之道,得諸先王,上行下效,達於萬民,這便是如何認識德。

水平很低,求批評指正。

=================

感謝 @西敘弗斯 的意見。回復如下:

1.

(1)「按照你的理解,似乎大多數道德成為先王法天而定立的外在規則了」——我沒有這個意思。

(2)「純粹的內心之德」是很模糊的,其實我是想說比如《堯典》中描述堯的德性「欽文明思安安」這種側重強調一種內心狀態的德性。

(3)禮不屬於倫理。仁也不是純粹的內心之德。

(4)中國典籍裡面似乎沒有「倫理」的概念。我用「倫理」這個詞,主要就是指名教。你當然可以有你的用法。

2.

(1)「過多強調了上行下效就把「學」的作用大大掩蓋了。」——不,「效」就是在學

(2)「名教」很難說是徹底的外在規範。我確實主要說的是外在的方面,所以可能會產生誤解吧。不過名教也要求「孝」、「義」這樣的德性,很難說「名教」就是外在規範。

(3)你說人自有明德,我是同意的。

3.關於「德者,得也」。我並沒有說只要把「德」解釋成「得」就是不行的。我是說,不要把【所有】的「德」都解釋成「得」(在知網上看到一篇論文就是這樣)。「德」的涵義,縱向來說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橫向來說本身的涵義也很豐富,因此說「德」就是一個什麼什麼是不恰當的。

4.對「孝」的解釋,那是我的老師的個人發揮,沒什麼依據,可以忽略。

======6月16日

發現自己很多地方說錯了,但是也懶得改了,請大家自行思考吧。


我之前寫過類似的問題,複製一下。

作者:釋治川

鏈接:人類社會為什麼需要有道德? - 釋治川的回答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看到這個問題,有回答的衝動,因為有和你類似的感受。

假設殺人放火,坑蒙拐騙才能讓人過得好,那為什麼不這樣做?(說的極端,會意就好)

做好人才真會有好的結果,而不是停留在阿Q精神,或者是小時候的道德教育對自己的影響(也可以說是先入為主的觀念,但這要是錯了呢),那我們才應該做好人啊。

我就我的知識範圍大概說下我比較認同的解釋。(只為表述觀點,細節勿深討攻擊了)

一、我覺得中國的倫理道德的來源,和易經的象辭類似。打個比方,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乾卦的象辭,意在說明從乾卦(具體卦意查查便知)這個自然現象的精神,對應到人事社會所表現的精神。換句話說,世間的規律藏於萬物,人們從對萬物的觀察透徹機理,人當然也是萬物,把這種機理用於人事,當然也就是我們小時候學到的要按照規律辦事。(如果這個層面引深,那就是形而上,人與道的關係,佛家的人與自性的關係等了)

二、在儒家的一些說法中,關於倫理道德(此地我把倫理也算進來)的論述,也解釋到了實用層面(當然包括之前一的層面),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一些關係。熟知的五倫(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其實就是在說這個社會應該有何種秩序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當然這個西方也有,就像社會契約論這樣的東西。

三、佛家的觀念,特別是因果觀念(輪迴觀念我就先不提了)。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不是一般說的迷信,其實簡單說,就是人的一個行為或者是心理行為,會對周圍,自身等產生的蝴蝶效應。而只有為善,這個人本身才能走向越來越好的方面。

以上我的論述,大概就是想說明,倫理道德,做好人這個事。並不是某種理想主義,教條,或者是自己騙自己的阿q精神,或者說子虛烏有的存在。其實,有些人為何不守道德,因為他覺得不道德這件事對他比較好(心裡有自己認為的離苦得樂法)。各家聖人高屋建瓴,其實是訴說一個宏觀的,徹底的,也可以說綠色環保的,讓所有人能對自己好的方法,而且這個辦法,兼顧了局部的個人和整體(人類社會或者說生態系統)。


和。以荀子是為例是不妥的。因為他是站在這個的方面的。

和的意思就是每個東西都在自己的軌跡上。這是引申天地日月江河的規則。

說儒家不製造奴隸是可笑了。社會和自然並不直接同構。以天地高下來比擬社會中的元素本身就是錯誤的。

荀子認為的,其實就是和無法存在了,需要人為約束。而事實上人為的約束並不能使得個人或者社會更好。因為人性有自然發展一面。

西方是很難說清這個概念。不過國富論有些共通之處----都是說一個社會體系各司其職,社會是如何良好運作,利益全體的。

孔子認為發乎情止乎禮。這是錯的。首先意思是對的,但是這不需要。從自然之情出發,人自然就會知道什麼是符合一般道德,也就有了一般性的禮節。就算是不同文化的人相處,只要自覺這樣考慮的,就會如此。比如給孕婦讓座,不同國別並不會導致禮節不同。問題是孔子認為的禮節是需要條條框框提出來的。

這就好像檢查衛生一樣。乾淨肯定是必要的。但是你把這個做個標準,弄虛作假就來了。這是後世儒家所沒想到的,也是現代所謂儒家不願意麵對的。

回歸正題。和。

具體就是領導要有領導的樣子,下屬要有下屬的樣子;丈夫要有丈夫的樣子,妻子要有妻子的樣子;父親要有父親的樣子,兒女要有兒女的樣子;朋友就要有朋友的樣子。這是很顯然的。我們的道德就是構築於一般的人際關係----著不同於外國的神論,和希臘有區別,不過都是建立在人性的一般性之上。希臘是偏向於朋友,中國是偏向於家庭。

這是對的。其實用腳指頭想也知道是對的。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是人類社會最基本的、最自然的規則。

但是問題是每個角色應該有的樣子是怎樣的?這是確定的嗎?領導和下屬的關係可能是萬世不變的,甚至可以從動物中看出來。但是社會結構總是變動,奴隸制和封建制不同,封建制也和資本主義不同。我們可以從伊索寓言、論語讀出做人做事道理,但是卻不可能依據他們那個時代的社會關係做事。

對於所有時代,可能這些關係內涵都是一樣,但是具體的卻不會一樣。

儒家內在錯誤,一是過度強調名了。二是天高地下的錯誤論斷。有名分,就有社會地位,而且做事情依據分明也更容易為人接受。現實,我們也可以感覺這點,別人要給我解題,如果只告訴你思路,你可能搞不清;但是有具體步驟,你卻可以推出接過來。

天地高下的比擬是錯誤的。很多人老是說中國是善於比擬,所以思維程度不高。其實希臘不也一樣。他們的邏輯都是建立在直線和圓上。把天看的高,地看的底,在任何文化都是一樣的。就算現在都還有天空才是極限的說法。

上下級關係、男女關係、長幼關係,看上去是有那麼的前者更有分量。事實上剛好相反。

老子洞悉了這個問題。他認為上級不存在一樣就是最好的,所謂有上其實是有下-----有下才會有上,下是必須有的,上卻不一定。 男女,女能生男生女。沒有女人就不會有人類存在。就算撇開這層。沒有女人,人類社會維繫的一般性工作荒廢人類也是無法存續的。其實所謂的人類社會發展的男女分工是以女人犧牲為代價。沒有女人基礎性的工作,就沒有男人的發展工作。 沒有年幼的社會,社會就不會中堅和未來發展的力量。

孔子言論雖然沒有直接支持統治者,但是他無意識已經在支持了。因為他的角度就是社會有序,而不考慮這種有序是否有利於其他人。孔子自己基本上都處於這些關係的上段,對於下端感受不深刻-----而且對基本的關係是顛倒的。這在解讀天地陰陽的時候就出了錯,認為是陽決定陰。一方面認為各司其職,又認為一物主宰另一物-----這是我認為儒家是小道的原因。


胡扯一下中國哲學。

如果說西方古代哲學講個體,那中國哲學講的就是個體間的了。

個體間關係,易字而已。

天,萬法之常;地,物之萬象;人,天地之中。

道家講天與人的關係;儒家講人與人的關係;佛家講心與人的關係。

儒家不過是易學中一部分而已。

人與人構成的網中,每個人所在的點都有得到有付出,而每個人所能產出的有多有少。在那時的生產力水平中,最優化就有三剛五常,三從四德。

至於善,就是對於每個人來說得到與付出基本平衡,整個網輸入輸出基本平衡,最大程度減少內耗。

人類,真是個頭疼的問題。


我拋磚引玉地給大家解個悶,說錯勿怪。

道德在初期,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摸索總結出的能夠兼顧集體利益(或維護政權)的行為規範

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規範變得細化和文雅,被大多數略有見識的人所接受。而那些接受過良好教育的貴族階級,在教化別人、鞏固自身地位的同時,研究出了更多有趣的理論,也產出了不少在「自媚」和超我戰勝自我心態支配下撰寫的作品,進一步拓寬了這種傳統道德的市場,中國人性格是凝重的,頗有種非彼即此的勁兒,因而某些價值觀一經推廣,人們都會競相自媚,追求超級政治正確。

底層人民的道德,多半還是初期形態+刑律的綜合體。

以上是過程

最終極、最核心的東西嘛,可能沒有,當然這不是說傳統道德不好,只不過一會君君父父理所當然,一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又可能天人合一價值觀多半靠自己悟,不是那麼能經得起推敲,產出過程有點像:一拍腦門,計上心來,咀嚼一下,感覺上沒什麼問題也就扔那了,沒怎麼太作推理。

你說能有多合理


難道不就是人性嗎~所有的一切都是從人性的角度出發考慮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朱昱?
為什麼奧卡姆剃刀原則是對的?
如何看待當下的人對歷史偉大人物的惡搞?
愛上繼母的女兒怎麼辦?
有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沒有一個好爸爸的你們又是怎麼健康成長的呢?

TAG:哲學 | 道德 | 倫理 | 儒家 | 道德哲學倫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