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戰爭的後勤補給供應是如何保障和實現的?

我大天朝作戰幾乎都是靠人馬運輸,說白了糧草被劫,縱有幾百萬大軍也無用。游牧民族雖然不用大量的後勤補給,走哪兒吃到哪兒,以戰養戰,蒙古兵把這個優勢發揮到極致後一不小心打到了歐洲,但總感覺還不是非常的靠譜。求大神講述詳細細節!


假定不會有長時間的圍城戰,大型野戰一天左右結束,小型半天內結束,就按連走帶戰六個月吧。

6個月的話,我們算一算這180天的糧食消耗就知道了

糧食的消耗=士兵的消耗+牲畜的消耗

士兵的消耗變動是比較小的,為方便計算設為定值,每天1kg糧食(副食都折算成糧食);

牲畜的消耗比較麻煩,因為是變動的,都按理想情況計算的話:

前90天是去程,物質負荷重,屬於重役,後90天屬於回城,算輕役,那麼根據這個養牛的基本要求:

干玉米和乾草各佔一半的話,重役每日需要11kg,輕役需要6.7kg(實際上中國古代沒有玉米,換豆子或者燕麥那麼食物的重量還要多不少,這裡就按最少的算)

由上面的條件來看,一頭牛每日平均消耗為(11+6.7)/2=8.85kg,那麼總消耗=8.85*180=1593kg

這個計算結果是現代養牛的需要

那這個問題就很大了,因為牛的負重是沒有這麼多的,牛負重一般只有500市斤(250kg)。換句話說你希望能打6個月的仗,結果這個牛帶的極限負重的糧食,還不夠它自己吃的別提供給軍隊了

如果我們把牛看做消耗品,可以不給它吃足夠的食物,那麼按照下面這個標準來做:

這是大躍進時代的標準,牛車長途運輸單牛隻能負重400市斤(200kg)但是吃的少。如果按照這個圖裡的喂法,草都現打,剩餘部分吃自帶的(紅茹藤是什麼東西?),可以把消耗減少到上面計算量的1/3左右,那麼1593*1/3=531kg

這還是不行,超出牛本身負重的一倍了都,這還是計算牛吃多少,士兵和戰馬的消耗都還沒有算呢,戰馬的消耗肯定比牛多得多(戰馬你總不能當消耗品喂吧),我這還沒算漂沒和貪污呢看看孫子兵法怎麼說的

孫子的意思是,吃敵人一鍾糧食,等於我們少運了20鍾,吃敵人一石馬料,也等於我們少運了20石。運20鍾,部隊只能吃到一鍾,這運輸效率才5%,孫子說這話的前提還是奔襲千里(等於現代400km)這,可見超過千里就沒法保證後勤了——後面有2個例子,分別是秦破匈奴和漢武平西南,你可以自己算算運輸效率是多少

運的沒有路上吃的多,這就難怪古代軍隊打不起遠征了。


蒙古人遠征每次人數都是有限制的。還有就是當時的高科技,風乾肉,奶干,肉鬆。這些東西重量輕熱量高,蒙古馬耐飼料,以及侵略沿途都是適合大機動作戰,把優勢發揮極致了。

宋代的時候我記得運糧食的車隊用牛,送到後牛也算糧食,直接吃新鮮牛肉。

清甲午戰爭中,駐紮在朝鮮的清軍是淮軍,所以糧食也是淮軍自己千里運輸,成本可想而知。

明末遼東的糧食供應也是問題,好像一個說法是將官要求不運糧食而是就地折現,就是不運糧食直接給現金,讓將官自己在當地買【名義上如此,實際上是現金好貪污】,但當地產糧是供應不了軍隊需求的,糧價飛漲,所以即便遼東軍隊拿的是最高的工資,實際上過的很差,無法保障基本物資配給。

歷史上幾次大戰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大多會搞囤糧。在預定作戰方向,在幾個關鍵點上提前幾年存糧食以供應大軍。如果糧食木有了,軍隊就散了。比如官渡之戰。



一是靠後方保障。這個後勤很重要的一項工作是修運河,或者把行軍路線設置在河流能夠溝通的地方。船運糧食比人馬運輸效率高得多。

二是軍隊走到哪裡搶到哪裡,對古代軍隊來說這都很常見,直到近代依然如此。拿破崙從俄國撤退的時候極其狼狽,部分原因是前一年沿同一路線進軍的時候已經把當地搶過一次了,回來就沒得搶了。而當時的法國軍隊還算是同時代歐洲軍隊當中後勤做的比較認真的。


相比之下打擊匈奴和蒙古的中原軍隊的後勤壓力是小的,因為可以直接徵收敵人民眾的牛羊。但是游牧民族攻擊中原地區後勤壓力確比較大,因為一旦被攻擊糧食大都會被先徵集到要塞城市中。城市被攻破的時候很多時候糧食會被中原軍隊燒掉,或者有一些城市乾脆早就耗光了糧食。

所以不管是游牧民族侵犯中原還是中原地區出擊他們都是選擇羊最肥的時候,前者是因為有了足夠的食物可以進行長期的攻城戰,後者則是部隊更加容易在草原上找到食物。


戰場是有前線後方之分的,敵軍也很難越過前線偷襲到後方,這樣被包餃子的也不少。關於後勤運輸,請參看淮海戰役中的說法。


推薦閱讀:

兩船平行對轟時代的近代海戰。戰船為什麼不把火炮口調低,以擊沉對方為目的?
潛艇是不是海軍有史以來威力最強的戰艦?
歐洲弩到底有沒有抄襲中國弩?
在敵占區當警察算是叛國或偽軍嗎?
為什麼二戰中日本參戰名將成為甲級戰犯的人數要遠多於德國。?

TAG:戰爭 | 古代戰爭 | 軍事史 | 後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