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和丞相有什麼區別?

中國歷史里,經常會出現宰相和丞相這兩個詞,那麼宰相和丞相有什麼區別?


中國有兩千年封建歷史,就有兩千年君權與相權之爭。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建立了錦衣衛等特務組織,即宣告了君權的勝利,相權的完敗。但滑稽的是,明成祖而後實行內閣制,明朝卻出了很多比丞相權力還大的內閣首輔,比如楊廷和、張居正等等。張居正甚至說:「我非相,乃攝政也。」

由此可見,朱元璋只是廢了丞相之名,卻廢不了宰相之實。因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朝廷中樞,百官之首,即為宰相。這是政治規律,這是誰也廢不了的。「宰相」一詞向來都是個統稱,並不是指具體的官職,而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就像現在的「公務員」一詞,不是官職名稱,只是一種身份的代表。

那麼歷史上都有哪些官職可以稱為宰相呢?秦朝是丞相制,漢朝怕丞相一人獨大,於是將丞相權力一分為三,在秦朝的基礎上強化了三公九卿制,「三公」既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總理、軍委副主席、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這三人都是百官之首,都可以稱為「宰相」。「三公」的謂稱在不同時期,有不同變化,但權力職務一直沒變。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時期,光武鑒於西漢前期三公權重,不好控制。於是雖設三公之位,但把一切行政大權歸之於設在由皇帝直接指揮的尚書台,既皇帝的秘書處,「尚書令」就成為隱形的「宰相」。

到了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進一步確立。三省長官都是宰相,而尚書令統領六部,負責執行政令,更是位高權重。李淵時期李世民擔任尚書令,李世民當皇帝之後,為了避諱就不再設置尚書令,於是尚書令的兩位助手「左僕射」與「右僕射」就成了宰相,可以理解為「左丞相」與「右丞相」。

到了宋代設定「二府三司制」,相權嚴重削弱,君權進一步強化。三省長官基本不參與政事,另設「中書門下」作為宰相辦公機構,「中書省的同平章事」成擁有了宰相的權力。從唐末五代開始「樞密院」逐漸權重,到了宋代主要管理軍事機密及邊防等事,中書省的實權被剝奪,「樞密使」與「同平章事」共同承擔了宰相的權力。到了遼代,正式出現了「宰相」這官職,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把「宰相」作為正式官名,來命名宰相權力的一次官位設定。

再來看看明朝的內閣制,內閣大學士開會時坐在中間,又稱「中堂」,所以中堂成了「宰相」的新稱呼。清延明制,依舊沒有丞相。但人們經常說「宰相劉羅鍋」、「大清相國陳廷敬」,這些稱呼準確嗎?清朝也是內閣制,但從雍正時期,權力歸於軍機處。因此,內閣學士有宰相之名而無宰相之實,軍機大臣有宰相之實而無宰相之名,只有「內閣學士」兼「軍機大臣」才能算的是「真宰相」。

以這個標準來看清朝名臣,劉墉是內閣大學士卻沒入軍機處,只能算半個宰相。而和珅卻是首席大學士又是領班軍機大臣,看來和珅才是乾隆朝的真宰相。再來看看陳廷敬,他是康熙朝的大學士,當時沒還建立軍機處,他擔任過工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吏部尚書,六部尚書陳廷敬佔了四個,的確算是「大清相國」。而「三朝名臣」張廷玉更不簡單,他是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更是首席軍機大臣,可謂是清代名副其實的真宰相。

通過陳廷敬、張廷玉的例子,能夠看出「宰相」這個稱呼不能咬文嚼字,要看具體的權力分配。比如曾國藩與李鴻章都沒入軍機處,但曾國藩是直隸總督,湘軍領袖,幫清朝安穩了半壁江山。李鴻章也是直隸總督,又是北洋統帥,洋務領班,比宰相權力還大,能不是宰相嗎?後來張勳幫助清王朝復辟,給什麼官也不當,就想學袁世凱當個直隸總督,看來在當時「直隸總督」又成了宰相新稱呼。現在來回答題主的問題,宰相與丞相有什麼區別?丞相是具體官職,宰相是身份統稱。宰相包括:丞相、相國、太尉、司徒、御史大夫、尚書令、樞密使、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

宰相宰相,宰為治政,相為輔佐。綜合來看中國的宰相制,在政治方面,宰相起到輔佐君王,統領百官的作用。在宣傳方便,君權與相權,一位嚴父,一位慈母,恩威並施,起到調和陰陽的作用。在權力方面,宰相起到了限制君權的作用,防止出現君權過於強大,抵制緩解了一人專斷獨裁的局面。所以幾千年來,君權對相權一直施行打壓與分化。以宏觀的角度去看宰相這個稱謂,李鴻章曾說:「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米,腹有詩書,便是山中宰相。」由此可見,不管身份大小,權利高低,只要腹有詩書,心懷天下,人人即可為「真宰相」。

http://weixin.qq.com/r/yUgAGDLEOG9HrXZ79x3b (二維碼自動識別)


關於這個問題,強烈推薦《北京大學公開課:中國古代政治與文化》,其中鄧小南教授在14和15課的《規範與制約:文官制度的完善》里,非常詳細地梳理了從漢代一直到宋代的宰相演變過程。

首先宰相是個泛稱,先秦時分別出現過宰和相,如商代有伊尹為相,沒錯,就是那個很牛掰的把不理朝政的王流放,逼他悔過自新的那位。周代的周公則是太宰。宰相聯稱是直到《韓非子》才首次出現的。從宰相的職能「入則參對而議政事,出則監察而董是非」也就是作為行政首腦這點來看,之後歷朝歷代宰相的官名都是不同的,真正設置過宰相這個官職的只有遼朝,丞相則是宰相的一種。

有趣的是,從漢朝開始,歷朝歷代真·宰相的演變過程都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並且在不斷循環:皇帝分一部分權力給宰相→宰相權力過大→皇帝培養身邊的人(內廷)→內廷逐漸壯大成為新的外朝宰相→皇帝繼續扶植新的內廷來制衡【宋元例外】

一個個朝代來看。

~漢~

真宰相: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制衡:皇帝培養內廷尚書替自己草擬政令,職權逐漸膨脹。在漢武帝死後,漢昭帝繼位,霍光成為顧命大臣,同時掌控外朝內廷,名銜里加了領尚書事,之後漢朝的宰相只有帶這個名銜才是真宰相。西漢時尚書批複的文書需要送到外朝宰相那裡,到了東漢為了提高效率,批複後的文書可以直接執行,「雖置三公,事歸台閣」尚書台①成為獨立機構,直接指揮外廷事務。

~魏晉南北朝~

真宰相:尚書台①完全轉化為外朝宰相機構(此時三公和東漢一樣是名義宰相)

制衡:皇帝身邊新的秘書機構中書省、門下省逐漸發展起來,南北朝時出現了三省②

~唐~

真宰相:三省制正式確立,三省長官②變成了真宰相(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尚書省長官左右僕射)其實尚書省長官本來是尚書令,但因為李世民擔任過這個職務,之後就再也沒有任命過,由左右僕射代表尚書省【感謝評論指正,應該是之後很少認命,有還是有的】

制衡:唐朝前期皇帝會給看中的官員加額外的名銜,如知政事、知機務等,統稱為知政事官,比如魏徵正式的官職是秘書監,但名銜上帶著參知機務,所以能參加政事堂會議。之後這個職務逐漸固定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③。唐朝後期樞密院崛起,由宦官擔任樞密使④負責內外溝通,傳達政令

~宋~

真宰相:採取二府制,打斷了五代時樞密院達到巔峰一家獨大的格局,回歸一部分權力到中書門下(原來的中書省和門下省合併),同中書門下平章事③成為正宰相,參知政事(也是中書門下省的)、樞密使④則是副宰相

制衡:無。關於這點,看圖比較清楚。

唐朝的三省是中書省典詔命→門下省審署下達→付尚書省執行,按決策和執行分工,一個部門擬定的政令可能被另一個部門駁回,通過彼此制衡來避免權力全部集中在一個部門手中。

而宋朝按照事情分工,中書門下管行政,樞密院管軍政,三司管財政,御史台管監察,所有決策→拍板→執行都是一個部門負責到底,且君權加強(宰相們討論政事都是在御前會議,皇帝也在場,所有部門都直接向皇帝負責)所以宋朝幾乎沒有內朝問題,也就沒有出現制衡的機構

元代皇帝覺得宰相是家臣,不怎麼提防,所以宰相機構只有中書省。明的話大家應該很熟,朱元璋幹掉了胡惟庸之後,廢除丞相職位,啥事都自己來,但是後世子孫沒他那麼好的精力和能力,所以又一次地,皇帝身邊的內閣崛起,內閣首輔逐漸成為真宰相,至於靠誰來制衡嘛,你懂的。清朝的請看高票答案。

最後再實力吹一波北大的這個公開課,除了鄧小南教授對宰相制度的梳理總結外,前半部分閻步克教授對於儒生與文吏,魏晉南北朝時的士族門閥問題都講得非常精彩,最好的古代政治制度入門課。

北京大學公開課:中國古代政治與文化_全16集_網易公開課

都有哪些很有誤導性的「經濟學常識」?

日本的貧富差距為何這麼小?基尼係數為何這麼低?


丞相是官職的名字,宰相只是統稱。丞相一定是宰相,宰相不一定叫丞相。

秦代有丞相的官名,南宋時期的左右丞相,也是宰相。但是比如北宋元豐改制後的尚書左右僕射也是宰相,但是他們不叫丞相。

【丞相】是代替皇帝統帥文武百官、輔佐皇帝總理國政的最高官職。丞相是宰相制度中具體的官職名稱。戰國時期的秦國(秦武王二年任樗里疾、甘茂為左右丞相)最先開始使用丞相之名。

【宰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

從字面意義上看,宰,主宰;相,它的本義是輔佐。

所以宰相就是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需要注意的是「通稱」,不管任何朝代,只要是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都可以稱為宰相。宰相是通稱,更是一種制度。

總體來說,宰相是最高官職的通稱,也是一種制度;丞相是最高官職的一個稱呼,是個實質的官名,宰相不一定都叫丞相,宰相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宰相制度起於春秋時期,完結於明代,明代廢除宰相制度以後形成了「內閣」(文淵閣處在宮內,故名內閣)制度,清承明制,無名義上的宰相制度。

歷代宰相制度介紹:

隨著時代的變遷,宰相的正式官名也在不斷的更替,先後出現過:相國、丞相、大司徒、侍中、中書令、尚書令、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等多達幾十種官名。據記載,商周時代已有太宰、尹、太師之稱。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相的名稱正式出現。如管仲為齊國相,藺相如為趙國相等等。

秦朝,宰相的正式官名為丞相。有時分設左右,以右為上,稱為「右丞相」,「左丞相」。

漢朝仿秦制,丞相為正職,御史大夫為副職。漢成帝時,丞相一人難以處理繁多的政事,於是立三公制,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以大司馬、大司空、丞相為三公。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東漢初又改大司徒、大司空為司徒、司空,改大司馬為太尉,三公之中以太尉地位最高。漢獻帝時,復丞相,由曹操擔任。

晉朝建立省事,尚書省、門下省都是晉朝建立的,執行多相制,重要事務由三司八座、門下三省共議,宰相不再局限在三公,三省長官開始具有宰相地位,與三公都被稱為公輔大位、宰輔。

南北朝時,宰相官名有中書監、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令、僕射或將軍。其位最尊、權最大者則為錄尚書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長官內史省的內史令、門下省的納言、尚書省的尚書令都是宰相。

唐朝的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侍中,參議政事的中書侍郎、門下侍郎是宰相。尚書令,以後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書僕射為長官任宰相職。唐高宗後,尚書僕射只有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參議朝政的百官加參議政事、參知政事、同知政事、同平章政事等加銜的也是宰相。武則天時,將中書省改為鳳閣、門下省改為鸞台,二者為政務中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改成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宋朝同平章事為宰相正式官名,以參知政事為副。元豐改制,設宰相二人,首相稱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次相稱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另設門下侍郎、中書侍郎、尚書左右丞為副相。政和時,改左僕射為太宰兼門下侍郎,右僕射為少宰兼中書侍郎。建炎間,再改宰相官名為尚書左右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副相為參知政事。乾道間又改為左、右丞相。

南宋初,左、右僕射加同平章事,為正宰相,不兼任二省侍郎,兩省侍郎改為參知政事。孝宗以後,正宰相為左右丞相,副宰相為參知政事。

遼朝設立北南兩個官制。北面又分北南兩樞密院,北院掌軍事,南院掌內政。北、南樞密院分別下設北、南宰相府和宰相(歷史上第一次把宰相作為正式官名)。南面:多仿唐制,有三省六部、各台、院、寺、監、諸衛等官,地位與北院面一樣,但無實權。

元朝以中書省為政務中樞,主官中書令常由皇太子兼領,下為左右丞相,再下為平章政事,副職左右丞及參知政事皆是宰相。

明初設中書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罷中書省,廢丞相,由皇帝親決國政。宰相制度被廢除。後來皇帝政務繁忙,又設內閣大學士。隨著內閣大學士的政務加重,大學士成為事實上的宰相,稱輔臣,居首者為首輔。廢除宰相制度之後,再無宰相正式名分。

沿明制設內閣大學士,雍正時設軍機處,內閣成為閑曹,軍機大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清朝也無宰相的正史名分。

在所有的官職中,宰相的變化最多,這是由於君主既需要宰相幫助辦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故常改變其名稱權責,方便皇帝施政。

http://weixin.qq.com/r/ikQ5ITXEd2gIrXFC9xGY (二維碼自動識別)


宰相是對高級權臣的統稱,不是具體官職。丞相是官職,起源於商朝,為相者是皇帝的股肱之臣,協助皇帝管理一切國家大事,此後歷代沿用但也有變更,譬如左丞相、右丞相、司徒、相國、中書令、樞密使等等,直至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丞相之職,將相權重歸皇權。


丞相在秦、西漢是具體官職。

宰相是對有相權的官員的統稱,即執政者。這在不同朝代(甚至一個朝代的不同時期)對應不同的官職。以唐中後期為例,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者為宰相。


樓上的高票的答案已經答得很全面了,這裡再補充一點。

啥叫「宰相」,宰相的定義是「事無大小悉以咨之」,那麼這位官人就是宰相,就是能參與最高層決策中來,大家可以理解為當今公司里的執行董事。

因此,就有了名義宰相與真·宰相的區別。名義宰相是具體的職務,三代以前的司徒、司空、司馬,秦代、西漢的丞相,從東漢到唐代的三省長官。

真·宰相就是儘管沒有最高職務,但仍然參與所有重要決策的男人。比如東漢外戚專政時代的大將軍,可以自行踢開三省長官,他就是真·宰相;南朝的皇帝們不滿門閥統治,將三省職位讓給門閥大家族,但自己就重用寒人出身的中書舍人,他們就是真·宰相。(南朝很多家族恩怨就由此而起)

從唐代開始,觀察某人是否是真·宰相,就變得容易多了,真·宰相都需要後面掛個後綴的。唐代是「同平章事」,兩宋是「同平章事」,「樞密使」,明代是「內閣大學士」,清代是「軍機處」,到了我朝則是「政治局常委」,入了常才能被認做真·宰相。意思都是一樣的,掛了這個後綴,能對天下所有大事擁有知情權、決策權。


感覺高票答案沒回答到點子上啊。關於丞相和宰相各答主都解釋很清楚,鄙人就只簡單說說吧。

丞相是官職和敬稱,宰相僅是敬稱。(據說遼有這一官職?)

丞相是秦和西漢最高官職,相當於國務院總理。後代就沒有這一正式官職,而是對「部分行使或實際行使丞相權力的高級官員」的敬稱。

宰相與丞相的區別在於宰字。宰是最高管理者的意思,譬如春秋時期家宰一職,就是卿大夫的第一家臣。丞、相都是輔佐的意思。舉兩個個例子:

1.宋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行相之職,政事堂與樞密院並稱,有二府三司之說。其中北宋有段時間有「六相」之說,即六位官員(有空缺)共同行使秦、漢丞相之職。這六位官員主要(僅僅是主要)根據所加的館閣學士排位,一般以昭文館大學士為首。一般尊稱二府首腦為執政和丞相,三司使也尊稱計相,而有時候會尊稱昭文相為宰相。(多說幾句,宋代官職極為複雜還經常變動,鄙人所說的只是真宗仁宗一段時間的變化中的官職中相對能保持變化較少的官職及其稱呼。百科說執政和宰相是正式稱呼,我是不信的,畢竟同平章事這個官職和三司的設立就是為了削弱相權,怎麼會正式使用宰相的說法呢?)

2.明朝內閣制。同理,內閣大學士也被尊稱丞相,而內閣首輔也有時會被尊稱宰相。

所以相對於丞相的稱呼的定義,鄙人對宰相定義為「部分行使或實際行使秦、漢丞相權力的地位最高且權力最大的官員」的敬稱。

做個不一定恰當的對比,丞相是古代的國務院總理的正式官職,現在是國務院正副總理的尊稱,而宰相則是國務院總理的尊稱。


宰相和丞相有什麼區別?宰相肚裡能撐船啊。

好了,不開玩笑,說點正經的。

宰相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史傳商代有伊尹為相,周代周公為太宰,皆為輔佐君主並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官員,太宰與相就合稱為宰相。宰相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例如漢代的丞相可以稱之為宰相,很長時間就是一個人,魏晉南北朝的錄尚書事可以算宰相,唐代的三省長官,甚至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官員都算宰相,宰相就是一群人。遼朝早期設北、南面官,有所謂北宰相、南宰相,有學者認為是可汗之下統帥部族的首領,非宰輔性質,存疑。

丞相與宰相不同,丞相是正式的官名,先秦時期有相、相邦等之名,秦朝建立之後,正式設置丞相。西漢建立,承襲秦制,設置有丞相,至哀帝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改丞相為大司徒,這段時間有220年,是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設置最久的時期。自哀帝至東漢建安十三年(208)這200餘年間不設丞相,建安十三年曹操復設並任丞相,但時間很短。魏晉南北朝370年間,除東晉初年、北朝較短時間外,不設丞相,隋朝不置丞相,唐宋時期也基本不置丞相,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元朝於中書省置丞相,自秦至明朝初年朱元璋廢丞相的1600年間,丞相的設置斷斷續續,作為官名的丞相在歷史上存在時間並不長。

秦漢時期尚無官品制度,因此秦漢的丞相沒有官品,但丞相是百官之長,其官階是最高的,當時的官階是用秩俸來顯示的,丞相的秩俸號稱萬石。魏晉南北朝時期,九品官人法制度為每個官職設計了任用的資品要求,任官所需要的資品被人們稱之為官品,丞相官品為一品,它的意思是丞相需要由最優秀的人來擔任。梁武帝改革,為官品加註,「帝於品下注一品秩為萬石」。這樣官品就有了官階的含義,一品官,就是國家組織中最高的官。唐代的左、右丞相是由尚書左、右僕射改置的,所以其官品從原來的官品。唐代的左、右僕射官品為從二品,左、右丞相的官品也就是從二品。宋代的左、右丞相也是由尚書左、右僕射改置的。南宋乾道8年之前,尚書左、右僕射官品為從一品,改為左、右丞相之後,代替了原來三省長官的地位,官品上升到正一品。元代的丞相官品亦為一品。


都沒說到點子上啊

關鍵區別是虛君還是實君,表現有沒有開府啊

丞相是虛君,相當於現在的君主立憲,相開府,屬員對相負責,先秦,秦,漢,晉就是。隋唐還有遺風。想想商鞅為什麼能變法,李斯為什麼能換儲,曹操為什麼要復立丞相,漢武帝為什麼要頻繁換相。丞相權力極大。

宰相是總理類大臣總稱包括丞相,唐之後沒有丞相了,只有宰相了。宰相的權力大大的縮水了,即使權傾朝野的獨相李林甫他沒有屬官,一切同黨屬下還是佔用國家官員名額,不是自己的屬官。

宋是多相,相當於我們的六套班子。元的權力有所上升,到明清完全淪為君王附屬。

總結

宰相包含丞相。丞相制下丞相之下對丞相負責,君王通過丞相管理國家,是虛君。宰相制下宰相之下仍對君主負責,君王直接管理國家


皇帝是國家的唯一領袖,而實際政權則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國家的元首,象徵此國家之統一;宰相是政府的領袖,負政治上一切實際的責任。皇權和相權之劃分,這常是中國政治史上的大題目。我們這幾十年來,一般人認為中國從秦漢以來,都是封建政治,或說是皇帝專制,那是和歷史事實不相符合的。

  要講漢代皇權和相權之劃分,讓我先舉一實例:當時皇帝宰相,各有一個「秘書處」,而兩邊的組織,大小不同。漢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與尚書。五尚都只管皇帝私人的衣服飲食起居。只有尚書是管文書的,這真是皇宮裡的「秘書」了。漢代開始的尚書,其職權地位本不高,後來才愈弄愈大。最先尚書只是六尚之一,這是皇帝的秘書處。若說到宰相的秘書處呢?共有十三個部門,即是當時所謂的十三曹,一個曹等於現在一個司。我們且列舉此十三曹的名稱,便可看出當時宰相秘書處組織之龐大,與其職權之廣泛。一西曹,主府史署用。二東曹,主二千石長吏遷除,並包軍吏在內。二千石是當時最大的官,以年俸有兩千石谷得名。可見朝廷一切官吏任免升降,都要經宰相的秘書處。三戶曹,主祭祀農桑。四奏曹,管理政府一切章奏,略如唐代的樞密院,明代的通政司。五詞曹,主詞訟,此屬法律民事部分。六法曹,掌郵驛科程,這像現在的交通部,科程是指一切交通方面之時限及量限等。七尉曹,主卒曹轉運,是管運輸的,略如清代之有漕運總督。八賊曹,管盜賊。九決曹,主罪法。此兩曹所管屬於法律之刑事方面。十兵曹,管兵役。十一金曹,管貨幣鹽鐵。十二倉曹,管倉谷。十三黃閣,主簿錄眾事,這是宰相府秘書處的總務主任。這十三個機關,合成一個宰相直轄的辦公廳。我們只根據這十三曹名稱,便可想見當時政務都要彙集到宰相,而並不歸屬於皇帝。因為皇帝只有一個籠統的尚書處,只有一個書房。最先的尚書也僅有四人,而宰相府下就有十三個機關。這相府十三曹,此諸皇室尚書的範圍大得多,而且此十三曹的權位也很重,也竟儼如後代之專部大臣。可見漢代一切實際事權,照法理,該在相府,不在皇室,宰相才是政府的真領袖。以上單據一例來講皇室和政府的區別。從中國傳統政治的大趨勢看,一般意見一向是看重這區別的。

  乙、中央政府的組織

  現在說到漢代中央政府的組織。當時有所謂三公、九卿,這是政府里的最高官。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管監察,輔助丞相來監察一切政治設施。它是副丞相。按照漢代習慣,用現代語說,這裡有一種不成文法的規定,須做了御史大夫,才得升任為丞相。太尉雖與丞相尊位相等,實際除卻軍事外,不預聞其他政事。因此當時最高行政長官實在是丞相。依照文字學原義,丞是副貳之意。所謂相,也是副。就如現俗稱嬪相,這是新郎新娘的副,新郎新娘不能做的事,由嬪相代理來做。所以丞是副,相也是副,正名定義,丞相就是一個副官。是什麼人的副官呢?他該就是皇帝的副官。皇帝實際上不能管理一切事,所以由宰相來代理,皇帝可以不負責任。為什麼又叫宰相呢?在封建時代,貴族家庭最重要事在祭祀。祭祀是最重要事在宰殺牲牛。象徵這一意義,當時替天子諸侯乃及一切貴族公卿管家的都稱宰。到了秦、漢統一,由封建轉為郡縣,古人稱「化家為國」,一切貴族家庭都倒下了,只有一個家卻變成了國家。於是他家裡的家宰,也就變成了國家的政治領袖。本來封建時代,在內管家稱宰,出外作副官稱相,所以照歷史傳統講,宰相本來只是封建時代貴族私官之遺蛻。但正因如此,所以秦漢時代的宰相,他不但要管國家政務,還要管及皇帝的家務。這在周官書里的天官冢宰的職權,便是如此的。但現在的宰相,他既要掌管國家政府的一切事情,他再沒有工夫管皇帝的家事,於是在御史大夫,即副丞相之下,設有一個御史中丞,他便是御史大夫的副,這個人就住在皇宮裡。那時凡具中字的官,都是指是住在皇宮的。皇室的一切事,照例都歸御史中丞管。御史中丞屬於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隸屬於宰相,如實則皇室一切事仍得由宰相管。從另一方面講,宰相的來歷,本只是皇帝的私臣,是皇帝的管家,自該管皇宮裡的事。那是封建舊制遺蛻未盡。但從另一方面看,只好說,皇帝也不過市政府下面的一部分。所以宮廷事,也歸宰相來統治。那時,皇帝有什麼事,交待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報告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再轉報宰相。宰相有什麼事,也照這個手續,由御史大夫轉中丞,再轉入內廷,這是當時皇帝與政府關係之大概。

  再說漢代的九卿,那是:太常、光祿勛、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他們的官位都是二千石,又稱中二千石。因他們都是中央政府里的二千石,以示別於郡太守地方行政首長之亦是二千石而名。若講到這些九卿職名的來歷,卻很有趣味:太常在秦代叫泰常,這個常字,本當作嘗。他是管祭祀祖先鬼神的。依四時奉獻時物,讓祖先鬼神時時嘗新,故稱泰嘗。在古代,宗教意味猶在政治意味之上。古代的住宅,東偏是祠堂,即廟,西偏是家屋,即寢。生宅死宅,連在一起。後代民間此制雖廢,皇宮仍沿舊軌。直到清代,太廟不是緊貼在皇宮的東邊嗎?古代的家庭,最重要的,可說不是活人而是死人,祭祖自屬大事。宰就是掌管殺牛祭祖的。所以漢廷九卿的第一卿,也是管祭祀的。這個官,正名定義,該屬於皇家,管皇家的廟,管皇家祭祖的一個家務官。不好算是朝廷公職。其次是光祿勛。這個官名,直到清代還有,但這三字的原義,卻早就忘失了。依文義講,勛該就是閽,古音相同,這是皇家的門房。光是大義,光祿該即是大麓,祿麓音同相借。為什麼門房稱大麓呢?此因古時代的皇帝,多半靠山住家,好像宋江在梁山泊,朱貴在山腳下開設酒店,好通報消息。所以皇帝居山,房門就設在山麓。尚書上說舜管堯的大麓,那便是舜做了堯的宰相。換言之,乃是當了堯的門房。因此光祿與勛是古今語,都指門房言。衛尉是一個武職,掌門衛屯兵,這是皇宮的衛兵司令。當時凡屬軍事方面的官都稱尉。太僕猶之是皇帝的車夫,《論語》:「子適衛,冉有僕」,仆是趕車的。皇帝出去,太僕就替他趕車。那是皇帝的汽車司機。廷尉是掌法的,犯了皇帝的法,都歸他管。如此看來,太常管皇家太廟,光祿衛尉,一是門房頭兒,一是衛兵頭兒。這都是在裡面的。皇帝出門,隨帶的是太僕,在外面有人犯法,就是廷尉的事。大鴻臚,一直相沿到清代,就等於外交部。也如現在之禮賓司,是管交際的。臚是傳呼義。古禮主賓交接,由主傳到主身邊的相,再由主身邊的相傳到賓邊的相,由是而再傳達到賓之自身。鴻即大義。大臚是傳達官。宗正是管皇帝的家族,其同姓本家及異姓親戚的。以上七個卿,照名義,都管的皇家私事,不是政府的公務。由這七卿,我們可以看出漢代政治,還有很多是古代封建制度下遺留的陳跡,然而那時已是化家為國了,原來管皇帝家務的,現在也管到國家大事了。譬如太常就兼管教育,因為古代學術都是在宗廟的。西方也一樣,直到現在,在他們,教育和宗教還是分不開。光祿勛原是皇帝的總門房,現在皇宮裡一切侍衛都要他管。那時皇宮裡的侍從,還不完全是太監,而且太監很少,大部分還是普通人。當時一般要跑入政府做官的人,第一步就得現進入皇宮裡,充侍衛,奉侍皇帝,讓皇帝認識,然後得機會再派出去當官。這些在皇宮裡服務的,多半是年輕人,當時稱作郎官,都歸光祿勛管。孔子十二世孫孔安國,也就做過郎官。太僕呢?因管車馬,所以國家一切武裝,好像「坦克車、飛機」之類,他也連帶管了。廷尉就變成司法,大鴻臚就變成外交。這是歷史演變。我們推尋出這一演變,卻並不是說漢代的中央政府還是一個封建政府,而當時的九卿還是皇帝之私臣。因此等卿都隸屬於宰相,而所管亦全是國家公事。此外還有兩個卿,就是大司農和少府,都是管財政經濟的。大司農管的是政府經濟,少府管的是皇室經濟。大司農的收入支銷國家公費,少府收入充當皇室私用。皇室不能用大司農的錢。所以我們說當時皇室和政府在法理上是鮮明劃分的。當時全國田賦收入是大宗,由大司農管。工商業的稅收,譬如海邊的鹽,山裡的礦,原來收入很少,由少府管。這九卿,全都隸屬於宰相。我們上面講九卿,照名義來歷,都是皇帝的家務官,是宮職,而系統屬於宰相,豈不是宰相本是皇帝的總管家嗎?但換句話說,便是當時政府的首長,宰相,可以管到皇宮裡的一切。舉例來說,少府掌管皇室經費,而少府屬於宰相,宰相可以支配少府,即是皇室經濟也由宰相支配。這樣一講,豈不是皇室反而在政府之下了嗎?本來封建時代的宰相,就是皇帝的管家,但到了郡縣時代,化家為國,宰相管的,已經是國家了,不是私家了,所以他成了政府正式的首長。從前私家家庭中的各部門,也就變成公家政府的各部門。封建時代,以家為國,周天子是一個家,齊國也是一個家,魯國又是一個家,這樣的貴族家庭很多,天下為此許多家庭所分割。那時在大體上說,則只有家務,沒有政務。現在中國已經只剩了一家,就是當時的皇室。這一家為天下共同所戴,於是家務轉變成政務了。這個大家庭也轉變成了政府。原先宰相是這個家庭的管家,現在則是這個政府的領袖。

摘自錢穆先生的《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侵刪。


比如在唐代,三省都是宰相,但只有尚書省是丞相,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宰相是官職統稱


從名稱而言,一個是私稱,一個是公稱。點我頭像,我專門寫了一篇丞相的文章。有你想要的


宰相是制度,丞相是官名


高票答案參照閻老師和鄧老師的課程內容,對中國古代的宰相的範圍與演變做了很好的梳理。

各位答主也都指出了,宰相其實是個泛稱,除了遼代之外,各朝代都沒有這麼個官名。而丞相則是在很多朝代都出現過的一個具體的官職。

關於宰相的範圍,也就是不同時期那些官職可以算作宰相,這也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祝總斌先生的《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對這個問題做了很好的討論,並提出了「決策權」與「監督百官執行權」作為判斷一個官職是否宰相的標準。比如前面有答主提到南朝時期掌機要的中書舍人,這個祝先生就是認為不屬於宰相的。另外,像明清時期的內閣、軍機處是否可以視為宰相,大家也有不同的看法。

還有一個要補充的是前面有答主提到開府的問題。這個可能並不準確,開府不能當作判斷一個官職是否宰相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不僅隋唐以後沒有宰相(隋文帝罷三公開府,此後僅隋唐之際短暫回復),就是南北朝時候的尚書令、中書監令等三省長官也不能算是真宰相了。但是魏晉以降,公一類職位(包括位從公的虛銜)雖然保留了開府的權力,但實際上已經品位化、虛銜化了,把它們當作王朝政治結構中的真宰相顯然不妥。要之,公府的存在與否(也包括軍府及鄉官等)顯示了王朝的政治組織形式的變化,不宜將之與宰相制度的變化生硬的聯繫、對應起來。


丞相:丞是副貳的意思。相,也是副的意思。

意思是皇帝的副官。

皇帝實際上不能管理一切事,所以由丞相 代表,事情管的好壞,由丞相負責。

宰相:起源於封建時代(就是秦以前),天子和貴族家庭掌管所有政務,家庭世襲。貴族家庭最重要的事在祭祀,祭祀最主要是宰牛,當時替天子諸侯和一切貴族公卿管家的都叫宰。到了秦統一,封建變成郡縣,所有貴族家庭都倒了,只有皇帝一個家變成國家。所以他家宰相,就變成國家政治領袖。


丞相是官名,宰相是稱呼。明太祖廢丞相制。宰相劉羅鍋,其實劉墉官至內閣大學士,大概可以稱之為宰相


丞相是宰相的一個重載


丞相是一個具體的官職 分擔皇帝的一些行政權

宰相是一個統稱 不是丞相但幫助皇帝行使行政權的 都稱之為宰相

每個朝代因為制度的原因 具體行使行政權的官位不同 以明清為例 明朝的內閣首輔 清朝的軍機大臣 就可以稱之為宰相了(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

所以每個朝代 都是會有那麼幾個行使相權的職位 不稱丞相 稱之為宰相~


宰相是統稱 丞相是具體的官名


最簡單的區別就是

宰相能有很多個,丞相就一個。


怪不得LOL有三相之力


推薦閱讀:

知府、巡撫、府尹、布政使、在明清時期哪個官大,這幾個官有什麼區別?
發生大規模戰爭前,普通民眾能夠察覺到一點端倪嗎?
中國在巴黎和會上是戰敗國待遇嗎?
為何擁有龐大殖民地的英法,會在一戰中會被沒多少殖民地的德國耗盡國力?
如何看待奧巴馬退而不休 架空川普?

TAG:中國歷史 | 歷史 | 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