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別人向你傾訴的時候安慰別人?

最近碰到很多問題,自己很多好朋友多多少少會碰到很多情感問題向我傾訴,而我自己也沒經歷過,不知道該怎麼說話,不知道如何安慰別人,比如朋友的父母離異或者家人帶來的問題向我傾訴我該怎麼安慰別人,該說些什麼。?


很多時候,朋友會遇到不開心的事向你傾訴,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傾聽,並表示理解。除非朋友非常明確的就其遇到的問題徵詢你的意見,否則,請不要去評判對錯,不要試圖幫助朋友分析,不要去向其講道理,或者幫助其找到解決的方法。因為很多時候,朋友只是心裡不平,想找個人說說,發泄一下,並不想聽你的高深的道理和高明的對策,因為你說的道理他都懂。說完了,他心裡也就好了,然後他把事情就想清楚了,如果要給建議和分析,一定要等到事後朋友冷靜下來後再說。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謝謝!


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

多了的事都跟你無關。

以我這麼多年傾聽的經驗來講。

1.她們就是說說,連真你都別當。

2.你聽她們訴苦,回頭她們未必愛聽你訴苦。

3.一個妹子跟你訴苦,基本斷定這妹子不會看上你。

所以,我的意見是讓她們滾蛋,聽多對你也無益,自己也少干。

你要真想安慰,就要學會從不同面解釋事情。

說白了就是會說話。

分手了,你就說你看咱這回可以再找個更好的了。

受挫了,你就大談人生哲學,告訴她這事帶來的收穫。

類似這樣吧,要不要臉,雖然有時候自己說的話自己都覺得假。但有效就好,你說話是為了達到目的,不是為了傳遞真理。


個人認為:專註而不帶評價的傾聽是最有效的方法。不要一開始就說:「我理解你的感受」,因為這樣聽到的人會感覺自己的感受被人剝奪了一樣,至少是不被人尊重。況且你怎麼會真的理解對方的感受呢?面對一個重大喪失中的人(比如:喪親、離婚等)來說,輕易的說「我理解你」、「你這樣想是正常的」,在聽者耳中有時甚至是不道德的。

可以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方法,簡單地說就是用不同的形式重複對方的最後一句話,深切的表達共情,但記住,共情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對方,不是站在你的角度,更不是同情。


委屈這種情緒有一點特殊。一個人在表達這種情緒的時候,不僅僅是在自說自話,同時很容易喚起別人的照顧。因為他們顯得特別「可憐」,特別「無助」,讓人心生憐惜。但是,別人真的被這種情緒吸引了,給予他們額外的關照,很快又會發現他們並不需要你的幫忙,平白會有一種被耍的感覺。

你可能很熟悉這種對話的模式:

「你知道她有多過分嗎?欺負我欺負到不行……」(哭)

「真的好過分!就不能跟她講道理嗎?」

「講過啊,沒用啊……」(大哭)

「哇靠,那你跟她撕啊!要不要我陪你!」

(深明大義地)「無所謂了,大家朋友一場/同事一場/婆媳一場,以後還要相處,弄得那麼僵也不好……」

或者(跟老人經常有這樣的對話):

「家務活太多了,腰酸背痛的。」

「那我帶你去做個按摩?」

「沒必要,休息休息就好了。」

「明天我幫您做吧。」

「算了,你上班也怪忙的。」

「要不然,咱們家請個保姆吧。」

「唉不用了,交給保姆也不放心。」

有沒有覺得哪裡怪怪的?

搞出那麼大一個問題,他們居然又「無所謂」了!

本來是他們在抱怨,問題是他們擺出來的,別人熱心幫忙解決問題,忽然間畫風突變,變成了別人獨自面對問題,他們倒在一邊袖手旁觀了。

為什麼會這樣?崔璀說得好:

因為「不得已」的另一面,是「我想要」。

大部分難以解決的問題,換個角度來看,往往都是一個人主動的選擇。抱怨的時候,聽起來好像是無力反抗,忍辱負重。然而,一旦我們真的提供了機會或資源,讓他們有機會去改變了,就暴露出他們內心的真實態度。

他們還會選擇現在的生活,僅僅只是想抱怨一下。

那我們到底是在替誰著急呢?

我聽一個朋友講過一件至今讓她難以釋懷的事。一次她的好朋友遭受了男友的暴力,找她哭訴,她當時義憤填膺,打電話過去把男生狠狠罵了一頓。好朋友要分手,她當然鼎力支持,還在自己的房間收拾出一塊位置,讓她可以暫住一段時間。結果好朋友想了幾天,下不了決心,還是跟男友一起回了家。

我的朋友氣死了。她感覺自己反而變成了挑撥人家分手的小人,尤其再遇到那個被她臭罵了一頓的男生,她都不知道該用什麼表情面對。

這種事情遇到得多了,我們對於「委屈」自然會積壓一肚子的槽要吐。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別人對他的生活委屈,抱怨的時候,千萬不要急著去幫忙。首先判斷一下:對方是真的需要我幫忙嗎?有沒有可能,那就是他自己選定的生活,他也根本不想改變它,只是想找個地方(就是你)傾倒一下苦水?

跟倒苦水的人和平相處,是一件需要特別修鍊的事。像崔璀那樣罵醒對方,讓對方從此改掉抱怨的習慣,可能是最根本的辦法。但如果一時半會兒改變不了,那就需要先改變我們自己。最重要的原則是:保持適度的冷淡。

多數人都有一個自動的反應模式:別人找我們倒苦水的時候,我們就忍不住替他想辦法,甚至於幫他解決問題。因為在我們聽來:「倒苦水」就等於「求助」。而保持冷淡的意思,就是從我們心裡,把這兩個東西分開,「倒苦水」僅僅就是「倒苦水」,我們聽著,贊同,安慰,但是絕不把它看成對我們的召喚。

具體地說,就是這樣一種對話模式:

「你知道她有多過分嗎?欺負我欺負到不行……」(哭)

「真的好過分!」

「更過分的是,她還XXXX……」(哭)

「唉,太過分了。」

「對啊,你知道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我有多慘嗎?」(大哭)

「真的,你好慘哦。」

雖然在情感上無限認同和接納對方,但是絕不假定對方此時需要我們的幫助,以至於主動提供建議,干預,或者出手幫忙。換句話說,保持一種「我全身心地同意你,但是我不會主動要求你改變」的狀態,你不動,我不動。

這可能會讓我們覺得自己很冷血無情,但是換一個角度來看,我們至少留給了對方表達委屈的空間。你說你的,敞開說,我保證做一個好聽眾。這樣做,是把「委屈」還原為一種純粹的情緒,任何人都有表達情緒的權利。

這對他們來說也許已經夠了。

理解你的痛苦,但並不建議你改變,或許也是對他們的尊重。既然我們相信,每個人都在選擇對自己最好的東西,我們就應該有充分的底氣:雖然他們看上去悲悲戚戚,但他們正在從自己的選擇里獲益。只要沒遇到特別極端的情況,這些選擇就應該被尊重(無論旁人是否覺得有更好的主意)。在他們聲明自己想改變之前,不要武斷地替他們覺得,「這樣不好,你應該改變一下」。

老人抱怨家務活太多,腰酸背痛,但這是他們的選擇。雖然在子女看來,「請保姆」是更好的做法,但子女也許並沒看到老人真正想要的東西。

這時候不如放手,讓他們我行我素就好。

而不要氣呼呼地覺得:「既然你也不想請保姆,以後就閉嘴不要抱怨!」

有時候,冷淡的相處,也自有一種溫柔和善意。那意味著:我接受你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哪怕你不斷強調你的痛苦,我仍然相信你有為自己做主的能力。

和倒苦水的人在一起,這或許是最容易的相處之道。

而這樣做的代價,就是時常懷疑自己是否太冷血,對他人的痛苦視而不見。有時候,「委屈」會變得特別難以忽視,像一個誘餌,勾著人忍不住要做點什麼。記住,僅僅是保持關心,傾聽,和溫暖回應,同時克制住想要改造對方的願望,這樣對你和對方都好。如果實在擔心太冷血,非干預一下不可的話,那我再教你一招:就是始終用提問的方式,確認對方是否真有改變的打算。

「家務活太多了,腰酸背痛的。」

「好辛苦,你打算找別人幫你做嗎?」

(而不是「請個保姆吧。」)

我不是想改變你,我只是在確認你的想法。

「我男朋友脾氣太暴躁了,還打人。」

「太可惡了。那你接下來的打算呢?」

(而不是「那就跟他分手啊!」)

這種「你打算怎麼辦」的提問,永遠比「我建議你怎麼辦」更好用。記住:選擇的權利在對方身上。雖然我們總覺得自己有更好的辦法,但那只是因為我們不夠理解對方,而不見得是對方真的想不通,非要別人提點。這樣,他們表現出拒絕改變的時候,我們也就不會那麼挫敗。我們在心裡默默地說:

「好的,我知道這是你的選擇。我尊重你的選擇。」

(本文作者:李松蔚,原載於微信公眾號:媽呀我呀,宇宙最不靠譜但最有辦法的媽媽聚集地)


其實我也不會安慰別人,但是通常我都會說一件自己同等級或者更慘的事情給對方聽。。


我們不可能替代別人所受的痛苦,我們能做的就是當這種痛苦來襲的時候,讓對方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抗爭,知道自己不是孤軍奮戰之後,心情就會好很多了。

首先是傾聽,認真的傾聽意味著你很在乎對方的感受;然後針對具體問題,跟他分享一些自己或者他人類似的經歷,讓對方感到不孤獨;當對方的情緒逐漸好轉後,再陪他一起理性地分析遭遇以及可能的改善途徑。


這個問題提的好,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朋友向我們傾訴。

看了所有的答案,我認為各位說的都很正確。

說點我自己的意見:

一、傾聽 首先是傾聽,先聽對方把話說完,無論他說的對錯或者你是否理解都不要打斷,認真的聽他把話說完,因為這樣首先是作為朋友對對方的尊重,其次是無論他遇到什麼樣的事情,他想找人傾訴,他能舒服些,所以要滿足對方。

二、不要輕易的發表對這件事的意見以及評論,不要輕易的說,就是要說也要想好再說,就像覺淺說的,最無趣的事之一,就是安慰人反被人摑一巴掌,我以前經常遇到這樣的事兒,感覺很無奈也很生氣,對方也本來心情不好,這樣兩個人心情都不好了,實在是沒必要。

另外,你對面的抱怨著不一定會將所有事情的因果說清楚、細節始末說清楚,這分為兩點:1,是表達能力理解能力有誤差,2,也是大部分,是抱怨著故意隱瞞一些始末,特別是他自身做的不好的地方,人都會這樣。所以基於以上的原因,你並不清楚真實的事情,所以你發表評論對對方沒有任何作用,甚至會起到反作用。

三、盡量不要講理解對方或者感同身受之類的話,因為遇到的事情畢竟不會相同,解決方法也不盡相同,你可以把之前自己的經歷分享一下,但是不要說和他抱怨的事情相似,相似不相似的你不知道,只有抱怨者知道,你講了你的故事,他若能受到啟發最好,受不到啟發,就當浪費唾沫了,對方也不會說什麼,那你就接著聽就行了。

四、關於解決方法,不要輕易的提,除非對方要你提,聽你意見。如果你要說,不要說,你應該怎麼怎麼樣。。。你必須怎麼怎麼樣。。。 你應該這樣說:「事情和事情不一樣,人和人處理事情的方式也不同,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我的身上,我也許會怎樣怎樣。。。。

啰嗦了這麼多,我認為關鍵之處就是,讓對方爽了,別讓自己不痛快。


我作為一個朋友圈裡專業的傾聽者,雖然說不說專家級別,但是基本上和我熟的人基本上都會找我吐槽那麼一兩回~根據我僅有的經驗,給你提幾點拙見,僅供參考:

1.傾聽傾聽,顧名思義傾身聽取,在這個關係上,你的耳朵是主角,所以,聽是重點。

2.吐槽過程中,建議不要打斷,如果對方中途有停頓或者想問你的意見,可以適當的給出一點自己的經歷,如果自己沒有經歷,則表示自己如果遇到此類事件也會有同樣的感受,達成共鳴。

3.最後還是以吐槽方做結尾,如果你覺得你可以解決的,可以在事後即吐槽完後擇機給出意見或者再次聯繫關心事情進展,如果不能解決則靜觀其變,再次發生類似事件時吐槽方將會再給你傾聽的機會的。

4.如果不想聽,可以委婉表述自己的想法,大家都是人,可以理解,誰心裏面沒點委屈呢,別委屈了自己,除非你是大神。


一個個都不說實話,安慰毛線,沒有人想做別人的精神垃圾桶。


說一點經驗,基於:如果你是本著想讓對方情緒好一點目的。

面對某種境遇,一個人糾結,往往不是因為他完全不知道怎麼辦,完全不知情情形,那樣的話,是慌張不是糾結。而是因為在他已經認識到了一定的辦法、結論,而不接受。不接受才會糾結。

如果你想有效的勸慰他,當然不是把你的,或者常俗的答案強加給他,而是找出那個他已認識到卻不接受的結論,讓他去接受這個結論,自適。也就想開了。

重申樓上說到的幾點:

傾聽很重要,沒有人有義務去做傾聽


借一隻耳朵出去就好;

交談過程適時地表示理解;

不要立即反駁,即使是明顯的錯誤也要忍住;

如果是你在乎的人,轉天再電話他or她一下,傳遞你的想法。


親身血淚史 表示莫做別人情緒垃圾桶,尤其是女性的。


傾聽,僅僅是傾聽,

當他提出讓你支招的時候,你再提出中肯的建議。


聽就好,別插嘴。

對於當下的痛苦而言,1永遠是等於1的。你無法證明你的痛苦就一定大於別人的痛苦。

在同一時空內,生不出孩子和拉不出屎的痛苦體驗程度基本上是一樣的。

所以最好不要用自己的人生感觀去勸慰別人放下的痛苦,因為並沒有什麼卵用。

只會換來一句:你不懂。


此刻內心走投無路的我想在知乎上發表下我的經歷,望各位大神給予小女子一些建議。感激不盡!

距離13年大學畢業已有4個年頭了。說來甚是慚愧。現如今工作方向還未穩定,已記不清換了多少份工作,只記得最長的做了9個月,4年來,期間被炒3次。做得最長的那份也是畢業後的第一次工作機會。在一家工廠做得外貿跟單。工作狀態如下:剛開始一個月學習階段 工作還算積極。但是由於剛畢業並且外貿不是本專業。學習方法不對,只是機械的記住該做的事情。因此當自己開始獨立操作時,由於缺乏思考,經常給別人一種 啥也不懂的印象。不過好在那時經理對我要求不高,得過且過幹了9個月。不得不說與同事相處的並不算開心。這也是我選擇離開的理由。放棄了這份工作,我選擇換一個環境 準備到深圳關內找工作。因為我覺得自己給人的第一印象還是不錯的,所以找工作還算順利。接下來換到一家在深圳手機行業數一數二的公司。也是跟單的工作。待遇還算不錯。工作狀態是自己是一個新人,領導分給我負責事業部,要求很高 但我沒經驗 並且學習能力不強 遇到急事 經驗不夠 也不喜歡問 熱情度不高 終於在第二個月 領導說我不適合這份工作 期間打了兩個月醬油 這是我第一次被炒 心理承受了無法言之的痛 打擊很大。那年正好是14年末 被炒後正好回家過年。年後又開始戰鬥。開始投入到找工作的狀態 不過還是比較幸運 沒過多久 又在一家手機公司找到了跟單的工作。待遇是畢業一來最高的 有6K 當時很開心 覺得一定好好努力 好好乾下去 但是我太喜歡找理由了 在那家公司 我找不到我的價值 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 我實在不是一個主動的人 不知道如何找事情干 因為那家公司分工並不算細緻 流程也並不是很清晰 一個業務部門就一個跟單 有些業務的單都是自己跟 跟單啥事都可做 例如幫業務跑腿 送樣機等等 但是我實在找不到我的價值和定位 那段時間心真的很累 在那家公司堅持了5個月 實在不行了 期間由於整天無所事事 並且由於並沒有實現自己的價值 還養成了胡思亂想的毛病 其實在那間公司的壓力很大 業務居多 在那樣的大環境下 自然會有很多的競爭 慢慢的自己也形成了那種非常不好的思維 就這樣自己離開了。期間並未學到東西。接下來的兩次工作都是被炒的 都是沒過試用期就被炒了.哎 大致的原因如下: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 愛胡思亂想 工作積極性不夠 辦事效率低 沉默 與同事相處不好。

就這樣跌跌撞撞到了15年 又一次從頭再來 這次找了一份相對輕鬆點的工作 在一家物流公司做客服 這也是工作以來 做得最開心的一份工作。其實理由很簡單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樂趣 成就 雖然公司的業務比較單一簡單 但是都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自己琢磨出來的 因為我的前任並沒有給我交接 自己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 自己去專研 理解 效果比較明顯 所以那段時間 我非常的快樂 因為工作有點小成就 但是好景不長 我的經理由於內鬥 被開除了 我們一個team都零零散散辭職了 沒辦法最後我也未能堅持。

網友們辛苦了

??

最後一直到了目前這份工作 做得船務 工作剛3個月 領導又一次找我談話 覺得我表現不好 但是還願意給我一次機會 馬上要上班了 我在考慮要不要去?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是,雖然我目前26歲 貌似還是有很多機會的年紀 但是畢業4年來 工作對我的打擊太大了 我好累 我覺得自己站不起來了 我真的沒有信心面對人 我目前的狀態是 已有2個年頭沒有回家過年了 不敢出門 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呆 經常會很緊張 過年放假這段時間 手機都是飛行模式 害怕聽到電話聲

我現在很糾結 已經不想上班了 別人願意給我機會 我對自己沒信心 還有一個原因 多年失敗的累計 已經導致我變成一個很愛計較 愛競爭 惡性循環 我覺得自己性格也很有問題 網友們 我還能活嗎?

還有至今單身 單身26年 我真是悲劇了


傾聽就好,佐配語氣詞或者順著傾訴者的方向適當發表意見。

很多傾訴和抱怨的基本答案本身就存在著。

傾訴者想要表達的是他們平時無法表達的情感,或喜或憂,或哀或惱。

他們渴望的只是有人聽他們說。

當你舉出更慘的例子或者轉換話題這會讓他們覺得這是在比較或者覺得他們不夠慘(以上這個字可以各種替換)。

我想傾訴者並不是不懂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是借著吐槽和傾訴的尋求能聽他們說話的人和機會。

信不信,下次他需要傾訴時,傾聽者很可能還是你。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