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鋼琴的入門學習時,手型非常重要麼?


應該是重要的,不過其實我也不懂。我小時候沒有好好練,基本功比較一般。


正確手型並沒有—個絕對概念。蘇聯鋼琴家伊貢諾夫指出「幾乎任何一種手的姿勢都可以說得通,只要是這種姿勢合適,符合手的構造,符合音樂組成的高低起伏,更主要的是不破壞動作的統一。」客觀上鋼琴演奏中沒有某種固定不變的手的姿勢——手型。每—首新的樂曲都會產生新的任務,對手的彈奏姿勢有所影響和要求。不同的鋼琴家演奏同—首樂曲時手的姿勢也會是各種各樣的,由此可以說沒有—種絕對的正確手型模式,也沒有—種—成不變的固定手型模式,對適應音樂表現需要的任何演奏手型都可以認為是正確的。應該說這是關於正確手型的具有根本意義的概念。然而,對於初學鋼琴的孩子正處在學習鋼琴演奏的基礎階段,我們又非常強調培養—種正確的基本手型。這是因為,為適應鋼琴鍵盤的排列結構和彈奏技巧,需要人的手和手指具有—種有利於彈奏動作和彈奏力的運用與傳送的正確狀態。這種狀態要最符合人手的天然長勢和手指動作的生理機能。於是,我們把這樣一種手的彈奏狀態叫做基本手型。我們在入門和基礎階段強調的所謂正確手型,就是從特定階段意義上講的一般概念,不可視為絕對的、—成不變的東西。我們希望家長們了解這一點因為,我們希望大家不要把某種手型,或者說某種基本手型視為一種絕對的東西,認為只有某一種手型才是正確的。不應同正確手型的概念混淆或對立起來。這種概念的區分非常重要。明確了這一點,我們再回過頭來談論基本手型的基本要求,就不至於產生誤解和形成錯誤概念了。


關於手型的問題,我和身邊不少從事一線教學的老師們以及網上一些有識之士早已達成共識,本來認為無需再討論了。但在實際上,還是會有學生和家長對這個問題有迷惑,鋼琴論壇上關於手型的迷信也並不比幾年前有所減少。因此再寫一篇,順便也把我最近的想法梳理記錄下來。

我們先來看看手型觀念是怎樣形成的。我認為這個觀念主要有兩個來源。首先,來自於羽管鍵琴的演奏技巧。羽管鍵琴琴鍵輕且淺,無需很強的觸鍵力度,一般都是手指發力,而握雞蛋的手型有利於觸鍵乾淨、均勻。其次,來自於人們對鋼琴家演奏動作的觀察。除了個別動作不雅觀也能彈好的奇葩鋼琴家之外,大部分鋼琴家的演奏動作還是有一定的共同之處,比如動作簡潔、鬆弛,看起來似乎不怎麼動卻能彈得很快,有著讓人感覺漂亮的手型。

排除第一點不講,因為羽管鍵琴技巧照搬來演奏現代鋼琴肯定是有問題的,第二點呢,我們可以看到好的手型是一種現象,它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種方法。鋼琴家手型好,並不意味著手型好就能當鋼琴家了。手型不應該作為一個目標去追求,這是捨本逐末。退一步來講,就算你想要達到某種手型,也不是依樣畫葫蘆去練就能達到的。沒搞清楚內在的協調機制,是無論如何也學不像的。

為什麼老師們這麼愛手型呢?這也是我最近才想明白的一點。畢竟現在中國鋼琴師資仍然匱乏,活躍在基層教學的老師們有相當一部分自身演奏水平也不高,對鋼琴技術的本質並沒有透徹的理解。手型為這些老師提供了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可依憑的標準。因為學生放不放鬆、聲音好不好、曲子彈得好不好,這些都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但手型圓不圓、關節凸不凸、手指站得直不直,這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同時也比較容易讓不懂行的家長去理解和監督。

既然所有的老師都教握雞蛋手型,那麼隨大流才是最安全的。否則,你就有可能會被認為是不稱職的老師。對獲得他人承認的期待和焦慮,可能是一個大家都不願明說但非常普遍的原因。

由於我們的基礎教學中長期關注「手」多於關注「音」,一旦不教手型,很多老師甚至都不知該教些什麼。也因此,無論書上教什麼,要求什麼,他都一律按照標準手型來。我接觸過不止一個這樣的學生,在大湯第一冊該教落提的那課,他的前任老師仍然要求高抬指,哪怕書上有落提分解動作的照片。

仍然有不少鋼琴專業畢業的老師在教手型。他們並不屬於自身演奏水平不高的那一群。但這樣的老師,在他自己求學初期就是這樣學的。在這種糟糕的教學方式中他們以自己超出常人的天賦僥倖存活了下來,並在成為專業學生後,根深蒂固地認為是那種訓練為他們打好了進階的基礎,然後又孜孜不倦地把手型傳給下一代。

如此,手型成為了一種迷信,甚至在不怎麼懂鋼琴的人群中都流傳著。儘管包括我在內的不少老師都已經在努力傳播更好的學琴方法,但改變人們的觀念仍然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

文章源自丁丁租琴網 http://www.ddzuqin.com/ ,轉載請註明出處


是的,就像籃球剛入門,保持正確的投籃姿勢對以後有莫大幫助......


對於初學者來說很重要。

因為錯誤的手型往往導致彈奏時的用力部位不對。初學時只有堅持以正確的手型來練習,下鍵前盡量抬高手指,才會真正鍛煉到手指的力量。但是在保持手型的同時也要注意放鬆,從肩膀、手臂、到手腕、手指都應該是自然舒展的,不要為了保持手型就整個人都緊崩甚至僵硬。


只有在練基本功(哈農、音階)的時候才會強調手型,但在練樂曲的時候就不要管手型,只管聽音樂性和歌唱性。一般來說房子式的手型有利於手指站穩在琴鍵上,放鬆是保持手型的前提,只有在充分放鬆的基礎上才能強調保持手型。我剛開始學琴的時候,老師就沒強調手型,而是聽聲音的泛音、飽滿程度及持久共鳴(╯▽╰)


手型是什麼:獲得演奏成功的路徑

為什麼有手型:經驗告訴我們,使用某種手型更容易過得好的音色

手型是為音色服務的,為力量支撐服務的。並不是為了擺出來好看讓親戚朋友看著"哦你家孩子手型真好看"

抱歉?彈鋼琴只是手型好看就行了嗎?

還是家長除了手型能看到。其他的都聽不太懂所以格外糾正呢?

隔行如隔山


個人覺得手型是基礎,十分同意樓上說的像初學打籃球,所有的東西在初學時必須要將最標準通用的基礎學好後才可求變,鋼琴的手型有很多種,初級階段使用的高抬指只能說是最能夠直接訓練演奏者手指獨立性以及手指支撐力的手型,通過不斷地鞏固這一種手型從而達到讓學習者能夠非常自如的控制自己的手指,去感受手指的發力的目的;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求變,學習者可以調整手腕,手指,甚至身體的發力來控制音色,所以對於現在很多說的手型不重要的言論,我個人是不贊同的,太以偏概全了,國內鋼琴教育存在的問題是只注重手型、技術,而忽略了音色,和聲動機以及音樂史文化等音樂性的東西。

想要獲得好的音樂準確的手型是必須的,這裡我更願意稱它為發音法(鋼琴的觸鍵法),曾帶過中途轉到我這裡來準備考十級的學生,曲子只能做到彈出來,但遠遠做不到彈好,除了音樂聽覺沒有訓練出來,另一大問題就是不會觸鍵,不懂得如何用力;所以在我的理念中,尤其在初級階段,手型是必須要重視的,但不是唯一需要重視的。

一點拙見,歡迎指正。


最近也在糾結這個問題。還是基本功。

手型不好一是大腦對各個手指的控制力不同,二是控制力夠了手指力量不夠。平時沒事多練手指操。52525252/35353535/45454545/24242424....這樣。保持拍子和下鍵速度,其他手指盡量不用力。每天堅持1小時以上,一年以後手型會好。


初學時老師一直強調手型,這應該算是學鋼琴的根本。手型正確有利於手指施力,手指力度很重要。每次去上課老師都會給糾正,練習哈農的時候有時會不經意晃動你的手腕,手臂看是不是放鬆狀態。練習高難度的曲目時不會肩膀僵硬,手臂酸軟,整個曲目流暢性和舒展性會有體現。


推薦閱讀:

鋼琴陪練?
孩子初學鋼琴的教法問題?
鋼琴教師級別?
買鋼琴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TAG:鋼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