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戒為師?為何?

以戒為師,因何因?結何果?


不受戒的人,不小心犯戒或造了惡事,雖然沒有「戒罪」,但仍然有「性罪」,因為還有「因果律」存在。因緣果報的輕重呢,是依造業的輕重而定,並不是依有沒有受戒而定。受戒的人造了惡事,只是多一條戒罪而已;而且有受戒的人還有另外一個優點:也就是可以因為了解戒的相關戒相及精神,而避免不必要的惡報。

  知道了這個概念以後,接下來我們來了解:這個戒是如何去形成的?僧團剛開始建立的時候,眾人問佛:「應制何戒?」佛就回答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這是七佛的通偈。另外《四分律》卷9有提到:【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亂、痛惱所纏。】也就是說僧團剛建立的時候,是沒有制戒的。在《毘尼心》卷1裡面也有記載:【如來成道十二年中,為諸利根略制戒律。十二年後終至涅槃,為諸鈍根多行毀犯,隨缺補過廣制戒律,譬如納衣有孔方補。佛臨涅槃時以此律藏付囑優婆離。】很明顯的,從《毘尼心》卷1裡面的經文,有提到如來成道十二年當中,只是為了諸利根的這些出家眾、或這些菩薩略制戒律,僅僅是稍微簡單的制了一些戒律。如來成道十二年後,一直到佛入涅槃之間,才為那些鈍根者去廣制制戒,那是為什麼呢?因為所謂鈍根者,是說他們還會常常去犯到某些罪或過失,當他們犯到了某些罪或過失的時候,馬上隨著缺失就補過。這是佛的慈悲啊!佛避免鈍根者落入因果,也為了他們不要再有類似的這些過失再發生,所以才去廣制這些戒律;所以僧團剛建立的時候,佛是根本沒有制戒的。那為什麼會制這些「戒相」呢?是因為有些鈍根的人,即使做錯了某些事情,如果不跟他們明講,他仍不知道這些事情到底能不能做?利根的人,他只要知道這個事情是惡的,他就不做;是善的,他就會去做。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制戒的原理」,也就是這個戒的原理是怎麼來的。佛在《優婆塞戒經》卷7裡面有提到:【何因緣故得名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得名制。又復戒者名曰迮隘;雖有惡法,性不能容,故名迫迮。又復戒者名曰清涼;遮煩惱熱,不令得入,是故名涼。又復戒者名上;能上天上,至無上道,是故名上。又復戒者名學;學調伏心智慧諸根,是故名學。】

  佛在《優婆塞戒經》卷7裡面提到:「何因緣故名為戒?」是什麼因緣才取這個名字,叫作「戒」呢?佛是這樣開示的:「戒者名制」,也就是說,戒者是制。大家台語有沒有聽過「ㄗㄟˋ」?很多人以為這個「ㄗㄟˋ」是這個祭祀的「祭」,其實不是;「ㄗㄟˋ」是這個「制」。就是說,一些不善的法要出來,我們就用這個「制」把它壓制、把它制止不讓它出來;也就是說它能夠制止一切不善的法。這個戒呢,只要我們守得住這個戒,我們就能夠制止一切不善的法,所以我們就稱它叫作「制」,所以戒又稱為制。

  又復戒者又名為「迮隘」,迮隘是什麼意思呢?迮隘是說:「雖有惡法,性不能容故。」也就是說有一個不好的惡法,這個惡法要往這邊過來,我們就讓它不要過來,把它壓迫到只有一個小小的空間,把它鎖住。譬如說,我們舉一個例子:我們怎麼能夠讓蛇可以走直線呢?因為蛇一定是彎來彎去爬著走,如果讓蛇走在一條直線上直直地走呢,怎麼讓它這樣走呢?其實也很簡單!只要我們用一條塑料管,把蛇放進去,這條蛇只要從這一端要走到另外一端,它一定要走直線,不然它就是走不出來。這個迮隘的意思就是說,原本有個東西或惡法,本來是要亂跑、亂竄的,我們就讓它乖乖地安住在這裡,所以戒又名迮隘。

  這個戒又名「清涼」,戒怎麼會清涼呢?它為什麼能夠稱為清涼呢?因為它能夠遮煩惱熱。大家想想看!有些人說:「煩惱怎麼會熱呢?」如果我們現在突然間想到說:「啊!糟糕!我們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沒有去做。」這件事情可能會影響到很大很大的一個過程,那我們會不會流汗?或突然間全身就一陣子熱惱起來呢?所以不管是貪、瞋,這些煩惱都是會有熱惱的。而戒能令這些煩惱熱不令得入,也就是說讓這個煩惱熱,不讓它進來或生起;所以當我們全身都沒有什麼煩惱時,我們就會發現會越來越清涼。

  接下來,這個戒又名為「上」,上的相反就是下,上是什麼意思呢?上就是說我們這個戒呢,如果守得好又修得好的話,我們就可以往生天上,甚至於一直到無上道。什麼叫「無上道」呢?無上道就是已經成佛,沒有比他還上面了,已經是最高了,所以這個戒又稱為上。

  這個戒又名為「學」,為什麼叫作學呢?因為這個戒可以讓我們去學習如何調和我們的心、增長我們的智慧以及調和我們的諸根,所以它又叫作學。

  也就是這個「戒」,它可以稱為「制」、它又稱為「迮隘」、又稱為「清涼」、又稱為「上」、又稱為「學」。很明顯地,戒也同時具有這幾項的功能,這幾項的功德。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戒到底有哪幾種?我們分別以在家眾及出家眾來介紹。在家眾受戒的種類有:三歸五戒,也有八關齋戒(或者稱為八關戒齋)以及菩薩戒。出家眾就分為:沙彌跟沙彌尼戒,還有式叉摩尼戒,還有比丘尼戒跟比丘戒以及菩薩戒。所以菩薩戒是在家眾跟出家眾都可以受戒的。

  那「三歸五戒」呢?一般學佛人大概都很清楚,「三歸」當然就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五戒」就是:戒殺、戒盜、戒淫、戒妄跟戒酒。

  「「八關齋戒」它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也就是前五戒以外,再加上不非時食(這也就是稱為「齋」,也就是一般人我們俗稱的「過午不食」。)此外,再加上不坐卧高廣大床,以及遠離作倡伎樂跟香花塗身;也就是說,我們哪天如果受八關齋戒,就不能去聽一些伎樂,也不能塗一些粉及噴香水。

  至於出家眾的戒,有「沙彌跟沙彌尼戒」──這是針對還沒有成年的小沙彌跟小沙彌尼所施設的戒。小孩子去出家,男眾就稱為沙彌,女眾就稱為沙彌尼;針對於這些沙彌跟沙彌尼,有一些施設的戒律,就稱為沙彌跟沙彌尼戒。

  那「式叉摩尼戒」呢?是針對於「近事女」所施設的戒。近事女的意思就是說:當女眾要出家時,一般寺廟不會馬上幫她剃度;為什麼沒有馬上幫她剃度呢?因為有些女眾要出家的時候,她不知道她是不是已經懷孕了;等到出家完以後,隔了一、兩個月以後,才發現月事沒來,懷孕了。這個就麻煩了!所以一般女眾要出家的時候,都會先讓她類似出家,但是還沒正式出家;就讓她在那個寺廟旁邊先住,觀察一段時間,確實沒有問題,才正式出家。在這一段時間裡面,也有針對這些近事女施設的戒,這些戒就稱為式叉摩尼戒。

  「比丘戒」跟「比丘尼戒」,就是針對出家男眾跟出家女眾所施設的戒。

  所以戒有分為以上這幾種,但是我們先前所提到的「學戒要持戒」,這個持戒是指哪一種戒呢?「學佛要持戒」,這個戒是指哪一種戒呢?「六度中的持戒」是指哪一種戒呢?當然就是指「菩薩戒」。

  所以「學佛要持戒」,是以「菩薩戒」為主,並不是指五戒,當然更不是指比丘、比丘尼戒,是指菩薩戒。從菩薩戒的名稱,很明顯的它是針對在家眾,跟出家眾的菩薩所施設的戒。

  什麼叫作「菩薩」呢?菩薩有分為聖、凡,也就是說有分為:聖位菩薩跟凡夫位菩薩;有分為:出家跟在家菩薩;有假名菩薩跟實義菩薩;還有菩薩有五十二位階,也有三賢位、外聖內凡等等。在菩薩的部分,若依「出離相」來分的話,菩薩就分為在家菩薩跟出家菩薩。若依「名義」來分的話,菩薩就分為假名菩薩跟實義菩薩。若依「聖凡位」來分的話,就分為凡夫位菩薩、跟外聖內凡菩薩以及聖位菩薩三種。其中外聖內凡菩薩,就是剛剛提的三賢位的菩薩;聖位菩薩是指初地以上的菩薩。從這凡夫位菩薩、外聖內凡菩薩到聖位菩薩,剛好函蓋整個菩薩五十二個位階。

  在修行的部分,是分別依:取相戒、十無盡戒以及三聚凈戒來持戒。什麼叫三聚凈戒呢?三聚凈戒就是修一切善法戒、攝一切律儀以及饒益一切有情戒。也就是說他要修一切善法,所有善法都要修;而且要攝一切律儀,所以會遵守佛的戒律,因而不會造作諸惡;另外還要饒益一切有情,廣修一切善法以利益眾生。所以他是從自利利他,一直到成佛;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學佛一定要受菩薩戒的道理,也是在這裡!菩薩戒跟聲聞戒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在後面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接下來我們來了解:「學戒跟持戒」。在二地以前,我們都僅能稱為「學戒」,而不稱為「持戒」;在二地以後,我們才能夠稱為「持戒」。為什麼稱為「學戒」呢?因為還需要學著怎麼去持戒。既然我們學佛,一定要受菩薩戒;但是有些人自信心不夠,心裡還是會擔心地說:「我不敢受戒啊!」問他:「為什麼不敢受戒呢?」他可能就會回答說:「因為我可能會去犯到一些戒。「也有些人會說:「菩薩戒那麼多條,我可能會犯到其中幾條吧!那怎麼辦?「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受戒有沒有功德呢?當然有啊!而且受戒的功德很大。因為有些人都很怕去受戒,所以這個部分,佛在經文裡面有提到:【有而犯者,勝無不犯。】這個經文是什麼意思呢?這個「有」的意思是說:他已經受了戒;所以「有而犯者」是說:他已經受了菩薩戒了,但是不小心又犯了菩薩戒的這些人。「勝無不犯」是說:勝過雖然他沒有受菩薩戒,但是他不犯任何一條菩薩戒的人。大家了解意思嗎?大家可能依世間法來判斷,會覺得很奇怪!因為這些已經受菩薩戒,又去犯了菩薩戒的這些人;竟然會勝過於雖然沒有受菩薩戒,但是不去犯菩薩戒的那些人。佛在接下來的經文又說:【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這裡的「有犯」是說「有而犯者」,也就是說已經受了菩薩戒了,但是不小心又犯了菩薩戒的這些人,佛說這些人稱為什麼?稱為「菩薩」。 「無犯」是指說「無不犯者」,無不犯者的意思也就是說,雖然沒有去受菩薩戒,但是他不去犯菩薩戒的那些人,佛說這些人是稱為什麼呢?稱為「外道」;所以不管有犯、沒犯都稱為外道。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要建立,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大家想想看!如果我們受了菩薩戒,其中一條戒是戒不殺,但是我們不小心,真的去殺了一隻動物;雖然我們犯了殺了這一隻小動物的戒罪,但是我們堅守不殺戒的時候,我們同時也對宇宙中的所有眾生,守著不殺的戒,這其中的功德差異是很大的。我們即使是不小心殺了一隻動物,但是我們對其他宇宙中的所有眾生,都守著不殺的戒。所以重點就在這裡!因為我們受菩薩戒,是我們接受了這個戒律,所以我們對所有眾生,我們持著不殺的戒;同時也對宇宙中所有的眾生,布施了無畏施,這功德是很大的。即使是不小心殺了一隻小動物;例如開車時,剛好一隻小動物跑出來,不小心讓我們撞到了,但是我們不是有心殺它的啊!這是「通懺悔」的,所謂「「通懺悔」就是:我們是可以懺悔,把這個戒罪懺掉的。所以只要我們仍然堅持這個不殺戒,我們依然對所有的眾生有無畏施,所以這個功德是很大的!但是那些不願意去受菩薩戒的人,不管犯或者不犯,他們都沒有去承諾,要遵守對所有眾生去守不殺的這個戒律;所以對所有眾生的無畏施,是沒有成就的。

《別譯雜阿含經》卷7的經文裡面有提到:造論姓聚落主問佛,佛以爪上土、大地土的比喻,犯戒而行殺、盜、淫、妄。罪如爪上土,雖犯而不舍戒,心慈、悲、喜、舍,德如大地土。經文裡面有提到:就是說,造論姓聚落主問佛,佛就以這個爪上土跟大地土來作比喻。大家知道什麼是爪上土嗎?也就是說,沾在這個指甲縫裡面的泥土。佛提到說:我們受了菩薩戒以後,即使不小心犯了戒,去作殺、盜、淫、妄等等的罪,我們當然有罪,但是佛說我們的罪,僅如爪上土一樣。但是當我們雖然已經犯了這些罪了,但是我們仍然不去舍戒,我們依著佛的教導,懺悔所犯罪過,依然堅守著這些戒律,心裡仍然保持著慈、悲、喜、舍這樣的心,佛說我們的功德,就如大地土一樣。大家想想看,大地土的土比較多,還是爪上土的土比較多呢?當然是大地土,而且多很多。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受了菩薩戒,我們即使不小心犯了一些輕垢罪,我們也不要把這個戒舍掉,而且仍然要保持著慈、悲、喜、舍的這樣的心量,我們依然有很大很大的功德。有些人害怕犯戒,而不敢受菩薩戒,其實這些擔心都是多餘的,因為所有輕垢罪都是通懺悔,通懺悔的意思就是可以懺悔。當我們受了菩薩戒,會不會犯了一些輕垢罪呢?當然還是會啊!只要在二地之前的菩薩,仍然都可能會去犯到,在信位及住位的菩薩,仍然會常常犯。剛開始會常常犯,只要通懺悔,我們都可以將這個戒罪,把它懺悔掉。當我們在佛前懺悔,懺幾次以後,我們就越懺越會不好意思。漸漸地,那條戒罪,我們就不會再去犯了,然後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戒行越來越清凈。

  我們受完菩薩戒,在學戒的時候,只要掌握一個重點,就是十重戒不能去犯,其他的輕垢罪就不用擔心了,即使偶爾不小心犯一下,也是可以通懺悔的,因為所有輕垢罪都是通懺悔。其實真正在學戒的人,要犯到十重戒也是不容易的,因為十重戒,要真正犯到這個重罪,一定要根本、方便、成已同時具足,這個重罪才成立。既然十重戒要犯到,實在不容易,所以一些輕垢罪那就沒什麼,反正都是通懺悔的。而且我們還是在修啊!還在因地裡面,還沒成佛。所以這些輕垢罪,在二地之前,我們會犯到一些戒罪,是稀鬆平常的,所以不要因為害怕犯戒,而不敢受菩薩戒。

  接下來我們來看,佛說,佛滅度後以什麼為師?是以戒為師,如暗遇明。所以說佛滅度後,要以什麼為師呢?是要以戒為師,只要以戒為師,就如同暗遇到明。大家想想看:如果這個地方全部都是暗,有人叫我們怎麼走,或怎麼往前去沖,但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怎麼走啊?怎麼往前沖?因為我們根本看不到要怎麼走,怎麼往前沖。但是如果這時候,突然間一盞燈光亮起來,那我們就知道要怎麼走了。以戒為師就是像這樣子,佛滅度以後,佛弟子不知道要聽什麼老師,來教導怎麼走的時候,就是以這個戒燈來當老師。也就是說戒如同明燈一樣的,指引我們朝這個方向去修行。

  所以菩薩戒是一切佛的本源、菩薩的根本。菩薩戒同時具有消極面跟積極面的作用,從消極面來看,它是防非止過。什麼叫防非止過呢?意思就是說,我們有可能會作錯的事情,它就把我們先預防了,讓我們不要去作,這些我們有可能會犯到的過失,它也遮止我們不要去作。菩薩戒裡面,它並不是單單是防非止過,仍有積極面,但是聲聞戒純粹是防非止過。菩薩戒裡面,如果以《梵網經》來講,就只有十重四十八輕戒,所以菩薩戒它頂多只有幾十條;但是如果以聲聞戒來看的話,它就有幾百條,聲聞戒立戒的精神,是只有防非止過,所以它戒相規定得非常清楚,就是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地方不能去,是防非止過;但是菩薩戒除了消極面以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那就是積極面。什麼樣的積極面呢?就是遮止我們不得不去做,也就是說只要是善事,我們沒有做的話,那我們也是犯戒。我們比如來說,如果有一個人,在偏遠的小路邊受了重傷。受聲聞戒的人,因為他現在趕時間直接走過去,他不理會這位受傷的人,他是沒有犯聲聞戒的;但是如果以菩薩戒的角度來看,有人在偏遠的小路邊受重傷,這條路沒有其他人,我們如果沒有停下來救他,我們是犯了菩薩戒的。所以菩薩戒會遮止我們,讓我們不得不去做,所以菩薩戒比較殊勝呢?還是聲聞戒比較殊勝呢?當然是菩薩戒!也就是說,菩薩戒主要是戒這個心;而聲聞戒只要戒身行跟口行。菩薩是戒這個心,我們這個心很重要,也就是說我們這個心的起心動念都是善的、都是清凈的。所以我們學戒的目的、概念跟過程,是要先從外到內、從身到心,然後從除三毒,三毒就是貪瞋痴,去掉一些攀緣心,然後我們遠離一些的過失,讓身跟心能夠安定,然後就慢慢地,從過程就引發出一些智慧,最後就圓成佛道。

  所以在《華嚴經》裡面說,戒是無上菩提本,也就是說戒是無上菩提的根本。所以經文也提到:【入佛法海,信為根本;度生死河,戒為船筏。】入佛法這個大海,是要以信為根本的,如果我們沒有信心,是進不了佛法這個大海;但是我們要度我們過生死河,是要以戒為船筏的。也就是說,我們這個生死河那麼的長,我們必須以戒來當作我們的船筏,才能夠到達彼岸。

  接下來我們來介紹菩薩戒跟聲聞戒的基本差異在哪裡?我們在上一集有介紹到出家戒,出家戒中的沙彌跟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跟比丘尼戒,還有比丘戒是屬於聲聞戒。這些聲聞戒是從生活上去制定的,他們不是為了心而制定的,也就是說受聲聞戒的人,整個起居都要照聲聞戒裡面的規定、方式去做,整個行為、舉止,也要依照聲聞戒去做。所以諸佛所制定的聲聞戒,各個都不相同,也就是說,每一尊佛成佛的時候,他所制定的聲聞戒是不一樣的,因為每一個佛世界裡面的生活環境是不同的。而且這些出家眾,事實上他們的心性也是不一樣的,連帶的他們的一些行為,可能也會不太一樣。所以對聲聞人,佛所制定的聲聞戒的內容,每一尊佛都有不一樣的內容。會因為地方、因為所有人的心性,去制定所有的聲聞戒,所以聲聞戒是因地制宜的,並不是通行一切的。也就是說每一個佛世界裡面,它的生活環境是不同的,所以所制定的戒律也是不同。因為聲聞戒是從生活上去制定的,不是從心理上去制定的。

  那菩薩戒呢?菩薩戒它是通三世的。因為菩薩戒不管你過去、現在或未來的所有諸佛,所制定的戒是相通用的。為什麼會相通呢?因為所有的菩薩戒,是以什麼為戒呢?它是以攝心為戒,也就是在戒我們這個心,不是戒我們的身行跟口行;戒身行跟口行,這是聲聞戒的主要內容。所以聲聞戒跟菩薩戒的主要不同,一個是在戒身行跟口行,一個是以戒心行為主。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有一個很漂亮的女生坐在那裡,如果有一位受聲聞戒的男眾,他坐在另外一邊,在想這位女生,甚至於在想跟她有一些比較親密的行為的時候,其實這些想是不如理的。但是這對受聲聞戒的這位男眾而言,他依舊沒有犯聲聞戒;但是對菩薩戒來講的話,那這就犯了。所以菩薩戒,即使沒有去做那件事,只要這樣坐在那邊想而已,菩薩依舊犯了菩薩戒。所以菩薩戒在戒什麼呢?就是戒我們的心,我們為什麼要受菩薩戒呢?為什麼要持這個戒呢?因為我們要成佛嘛!因為我們要成佛的緣故,所以就要受菩薩戒,因為不受菩薩戒者不能成佛。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沒有辦法去受菩薩戒,那我們就沒有辦法成佛。所以菩薩戒又稱為千佛大戒,因為過去莊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都會有千佛,因受菩薩戒而成佛。所以前後三際一切佛,皆須持此戒,也就是說不管過去世、現在世或未來世的一切諸佛,在因地的時候均須受菩薩戒,而且持菩薩戒一直到成佛;很明顯的,這是因為菩薩戒能夠莊嚴菩提的緣故。

  最後我們作一個簡單的結論,我們學佛為什麼要持戒呢?我們在三界裡面的生活,誘惑是很多的,煩惱也是很多的。雖然我們發了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但是往佛菩提道邁進的當下,就如同在一個兩側都是斷崖,也就是說右邊是斷崖,左邊也是斷崖,我們在兩邊都是斷崖的中間裡面,開著我們的車子,這些誘惑跟煩惱的果報,就如同兩側的斷崖,會斷送我們的生命,甚至於法身慧命。我們再進一步假想一下:我們在兩邊都是斷崖的中間道路上開著車子,這時候我們可能一不小心,因為疏忽而掉到右邊,或者掉到左邊的斷崖。這個情形,就像我們在三界裡面,有可能會因為我們的貪慾、瞋恚、愚痴等等,或者是我們不小心有個疏忽,就犯了一些不可挽救的錯誤而下墮三惡道,要回來人間,就需要非常久遠的時間了。也就是說我們可能會因為貪、瞋、痴、慢、疑,或者一些疏忽,就讓我們下墮三惡道,要再回來人間的過程,需要久遠的時間。

  比如說,有些人誹謗了佛、法、僧三寶,下墮三惡道。果報受盡以後,好不容易從地獄往生到餓鬼道;這個果報受盡以後,又往生到畜生道;果報受盡後,才往生回到人間的邊地;再過一段時間,好不容易往生到有佛法的地方;但是因為往昔不好的這些習氣又起來,又開始去誹謗佛、法、僧三寶,往生後又下墮地獄,所以就一直在那邊輪迴,而無法出離。很明顯的這是因為我們的一些貪、瞋、痴、慢、疑,以及一些不好的習氣,就會讓我們一直在那邊輪迴。所以佛很慈悲地為我們制定這個菩薩戒,也教導我們學佛人要去持戒。這樣就如同在兩側的斷崖的道路旁邊,各加高了一個很高很高的圍牆,而且這個圍牆又具有彈性。所以我們的車子,不小心撞到它以後,不會掉到懸崖,而且還可以把我們的車子彈回來原來的路面,這樣我們又可以在原方向,很快速地往前邁進。

  所以菩薩戒,就如同這兩側的斷崖旁邊的很高很高的圍牆一樣的,保護著我們。我們不小心犯了錯,就如同不小心撞到這些圍牆,我們懺悔除掉這個戒罪,就如同我們的車子,彈回來原來的路面。所以就是說,即使因為我們的貪慾、瞋恚、愚痴等等而不小心犯了錯,我們只要懺悔就可以了,那我們就在佛菩提道裡面,就可以很快速很快速地邁進。只要我們不犯到十重戒,我們就可以在這一條佛所制定的菩薩戒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駛,只要循著這條路走,即使不小心撞到了,只要懺悔,我們還是會彈回來。這樣我們就可以快速地在佛菩提道裡面邁進,成佛才會快,所以學佛一定是要持戒的。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三):第25-28集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三):第29-32集


謝邀。

「以戒為師?為何?」

那就要看「師」教是的什麼了。

因為「戒」是「師」的重要教法之一,並且傳教相對統一,所以,當師不在了,遵照師的這個相對統一的教法來行持,對於未來僧團的發展、佛法的延續以及成就聖果的道路上來說,相比其他而言,可能顯得都要更靠譜些。

「以戒為師,因何因?結何果?」

除上面的回答所述之外,這裡我也有兩個問題:

一、戒,是什麼;

二、戒,是給誰定的。

搞清我這個兩個問題,題主的問題便自然明了了。

我個人的觀點是:

一、戒,取界限、約束之意。戒的是什麼,具體參見戒律的內容;

二、戒,是給自己定的,以某為界限,約束自己,達到戒行圓滿的成果。

註:以上所有言論均為個人妄測,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釋迦牟尼本人觀點及其他想法。

本文系原創,轉載或諮詢原文,請聯繫知乎用戶「覺行」,並註明出處。


戒、定、慧。戒是最初基礎。無戒,定不成,慧不生。戒欲、定無嗔、慧破痴。若多欲則熏亂,熏亂則不定,種種無明生,更離慧甚遠,這是愚痴眾生行相。

無戒就算有定亦難固。戒非神經質般的約束。只是預防影響定修。


應邀

譬如,一個裝滿惡臭腥臊污泥沙礫的瓶子,要想用它裝「醍醐甘露」,就需要先清除惡臭腥臊污泥沙礫,再清洗瓶垢與臭味。這些都清凈了,沒有異味了,裝了醍醐甘露才能不變味!

小乘戒(別解脫戒)主要清除身業口業,譬如清除惡臭腥臊污泥沙礫!

小乘戒清凈了,再修舍摩他毗婆舍那,寂滅我執,證阿羅漢果位,解脫分段生死,出世間!

大乘戒(菩薩戒)主要是清除身口意業,譬如清洗瓶垢與臭味!

大乘戒漸次清凈了,再發起無上菩提心,修六波羅蜜,寂滅我執法執,解脫變易生死,出世間!

再至寂滅精圓,證究竟圓滿佛果!


制戒十利

《律藏·巴拉基咖》中記載佛陀說:

「諸比庫,緣於十義,我為比庫們制定學處:

為了僧團的優越,為了僧團的安樂;

為了折服無恥之人,為了善行比庫們的安住;

為了防護現法諸漏,為了防禦後世諸漏;

為了無信者生信,為了已信者增長;

為了正法住立,為了資益於律。(Pr.39)

佛陀在八十歲那年於財富城的阿難塔廟中所教導的,此節經文記載於《大般涅盤經》。

佛陀在此經中說:如果有比庫前來說:我親自在 1.佛陀、2.某個僧團、3.某些通達經教的長老、4.某位通達經教的長老跟前聽聞:「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佛陀)的教導。」你們不要輕易相信,而應記住其文句語言,再與經和律作比較,如果與經律不符,則應捨棄,若符合經律才可接受。

佛陀之所以將其稱為「四大教示」,是因為誦法的比庫引用佛陀、僧團、長老等四類大人物所說的來證明自己的觀點,而不是說用四種方法來判斷是否符合佛法。真正用來檢驗是否符合佛法的只有兩個標準——經(sutte)和律(vinaye)。


打個比方吧,我們把戒比喻成登山路上的欄杆;山路呢,就是學佛的路程;山頂呢,那就開悟成佛啦、

因為有欄杆圍著,我們心不慌,意不亂。

因為有欄杆圍著,我們不會掉進無盡的深淵。

因為有欄杆圍著,我們不會被壞人引到歧路上去。

除非你自己作死,那我也沒辦法(攤手)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持凈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卑畜生,一切種植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凈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畜積。

  此則略說持戒之相,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凈戒,勿令毀缺。若能持凈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凈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墬於坑陷。如被劫賊,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是故智者制而不隨,持之如賊,不令縱逸,假令縱之,皆亦不久見其磨滅。此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也。譬如有人,手執蜜器,動轉輕躁,但觀其蜜,不見深坑。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當急挫之,無令放逸。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是故比丘,當勤精進,折伏汝心。

出自_佛遺教經


以戒為師。何以為戒,因何而戒,戒因何事。

何以為戒。戒者界也。一條道路兩邊的邊界就是戒。這條路就是所謂的正道。

因何而戒。從無量劫來,業力纏繞。我們想一直走在這條正道上非常不容易,一不小心就走岔了。所以我們不能超過界線。

戒因何事。我們想一直走在正道上,不偏離所以需要戒。

以戒為師。師者方向之教導指示也。我們不超越邊界即戒也,即正確之方向也。所以說以戒為師。

因每人從無量劫來所得因緣各自不同,所持戒者大致分為兩類。

一般持戒者,這類持戒者因何謂正道並不真正體悟。所以佛教戒律因而而生,讓我們持戒。雖然不明所以,但亦不失為一種方法,讓我們免得迷失方向。這類持戒者,比較簡單,文字記錄清楚,照做就是。

開悟持戒者,這類持戒者已經體悟到正道的道路方向。他們所持戒並非一般戒律,乃直接戒心。戒心之難,既要符合文字戒律,也要符合心地大道。然而修行未達精純者也受業力所障,有時候也不容易見到實相,而頓失菩提。

舉一栗子:

三凈肉。文字戒律上寫明,一眼不見殺,二耳不聞殺,三人不為我殺。甚至大乘佛教連三凈肉都不承認,這個通通處於簡單的戒律教條,持戒就是這樣簡單。

但心地上的戒則不同,心地上的戒。三凈肉,是不起三毒的肉。就是吃下這塊肉,不會引起貪嗔痴。我們撫心自問,當吃下一塊肉時,會不會產生歡愉、想吃、期望等情緒,如果吃下這塊肉如同吃蠟時,吃肉和不吃肉則沒有分別。在心地上的戒,就算吃齋,產生情緒就算犯戒,有了分別心。

六祖云:心地無非自性戒。

因何因,結何果?

因已經說完,果嘛。戒律這個老師告訴我們怎樣應該怎樣做,這樣我們就更容易更快到達無餘涅槃。


答:《佛說法滅盡經》:「吾涅槃後,法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道興盛,魔作沙門,壞亂吾道,著俗衣裳,樂好袈裟五色之服,飲酒啖肉,殺生貪味,無有慈心,更相憎嫉。」#以戒為師#三歸五戒,一殺生戒,二偷盜戒,三邪淫戒,四妄語戒,五飲酒戒。


推薦閱讀:

原始本《壇經》:六祖少為人知的三大智慧
《金剛經》中的故事—阿僧祇劫
禪與竹子有什麼聯繫?

TAG: | 禪宗 | | 唯識 | 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