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科學的評價標準,該給經濟學如何的評價?


怒答一發。

題主 @河邊的石頭 把本應放在補充說明裡的內容寫在答案里了,各位往下拉就能看到。

(不過這麼私貨滿滿、預設立場的內容不放在補充說明裡也挺好的)

「真正了解經濟學的經濟學家」是不會用股票來攻擊需求定律的。且不談股票是否符合需求定律的Micro-Foundation,直接用股票市場的價格和成交量來作為需求曲線?供給曲線被題主吃了嗎?題主你知道嗎,你說的這個例子就是講工具變數的時候常常會舉的糧食價格和交易量的例子。題主你不會不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吧?

「真正了解經濟學的經濟學家」更加不會不知道計量經濟學的背後不僅是經濟學,還有統計推斷一整個數學分支的研究成果。我就問題主一句,你知道為什麼用OLS(最小二乘估計)來做回歸分析嗎?或者這麼說吧,題主能說出B.L.U.E.是什麼的縮寫嗎?

結合題主的回答,我猜測題主大概接觸過(也只接觸過)本科階段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

貨幣的幣值?請問題主了解過貨幣銀行學嗎?

就業率?請問題主了解過勞動經濟學/公共財政學嗎?

平均產品彙率?請問題主了解過國際經濟學嗎?

題主的「第一次」恐怕是你自己的第一次吧?按照您的說法,那我在小學的時候還「第一次發現了勾股定理」呢,畢竟對我來說這也算是第一次嘛。

然後是頻繁出現的「時空」字眼。

題主是生怕別人不知道你是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來分析的是吧。

然而時間因素在DSGE當中早就討論過了。

哦對了,題主你知道時間序列分析是什麼東西嗎?

(我都不奢望你知道DSGE是什麼的縮寫了)

我承認,經濟學有很多按照自然科學標準來說有問題的地方。然而經濟學確實只是一門社會科學,以人為研究對象,尤其是無法像物理學或者生物學那樣直接觀測到的「人的思想」為研究課題,現有的研究存在不嚴謹之處幾乎是必然的。

然而題主顯然並不明白經濟學真正的不嚴謹之處在哪裡。

就好像我舉了很多次的那個例子:牛頓第一定律說,不受力的物體保持靜止或作勻速直線運動。

題主的想法基本上就是,牛頓力學是錯的,因為沒有物體不受力。

牛頓確實錯了(或者說不嚴謹),但並不是因為「沒有物體不受力」。

最後,引用楊絳先生的一句話:

你的問題主要是想的太多而讀書太少。


題主的這個問題就好比提問:「以貓的評價標準,該給柴犬如何評價?」,以貓的標準,柴犬永遠不會符合貓的標準。然而我們不能否認柴犬和貓都是動物,因為柴犬和貓都符合動物的定義。


@Richard Xu 已經從經濟學方面指出了題主的問題,我從另一個角度說說,主要針對的是題主提出的「理論是否被接受」的標準。

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把數學和物理化學等等學科統稱為理科,但實際上理科學科之間也是有很大差異的。而其中數學與其他學科的差異尤其根本:數學注重嚴密甚於實證,而物理學等其他理科注重實證甚於嚴密。(為了避免歧義,實證一詞在這裡特指用實驗證明)

數學注重嚴密性的例子隨處可見,隨便翻開一本本科以上的數學書,都可以見到「這還用證?」的證明;物理學重實證的例子也有很多,就比如說題主提到的相對論。愛因斯坦的文章從嚴密性上來講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物理學界直到實驗結果出來之後才開始接受相對論。

題主提到的兩條評判標準:1.名詞定義嚴格,2.主要用數學推導,這恰恰不是物理學評判理論的最優先標準。

名詞定義的反例,想必大家都聽過「以太」這個東西吧,這個概念從光的波動學說產生到相對論拋棄這個概念,幾百年間一直在隨著新的實驗結果而修改,這樣一個隨意變動的「不嚴密」概念使用了幾百年,只是因為它「符合常識」;現在時興的「暗物質」也是這樣,隨著新的實驗結果的出現而不斷被修改,這樣「不嚴密」的概念甚至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可見物理學界接受一個概念並不是因為它「定義嚴格」。

數學推導的反例,牛頓的《光學》也是一代經典,裡面很多結論都是通過「觀察」得到的,我想這不應該是數學推導吧…

舉出這些反例只是想說明,定義的嚴格和推導的數學化不是物理學的第一考慮。定義的嚴格化需要實驗的不斷補充,不能從一開始就嚴格;推導的數學化也不是一定的,只要能夠講清楚都沒問題,只是數學更容易講清楚而已。物理學更看重的是實證。如果一個概念被實驗證實,哪怕還很模糊,也會被大家接受;如果一個推導(的結論)被實驗證實,哪怕沒有數學,也會有人接受並且發展(雖然這往往導致數學的引入)。

以上我想說明的觀點是:定義的嚴格與推導的數學不是物理學評判是否接受一個理論的最優先標準;物理學接受理論最看重的是實證。

end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扯別的都沒用


實驗要是可以重複的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16/03/02/science.aaf0918


首先,我舉個例子讓大家了解自然科學是怎樣評價一個理論是否正確的。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狹義相對論。狹義相對論認為:物體運動時質量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增大而增加(質速關係),同時,空間和時間也會隨著物體運動速度的變化而變化,即會發生尺縮效應和鐘慢效應。這個結論違反了牛頓物理體系,也不符合我們的經驗和實踐。但物理學家為什麼判斷它是正確的呢?因為它是從狹義相對性原理和光速不變原理推導出來的,這兩個原理已經被證明是正確的,而且推導過程邏輯嚴密,所以物理學界認為這個理論是正確的。而且,其後的實驗也進一步證明了它的正確性。

因此,對一個理論正確與否的判斷首先是看它的推導是否邏輯。所謂邏輯主要表現在:1)各個要素和名詞的定義要嚴格。2)推導的方式主要為數學推導。假如一個理論,它的定義不明確,推導過程不是數學的推導,我們就可以斷定,這個理論是不可靠的。它所給出的結論是有可能是錯誤,也有可能是正確的。

其次,判斷一個理論是否正確,還要看推導這個理論的前提假設或基礎是不是正確。假如它是錯誤的,那這個理論的所有結論都可能是錯誤的。

現在的中國,西方經濟學已經被吹捧而成為了主要的經濟學,其他的經濟學因為太陳舊而基本被淘汰了。但請學了西方經濟學的朋友想一想:西方經濟學哪一個結論是正確的?假如有,請問它的推導過程邏輯嗎?我們用自然科學的邏輯來要求經濟學,你就會很遺憾的發現,在所有的經濟學界,沒有一個稱得上正確的結論。

需求定理是西方經濟學架構的基石,全部的經濟學理論構建在這基石之上。它的錯誤將導致整個經濟學理論的毀滅。那麼,需求定理正確嗎?

「需求定律(Law of Demand)是一條經濟學定律,斷言假設其他因素不變,當一物品價格增加,其需求量會下降,反之亦然。換言之,根據需求定律,若以豎線為價及橫線為量,當中的需求曲線必定向右下傾斜。」《維基百科》

關於交易,最規範的就是股票證券市場了。在這些市場里有大量的記錄可以檢驗需求定律是否正確。有興趣朋友可以打開K線圖,統計這個定律正確的概率。你會發現,事實正好相反。

說了這麼多,其實結論就是:現在的經濟學其實是一個社會科學。作為社會科學,主要是敘述、描述、記錄等功能,推斷和結論總是因為每個人的主觀因素而不同,總是伴隨爭論。這主要是它的定義不是很嚴格,邏輯推導的方法不先進,導致結論可靠性差引起的。但是經濟學總是以科學的面目出現,所以它是個偽科學。計量經濟學是以西方經濟學原理為基礎的學科,其實也是偽科學。它們以錯誤的假設為基礎,通過邏輯性很差的推導,得出各種含糊不清、相互矛盾的結論。因此,經濟學家總是在爭吵,而且永遠不會有共識。真正了解經濟學的經濟學家是懂得這個道理的,但半桶水的經濟學家卻喜歡玩弄經濟學數據,就像皇帝新裝里的皇帝,不知道自己其實是一無所知。

年輕的學子必須大概了解將要學習的科目。人的生命是非常珍貴的,假如用寶貴的時間來學習一些不正確或被證明錯誤的理論,那人生就被浪費了,這是人生的一大悲劇。建議年輕時先學些金融、財會、數學,等有了穩定的工作再學習了解經濟學的各個門派。假如大學本科學經濟學,應該是在浪費青春。


推薦閱讀:

為什麼馬太效應在老鼠身上無法體現?
你爸媽聊天嗎?海鳥夫妻居然只靠整理孩子的羽毛就可以交流了!
方舟子在《進化論虛妄嗎?》一文中對進化論的解讀有一些不明白的,請指教?
廚房與 「穿牆術」

TAG:評價標準 | 自然科學 | 經濟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