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著自己的本性做事(反本性的意思是:違背自己的感性和初級的慾望,而不是「不講道德」),究竟是對是錯?
01-26
我是一個期貨交易員,在長期的交易經歷中,我發現隨性的做事,往往起到反作用。 比如:本性讓你不做計劃的重倉豪賭、本性讓你沒有理由的衝動下單、人想證明自己正確的本性,讓你不止損等等。
在我們讀書學習的經歷中,何嘗不是在逆著自己的本性去做事?你想玩卻不能花太多時間玩,否則就學不會那些知識點。 所以,我的問題是,人生是否事事都要逆著自己的本性做事? 或者極端點說,逆著自己本性做事就是對的?——————————————剛剛的問題有些地方不明確。 我明白世間萬事不是非黑即白、非對即錯的。 但逆本性行事,即:以讓自己壓抑為成本,是否可以給自己帶來其他方面的收益? 或者說,如果我想在某個領域取得一定成績,是否一定要讓自己的本性受到壓制?
————————————本性(初級的慾望、感性的衝動)是否永遠在幫倒忙?
謝邀。
我的理解,人的本性本來就是善惡兩面,陰陽兩級,共生共存,缺一不可。所謂逆,就是在某個時點,你選擇善惡的哪一面。其實並不矛盾,只是你選擇了哪條路而已。
實踐,是個不斷試錯,驗證,歸納總結的過程。就我自己來講,我不會認為某件事情一定是對的,或者錯的。事出有因,什麼因素誘發什麼結果,可以說這是定數。但同樣的結論,放在這件事上是對的,放在另一件事就未必會對,因為誘發因素不一定是相同的。
所以說,在某個節點上選擇什麼樣的做法,沒有一定之規,而是要按照誘發因素產生的各種結果的可能性做排列,選擇可能性最大的哪種方法去做,就可以了。
比如重倉交易,如果風控做的好,也沒什麼不可以的。但一些基本原則是要有的,比如止損。
」逆反「,不是不可以,只要不害己害人就OK。話說,現在的」逆反「,將來可能就是接近真理的東西,比如地球不是方的……對錯,特別是道德的對錯,實在是個很複雜的話題。很難講清楚。
但要回答樓主的問題,可以從這裡開始:人們的本性並不均一吧,甚至千差萬別。然後,基本上沒有人能保證或者至少認真的相信自己的本性一定就是好的,而別人不一樣的一定就不好吧。然後,這就說明,至少順著本性不一定都是對的,而逆著本性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都得看具體情況吧人生來不完美,本就是一個不斷改變自己,完善自己的過程。交易中,有衝動,感情用事,這是任何人都會有的。但是,高手不會感性用事,而是進一步思考,不是被動對價格波動進行反應,而是用自己的一套規則去衡量價格,思考之後採取行動。
聖人不是無情,而是有情而不累!
佛祖不是沒有困惑,而是看透了困惑,心裡釋然。交易做多長時間,都會有交易衝動,但之後是否能控制住自己,就區別出生手和老手了。如果現在看《還珠格格》還對容嬤嬤耿耿於懷,說明你沒長大。如果開始欣賞演技,那水平提高不少。以下為今日薄見。文鄒鄒的,羞恥地匿了。萬物為求平衡 總是會讓喜與悲相對也就是:福之禍之所倚 禍之福之所伏西方的七宗罪說的是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貪食及色慾這七宗罪。以其中的貪食為例,進食是人類的本能,而中國人更是以吃為豪。那麼,貪食算是多數人的本性了。貪食會變胖,而人們又以瘦為美。吃不胖的人以及以胖為美的時代我認為那是逆天而行,這類情況估計是為了世界的多樣性存在的吧。盧梭說,人活在無處不在的枷鎖之中,這句話也適用於這種情況。我們無時無刻不面對著反人類反本能的選擇,吃與不吃,睡與不睡,動與不動,說與不說等等…不論選擇壓抑本性還是放縱本性,我們都會因此獲得回報,同時為此付出代價。以下,是對於選擇的看法。①權衡取捨 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你認為哪個更重要。價值觀不同,人們通常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你認為睡覺更重要,我認為賺錢更重要,那麼你選擇晚起少賺點錢,我選擇早起多賺點錢。這兩種做法不能說誰對誰錯。②中庸為最佳 一直認為中庸之道很是實用,凡事過猶不及,中庸為做事的極致。過度壓抑自己的天性,那麼一生抑鬱,毫無樂趣可言。過度放縱自己的天性,那就和動物沒有兩樣,絕不會受人尊重,只能得到金字塔底層的最基本需求,而達不到精神需求。因此,適當壓制,適當放縱,時緩時緊,才是追求幸福生活的最佳選擇。
題主的工作我並不了解,對於金融也所知甚少,但是對於題主所提的兩個問題,其實我相信題主本身並沒有那麼疑惑。人生是否事事都要違逆本性而為?是否違逆本性而為就是正確的?這兩個問題本身就是極端的。《後會無期》里有一句話很有意思:「小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題主既然是期貨交易員那麼事事肯定以利益最大化為第一前提。而這句台詞用心理學術語翻譯一遍,就是人的道德判斷水平隨著年齡增長,呈現出從對錯到利弊的單向發展。題主可以看一下勞倫斯·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三期六段論,我就不一一贅述了。直白地來回答題主的問題,那麼兩個答案都是否。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能與人說不過二三。很多事掰開了揉碎了往往都透著無奈和悲涼。大多數人只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選擇本性選擇自由。如題主舉例:選擇學習則不能玩,選擇玩則不能學習。沒有什麼事是不需要付出點代價的。每個人在學習階段都可以選擇放棄學習,這點自由和將來所要承受的後果相比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權衡利弊,有時候確實需要強迫自己,確實需要反本性,但是一切都以最終結果為重。也許正是因為很多事看起來很壓抑,所以我才努力在我能選擇的範圍內選擇我喜歡的。比如專業,比如工作,比如愛情,比如朋友。
孟子說,人之初,性本善。好像這才說得是人之本性吧!你所說應該稱之為「情」或「習」吧
其實,一切事情的發生都是順理成章。譬如說,你更愛甲事,所以你會投入更多去做它,你的精力就會被消耗,做乙事時你就會投入更少的精力。看來,甲事更偏向你的本性,那麼,就不要在意乙事的錯誤,因為它更偏離你的本性。
反本性本身即是本性
推薦閱讀:
※這條冷知識,刷新你的世界觀
※如果專制和民主對經濟沒有決定影響,而民主又是隨機的,那麼對人類進步而言,專制是好的選擇嗎?
※為什麼現在一提封殺都這麼高興?
※莊子的鯤【三】
※哲學江湖往事(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