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部稱網路語言粗鄙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草泥馬、屌絲、逼格等)?

【網路語境中孕育出的網路語言已經成為漢語中比較活躍的一部分,然而,部分互聯網新詞如「草泥馬」、「屌絲」、「逼格」等,造詞格調不高、品位低下,卻被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使用。田立新表示,但由於網路「虛擬社區」和自媒體「缺少人把關」的特性,網路低俗語言大量湧現,聚集了社會戾氣,網路低俗語言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根據人民網今年6月發布的《網路低俗語言調查報告》,排名最靠前的有:尼瑪、屌絲、逗比、磚家、艹、你妹、裝逼等等。】 所以以後這些字眼會被限制使用咯? 教育部到底有沒有資格管理網民的語言習慣? 如果教育部沒有資格,文化部宣傳部工商管理機關和公安機關可以禁止網民說髒話么? 以後用啥代替好呢~ 我覺得已經挺委婉了~比如芳草天和我去年買了個表,明明已經不帶髒字了還要怎樣嘛~我不覺得這是網路導致的,而是因為本來人類就會說髒話~只不過從「他媽的」換成了「特么的」,從「操你媽」換成了「草泥馬」罷了~不知諸位怎麼看這個問題~~


講髒話是人類自我緩解精神壓力的重要手段又附帶腎上腺素上飆的快感,自古就有,且與素質無關(季老日記),而網路又將人們說話的成本降至最低,所以網路上髒話滿天不足為奇。

咒罵的行為不會因任何國家任何禁令而有所緩解,只能保證在新聞和政治會議上消失,但對社會上廣大群眾乃至絕大多數高素質人才然並卵,甚至會被視為自由的阻礙。

對於王尼瑪等不涉及人身攻擊的詞笑笑即可,認真就輸了。至於戾氣,把戾氣說出來總比埋在心裡好。

不要忽視人民群眾在語言方面的創造力,一句臟語的意思可以產生N個變種,替代詞有的是。


語言是有自己的生命力的,不會因為個別人的意志而轉移,君不見,前些年的那些年度流行詞,如今還在說的有幾個呢?


謝邀~~~我選擇支持!

小時候,家長不讓我們說髒話~用了各種手段~比如體罰,說教,各種引導,他們希望我們能有美麗的童年,成為大家心中的好孩子。

長大了,我們終於能有自由粗俗的表達我們的觀點了,呵呵,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如同家長的限制!有些時候你可以粗俗的無可救藥,有的時候,作為一個現代文明人,你絕不會把這些字眼放在嘴邊!

這些辭彙大行其道,也許就是那些神曲大行其道的原因~社會本就如此,那些不文明的辭彙大行其道,也是因為這個花花世界缺少文明吧?

可是我們需要的是朋友,不是父母,是幫助,不是幫主,是走向文明的梯子,不是一扇扇關閉的門~

不要讓你的語言網路化,也不要讓你的思想被阻擋!

阻止這些辭彙利大於弊是絕對的!絕對支持這條規定!但是這些辭彙為什麼會已髒字變種的形式出現呢?

深思!


粗鄙的語言,表面上是所謂的「話糙理不糙」、「發泄情緒」--其實質是十分卑鄙的,可以說無恥的

那些說「俺就是說話粗,帶個髒字意思不壞」---的人,請問他們跟他父母孩子也是這樣說話的?不說說粗話的,就是幹壞事的人比如黑老大,你看一些成功黑社會老大傳記,往往這種人成功以後金盆洗手,把孩子女兒送到外國受貴族學校受教育,哪怕他自己從年輕說著粗話打天下,他如果真覺得粗話高大上,為什麼不從小把他們自己孩子拿去當古惑仔教育?為什麼要學貴族上流社會范兒?--就算最後他們自己改不了粗口,為什麼也要盡量去憋著,為什麼不在他家華貴大堂上隨意大罵?

原因很簡單,連黑社會老大,連從年輕罵著髒話和兄弟刀頭舔血拚出一片天的人也知道,髒話是不應該有的,不符合身份的,只要能不說就應該盡量不說,只是江湖爭地位的時候拿來壓人侮人的。

再一個也很明顯,按說江湖粗話人人可說,為什麼黑老大動輒一句粗話給小弟,小弟恭恭敬敬「大哥」「大姐」,你讓小弟也同樣給黑老大一個頻率說粗話哪怕網路粗話試試?可見粗話根本不是所謂平等的發泄情緒工具,粗話是一種男人之間用來爭地位,用來表示上下權力的東西,就像群居兩隻豺狗一見面,社會地位高的那隻面前社會地位低的要做出臣服低姿態而已,人不能做的像豺狗那樣明顯,所以表現為地位高的爆粗口,地位低的面不改色聽著,美其名曰「粗口人人可以爆,只是情緒發泄」---但現實中,只有地位高的爆粗口,地位平等的為爭地位互相粗口,但從來沒有地位低的一句接一句粗口問候其老闆或老大,這再次證明了粗口---其實質上是一種語言暴力,供施加這種語言暴力的人用來明確其和他人之間的上下地位,並不斷提醒暗示相對地位低的人處於較低的哪一層次

粗口在社會等級中的運用就是如上,當然也有純粹發泄的粗口,比如早晨公園晨練,某幾個老頭聊天,會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散步誰撞了他一下,街上幾片紙屑之類互相交談間大爆粗口,這些就是所謂的「猩猩晃樹」--什麼叫猩猩晃樹就是猩猩為了有力量感展示力量,會找一棵小樹抓住猛搖,直到樹葉滿地,晨練的時候為雞毛蒜皮大爆粗口也是如此,就是用展示語言暴力的辦法展示他們自己力量感,結果力量感是展示了,但是卻影響了周圍晨練的人的好心情,就像猩猩晃樹展示力量,結果卻是小樹被晃得樹葉滿地甚至晃斷,環境遭到破壞,向著大眾排泄了情緒垃圾來緩解壓力

所謂的「尼瑪、草泥馬、馬勒戈壁「的所謂網路粗話,只不過覺得公然噴糞略顯無恥,所以給屎包上塑料紙來自欺欺人而已,俗語有云當婊子立牌坊,網路粗話就是」當婊子立牌坊里把婊子的婊去女子邊---去了誰還不知啥意思?「,所以以上對粗話的議論同樣適用於網路粗話,因為其無非是如上所述差不多意思,為什麼說講粗話無恥,就是因為在這個人人平等成為共識的時代,說粗話寫粗話的人,當婊子立牌坊或自欺欺人地,明明知道粗話會污染社會環境,會侵犯他人,卻以所謂他自己的習慣為理由一說再說,就好像在公園的步道上拉屎,別人阻止他,他卻說這是他家的習慣,這是他要發泄的情緒-----或者說他拉的不是屎而是便便---這種行為就和說粗話以及給粗話包上一層透明塑料紙就不承認是粗話同樣的意思,同樣的無恥

至於教育部說有必要干涉,那當然太有了,就像紅綠燈,現在有紅綠燈車也做到紅停綠行,過去沒監控的時候你看看,那簡直是十個里有三四個不遵守紅綠燈的,監控是什麼,是扣分,是讓司機為違規付出代價,紅綠燈是道德,你不去管理,不讓人付出代價,他們就是會當你擺設!所以教育部這一點說的太好了,日常的髒話必須要管理!具體如何干涉管理可以借鑒外國的類似做法。

當然補充一點,髒話應該禁止,但是對於像人艱不拆,十動然拒,土肥圓之類不髒的組合詞,醉了之類的新形容詞,總之只要不涉嫌侮辱人的,那麼完全應該允許,不要把土肥圓也算是粗俗,你禁止了土肥圓,別人說」長得像個土豆「一樣的意思,所以教育部要干涉粗鄙話舉雙手贊成,但要分清


雖然我覺得國內政府大多數乾的事都不地道,但就這件事來說,程序上合不合規我不懂,道理上是肯定講得過去的。

草泥馬這種話也太髒了點,最近還出歌曲,每句幾乎都來這麼一句,反正我跟我身邊朋友說話肯定不會一口一句這個。另外像傻逼這種詞,我是南方人,以前不知道這代表女性生殖器,所以也常說,後來知道之後我是一句沒說過,我周圍的朋友,但凡還有點素質的,說話也絕不會用上我們方言里指代女性生殖器的詞。


這個不是教育部和上級部門開頭的

呵呵


自問自答~~

吸毒青少年會跟著學,抽煙青少年會跟著學,接吻和床戲的文學作品青少年看完會去強姦,講髒話青少年也會跟著學,總之少年兒童是一群毫無自制力毫無判斷力的傻子,有關部門真是為祖國的花朵操碎了心。到底是因為想營造和諧社會獲得一群未來的順民,還是真的認為講髒話非常不利於少年兒童的成長?卧槽三鹿和地溝油都沒弄死我們,幾句髒話就扭曲心靈了?

還特么聚集社會戾氣,不讓我講出來,讓我憋著,這特么才叫聚集!還不如罵出來釋放情緒呢~我是先有不滿才罵人才有戾氣,不是因為存在了「草泥馬」這個字眼我才有了戾氣。簡直不講邏輯。再說很多辭彙只是朋友之間吐槽和聊天時候的語氣助詞好么?要你教育部多管閑事!大數據你們就是這麼運用的?閑的蛋疼統計網民說什麼語氣助詞?

好了,回到正常模式。

本來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是做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孩子,直到上了高中,我還不能熟練運用諸如SB和NMB之類的字眼,直到現在,聽到別人爭執的時候動輒問候對方全家,我也會覺得很不舒服,比如有些女孩子在公眾場合,一口一個你媽了個逼,我覺得她們的素質的確不算高。倡導大家使用文明語言,這本身沒有任何錯誤。

問題出在針對的群體是網民。這就得分情況說了。比如某一條老人碰瓷的新聞底下,許多人評論「老不死的」,再比如小三被正房當街扒光,也有人評論「婊子活該」,很多罵人的評論反映出大部分網民非黑即白的是非觀(說實話網易新浪之類的評論區真是喪心病狂充滿了戾氣,他們才應該屏蔽關鍵詞好么,充滿了道德綁架,仇富,物化女性,反人類種種言論,上網的門檻太低,教育部應該和其他幾個部門聯手弘揚社會正氣引導正確價值觀而不是縱容媒體加劇兩極矛盾。某些評論區的言論製造者已經是教化也無力改變的渣渣了,我們不得不承認,就是有一些戾氣和負能量的釋放者,他們是loser,屏蔽他們吧,我挺支持的,省得我們點舉報)

但當我們沒有評論某個事件的時候,比如我們在群里(或者是和小夥伴)愉快聊天的時候,用到諸如「逗比」、「你妹」、「尼瑪」、「帶我裝逼帶我飛」、「你媽炸了」、「卧槽」、「怎麼跟爸爸說話呢」、「開啟裝逼模式」、「總有刁民想害朕」、「小婊砸」這些辭彙,其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也一刀切,禁止使用,那我們聊天就會充滿了「你***」,「我****」。

支持文明用語,反對矯枉過正。

建議將季羨林日記(考他娘的什麼東西;我今生沒有什麼別的希望,只希望能多日幾個女人),莫言小說(檀香刑:拔屌無情),汪曾祺(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以及四大名著,全部都列為禁書,亮劍每一集都有髒話,也得禁播,以正視聽。太不像樣了!已經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了!


我只想問,如果真的被禁止了,甚至到了出現這類詞,該貼就需被刪除的這種網路審查地步,那國家讓廣大網友、人民用什麼詞來替代它們呢?一個詞的自然誕生有它的道理,也有最適合它使用的場所,如果硬要撤換這些詞,可能在一些語境下,使用其它詞就不怎麼妥當了。當然,語言交際中最好不要出現這些互相惡意傷害的詞,每個人都理應被這個世界溫柔相待。


聚集了社會戾氣,那麼這些戾氣本來應該在哪呢?


謝邀。

先表明個人觀點,確實該管管。以前講究的是高台教化,公共場合,大庭廣眾的不能說髒話。是否屬於教育部該管的且不說,因為不懂。我頭一次看見有一個人叫「王尼瑪」我都嚇懵了…這…電視台讓播?各種網路節目社區裡頭「草泥馬」「麻痹」滿天飛……對,我就是把網路語言看成是髒話。誰家爺娘會教孩子說髒話?都應當學好。

一點一點地說啊,我不會大數據分析,只能從個人感受上來說一下。我是96年生人,應該屬於踏入新世紀的一代。我接觸網路應該算比較早,我記得早期的網路用語大約就是GG/MM,恐龍、青蛙,靚妹,我倒,暈什麼之類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些詞兒充斥各大論壇,但是我爹媽就不許我說這些詞兒——「這是正經人話么!」

之後就是「給力」「高富帥」之類的網路語言出現,這些詞語個人覺得還屬於正常,因為它能表達出來一種特殊的意義。要是拿話說得說好多字兒。這些一個詞形容,多好!這些詞兒我個人還是非常喜歡的。

但是往後,約莫2010年?出現了一批的「文明」髒話。(這都什麼詞兒!)

你媽不叫你媽,叫「尼瑪」。

媽逼不叫媽逼,叫「麻痹」。

操你媽不叫操你媽,叫「草泥馬」。

有正經罵人話痛痛快快罵人不行?非要一嘴爐灰渣子還叫囂是「反抗」!這他媽輸出的是垃圾!

羊駝改名兒叫「草泥馬」我就挺納悶兒的…人有正經名字為什麼叫這麼糙的名字?擺明了是調侃,但是這種字眼能拿到檯面嗎?哪個文學作品什麼的就滿是髒話了?網路上出現一些小黃歌我也覺得很不妥…這些東西可以有,但是憋拿到明面呀,你可以罵人說髒話,你不能指著這個活著呀!(閆雲達除外)要是誰一嘴「操你媽」的准有人罵「一嘴爐灰渣子」。當然,有些詞兒原來屬於笑罵,根兒上不是想罵人,也就不必細表。

網路語言雖然沒有直面著有「操」「逼」這些字兒,但是罵這些話表示已經動了髒心了。

歸齊我不用這些網路語言,就因為一個,這些話太髒了。不過我還是挺喜歡王尼瑪的吐槽的。@王尼瑪

想不到我這個答案這麼多人反對,得了,我跟時代太脫節了,諸位也甭罵我,匿了。


文不文明由教育部說了算,這才是最粗鄙,最讓人噁心的~


最初互聯網在中國興起時,上網門檻較高,長期在網路上活動的精英人群也就成為了網路語言的創造者,我們可以從某些網路語言的興起與衰落瞥見網民整體素質(從某種程度上也是受教育水平)的變化,例如早期的網路語言CUL8,為see you later的簡寫,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但是這些網路語言曾經流行,現在衰頹的主要原因是傳播度低,而其傳播度低的本質原因就是能夠理解這些網路語言的人在網民中的比重逐漸減少。

現如今題主所說的網路語言中粗鄙語言盛行,一方面是由於網民整體素質的降低,當然並非是社會公眾素質的提高,而是上網門檻降低。為此種辭彙的流行創造了環境。另一方面,大眾礙於群體壓力,在從眾心理的催使下使用這些語言,並不存在精英可能有的某些自律和反思的意識,也就會人云亦云地頻繁使用這些在某些人看來可能比較粗鄙的語言。

其實這些語言之所以被部分人認為是粗鄙的是因為他們的本義和指代的事物比較不可描述,但是在流行的過程中,他們被賦予了新的含義,變成了指代或描述某些事物的最佳辭彙,所以其本義是否粗鄙已經不再被很多人在意。


現在年輕人隨口髒話,髒話本身的威力也降低了,似乎髒話沒什麼。我也有這個毛病,總是隨口話而不知其害!傷害了家人!現在知道不好,呼籲大家不要總是說了(不特指在此諸君)。總說髒話而不知其利害,那真是墮落、敗壞、不懂得感情啊。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有了感情然後表達的時候,有節制,有體諒才是。不說髒話,以禮待人,自己的心態也會變好,活得快樂的。


直接想到了《1984》里的情節。大洋國為了控制思想,發明了一種新話。舉一段書中的例子吧:

當然了,我們面對的情況是遠不同於那個「老大哥」下的國家的。可是我們所講的文明裡,網路中「逼格」「草泥馬」這種話是所謂「污穢不堪」的。看起來田什麼對這種現象痛心疾首,覺得許多網路用語粗俗不堪,但正像有個回答里講的,不都多是因為查水表才新造出來的嗎,大家選擇這樣更能表達的方式來表達,也未言語侵犯他人有損國家什麼的,怎麼就又要「嚴厲整治」了呢。不管是網路中還是現實中,甚至小學二年級的有些小男生都會脫口而出一句「我靠」(?_?)怎麼顯得那段聲明是那麼的…蒼白無力…毫無用處…真要治,那我xxx真是服了?_?難以想像將以何種方式,也像大洋國一番制定言語規範嗎?

美劇中當人們要表達充分強烈情感時,各種俚語也都掛在嘴邊,為什麼美利堅不痛心疾首地呼喊呢……存疑(??)


教育部他媽的以前說要搞素質教育不搞了?

他媽的天天搞這些沒用的東西

教育部他媽的搞的上海高中改革3+3沒把學生累死,然後這個爛攤子就爛這兒了?

恕我直言,教育部他媽的需要教育


其實像很多粗口諧音都來自網遊,像「麻痹」「煞筆」「草泥馬」這種粗口諧音多見於用戶群素質低下的cf和其他網遊中,因為tx會封禁粗口。

而且這些諧音出現的時間非常早(在遊戲圈子內部廣泛傳播),只是到10年的時候突然在整個網路大環境中風靡。

粗俗網路用語並不是因,而是網路管制與不少人「熱愛」粗口的果。(這句話的意思是,網路管制與不少人愛講粗口導致了粗俗網路用語的泛濫)

所以說,我不理解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行為。這種現象危害一般,不值得花錢花功夫去做,做了也只能暫時解決。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