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遊俠電動汽車?

有哪些創新點?相比特斯拉有什麼優勢劣勢?前景將是怎樣的?


利益相關:在特斯拉實習半年,電機控制器以及BMS自動化測試。現在在德國大陸做變速箱ecu實習

這幾天無數朋友問我關於遊俠的問題,,雖然沒有受邀請,但是最近好像國內電動車勢頭很火的樣子。。所以借這個問題說一下我的想法……

樓上很多汽車業內人士說的都是實話。沒有一點是假的。ECU要經過各種測試,比如我現在在的德國大陸,研發一個ecu至少也是2-3年的時間,要經過高溫低溫電磁衝擊亂七八糟的測試。特斯拉的電機控制器,以及電池等一套powertrain,也不是瞬間就有的。從roadster開始對電池bms和電機進行proof of concept,到08年金融危機之後給賓士的b-class做代工,到後來買舊工廠,做車身,一步一步慢慢來。我有幸接觸過設計電機和bms的工程師們,其中有幾位真是電力電子界大師級人物,,如果遊俠說自己設計電機控制系統,bms系統,我就是想知道他們的設計工程師背景是什麼樣的。還有那些車輛的數據也不能隨便給吧。如果這些都是真的那是最好了。。。如果自己yy的,,那。。。至少要尊重科學了。。

電動車的核心就是各種電力電子的設計,比如逆變器和直流變換器,電機的設計,還有就是電池本身。車載娛樂系統其實根本不是核心。觸屏用安卓的還說的過去,但是樓上提到了,整車車載系統怎麼可能用安卓?ecu都是單片機級別的交流,用RTOS,linux做汽車嵌入式這是常識。遊俠的github上的code其實也不算汽車用的code。我以前做大學生方程式的時候,剛上大二,學了2個月C,寫了一個用CAN讀bms信息的code。雖然很簡單,但是至少看的出是專門給汽車系統寫的。。。

還有列舉的bms的晶元,這些都是linear technology現成的晶元,在網上都買的到。當然了,買的到的晶元也可以做出好的系統,晶元的採樣誤差,這幾塊都不錯。最後完成一個可靠的bms,除了晶元以外,還有比如靜電放電保護,減小電磁輻射,各種濾波電路設計等等。所以這也不是什麼優勢。更何況現在牛逼的ECU/整車廠商都是從晶元廠商那裡定做的asic(application specifid IC)

國外也有很多民間改裝電動車的項目,大多也都是開源的。這些項目的網站上有完整的代碼,電路。所以如果遊俠也有這方面的東西,請快點放到github或者別的網站上。

樓上很多人都說了,一個汽車生產的過程是非常複雜的。汽車工業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體現。所以如果遊俠能拿出一個量產的計劃,我覺得也會更有說服力。

還有其實設計圖滿不錯的,,我覺得MODEL S要是改裝的話,就應該這麼改,,face lift。。。

恩,,總之希望我們在有情懷的情況下,也能腳踏實地的做好科學技術。。。比亞迪的混合動力系統就是不錯的例子。我也希望在將來為中國的電動車事業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再呼叫一下現特斯拉動力鏈工程師 @方凡淺 你怎麼看

大概就這麼多!希望遊俠電動車儘快補充比較有說服力的材料咯。。。

==========更新-=========

一覺醒來發現這麼多贊=。=謝謝大家支持

就像我一開頭說的,除了問一下遊俠有沒有技術資料以外,也是想借這個機會說一下自己對電動車的看法。

有些時候不是說看著別人裝逼很惱火,而是自己一直想做的東西,努力學習這麼久,然後有個人隨便搞一下宣傳,就說自己牛逼了。

我本科才畢業,8月份繼續回學校讀研。雖然本科期間通過兩個實習和科研學習了很多,但是中間接觸了太多牛人,,,自己深知水平完全不夠。所以有些問題確實做不出很深刻的回答。做電力電子的,本科畢業基本上什麼設計都幹不了。這點如果翻一翻知乎上有關電力電子的回答就很清楚了,比如 @future energy大神的文章,

隔行如隔山。比如,我是學硬體的,但是就算我自己寫過幾個單片機,用過linux,樓下專業做汽車嵌入式軟體的朋友還是指出了一些用詞不當的地方。那更何況沒有一點工程背景的人?

所以大家都要相互學習,我的linkedin是https://www.linkedin.com/pub/zitao-liao/37/a22/6b2

歡迎大家來交流學習

另最近在做實習最後彙報的ppt,我覺得我應該再加點情懷,這樣才可以拿best presentation award?

====針對 葉磊 的評論的更新================

=====================================

美國中部時間凌晨3點50。起來喝了口水。。本來準備繼續睡。。發現有朋友截圖給我,問我怎麼回應這個問題,我想了很多,覺得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想認真寫一點東西(估計比較多)。。睡不著了。。。

我想分三部分來回答

第一就是說一下我第一次更新前的答案。我在評論這個問題前,是私信給黃修源了的

但是一直沒回復。所以我就寫了這一篇答案。那我這原本答案的態度。好像也沒有覺得遊俠很low的樣子。我主要是基於我對電動車設計和生產的有限經驗,來問一下問題。語氣都是「如果有這個,會比較有說服力」 之類 這樣子。

第一次更新語氣改變的原因,就是因為遲遲沒有答覆。

第二個部分,謝謝葉磊同學誇我是精緻的螺絲釘。讓我來分享一下我是怎麼成為一個精緻的螺絲釘的!

我大學本科才畢業,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讀電子電氣,8月份回學校繼續讀碩士。我從小就喜歡車,一直想長大了進入汽車領域工作。本科一開始選專業的時候,我認為未來汽車的趨勢是電氣化和智能化,所以選擇電子電氣(美國沒有什麼自動化啊,微電子啊。。統一叫electrical engineering)。除了專業以外,我平時也畫畫車效果圖什麼的

大一的時候加入了學校formula hybrid。也就是大學生方程式賽車混合動力組(詳情見下面知乎精選)

大學生方程式汽車大賽 - 話題精華

剛進大學,什麼都不懂,但車隊什麼組我都會幫忙。大一的時候,車身組沒有人。。所以和另外兩個大一的小盆友商量商量。。做了一套碳纖維的車身。大一沒有CAD基礎,不會碳纖維,不會CNC,又是學電子的,,,花了很多時間自學solidworks,找材料工程phd學碳纖維製作,找機械工程實驗室的工程師學5軸cnc。後來也勉強做出來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我下面做的記錄涉及過程的視頻

UIUC Formula hybrid 車身組2012 視頻

然後還幫忙接了一下電池組bms的線。圖中可以看到,有四個電池組模塊,每個模塊有一個繼電器保護,然後整個電池組有個總的繼電器。bms就是右上那塊板。我們用的是elithion公司的bms

然後就是各種控制電路和電機控制器的接線。。大學生project嘛。。趕時間真是傷不起,,平時還要寫很多作業=。=

之後就是歡樂的合照了。。(答主右下角蹲著。。)(手糊的碳纖維nosecone是個歪的大家不要見笑=,=)

經歷了大一之後呢,我們車隊就陷入了僵局

車隊的電子電氣組的核心成員都畢業了,或者頂不住課業的壓力走了。。干過FSAE的人都知道這個也是很花時間的。。。。然後我們決定搞純電動,,要重新買電機,逆變器和電池

於是我就硬著頭皮當了一下leader。。也好好體驗了一把基本上是從零開始建立一個工程項目的過程。。真是pain in the ass..

本身工程水平就不夠,然後還要招新,培訓,拉贊助。。。還要填寫60-70頁FSAE官方的設計報告,,(不過這些過程中英語突飛猛進就是了)。。。大二這一年真是什麼成就都沒有,自己感到很沮喪。。。感覺看到歐洲很多電車這麼酷,而我們這個新建的車隊什麼都做不出來。。哎。。

中間經過了很多故事,,這裡就不詳細說了。。不過大四的時候,我從特斯拉回來那個學期。我們終於把買的電機,逆變器,電池,電池管理(圖中從下到上)拼起來了。。圖為電機在空載的時候運轉。

這個圖中的電機是英國的YASA-400,逆變器是sevcon的。一個電機就1萬英鎊,贊助拉的真是累。。

FSAE的經驗告訴我,從零開始做一個東西,是很難很難的。大學生項目已經如此,更何況是公司?所以我怎麼可能去看low真正努力創業的人?

後來去特斯拉,認識了好多志同道合的大學生,特斯拉工作很累,每天8點到7點,有時候加班要到9點多。。不過我覺得是在特斯拉工作的日子是我大學最難忘也是學東西學的最多的日子

(intern合照)

就是這麼一顆顆年輕的螺絲釘,讓特斯拉這個大機器順利運轉。

現在實習的德國大陸汽車系統里,一顆顆螺絲釘也保證了我們開的車不會出各種各樣奇怪的問題。

往大里說,每個人都是社會上的螺絲釘,在自己應該在的地方,把自己擰緊,做好自己的工作,讓社會進步。

所以做螺絲釘沒有什麼不好

那創業者,根據葉磊同學說的,如果不是螺絲釘,那是什麼呢?

我覺得是創業者就是想把自己打造成一種新的零件,讓世界有一些新的功能。但是有時候,這些信的零件好像不是很適合社會這個大機器,然後被淘汰。有時候,一些新零件急著生產出來,結果連最基本的質量標準都沒有達到,也被淘汰。

關於創業和個人追求的問題,我讀過一本不錯的書,叫zero to one。然後無聊寫了一個讀後感

想的_liaozitao_新浪博客

然後在知乎上有個問題里,我也提過自己對於科技創業和科學技術研究的態度

如何評價 Quora 上《MIT 學生談清華和 MIT 的差異》這篇文章? - 廖韜韜子的回答

所以每個人追求理想的道路不一樣,我也沒有鄙視誰誰誰的意思,只要你是真心實意,腳踏實地,想去做一個品牌,去創造一個有價值的產品,我對你們是無窮的敬意

=====最後更新=========

一直覺得理想情懷什麼的不是天天掛嘴邊的。不過現在好像風氣很奇怪

再者,一個從來沒對科技有什麼興趣,沒什麼了解的,突然就說我要造一輛非常酷的車,或者手機。那你為啥一開始要做別的職業?

並且現在的情懷怎麼都是:我年輕,我無悔,讓他人嘲笑的更狠吧!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啊!!如此中二。。。好像自己很酷一樣

我覺得我欣賞的情懷,應該就是像 宮崎駿的 《起風了》裡面那種工程師的情懷,再舉個俗一點的例子elon musk的情懷:我認為未來對人類影響最大的三個領域,網路,新能源,太空技術

樓下很多評論我讀了非常感動。大家都是實事求是的人。還有一些大學生方程式的同學,我在有些答案里看到為啥大家還批評fsae是個農民項目?一群年輕人,有真正的汽車情懷,天天寫作業寫不玩的情況下,熬夜努力做一輛賽車,這難道不就是真正的工程師情懷嗎?


這車離量產上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概十幾個億那麼遠吧。


在國內沒有直接競爭者的情況下,缺乏撕逼對象的情況下,能被打臉打成這樣的,

遊俠是第一次。


我昨天一群人聊到後半夜,裡面包括做電池的、做汽車相關創業的、遊俠汽車的前實習生、接觸過遊俠的投資人,下面是總結:

  • 遊俠汽車的公司「上海修源網路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87.5萬人民幣,經營範圍:從事計算機網路科技、電子科技、信息科技、計算機軟硬體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商務信息諮詢(除經紀),電子商務(不得從事增值電信、金融業務),電子產品、計算機軟硬體(除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專用產品)的銷售,從事貨物進出口和技術進出口業務。 經營範圍里不包括任何和汽車有關的東西,並且這個註冊資本也不可能取得任何和汽車/清潔能源汽車相關的生產和銷售資質。然而相關資質的取得就要20億以上。
  • 即便對於成熟的汽車廠,一款電動汽車下線要經過工程、生產、測試等等環節,最快也要3年以上的時間,投入在10億以上。所以其實認為遊俠至今做的事情是買了一輛特斯拉,然後換了個皮,打算用這輛車騙個幾十億的投資。但遊俠現在的能力也就是一個低等汽車改裝門店的能力,跟生產汽車完全不沾邊。這裡摘錄一個長城汽車工程師的原話:長城做新能源汽車預算就直接做了幾十億,而且這幾十億要的只是做出一輛能跑且不會死人的車而已,我相信遊俠的資源、能力和錢跟做了幾十年的長城都是沒法比的。
  • 2015年中還是原型車,到2017年量產是完全不可能的,如果是已有工廠還可以拼一下,如果連工廠都沒有就洗洗睡吧。
  • 即便能量產,作為一款特斯拉的Copycat不便宜個十萬二十萬肯定也是賣不出去的,就特斯拉的利潤空間來看,不存在便宜這麼多的可能。
  • 再退一百萬步,即便能量產,即便能賣出去,售後渠道也是要很多年和很多錢去慢慢耕耘的。
  • 遊俠汽車團隊只有三四十人,基本都是程序員和設計師,真的汽車工程師很少,有資歷的沒有。特斯拉在做第一輛原型車的時候就有幾百人的團隊,而且這兩家公司人員的能力肯定也不在一個量級上。另外我認識兩家做自行車的團隊人數都有這個數了。
  • 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沒有像手機那樣模塊化程度那麼高,零配件廠和代工工廠也沒有手機行業那麼發達,做這兩個產品的難度完全不在一個量級,除了技術能力對於行業資源和話語權的要求也極高。
  • 國內電池技術和汽車技術都做的不錯的比亞迪車也就那麼回事,遊俠的上限就是比亞迪的下限。
  • 從發布會的ppt來說,他們更像是做手機的,和汽車消費群體思考方式差距還比較大。
  • 最終認為在中國能夠有一家特斯拉形式的創業公司,這家公司必須滿足的條件有:創始人有極高的汽車行業話語權(方便挖人和搞定上下游關係)、有至少20億以上的資金支撐、有地方政府的無條件支持(搞定土地等問題)。

如果只是以個人觀點來說我還真佩服黃,真有種,但有種和靠譜明顯是兩碼事,作為馬佳佳的校友兩人做事風格還真像呢……

最後我覺得國內投資人也清醒一點,不是所有行業純粹靠錢都能解決問題的,更何況你們那些錢在某些行業可能根本少的不值一提……

=

我再補一張圖。

=

我翻了幾個支持遊俠汽車的點贊多的人。

下面 @花老師 的回答都是這群人點贊的:

下面葉磊的:

@李寧 的:

最後是創始人 @黃修源 的:

資方 @黃一孟 的:

所以知乎現在是允許這種行為嗎?

@周源@成遠@黃繼新


聽說遊俠汽車之前,不知道修源,當時看了遊俠汽車,覺得這個事情好nb。我一直對汽車抱有深深的愛好,所以互聯網界有人去做了汽車的創業項目,當然為之拍手叫好。然後我去看了遊俠發布的那個汽車,以及發布會的內容,覺得從一個汽車愛好者的角度,提出一些我的疑問。希望大家能一起探討。前兩天發微博里了,但沒人看到,所以我在這裡再貼一遍,希望能解答我的小疑惑:

配置:

這個地方應該描述一下燈的功能設計。

是不是自動大燈?

是不是帶自動轉向的led大燈?

是不是帶矩陣式的led大燈?

是不是主動智慧型led大燈?

畢竟,在現在的汽車設計上,大燈的功能太重要了,不僅僅是外觀、線條啥的,更重要的是功能性,一個好的大燈功能可以提神之外,還具備安全性的重要設定,在夜間行路時能照到更寬泛的範圍以及不影響其他車輛和行人的視線已經成為各個廠家爭相競爭的領域。一個好的大燈功能甚至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車輛的一個重要因素。像寶馬的激光大燈,賓士的新led智慧主動大燈,以及有「燈廠」之名的奧迪在這個領域已經展開了新一輪的科技競賽。希望遊俠在描述這個地方的時候,少聊外觀,多聊功能。作為一個汽車的發布會,是不是應該多聊點車本身呢

這個功能描述同樣沒有切中要點。時刻檢測車外空氣狀態,這個地方是指空氣的霧霾指數嗎?自動切換內外循環這個地方,作為一個賣點來陳述有點薄弱。如果是類似沃爾沃等車型上的帶空氣過濾系統(可過濾pm2.5)或者類似配置新賓士c級上的主動探測前方空氣的質量並切換至內循環後+香氛系統,我覺得還可以拿出來聊聊。當然這個主動探測空氣的感測器的技術含量頗高,希望遊俠上的實現方式不是通過聯網拿一下北京今天的空氣質量,然後切一下內循環就完事了,畢竟內循環開久了,車內空氣比外面還臟。那麼在北京多霧霾的天氣里開車,豈不是沒完沒了的內循環?

終於說了內部的一個重要配置——真皮包裹

首先說一下,Alcantara並不是真皮。成分是68%的滌綸和32%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只是說實際手感類似於翻毛皮。還有一點,「百萬級別汽車才擁有的xx」我覺得有點過了,畢竟十幾萬的一汽大眾的車上都能經常看到,這是從十幾萬到百萬都比較常見的一種材料

nappa(中文暫時稱納帕)主要指的是一種風格,也是一種代表工藝,現在一般所指的納帕皮都為頭層牛皮。而作為納帕革現在一般統稱為仿納帕等等。遊俠描述的是採用了頂級保時捷和賓利內飾才會用的同級nappa真皮包裹,這個地方讓我覺得好疑惑。因為保時捷也好,賓利也好,賓士邁巴赫也好,他們頂級的nappa的真皮背後的供貨商以及縫紉工人產量都是極低的,而且選材的頭層皮都不是一般的nappa皮。你要是說你用的就是頭層牛皮,nappa真皮,這個我就好理解了,因為nappa好找,賓利內家難尋啊。也就是說,你去汽配城,花幾千塊也能弄個頭層nappa皮,到處都是,至於這個nappa跟賓利用的nappa是不是同一款,我覺得發布會上沒講清楚吧?

人手觸及之處。恩。觸摸屏上也覆蓋這材料了?(原諒我提意見,因為同樣的汽車發布會看的比較多,嚴謹是必須的)

世界一流的底盤調教。

我還是不是太理解,一個電動家用轎車的賣點,怎麼扯到過彎、加速等運動性上了?是不是大家簡單的就以為加速快,這車就是能幹掉法拉利,能幹掉xxx?然並卵。先不說大家會不會天天像開個跑車似的跑在擁堵的城市裡,且論一下,2噸多的tesla的運動性咋樣?跑8字,還是跑紐北,目前也沒有看到有人做類似的對比測試(好像美國的mt有做過一期,具體可以在汽車之家找到視頻)。倒是因為tesla強大的加速性能,經常能看到tesla參加直線加速賽的。我記得結論就是,tesla由於底盤上均勻分布著電池,重心很低,配重剛好比較均勻,所以開起來比較穩重,但過彎性能非常差。另外就是目前這種電池組的設計,對於需要在賽道上經常踩油門到底,踩剎車,再踩油門,這種頻繁的交替的行為,可耐操性有多強,也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回到那個問題,電動轎車怎麼就扯到運動性上了?到底什麼叫世界一流的地盤調教?這畢竟是汽車發布會,不是某款手機發布會,可以說世界一流的屏幕或者攝像頭就完事了,雖然到頭來還是證明然並卵,用戶體驗一泡污,跟西半球的那個最好的手機差n遠。扯遠了,國產手機越做越好了,這裡只是舉個例子。

惠威都是老牌世界級頂級音響了?那柏林之音、bo、馬克萊文森之類算什麼級別?惠威跟柏林之音、BO、馬克萊文森有沒有對標的競品?

汽車音響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系統工程,車內環境較為複雜。這裡是個深坑。

是acc車道保持還是什麼?又一個合作……同樣沒說具體功能

我來舉個例子,假設我來開一個手機發布會,我說我這個手機的屏幕,將與世界大師級的xxx合作,調教,色彩什麼,到時候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部手機的展現效果,然後這個地方我描述完了,進行下一個,你們會不會覺得我有病?因為手機你們熟悉啊。。

這個功能還挺酷炫的,但是,法拉利sergio是法拉利的概念車,目前尚未上路,不知道你這聲音是從哪裡來的。另外第三個不是法拉利sergio的外觀,是LaFerrari的外觀。另外,法拉利488GTB換了渦輪引擎,聲音比法拉利458的自然吸氣遜色不少,可考慮換成雷克薩斯的LFA的聲音,或者賓士AMG的聲音都行。還是那句話,嚴謹。

除去發布會上汽車配置之外的疑問——————————我是分割線

市場定位

中國需要另外一個汽車品牌嗎?

貌似,汽車這個消費領域,跟互聯網的其他硬體產品不太一樣,經過這麼多年的市場教育,又有「汽車之家」這樣的媒體做信息對稱化的事情,汽車消費在中國已經變的越來越理性。首先看品牌性價比,再看空間配置,已經成為中國人買車必經心路歷程。簡單的說,有多少預算買車,比方說30w,那麼我就看起來30w左右的車,能買寶馬、賓士、奧迪、大眾、豐田、福特的什麼,我選擇性價比較高,適合我實際用途的,越野還是轎車,空間大還是空間小,家裡是不是有一輛了,再來個差異化的。沒聽說過的牌子?噢,你說咱這兩年看到的汽車品牌的起伏,奇瑞跟以色列人搞了一個觀致,台灣那邊來了個納智捷,歐洲的歐寶退出了中國市場,沃爾沃賣給中國人,路虎賣給印度人(今年在中國銷量持續下滑),薩博倒了然後被北汽撿了起來賣的也一般。可以說,在中國這個兵家必爭的汽車市場,誰接地氣,誰能摸准中國消費者的心理和需求,誰才能走得更遠。簡單創個品牌容易,推廣這個品牌,忒難(貌似互聯網上其他領域還簡單點,只要嗓門夠大,品牌推廣就贏了一半哈哈)。汽車畢竟是大件消費,一個家庭也許就買一輛車,誰到這個掏錢的時候,都會猶豫一下,這個牌子是不是我要買?

銷售

汽車銷售網路的建立對汽車銷售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總不能我買個車都去北京吧。同樣,還有售後,服務,維修和保養,出了問題找誰,等等,這都是依靠傳統的線下銷售網路來確立的。一個汽車的銷售和售後的服務,決定他品牌的含金量。別說汽車界的售後有多少事了,就那個做什麼土曼手錶的售後,你想想就知道了。別賣了就不管事了,你光說你家質量好啊……那就叫純忽悠了。

空氣動力學

扯空氣動力學只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切入這個話題。一般汽車的設計都是在風洞實驗室里把外觀先驗證了。別光看外形好看,如果車開起來,跑高速的時候,車輛切過空氣有口哨聲,怎麼辦?這其實是汽車設計眾多問題中的一個小小的問題,外觀設計哪會我在稿子上畫畫就完事了呢?這個投產之前需要大量驗證問題,不要說你沒問題,我不信。

0-100加速

數字是怎麼得出來的?風阻係數是多少?測試工具很容易買,淘寶上一堆。公布一下就好了。

投產

拋開三年的國家規定不說。如果找人代工生產汽車,行業上有先例,斯太爾就是代工過賓士寶馬克萊斯勒jeep等。在中國還真是一個相對比較封閉的事。等tesla的電池工廠2017年完成後,再oem嗎?縱觀汽車界的合作與技術共享,跨品牌來說尼桑跟雷諾合作會共享技術平台,豐田跟斯巴魯合作搞了個豐田86和斯巴魯BRZ;集團內部呢,藍寶基尼、賓利會共享大眾的高端平台,勞斯萊斯會與寶馬7系共享平台等等。模塊化概念已經在廠商中普及,既能降低成本又能帶來可控的車型分布設計。但,完全交給另外一個廠家去生產自己的汽車,這個事……

自己做小眾車的事,在汽車界非常普遍,而且已經存在了數十年。最為典型的就是歐美的一些小廠,高端定製超級跑車,一年生產不了幾十輛,價格都是天價,性能也是怪獸級,銷售對象一般為中東土豪。訂單制生產,今年下訂單,後年提車。話說英國的一堆小廠也過的不是很好,快垮了。這模式不但不先進,還很落後。純手工的代價就是高成本。

今天我說的,既不是攻擊修源本人,也不是說你做電動車不靠譜這件事僅僅就發布會上的一些問題來說,咱就事論事。因為那些質疑很多都是沒有根據的,可以說道聽途說的也不少,而我作為一個汽車愛好者真希望能看到一個創業者能去實現汽車夢。

整個發布會上關於車的內容實在太少了,基本上都是一句話帶過,然後重點都在那塊人機交互的屏幕和前臉上。說實話這是除了上述疑問之外我最大的問題。

說實話幾個人攥台車出來,在今天看來,也許很瘋狂,但其實不是想像中那麼不可能,畢竟經常能看到某某大學生,某某農民,自己閉門造車的故事吧?百度一下「農民造車」,有36800條搜索結果。既然人家可以造,為什麼那麼理直氣壯的質疑修源造不出來而拿別人的車改個外殼就來呢?我覺得完全沒必要。畢竟量產上市才是一個汽車製造者終極目標。

啰嗦了一大堆。最後還是祝願遊俠電動車越做越好。

上面ppt那句話真不中聽啊,什麼叫「想掙錢的公司太多,想做好一台車的公司太少」啊!

你的工業設計是比人家好啊,還是人機交互體驗要更優秀啊,還是駕駛質感更高啊,還是採用互聯網精神壓根不要錢就賣車啊?(這個有點主觀了,抱歉,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也許有很多人覺得那個大屏幕的人機交互很棒)

互聯網圈裡的習慣就是我開發布會,要貶低對手,自己牛逼,牛逼,再牛逼就行了,反正吹牛逼不上稅,能盡量吸引眼球就好。

這真是一個很壞的習慣。

補充一點:我覺得都有一個誤區,就是一味的質疑修源,以及遊俠能否造車。我覺得他們可以,至少在一年左右就發布了外觀設計得不錯的概念車,僅憑這一點就已經比很多公司團隊做得好太多了,而且國內找個oem的完全有可能。但最好找一些真正懂車的人來包裝發布會。

能把真機產品的使用效果做得跟ppt里的展示效果一樣的公司,貌似我就見過一家,它叫蘋果。


不管什麼電動汽車,智能汽車,創新汽車,情懷汽車,首先你都需要有一台汽車。

我對遊俠最疑惑的地方在於,我現在還不知道他們的車從哪裡來。

買底盤嗎?誰賣你?

自己開發?我沒法具體估計出自己從零開發一款車需要多少錢多少時間,但我覺得目前國內沒有一個這種創業團隊有足夠的錢(恐怕差得不止一個數量級)和足夠的時間(同樣恐怕差得不止一個數量級)。

這麼想想吧,特斯拉的價錢是iPhone的百倍,雅閣的價錢是小米的百倍。汽車的歷史比手機長几十年。

最近十年手機的發展有一個巨大的階躍。十年前設計製造手機的技術放到現在幾乎不頂什麼用。換句話說,你可以輕鬆從零開始,去追趕這十年的差距

汽車呢?汽車技術是幾十年長期積累下來的,沒有近路。想從零開始,恐怕你得去追趕這近百年來別人和你的差距。

(電動驅動又怎樣,只不過省下發動機技術而已。撐死算你節約了百分之五六十的精力。)

當然,你可以拿造手機的思維去造汽車,但請至少準備一百倍以上的時間、人力,準備好面對一百倍以上的困難和挑戰。

我的估計可能是錯的,但是從他們的PPT看來,我這個最大的疑惑他們完全沒有解釋。

他們解釋了什麼呢?

  • 外形:恕我直言,如果只是想做一個漂亮的外形,幾個本科畢業生就夠了(但做出來量產車上能不能用,就另說了)。

  • 電池管理系統:國內大概有幾千個團隊能做出這種勉強像模像樣的電池管理系統吧。

  • 無人駕駛:省省吧,還早。

  • 人機界面:這是和汽車最不沾邊的部分。我承認這可能是汽車上最需要「革命」的部分,但是,想革命,你得先有車。

所以,我的判斷是,他們不知道如何造汽車。

抱歉我不會為這樣的團隊加油打氣,也不會敬佩他們的夢想與勇氣。我會尊重他們工作上的努力,但是,抱歉,我不得不說,

他們根本不懂汽車。


大概看了下這車的外觀。這樣的設計,後車窗根本降不下去,或者說根本打不開。與其說在造車不如說在忽悠。


第一次回答獻給遊俠了。我做了十幾年汽車品牌和產品的宣傳,也算是個業內人士吧。 技術上的問題那麼多人都說了,我只從宣傳角度說說遊俠的問題。

從專業的市場角度評價,遊俠的發布會無疑是十分失敗的。原因如下:

最明顯的,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產品定位完全失敗。通俗說,對於自己的車什麼價格,什麼特點,特別是要賣給誰,完全沒做過功課。

首先,團隊把這車定位為「全新概念車」,我最不贊同。了解汽車的都知道,汽車產品有概念車和量產車,量產車又有新車、大改款和小改款之分。只這「全新」兩字就肯定會導致遊俠被競爭對手的口水淹沒。什麼叫全新,你在特斯拉的平台上改了外觀、內飾、人機界面,這些能算全新嗎?對於汽車來說,這些都是錦上添花的外圍賣點而已,對於任何一個品牌,這樣的改動別說「全新」,說「大改款」都會被噴是忽悠。如果你客觀且低調點兒說自己是「要把特斯拉按照中國人的使用習慣進行改裝」,我倒覺得行業、媒體和公眾的接受度會好很多。畢竟那樣是在特斯拉的現有產品基礎上做加法,可以繼承它的穩定性、安全性和專業性基礎,這無疑可以在宣傳上彌補現有團隊專業技術不足的缺點。抄就大大方方的抄,你既然說了不是抄人家,又拿不出來自己作為新車究竟「新」在哪兒。而且,車不是手機,對穩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很高,作為「新車」,你得花更多的功夫去說服公眾你雖然新,但是也很穩定、很安全、很有保障,而這些都是遊俠團隊所不具備的,在發布會裡隻字未提也是必然。另外,遊俠說自己是「概念車」其實也不一定合適。人們對「概念車」的預期是量產車沒有的「新概念」,而不是只要達不到量產要求的都叫「概念車」,按照遊俠發布會的介紹,這車並沒有被包裝出所謂的「概念」。

產品定位的另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想清楚你的產品要賣給誰。賣100萬的車和賣10萬的車目標人群顯然不一樣,他們的生活方式、在意的產品賣點、使用的語言、促銷的方式等等都有很大差異,用賣手機的方式賣汽車,在現階段的中國市場上不會有太好的結果。汽車廠商在產品設計的前期,最先要定位的就是尺寸、用途和價格。尺寸決定了這車的基本結構,產品類型/用途決定了設計哪些消費者利益點,而價格則決定了產品的檔次。對於遊俠,基於特斯拉平台已經把它的產品尺寸和類型/用途確定了,價格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了。顯然,遊俠團隊對於自己產品的預計價格完全沒概念。要知道,特斯拉本身就是個很特殊的汽車企業,他沒有龐大的經銷商網路,沒有龐大的營銷宣傳支出,零部件成本佔比在汽車產品里已經算高的了。而由於遊俠的核心部件規格跟特斯拉相似性較高,我們可以「不負責任」的推斷,即使將來遊俠有了生產線,在產量超過特斯拉Model S之前,它也不會有什麼成本優勢。這也就意味著,你的產品跟特斯拉Model S會在一個細分市場,而這個細分市場是競爭最激烈的豪華車細分市場,你的對手不是比亞迪騰勢,而是賓士寶馬特斯拉。中國雖然人傻錢多,但花100萬買車的人會因為情結而衝動消費嗎?請參見紅旗各款豪華產品的心路歷程。而且,用互聯網的營銷方式在中國賣豪華車,特斯拉已經是在失敗的邊緣掙扎了。

發布會的賣點介紹里問題更多,不過已經很多人吐槽,我就不說了。我最後再說說黃修源在回答媒體採訪時的問題吧。比如他曾經說:「如果大家要求遊俠現在就能達到賓士寶馬的水平,這不現實,但我們有信心能做到,只是需要更多的時間。」自己的話是這麼說,可是在介紹產品性能的PPT上,你的產品性能指標可已經比賓士寶馬特斯拉都強了,這不是自己打臉嗎?除了說明自己的性能指標是YY出來的還能說什麼?他還在採訪中提到了ISO1699認證,說對供應商的要求就是要符合這個認證。姑且認為他說的就是TS16949(謝謝糾錯),這也最多算是個行業的最低准入標準,就像開飯館的說我的油不是地溝油。固然不能算錯,但是你可是開米其林三星飯店的,你應該用的油最差也是西班牙初榨橄欖油,這對自己的要求也太低了吧。要知道,豪華市場的木桶效應更明顯,你的產品賣點再多,只要有一個硬傷,消費者就會頭也不回的拋棄你。

總結一下,遊俠不但在汽車技術上缺少經驗,在營銷方面也完全沒入門。由於特斯拉的專利開放,電動車行業彷彿迎來了可以隨意定製的「安卓」時代。但即使有了「仿造」的產品,像遊俠這樣的辦法賣汽車、還是豪華車,是肯定行不通的。有夢和情結是好事,你做的事情大家也都能看得到。但夢和情結不是用來忽悠的,能做到3卻說2,大家說你是低調,而你非要說9,除了無知者無畏,就只可能是心術不正了,總之都是很難成功的。


貓叔給你對於這輛車的見解:

嘗試通過外觀改裝把披露的這輛遊俠X改裝成特斯拉model S 85甚至P85D。怎麼實現?請看下文。

所謂大玩具就一定要玩得徹底。不拆拆改改又怎能盡興呢?古有:「是個翼神車主就有一顆EVO的心;是個思域車主就有個Type-R的夢。」遊俠X粉們,照著Model S P85D改絕對沒錯!況且你的小X又有著一付天生適合模仿的好身板。只要您預算足夠充裕,我們就動手吧!

圖1:為了向電動車界的老大靠攏,必須要割捨的就是這凌亂的設計

雜亂的車身空力套件必定會憑空增加整車風阻。相較Model S車前部線條設計極其圓潤,遊俠X則更多的是布置一些自欺欺人的「通風口」。

對於一台注重性能的車子來說,霧燈位置內側的導氣口一般可以將氣流引向前輪制動器位置,在高速行駛的過程中為制動器帶走熱量。而遊俠X則將氣流直接引向輪子,這樣不僅增加了風阻,而且為原本需要提高工作溫度的輪胎降溫,損失了不少抓地力。

改裝方案一:全套更換Model S前杠、前翼子板、前照大燈組、前儲物艙蓋,並做一定鈑金修整。

改裝方案二:定製寬體翼子板、定製強化加長半軸。

圖:「異曲同工」的側麵線條設計

遊俠X與Model S擁有近似的車身長度,相仿的運動短尾設計,只是我們通過官方圖片注意到,區別在於尾箱蓋的開合方式:遊俠X並未採用掀背式尾門,而僅僅使用了一般轎車配備的尾箱蓋。這點和標榜的「轎跑」身份略有不符。

改裝方案一:僅拆卸C柱鍍鉻裝飾條,或換用Model S款「上揚」飾條,或整體飾條改色噴塗。

改裝方案二:全車內部焊裝專業防滾籠,切割掉後半部車身上部,移植Model S的合頁、尾門總成。

圖:兩車的中控顯示屏

遊俠X的內飾設計明顯更偏Concept化,極簡的設計感,甚至連那個大PAD都沒有做任何修飾就稍作傾斜地硬生「杵」在那裡。

改裝方案:整體移植Model S中控面板、17英寸多功能觸屏、儀錶(原因見後)

圖:加速性能

頂?級?跑?車?不知道遊俠汽車的工程師們是否有把KM和Mile的單位搞混。這樣的數據對於追求極致的電動粉兒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改裝目標是特斯拉頂級的Model S P85D。

圖:這種從85到P85D的結構升級,可能適用於遊俠X

雖然遊俠汽車負責人一再澄清「遊俠X概念車絕非『改裝』自Tesla Model S」(就當筆者信了),但我們還是可以就類似的構造形式做一些借鑒。畢竟我們的小X離理想中的P85D僅有一步之遙了,葯絕不能停!

改裝方案:全套移植P85D前橋及電動機套件,後動力單元換用P85D原廠高性能電動機,同時更換前後電動機控制系統及操作系統。

這樣,一檯面目全非的遊俠X就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邀請遊俠做幾件事: 1. 請給出明確地證明,證明其有生產汽車的資質。注意,只是給大家證明你們能造車,先不說能不能做好或量產。2. 請貼出汽車團隊的工程師背景和簡歷。我們特別好奇不到50人如何在不到5年做出一輛如此好的哪怕是樣車的車。3. 請解釋發布會公布的續航歷程和百公里加速數據是用哪輛車,什麼條件下如何測得?我們希望看到具體的測試過程。4. 請拿掉body part,讓我們看一下地盤,電擊,懸掛解決方案。5. 請出示防撞評級測試結果,如果像你們所說,2017年就量產。尤其是front bumbper,引以為豪的百變液晶顯示屏對吸震效果的影響。6. 請給我們實機演示車內基於安卓系統的中控,以及每一個發布會上號稱的功能。7. 請帶我們參觀,或至少視頻介紹籌備中的量產工廠或車間,並介紹相關資質和背景。8. 請公布充電樁部署計劃,到發售日全國擬建多少power station?用何種方案還是乾脆就用tesla的?9. 介於CEO從公開的資料判斷,明顯不具備獨立領導設計,製造,測試,投產一輛車的能力,團隊中誰來負責整個項目?請解釋目前的work flow。10. 請用樣車降下後窗。

如果以上九點讓我啪啪啪打臉,我願意在全知乎網友見證下做第一位遊俠車主。如果啪啪啪打了自己臉,我希望你能夠在所有報道過你們的媒體整版道歉。


先貼上我看到的新聞鏈接http://auto.163.com/15/0726/21/AVFT9T8C000854CH.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今天看到朋友圈裡都轉了一個遊俠汽車的創業發布會,期初沒有留意,加之前東家也算是汽車電子行業的重要力量,這麼大的造車事件之前愣是沒聽說過任何籍籍無名的新銳出現,所以估摸著也就是個互聯網遊戲啥的吧~

晚上群里一個寶馬的小夥伴按捺不出,驚訝地轉了過來,號稱中國Tesla橫空出世。納尼?業內人士都驚動了?我放下手中的西瓜,決定好好膜拜一個能攪動汽車行業的新貴。

點開網頁,首先就是炫酷的電動汽車外形,哇哇,好拉風,動感十足。心中暫且埋下了「哪裡製造」的疑問種子。刨開小編對Tesla簡(fu)單(qian)的對比介紹,接下來就引出了我們的主角遊俠X……那麼,它有哪些特點呢?

前置「大型屏幕…掃描燈顯示…遊俠Logo…超人Logo…蝙蝠俠Logo…紅心Logo以及霹靂遊俠掃描燈和Marry Me」 好炫酷…等等,又好像好熟悉,難道不是當年電路實驗的跑馬燈課程設計內容么?

先不管這個,人家說了,顛覆狼來了,這車碉堡了,肯定還有更厲害的~ 果然,繼續往下看,「車內音響可以選配了法拉利、保時捷等稀有車型的音效」 這個老牛逼了啊!那些改車標,加前杠,換輪轂的,吶伊吾,跑起來分分鐘漏了餡兒,該肉的還是肉…不說別的,你和妹子坐上了這遊俠X,閉上眼睛那就百分百911啊!

這還沒玩,」車內的主動智能語音識別…在用戶駕駛過程中通過對用戶的需求判斷,主動提供信息協助以及駕駛建議「。秒殺你的林志玲高德導航啊,你家林志玲能主動關心你想去哪裡啊?完爆你安吉星語音客服啊,你家安吉星能聽懂糾正哥的13581887557。啊?對了,讓我想想,它是自己感應的用戶的需求判斷么?

好啦好啦,上面只是前戲,電動汽車嘛,高潮留給它的動力系統。「配備松下18650三元鋰電池,與特斯拉採用了相同的規格…BMS系統採用最新LTC6804晶元管理,將採樣精度誤差控制在1mV,精度高於特斯拉與寶馬i3所使用同一廠家型號的八倍」。我沒有了解過Tesla用的BMS晶元,按照文章所說,既然沒說相同晶元,那估計是Linear的前代產品LTC6803。在Linear官網上查了下datasheet,6803 「0.25% Maximum Total Measurement Error」,6804 「1.2mV Maximum Total Measurement Error」。按照鋰電池3.7V電壓,6803的誤差在9.25mV,大約7.7倍。哈哈,果然超越了!乾的漂亮!

繼續「遊俠為每一節電池配備了一根單獨保險絲」,恩,看看Tesla「each cell connected by a thin wire to the module buses. These wires act as cell level fuses, contributing to the overall safety of the pack」(來自http://hackaday.com/ 對Tesla的拆解),因此我相信,遊俠確實要好好感謝Tesla。

作為一台互聯網純電動轎跑車,僅僅在外觀和動力上達到、或超越Tesla是不夠了,於是他們拿出了最最核心的東西(我原以為就是動力系統呢)——KITT。「Android 定製」,「圖形化控制項交互」,「語音控制」,「通過手機交互」,「遠程控制」,是不是很熟悉,特別是最近這一年看過這麼多智能手錶,智能檯燈,智能插座,智能音箱,覺得分外親切呢?作為一名程序員,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為他開發應用了呢……

是的,作為互聯網產品,它已經早早的想到了這些。「技術人員可以在GITHUB搜索YOUXIAMOTORS,下載遊俠無人駕駛技術的開源代碼」,哇塞!激(ba)動(gua)!!!然後,github上並沒有看到這個項目,不過沒有關係,他們居然已經放出API:greensea/youxiaapi。

上個月居然還在更新呢,進去看看API可以做些啥,錯過了Android平台軟體開發、IOS軟體開發,我不能在錯過KITT軟體開發啦!但是。。。但是。。。

汽車軟體開發和需求我不懂,為啥把「汽車」換成「您的豆瓣應用」,我就全明白了呢?


忍不住也來湊熱鬧。

遊俠汽車的團隊的勇氣是毋庸置疑的,造車又多難有複雜,每一個有行業工程經驗的人都多少理解。

大家都在聚焦發布會的PPT。

這裡,不想談一個創業團隊的產品是否成熟,想法是否實際。

我來談談他們對發布會的預告文章,發表在兩個月前,在他們的知乎專欄「遊俠電動汽車」。

7月26日,遊俠來了! - 遊俠電動汽車 - 知乎專欄

這些文字可能體現了遊俠核心團隊對汽車行業的「深刻」理解。

比如10萬元級別的寶來,物料成本才3萬多。所以必是暴利。這麼說真的能照顧到大眾CEO因為利潤太低而在全球發起降低成本運動的情緒嗎?

比如其它廠家把車的質感做的這麼差是故意的,肯定是為了暴利。

比如用一個美國創業車企Tesla的全球銷量除以中國市場容量,算出一個虛擬的市場份額,再用這個虛擬的份額與中國手機行業的冠軍去做對比。差值即為遊俠的潛力——按照這個神邏輯,我和杜蘭特的水平差距之大,也是明年NBA選秀我可能位列三甲的最佳佐證。

比如因為一般的國際國內車企,都很無能的要花4-5年才能開發一台車。所以遊俠可以把這個數字縮短很多。

我們要文明,不要人身攻擊。


關於造車,我也講講我一個朋友的做車經歷吧,不過我們混的圈子主要是在越野E族的四驅改裝板塊,有興趣的可以過去翻翻tonylee的做車長貼,標題里有鋼管拉力賽車。

我的朋友做的是跑越野拉力的baja車,和這個山寨特斯拉關係不是很大,但是我可以從側面給不是很了解車的童鞋說明一下做車到底有多難。

這就是我要說的故事的主角,T在13和14年做的baja鋼管車。

我要說的就是T做車的經歷,T和F從環塔開賽那年開始搗鼓車子,好像是04年前後,去年是環塔10年。剛開始做車的帖子應該還翻的到,照片就不搬了。據說當時有客戶給了一筆錢就讓他們折騰,最後車子做出來,客戶花了最初談好的兩倍的錢,但是客戶也非常爽快的給了,所有才有他們繼續折騰的下文。

我們認識已經是比較晚的時候了,應該是09,10年,因為我們也在做類似的車,不過是玩的,是工廠模式運作,車子做好全部出美國,所以基本不關注國內的情況,直到蘇州一家汽車設計公司開始做車並且去參加09年的英雄會我們才對國內玩車的圈子接觸,然後就認識了很多玩車,做車,拍車的朋友。

因為思路不同,他們到我們的工廠看過,感覺差異很大,不管是從裝備還是從工藝上。這種車之前主要是老美在玩,我們的廠不大,開始的兩年一直有老美在,控制部件和品質等,因為要在美國市場掙錢,拿不出來可靠穩定的東西就是作死,傑納美國就是因為這個問題在10年前後宣布破產的,當然我們的工廠在11年底也是關掉了,不是因為車子做的不好,而是因為運作和資金出現了問題。

啰嗦這麼多就是想給大家一個背景交代,然後T和F繼續做車,那時候雖然認識了,但是進一步的交往還不多,然後就到了12,13年,每年他們都有車子出來去跑環塔,有時候是客戶去跑,有時候是兩個人搭配上。

在國內沒有大越野之前,環塔就是達喀爾一樣的存在,分好多賽段,賽段長短不一,今年的環塔最長的賽段超過500公里。因為賽道里有各種地形,雖然有路書指導,實際比賽中賽車會遇到各種問題,哪個關鍵部位斷掉,水箱開鍋,引擎爆缸,變速箱打齒都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很多車隊都是白天比一天,晚上修一夜。T和F的車就有一前擺臂撞斷,三個輪子跑出賽道的經歷,也有全新的LS3引擎直接拉缸的經歷,還有albins變速箱直接打齒的經歷。

他們兩個在一起做的時候T負責技術和幹活,F負責銷售和採購,下面有幾個工人。T最開始設計是用autocad,cad設計平面問題不大,但是三維沒有用過,他就是cad設計車子的三維圖紙。說是設計其實軟體還用不順手,不過cad的那個邏輯設計車子的三維是比較難用順手。其實連完整的車子設計都沒有,更別提分析模擬了,很多都是現場來做,因為沒有批量也不用考慮工裝夾具的問題。

後來T才轉用solidworks的,工藝才有大的改進,車型也從最開始的大梁的思路轉為比較正宗的baja設計,引擎後置或者中置,只有後驅,前後都是獨立的擺臂。每次跑完環塔他們都會分析總結比賽遇到的問題,做一些改進。

從06年到10年我們也在折騰,因為各種問題,材料,國內配件的品質,最後工廠關掉的時候還有一整箱一整箱的關節軸承直接當廢品賣掉,因為不能用。但是慢慢的這些材料和關鍵配件的問題都算解決了,08年經濟危機期間改進了車型,09年之後總算穩定了,車子不僅在美國好賣了,還從美國賣到了歐洲,中東和南美洲。

一些關鍵的部件都是直接從美國買,鋼管,鋼板的材料不好從美國買,還好我們已經解決了,那就直接拿來用了。因為solidworks圖紙可以處理,鋼管的坡口直接使用激光切割,現在鋼管坡口問題依然是任何做防滾架的改裝廠最頭大的工藝問題。但是這個車子還有各種小問題,並且很難解決,主要的就是設計是否合理,因為設計能力有限,所有根本沒有辦法分析模擬,只能根據直管的經驗做。當然國內更多做鋼管車的連圖紙都沒有,全部是現場施工。

12年他們的合作開始有小問題,我經常作為調解人到他們工廠去,但是最終他們還是分開了。分開的主要原因是T認為F太不捨得花錢,該有的設備沒有,因為後來上海可以切鋼管的激光設備轉手了,T打算入一台相貫線的等離子切割機,但是F沒有同意,還有其他各種小問題。當然分開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有人打算投資T,然後兩個人就分了,各做各的,F是把原來的車子設計推翻重新設計,從這兩年的比賽來看成績還不錯。

T的做車故事就開始了,具體拿到的數額我不是很清楚,應該在300W-500W之間,我當時的建議是錢在手上需要悠著點花,這樣才能持續。T認為做事情要快,所以能趕今年的比賽絕對不能等明年,而且車子的外形要夠漂亮。

他找了智利一設計師設計了上面圖片的車子的造型,設計費還好,幾萬塊,但是做泡沫模具,開玻璃鋼模具,做玻璃鋼外殼幹掉幾十萬,前一段時間去玻璃鋼廠還看到那一堆泡沫模具。焊接平台,折板機,彎管機什麼都來了一份,發動機依然是LS3,變速箱還是albnins的,然後趕在了比賽前把車子做出來了,在沒有怎麼測試的情況下就去比賽了。不過這貌似是過捏跑越野拉力的規矩,我比較熟的幾家都是這麼乾的,比如遼寧天合,發車前一個月每天半夜12點,然後車子在發車前一天出來。比如還有我後來做的另一家工廠,車子都裝車了還把焊接抬上去補焊一下,據韓寒在博客里講他的車隊也是如此,只要不比賽,車子就永遠好不了,車子總是在比賽前一天好。車子出來根本沒有機會和時間測試,發現問題,比賽就是測試了,但是這個代價太高。一台車子去比賽,報名費,請專業車手,加上維修人員,平均花費估計在30W-50W。

但是T單飛後的第一次比賽並不理想,車子的外形吸引了無數的眼球,毫無疑問是當年最靚的賽車,貌似到現在也是。但是那年因為引擎,變速箱問題根本沒能完賽,而我們的性格都不是去忽悠銀行或者政府投資的人,雖然他們之前也進了CCAV的我愛發明的欄目,但是你不能拿CCAV的節目當真,因為蘇州的那家汽車設計公司在車子停產幾年後也上了我愛發明,而車子的設計根本不是他們做的,客戶就是因為他們擅自宣傳而終止了合同。

T再接再厲,購置了新的引擎和變速箱,繼續參加了當年9月份的大越野,但是問題依然存在,最終還是沒能拿出理想的成績,打算買車的客戶還是比較猶豫,雖然很殘酷,但是現實就是這麼殘酷。然後T又和F回到一起了,因為房租都沒錢交了,我們又見過幾次,也聊車子,但是繼續做車就比較困難了。

去年年底T就回台灣了,今年就沒怎麼聯繫了。

一些題外話,可能上面的才是題外話。

我們幾個比較熟悉的踏踏實實做車的,雖然限於各自的水平做的車子不是那麼理想,但是實際都沒怎麼掙到錢,只是馬馬虎虎養家糊口。

貌似在國內真正掙錢的還真的靠忽悠,比如我之前做的一家就是中東投資,自己買了幾畝地,建了廠房,辦公室裝修相當豪華,這邊的負責J主要是負責吹,比如在太倉當地電視台上講2020年的目標是多少多少個億人民幣,折算下來應該是每天1000台車的樣子,我們都是當笑話講的,因為這家工廠去年年底就關了,建好的廠房全部出租,而且還欠供應商一百多萬,當然也沒J什麼事了,但事實是J個人確實掙到錢了,怎麼掙的,大家琢磨吧。

J是蘇州的一家汽車設計公司出來的,還有另外幾個也是,這家汽車設計公司出來的我接觸的幾個都是比較擅長吹的,因此我推測他們的企業文化就是吹(粗人講話比較直接),看CCAV我愛發明欄目他們的頭可以明白他們這個企業文化普及挺好的。下面的一家工廠主要就是做客車艙門,還有給國內一眾騙國家補助的車企手工打造全鋁車身的電動車,然後就是政府大把大把的砸錢,因為人家的員工有好多研究生,人家是高新技術企業。

由此可見遊俠的思路是後一種,不過如果遊俠做車上有難度,在這兒免費推薦一家代工工廠,不是蘇州這家。而是山東即墨一家做原子車的,我實地考察過,設計是英國ariel做的(當時我了解不多,聊到這個車如何設計的時候,他們的老闆忽悠我說底盤懸架就是他自己搞的,NND),不知道是通過授權還是怎麼著,他們可以在國內做。

車架工藝和我們之前做鋼管車差不多,沒有國外做原子用三維焊接平台那麼專業,玻璃鋼駕駛艙啥的做的比較有型,國內算是比較好的,不過車身鋼管是光亮焊管,這個感覺有點配不上50W起的售價。

重要的是這家還可以做電動車,當時就看到給江淮改的電動車,還提到做的一款純電動,造型介於911和法拉利的某款車之前,那已經是13年的事了,如果這家工廠還在車子應該可以做的更好了。遊俠如果打算繼續忽悠可以接觸一下,畢竟人家做的是小跑車,(雖然沒有殼),而且還可以改電動,(雖然只是鉛酸的),直接拿來扣個殼就可以忽悠了,聯繫方式就不給了。

就是這一台了ATOM了,國內都稱為原子,其實我覺得叫阿童木更好。

我了解的開源的汽車

世界上開源的汽車還是有幾款的,我下到圖紙的至少有兩家了,一家是越野的RALLYFIGHTER,出自LOCAL MOTOR,最近的變形金剛里開頭出來的幾台黑色的。80%的圖紙都可以直接在官網上下載,國內貌似前段時間引進進來了,售價150W。

rallyfighter,如果我沒記錯去年就有河南一車隊進了一台參加大越野的

還有一個是TABBY,來自OSvehicle,也是可以下到圖紙的,不過只有底盤。

TABBY,也是電動的。

遊俠喊著開源,麻煩拿出來點硬貨,給我們這些潑冷水和冰塊的見識見識,開源只寫在網頁上或者幻燈片上的都是扯,找人代工拼一輛樣車撈點投資,為自己掙點錢在國內沒有任何問題,但若是講真的對這個行業有所推動就是笑話了。

所以在真的發布開源設計圖紙,或者做出可以開的樣車供大眾媒體測評之前,談什麼節能,性能,工藝,設計都是扯,因為這都不是你的,你去給政府官員或者不差錢的投資人可以這麼談,但是拜託不要開發布會來扯蛋。


真的想說,拜託你們了解一下特斯拉和比亞迪的造車史,真的拜託!特斯拉歷時六七年才造出第一代現在我們知道的model s,中間還幾乎因資金缺乏要倒閉,這是馬斯克的原話。要知道馬斯克賣了之前的paypal公司拿了好多錢砸進來的。特斯拉風頭正熱的時候王傳福說過分分鐘造出特斯拉,事實說明這話有點過激,但比亞迪有什麼實力,造了什麼東西大家有目共睹的!

樂視,百度,蔚來,這些企業不了解,不敢評論,但人家都還在憋著,招人,研發,應該鼓勵讚賞,這是咱們中國人在潛心做車,儘管不知道以後做出來的會不會是好產品,但都代表了中國互聯網企業造車的勇敢探索嘗試。對於一個零基礎的團隊,兩年造特斯拉。。。。。。。。。。。聽其他答案有說領頭的是個傳媒的,醉啦。偷偷告訴你,馬斯克是MIT麻省理工的。

---------------------------------------

更新一下,記錯了,馬斯克不是MIT的,一直記錯了

--------------------------------------

再更新一下,剛看完發布會。。。。冷靜理性點說幾句。

總的來說,願景是美好的,理想也是無限大的,這些都值得鼓勵,只是發布會上說的太過了,吹的有點大,對傳統車企貶低也就算了,似乎特斯拉也不放在眼裡,發布會的整個基調是感覺遊俠已經是一個和特斯拉一樣的公司,難免招吐槽。

任務進度上,如果真如@maomaobear 所說,開了個特斯拉上去,那真是寫八字那一撇的紙都還沒有,汽車不是手機,汽車不是手機啊!況且手機也不好做。。。

所以這場發布會基本上是賺噱頭,拉投資,非常基礎的階段。未來真要實現他們的願景,無數個億要砸進來的,祝成功。

好,裝人模狗樣的說了堆話,現在繼續吐槽。

先說發布會,好幾次都覺得都像在看手機發布會。

如何做一部中國好手機?

國外手機不錯。

國內手機做的屎一樣。

看,什麼魅族,華為,小米蘋果都不行,看看遊俠的跑分。

列參數,我們用高通驍龍888,18核88位處理器,8gb內存,8888毫安電池,8880p全高清解析度,搭載我們開發的系統。

就做好了!!!

真以為車是手機啊?突然想到自己還在大學辛苦讀車輛工程真是白讀了,以後我這種學傻技術的只能給他們有想法的人打工了吧。

整個團隊以及領頭人黃先生,感覺都太年輕了。。而且不是工程師的CEO,真的說不出啥我不懂的東西出來,

作為我最想看的車性能部分,說了個270kw的功率就快速跳過,講的很多也是從特斯拉那都知道的東西。。。況且,5.6秒的百公里加速竟然是說:我們能做到這個百公里加速。。。意味著,這是他們推算的。

最後,情懷太多,其實我就只想看車而已。

什麼年輕時勇敢過。。

這是他自己的話,他說他很喜歡。。

總結,中國人造車,只要踏實做事的,有規劃有目標,都應鼓勵,但至少也要給人看到你有實現你自己目標的行動,一步步動作,投入的精力。但這個團隊有點浮誇,有幾個華而不實的小功能拿出來成了大賣點,技術積累,專利擁有又沒見有多少,還一副我很快成特斯拉的外行樣子。大家那隻想吐槽了。

------------------------------------

當年大家覺得羅老師挺不靠譜的,等賈躍亭造樂視手機,造超級汽車的時候,覺得羅老師挺靠譜的。現在看了今天這個,覺得羅老師真是良心,樂視靠譜。。。。。

-------------------------------------

CEO發正式聲明回復了,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回應大神maomaobear,maomaobear這位神秘人物不太了解,以前也常有看到他的關於汽車的文章,以及科技美學公眾號,也常採用他文章,觀點都是挺中肯的。

今天看到黃CEO的聲明,我略帶不爽的截了很多圖,但截完後突然覺得自己竟然變成這樣一個人,以嘲笑,吐槽,並詔告天下以取樂,突然心生涼意,默默刪掉很多圖片,就不主宰大家的觀點了,他說的話水平如何,去看看,相信內行的都有自己的判斷。


知乎終於徹底接過了新語絲網的重擔,成為了中文打假第一門戶網站,可喜可賀!


作為半個痴能車的從業者,我對遊俠的態度只有2個字。

呵呵

我也不分析什麼別的,我就說兩個信息。

我司跟X(日美德)系三大品牌之一的高端車合作,為其研發智能中控平台,並提供運維服務。個人職責是開發支持兼運維總負責人,如果哪位正在開剛推出的xxxx的xxx型,你們的中控就是我在管的。這個項目的單純的研發額大概是1y人民幣左右,一切其他都不算,只算平台研發。

我司目前正在跟前10大車企當中的6個,做一個新的項目,也是智能駕駛方向。預計兩年完成,純研發的項目額,大概在2y。

你說遊俠融了多少錢來著?他做的是什麼?汽車?

呵呵


看了一下,真是很佩服這個開發團隊的衝勁。

首先,我覺得特斯拉對整個汽車行業的貢獻是很大的。電動汽車早在1834年就出現了,甚至早於內燃機汽車。在過去的180多年裡,電動汽車也多次被人們重視,性能也有了明顯提升。但是只有特斯拉將電動汽車充分產業化了,向世界證明目前純電動車是存在市場成功的可行性的。

對於汽車設計/製造來說,電動車最大的優點就是簡化了動力系統。發動機和變速箱(含控制系統)不但結構複雜,而且專利掌握在少數公司手裡。導致市場的新進入者很難在這些方面與實力強大的老牌整車公司競爭。但是電動汽車可以有效地繞過這個門檻。這就給新進入者提供了機遇,而市場競爭加劇也會有利於消費者和整個行業的良性發展。

回到遊俠這款車,它能做到多好現在說還為時過早,只討論一下它是否可能在2017年量產。

1.生產資質問題:前面已經有人清楚討論過了。當然,一直有傳言國家會對電動車有特殊政策。我覺得這個問題的最現實解決方案還是與有資質的廠商合作;

2.動力以及儲能部分設計:這部分也許是打算購買特斯拉的專利?我不是很確定。如果真的採用這個辦法的話,確實是一個捷徑。否則要面對的一個現實是國內電池控制這部分一直沒有被公認達到國外的水平;

3.空調,車內娛樂系統等等:這方面的難度最小。而且由於是電動車,總布置也比常規內燃機車要簡單很多。因此這部分沒有實質性障礙,只要肯花錢,2016年底前應該就能搞定;

4.車身設計/總布置:這其實是挺關鍵的一部分工作,電動車那麼多電池到底怎麼布置還是比較困難的。畢竟不像混合動力,可以使用小一點的電池。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滿足碰撞/安全要求。當然這個也有捷徑可走,可以「借鑒」現有車型。鑒於國內的實際情況,這樣做的法律風險還是基本可控的。這樣做的主要問題在於「借鑒」出來的設計基本上車身強度會有比較明顯的下降。不過反正不需要一定追求五星,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

到了這裡一看,只要大筆鈔票投入進去,基本上車子還是可以設計出來的,也可以做輛真正的原型車了。不過不要樂觀,更大的挑戰在後面:

5.新車上公告目錄:這個是國家強制的,有一系列的試驗。我們樂觀地估計所有試驗都一次通過,高溫試驗和低溫試驗都全世界去做,如果現在馬上開始做,應該2017年上半年還是有希望完成的,不過時間可有點緊張,不管怎樣,還是有可能性的;

量產啊,就離不開量產工裝夾具的開發。我估計應該是採用目前流行的代工模式吧,否則光是廠房基建就要近一年那是萬萬來不及了。汽車四大工藝:衝壓-焊裝-塗裝-總裝。

6.衝壓:毫無疑問得外包了。但是開發新的量產工裝需要至少12個月,現在到2017年底是還有29個月。不過得考慮到開發量產工裝時你的產品開發要完成。否則就是不休止的工裝更改,進度反而會更慢。因此這部分基本上是很難了。這樣的車恐怕得採用鋁製車身吧?那麼更大的問題來了,儘管無數國內模具廠商都宣稱自己掌握了鋁板衝壓模具技術,實際上相信他們的人基本都死得很慘。因此我認為衝壓這塊基本上沒有希望滿足進度要求了;

7.焊裝:焊裝外包與否不重要,但是工裝總是要開發。為了多快好省,可以全部做成手工焊接。就是有點難看。如果是鋁製車身,同樣的問題又出現了,鋁板焊接是可行的,不過焊接參數的開發...當然也可以使用鉚接(類似奧迪A8),但是車身結構就與焊接為主的特斯拉有明顯差別...但是不管怎樣,這部分壓力還沒有衝壓大;

8.塗裝:總算到了比較簡單的部分,如果不苛求塗裝質量,這個是最好解決的一個工藝環節。而且可以完全外包!所以毫無風險;

9.總裝:也可以難度很低。量產,沒說必須多少產量吧?那就用4S店的升降機,配上一些工具,簡易設備就可以開工了。也是毫無風險;

10.零部件採購:其實也是很難,不過只要砸錢,都不是問題。

我居然寫了這麼多。總結一下,如果不計投入,2017年底量產還是有可能做得到的。不過這樣的車如何保證質量可能更多得要看運氣了。畢竟大公司開發一款車型需要33-39個月,你可以說他們的效率低下,但是請考慮到他們數以千計的開發人員(產品/工藝),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積累下來的經驗數據,完善的開發/質保/工藝/供應/物流/生產體系。

====增加一點內容吧====

我自己參與過純電動車項目以及混合動力車項目。都是在現有車型上改進的,不像特斯拉是全新開發的。時間是不可能比30個月短的(這需要資金按時到位,不犯大的技術錯誤)。做過項目的人都知道,真正做起來意外情況是層出不窮啊。車輛質量如何保證是一份非常複雜的問題,國內民營車企廠內質量提升時間經常長達1年以上。順便提一句,一位非汽車行業人士看了我寫的東西,笑話我閑的無聊寫這個之餘問我「是否是由於你做久了思想僵化了,而換個思路就能豁然開朗?」我仔細斟酌了挺久,最後的結論還是「技術沒法走捷徑」。汽車整體的複雜性決定了它目前沒法象手機一樣高度集成/標準化,因此山寨手機可以做得風生水起,而山寨汽車卻不行。大眾推行的MQB平台化是往模塊化/高度集成方向進行的一場豪賭,目前來看並不象他們預想得那麼樂觀。

汽車不是一個適合於資本運作的行業,當年春蘭做家電掙了些錢要造轎車,到某合資整車廠參觀。當得知一條衝壓線需要X億後,他們當時就無話了。後來他們搞了卡車,但是也沒成功。對整車廠來說幾個億真的不算多大一筆資金。更不用說技術難度了...

====就補充這麼多吧,我確實是有點閑著沒事幹了====

更直白地講,做出幾輛「概念車」不是什麼難事,以前報紙也報道過農民造跑車、直升飛機。但是如果真的想開發出一款能夠量產、滿足國家安全法規的車並不簡單。想開發出一款「好車」,那需要巨大的投入和極大的艱辛。我個人很反感談什麼互聯網顛覆這個顛覆那個,互聯網畢竟只是工具。開發車輛需要的是扎紮實實的技術。我們經常喜歡說後發優勢,彎道超車,可惜的是經常是彎道翻車。

現在都提倡創新,但是在縱身飛躍前請看看腳下是否是流沙。


出於法律考慮,暫時刪除答案內容,內容已經備份。


作為汽車行業的工程師,我是做塗裝的,從汽車外觀的塗裝工藝上來評判一下,特斯拉工廠的塗裝工藝採用德國Durr的2010水性漆工藝,需要通過預處理電泳、PVC粗密封、水性中塗、水性色漆以及清漆的工藝完成,投資一個塗裝車間至少需要9億人民幣!一般的高端品牌生產線,電泳一個槽子就要300萬!PVC密封全部用KuKa機器人,塗膠材料要加壓到180公斤!想想看要多少泵!噴漆全部使用的是機器人懸杯噴塗,合理的最高轉速55000rad/min,單個霧化器就要20萬,單個噴塗機器人要200萬,單條線需要30台左右的機器人,即使不用機器人,一把好一點的手工噴槍至少也要5000塊!每過一次工藝,都需要180攝氏度的烘房烘烤,每天的供電和天然氣就能讓黃總破產!即使不用烘房,用紅外線烤燈也需要20000塊一台!這並不是小作坊能做的!還有各種供風供氣輸送廢物處理溫度控制我就不一一細說了!車身車間的花費更多(改天有空再聊)!因此我覺得這輛車的外殼根本不是鐵做的,沒有碰撞,防腐,以及極端溫度等等等等的測試,完全是某個破塑料殼加修車店刷出來的…所以我想對黃老闆說一句,不要侮辱汽車行業!它完全是無數人拿著血與汗以及數以千萬億計的人民幣築起來的!

學學人家觀致汽車!至少是大投資憑良心一部部起來的,現在也沒有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你一個破作坊就想忽悠說自己很有前景?!請尊重那些日夜奮鬥在祖國工業生產第一線的人們!請收回自己的愚蠢和厚臉皮!謝謝!


2015.7.30更新

謝謝@KUIKUI電動汽車創業ing 的提醒,工信部和發改委剛頒布了一個關於新建純電動車企的新規定,即《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管理規定》,2015年7月10日開始實施,其中對於新建純電動車企的投資額度,開放了一個口子即新建企業投資項目的投資總額和生產規模不受《汽車產業發展政策》有關最低要求限制,由投資主體自行決定,這一條在2014年底的意見徵求稿中是沒有的。這一條是針對於新建車企項目投資的要求,而且也只是針對投資額度,其他的項目申請新建企業的投資主體應按照《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要求編製投資項目申請報告;國家發展改革委應當依據《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對新建企業投資項目申請進行審查,並徵求工業和信息化部的意見

同時對於新能源准入的要求,沒有任何的放鬆,仍然需要投資項目完成建設後,新建企業及產品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的相關要求,通過考核後列入《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並按單獨類別管理

仍然需要按照工信部的2011年37號令《乘用車生產企業級產品准入管理規則》及2009年44號令《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的取得准入,獲得公告。跟2009年44號令中針對新建企業者准入的規則沒有衝突。

以上,發改委和工信部只是針對新建純電動車企項目投資額度放鬆了一定口子,然而對車企需要建立的能力和條件沒有任何的放鬆,仍然需要通過項目審查,企業項目完成建設之後,又再通過《乘用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和《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才能獲得准入。另外,新規定中,針對產品和技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雖然對投資額度開了口子,然而對於建立能夠生產靠譜汽車的企業,需要的投資也只會只多不少吧。

——————我是分割線——————————————————

不邀自來,作為一個行業內人,看到最近這些時不時蹦出來的各種亂七八糟行業出來造車的新聞真的狠抓狂,乃們知道要造一個車究竟要花多少錢嗎!

先不講別的,投產一款新車,從研發,試製,試驗,認證,質量,生產,物流,零部件採購,銷售,售後,這每一個環節需要多少錢?豪車品牌,比如BBA,光一款車型的換代研發(還不是新開發),數十億歐元真不算多,國內自主品牌可能壓縮成本少一點,投產一款新車型幾個億也是必須的,這還是在已經有生產產地,研發團隊,質量體系,供應鏈物流的情況下。尼瑪你隨便找幾個人,找個車型改一改外飾,就敢自稱能做車了?在中國造車需要的條件太多了。

首先是國家政策

為什麼汽車生產門檻高,首先國家政策上就進行了嚴格的限制,汽車行業的國家政策主要是《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其中,對於投資管理是這樣說的(第十章,第四十七條):

新建汽車生產企業的投資項目,項目投資總額不得低於20億元人民幣,其中自有資金不得低於8億元人民幣,要建立產品研究開發機構,且投資不得低於5億元人民幣。新建乘用車、重型載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應包括為整車配套的發動機生產。

  新建車用發動機生產企業的投資項目,項目投資總額不得低於15億元人民幣,其中自有資金不得低於5億元人民幣,要建立研究開發機構,產品水平要滿足不斷提高的國家技術規範的強制性要求的要求。

看看這裡面的要求,如果是新建車企,至少需要的投資。

如果你是新能源車,那就更麻煩了,需要通過所謂的工信部的44號公告《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

及產品准入管理規則》,裡面是這麼說的:應當是《公告》內汽車整車生產企業或改裝類商用車生產企業;新建汽車企業或現有汽車企業跨產品類別生產其他類別新能源汽車整車產品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投資管理規定先行辦理項目的核准或備案手續。 然後才能按照正常的新能源准入審查進行,這個新能源審查至少要考察那幾方面的東西,17條規則,分別對應生產,研發,生產一致性,採購,銷售。只有至少在這五個方面合格,才能獲得准入,取得生產新能源車的資質!

技術來源

如果要做新車,總得知道怎麼做吧,研發團隊得建立起來吧,底盤,傳動,內外飾,公告認證, 如果是新能源車還要有電池,電控等等。然後得有技術來源吧,國內說自己完全自主搞一款車出來那是騙政府錢的

零部件開發

就算有了上述一切,造車也不是這麼容易,當前的車企自製件已經很少了,需要跟零部件供應商合作,合作是一回事,零部件開發不要錢?你的車量少,人家模都不願給你開,再說了,現在零部件開發費用好多都採取相互分擔的模式了,這也是錢啊

試驗試製

汽車最最重要的是可靠性,這也是造車區別於其它普通製造業的一個重要標誌,一輛車在正式投入市場之前,需要經過無數次試驗,如果加上零部件開發過程中的試驗,說是成千上萬次也毫不為過,其次,不是隨隨便便改點外飾就號稱是概念車了,你那上面除了概念還有別的東西嗎?

先說這麼多,只想說,汽車不是隨隨便便想造就造的,最近幾年在新能源汽車,互聯網汽車概念的帶動下,很多別的行業,特別是互聯網界開始進軍汽車行業,其實這也是行業的趨勢,也算是汽車行業發展的一個方向,但由於汽車生產的門檻,這些新興"車企"的模式一般還是在借用原型車,大打概念牌,生產基本找代工,銷售基本靠傳銷的模式,真正需要走的路還是太長,比如說像這種來騙投資人錢,騙眼球的所謂概念車,真的有進行下去的必要嗎


推薦閱讀:

電動汽車的崛起:跨過傲慢與偏見
Model 3 放棄感應電機或與特斯拉國產化有關
特斯拉的冰與火:股價大跌&贏得史上最大訂單
從特斯拉的補貼,談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目的
燒毀特斯拉破壞充電樁!汽油車的變態支持者在行動

TAG:電動汽車 | 遊俠電動汽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