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時候有必要學習佛學嗎?
年輕人應該是充滿激情,去追逐自己的夢想?還是以一種平淡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世界?或許我對佛學的理解不夠,但我的意思就是,年輕的時候,是放手去愛去闖蕩,還是修行並成熟起來?
我的建議是先多看看佛學書籍,了解一下佛學的基本教義和重要概念,再來決定年輕的時候有沒有必要學習佛學
好比說佛學裡面有個很重要的概念叫「無常」,就是說這個世界的一切人事都是隨時變化的,沒有恆常不變的事物,每個人的未來都難以預料;尋常人根本就很難預知下一秒將會發生什麼
就好像你問的這個題目:「年輕的時候」有必要學習佛學嗎?
其實「無常」的道理告訴我們,現實中很多年輕人都是活不到中晚年的,而幾乎每個缺乏佛教常識和思辨的年輕人都會在內心默認自己至少能活80歲,並且死之前絕不會得老年痴呆
我們思考問題,總是先預設一個情境,預想一個未來,其實這個「情景」和」未來「如空中花,水中月,毫無意義
大概就是這樣你的問題其實翻譯過來是在問
咱們是不是該在年輕的時候去追求物質、滿足慾望,如果有成則享受,直至死亡即將來臨再去尋找超越死亡的解決方案;當然如果追求失敗則退而追求精神,希望能從精神世界中得到慰藉,安慰自己受傷的小心靈,獲得與追求物質滿足慾望一樣甚至更高的快樂。。。。。對不起,翻譯的直白了一點,但我想大方向大致如此吧。這種想法我不覺得在世俗中有多大問題,但拿來和修行者說或者說覺得別人都該這樣,那就有點以己度人的味道了。沒錯,這個世界上很大一部分的人有了物質慾望上的滿足以後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宗教什麼解脫,但這不是所有人。說到這我又要說李敖了,李敖對佛教批判多多,此處不論,但是李大師就說過,覺得一個人活著只需要麵包那也太瞧不起人了——這是說物質追求;李大師在談愛情的時候還說說:只愛一點點——這是說滿足慾望。瞧瞧人寫的歌詞不愛那麼多,
只愛一點點。
別人的愛情像海深,我的愛情淺。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別人的愛情像天長,我的愛情短。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別人眉來又眼去,我只偷看你一眼。
我一直覺得這一首是這麼多詞裡面唯一能和六世達賴的情歌匹敵的。
愛這個東西,在佛教看是貪慾,是煩惱根;在世俗看卻是一種必要人類紐帶,所以過去書生才說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仔細品品,其實和題主的問題差不多。
咋辦?李大師說了,只愛一點點。二十多年前我初中的時候讀李敖,吸引我的不光是李大師的戰鬥力,不光是他告訴我台灣原來也曾如此黑暗,李大師文字里表達出的對生活的豁達通透的態度也是極度吸引我的地方。李大師雖然對佛教負面意見居多,但好些個觀點,居然就像佛教居士一樣。在貪慾與現實需要之間找尋平衡點。。。。回到問題,佛陀是年輕時候就逃出物慾去追求真理了,如果以為自己還有時間,老了再說,到老了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任何時間和胃口去學佛,就算捏著鼻子去學了,也不過是假模假式而已。
你說梵高要是年輕的時候不是在追求藝術,而是去追求物慾,到老了再去畫的話,他的作品還會有這樣的藝術成就嗎?莫扎特四歲會作曲,你能想想十八九歲的莫扎特去追求物慾是個什麼狀況?懷素如果把寫芭蕉葉的時間拿去巴結權貴會如何?
佛教界的玄奘法師倒是交結權貴,不過人家是先追求佛法,然後為了弘法而交結權貴,你想想看,如果年輕而已經名滿天下的玄奘法師選擇當時就去交結權貴而非去偷渡出關去印度,中國會怎樣?法顯、義凈、鑒真、空海等大師亦然。。。想想看,那不僅僅是中國啊,中日韓都會大不一樣。佛法不是裹腳布,當你的腳變臭的時候臨時拿過來裹上,遮擋臭味,如果這樣看待佛教佛法,則佛法於你真沒什麼意義。
現在不追求以待老來有餘暇時,不能說完全沒有成功的先例,但是,這種心態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知乎上,講到佛學的時候我一直在跟人具這個例子,二三歲的娃娃喜歡在金魚池邊拿著樹枝伸到水中希望能把魚釣上來,而且娃娃時真相信能釣上來的。二三十年後這個娃娃成人後,拿著魚桿在池邊釣魚,如果還能回想起自己二三歲時這番舉動,心裡作何想?不了解佛教佛法的人對於佛教佛法會犯的錯誤常常就有如這位二三歲的娃娃——從一開始就是錯的,但是你還沒辦法讓他明白自己這個行為是錯的。想要了解正確,只有開始學習佛法的基礎知識才可以。這個問題你完全不必糾結——你以為平淡是一種選擇,想選它的時候就可以做到它。
其實不然。平淡(不是麻木)是一種境界或修為。修為不到,你想平也平不起來。
努力地生活、追求自己真心想要的就夠了。你自然會走到你該待著的地方的。
另外,誰說成熟就會平淡的?你看我這麼成熟都愛得轟轟烈烈的。都在拚命地闖蕩。
成熟的意思是你有能力選擇:我可以選擇平淡,也可以選擇轟烈。不管選哪一種,我都過得很自在。而你現在,怕是還無法在平淡中自在的。@有必要。我十幾歲讀金剛經,二十幾歲學佛,二十七歲左右值遇具德上師。我仍然覺得晚了,太晚了,要是早在幾歲十幾歲就接觸就好了。那個時代我要背本經典肯定比現在容易太多,小孩天真無邪記憶永遠比中老年人好的多。
選擇學佛修行,還是選擇世俗生活,其實根本是一個偽命題。當你真的了解佛法以後就會發現原來你所謂的世俗生活,一來不自由,為慾望恐懼所束縛,因業而轉,實在是不由自主的。二來不幸福,因為慾壑難填,飲鴆止渴而已。
我是在學佛以後開始辭職創業的,我發現我學佛以後才敢去創業。很多事情不是你不想做,或者不應做,而是不敢做。而只有佛法修行才能在根本上解決過度的貪婪,過度的恐懼,以及嫉妒憤恨等問題。這些問題越早明白越好。
單純的激情並不能帶來幸福,沒有智慧來指導的衝動最後就只是導致破產,墮胎,以及灰敗的人生。
身邊幾個師兄跟上師學佛都是越過越好,財富和幸福感同時增長。因為生活智慧增長了,難道會變更痛苦嗎?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早點學,早點找到好的善知識,早點明心見性。因為明心見性以後還有太長的路要走,悟後起修,還有大量的要修的東西。虛老52歲開悟,比較遲,不得已得活120歲來辦後面的事情,不然時間不夠用。如果你有辦法保證活120歲,那天資極好的話30~40歲開始學應該也不晚。否則就儘早!????以下是自黑????
我真的學佛很晚,所以小時候才敢穿成這樣拍照。景區的道具拍一次10元呢。謝邀。
最怕的是迷茫地去做一件事,如果覺得世界太大,那就去丈量一下,但如果回來以後,還是覺得世界太大,那就沒有意義了。風景永遠看不夠,風景卻是要看透。走馬觀花,僅僅憑慾望行事,是失去自我的開始。
有人無論去哪,都會帶一本書;無論站在哪,都會停一下。給自己多留一些思考的空間,就會發現,世界其實也沒那麼大。
這世界的大小,就是一種悟。你想學佛,其實佛法不離一草一木,一心一念。我覺得:知識這種東西,其實很嚴肅,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說我不知道,一來不能不懂裝懂,二來不能倚老賣老,好為人師,老是鼓吹「後生小子們,類我!類我!」再者,「知道」和「懂得」是兩碼事,「你知道這件事,但你不懂。」書獃子書讀多了,知道的多了,知識回過頭來,反倒形成了自我認知上障礙或性格上的缺陷,你看金庸的小說,最後真正的高手都是那些像張無忌郭靖一樣傻傻的什麼都不懂的好人,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萊特,明知是他叔殺掉了他爸爸,一到復仇時機,卻總在思慮「to be or not to be」,思想過度的人,行為往往軟弱無力。
知識是一口井,你渴了,來到井邊喝一口,解渴了,就走開,不走,掉進去,就成了井底之蛙,容易坐井觀天,以己之所見去解釋這個世界,得出一個自己的結論。其實,知識要足,深,飽滿,說到底:「看得開」,靠自己,要坐天觀井,一個主義一口井,眼下一口口的井,釋迦,耶穌,康德,尼采,叔本華,薩特,弗洛伊德,孔丘,孟軻,李聃,王陽明…都對,對一面,不要拿一個主義或者一個看法來形成一種觀點從而去解釋你只有一次的人生,沒有這麼一本萬利的好事情,說:我知道人生是什麼了!
知識猶如登山,上了高山,看見遠處還有高山,想征服,第一件事自然而然就是下山走段下坡路,對人事也要這樣看。個人不期然而然的自我成長、進步,來自於一次次地自我否定。
中國禪宗: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最後看山還是山,經歷過了才知道,才理解,才懂得,沒經歷過,拿出來說,放在檯面上,像有那麼一回事,其實不懂,很淺薄的。
古今中外,任何知識都有它的依據和本源,要學會去尋找,要第一手材料,不要別人的心靈雞湯和轉發,不要快餐、速食,要慢,慢就會穩,穩就會快。
關於佛,有三本書,一本是《故道白雲》,一本是講量子力學的《上帝擲骰子了嗎?》另一本是牛津通識讀本的《佛學概論》,入門不要走錯路。
我自己的經驗:佛是對的,佛教是有所偏頗的。有人問:「達摩未來中土時,佛法有也無?」說明佛法,佛,佛教是三個概念。
釋迦自己守得雲開見月明,悟了道,也想讓世人看到他看到的那輪明月,想讓讓他人走出人生的痛苦,於是終生教導眾生撥雲見月。
眾生問:「月亮在哪裡?」釋迦用手指著天上的明月,說道:「月亮就在那裡。」順著手指的方向,人們看到了月亮。但久而久之,眾生眼裡只看到了釋迦的手指,誤把手指當月亮,這是偶像崇拜,不是釋迦的本意,人從此岸到彼岸,佛的教導就像是渡你過河的扁舟,你看過到岸的人還把船背在身上的么?
佛教導的東西,不是要治癒一個「人」,而是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快樂的病人,就像加繆說的:「重要的不是治癒傷痛,而是學會如何帶著傷痛活下去!」佛教應做方法論,不宜做目的論,不能平時好為人師口若懸河,一遇事,就變閑雲野鶴,很虛偽的,理解,但不同意,因為順風順水的時候說的東西一般都很虛,要看一個人是什麼人,始終要在不幸之中考察他。
我覺得學佛最大的變化就是,甚麼樣的行為你都能接受,甚麼樣的結果你都能承擔。相信了因果不虛,你就會發現做一個自律的人,對你生活的改善,有多麼大。
你好,你對佛學的理解太片面了。你大可放手去愛,大膽去闖,佛是人內心的一盞明燈,他端正人的品性,凈化人的靈魂;佛的意圖是並不是束縛,而是普度眾生,讓眾生和諧,互愛的發展。我的觀點是做正確的,有意義的事,把佛放在心中,慢慢你會發現佛並不會影響你,而是會幫助你走向康庄大道。
如果是到了老年接觸你就會覺得年輕時浪費的時間太多,接觸的太晚了,書到今生讀都已遲,還談什麼年輕的時候
學佛哪有年輕年老之說。人生這幾十年,在我們無始劫來的生命里只是一剎那。人生難得,要抓緊修行才對。
信仰講究一個「信」字,信則靈,不信則不靈。我自己對這方面比較沒有興趣所以接觸很少,但聽身邊的人說佛教里很多東西都是值得借鑒的,題主如果不是一心向佛的虔誠教徒,不妨懷著中立不偏激的態度讀一讀學一學,畢竟個體差異會直接影響到某件事情對於一個人的必要性。
但是,我一直認為,只有經歷過大風大浪才可能真正歸於平淡,只有享受過榮華富貴才有資格說自己不看重錢財權勢。一言以蔽之,要想看破紅塵先要在紅塵里翻滾,要想出世首先你得入世。
我不能太過絕對,但我見過的大多數包括我自己在內的年輕人,一旦起了「平淡是真」的念頭,不外乎是逃避現實,自我安慰,怕競爭,輸不起。
【僅代表個人觀點,若有得罪,還請多多原諒呀摸摸大。】以上。
首先要樹立自己的三觀
世俗的成就,既強求不來,死後也帶不走。出家是大丈夫事,但佛學在世俗人的實際生活中只是扮演了小甜品的角色。你又無心出家辦道,幹嘛扯什麼佛學?明代《仙佛奇蹤》有個序文,講作者洪自誠的個人經歷,「洪生自誠氏幼慕紛華,晚棲禪寂。緣是溯諸佛菩薩而為之,傳其神,紀其事。因以寂光境標焉。」
沒有一個硬性標準,人就該淡泊寡慾。人就該功名利祿。這和個人的出身性格襟懷感情人生經歷家庭等等相關。到了一定年紀,看得多了,見的廣了,心境自然不同。順其自然。《祐錄》原文:釋法顯,本姓龔,平陽武陽人也。法顯三兄並齠齔而亡,其父懼禍及之,三歲便度為沙彌。居家數年,病篤欲死,因送還寺,信宿便差,不復肯歸。母欲見之不能得,為立小屋於門外,以擬去來。十歲遭父憂,叔父以其母寡獨不立,逼使還俗。顯曰:「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遠塵離俗,故入道耳。」叔父善其言,乃止。頃之母喪,至性過人,葬事既畢,仍即還寺。嘗與同學數十人于田中刈稻。時有飢賊欲奪其谷。諸沙彌悉奔走,唯顯獨留,語賊曰:「君欲須谷,隨意所取。但君等昔不布施,故此生飢貧。今復奪人,恐來世彌甚。貧道預為君憂,故相語耳。」言訖即還。賊棄谷而去。眾僧數百人莫不嘆服。二十受大戒,志行明潔,儀軌整肅。中國的儒釋道從來沒有分開過,王維不也是白天出世參政,晚上回家參禪?所以這兩者是不矛盾的,學習佛法的目的就是讓你在出去闖蕩的過程中能有堅定的價值觀和信念。因愛而生憂因愛而生怖,小小年紀你就從此斬斷情絲不談戀愛了?就算能做到,那也是逃避不是參悟。另外,一個人在面對社會的時候,遭遇挫折,左右逢源,不改初衷,內心堅定,有自己的一套思維方式和行為準則,依然愛著這個世界的時候,我覺得這是信仰。
年輕的時候有必要學習佛學嗎? 私以為,是沒有必要的 ?( ?? ? ? ?)? 因為家庭原因在還呀呀學語練習走路的時候就被帶著各種接觸廟宇燒香拜佛,小時候犯錯還要跪著念佛經(哭。 然而這對當時的我並沒有什麼卵用。甚至還起了逆反心理 (/‵口′)/~ ╧╧ 當一個人沒有樹立好他的三觀,未曾好好看過這個世界時,什麼以平淡的心態什麼修行都是空話。 至於闖蕩後要不要學習佛學這就要看你的想法了 (?? . ??)或許你在這條路上已經找到了更好的信仰更好的寄託。和題主的看法有所不同,我覺得啊,之所以學佛就是因為心中有太多的話想要說想要感謝了。 毋知向誰言謝,唯有寄託於佛。願心中信念可化為力量,帶我穿過一切業障。 【要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因為自身的力量與這大千世界相比實在是太微乎其微了】是我在信佛家庭熏染下得到的信條。
很簡單,出世的態度做人,入世的態度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