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演講或是面對很多人時會緊張,這種心理機制對於人類有什麼意義?

我知道面對危險時緊張是因為腎上腺激素大量分泌,這有利於逃離或是解決危險,但是面對很多人的時候,比如當眾演講,為什麼還是會緊張?其他動物也會有這種心理機制嗎?


一、心理機制

@陳建宇 提到的「戰鬥或逃跑的反應」確實常常被用來解釋公開演講的緊張和焦慮。我至少在各類書籍或知乎上看到超過10次以上。

總之,公開演講會讓人感覺身臨險境,就好似幾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野外碰到野獸的反應一樣,要嘛戰鬥,要嘛逃跑。戰鬥或逃跑你需要能量,這個時候你的腎上腺開始活躍,開始分泌腎上腺數和去甲腎上腺素,心跳加快以輸送更多氧氣,瞳孔放大以接受更多光線,肌肉開始緊繃準備戰鬥或逃跑,你看這一切的反應是不是和演講緊張時的反應是類似的?你的意識層面雖然知道這只是一場演講並不是生死搏鬥不必要這麼緊張,但是人類文明只有幾千年的時間卻有上百萬年長遠的過去,幾千年的進化並不足以讓你具備分辨這兩種危險的能力,遠古的大腦部分很容易就控制了你。

所以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讓你避免危險,不要演講雖然沒有獲得成就,但你也避免了譴責。

我同意@Andy Lee的提醒,黃執中的進一步解釋就好像只是為了文章的前後呼應而寫,只是為了呼應前面設置的野外碰到危險的原始人的情境,並不太在乎科不科學,合不合理的事情。

但是科學也不是這個世界的唯一解釋。這個世界有太多問題科學無法解釋,但這些問題我們仍然要去探索它可能的成因,並解決它。

二、為什麼會緊張

因為我是教師,以演講為生,常常體驗公開演講的緊張和恐懼,雖然我天生並不擅長演講,但我還是有許多失敗的經驗可以和大家分享。

我在以下幾種情況之下公開演講會特別緊張,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這個問題。

1.不熟悉演講的情境。

沒錯,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是不是非常的稀鬆平常,不用我回答你也想得到,但是很多人總是在知乎上奢求得到神奇的解答,是不是有什麼捷徑可以讓我快速地變成一個擅長演講的人。我的回答是,沒有捷徑,積累經驗是最重要的。

不僅是演講,生活中很多情況都是這樣,小孩子上幼兒園會焦慮哭泣,因為不熟悉,我們到了一個陌生的社交場合會感到忐忑不安,坐不熟悉的事情會緊張焦慮,這都是因為不熟悉該情境所引起的,而要熟悉這類情境,你就必須反覆做這件事情。

所以,如果你要擅長演講,無他,唯手熟爾。

除此之外,我每次到陌生的場合演講,我都會提前到這個場合,站在台上走一走,試著和在場的人先做一些對話,讓我對這個場合的熟悉度增加一些。

2.不熟悉演講的內容

準備不充分,不熟悉的因素就越多,你緊張的可能性就越高。我記得以前在知乎有看過一個帖子,新東方的老師據說每節課都要寫上萬字的逐字稿,你為你的演講準備了多少呢?

重要的演講,我會試著在家裡或者其他場合做一下完成的演示,演講稿是必然會準備的,但我通常不會帶它上台。

3.不熟悉演講該有的狀態

人有先天的氣質類型這在心理學上是達成共識的,有些人天生更擅長演講,有些人則不那麼擅長。氣質類型的劃分有很多種,我自己有小孩,最近在看育兒書的時候有看到一種針對小孩的氣質類型劃分方法,是心理學家托馬斯的劃分方式,他把小孩的氣質類型劃分為「易養型、難養型 發動緩慢型」,雖然是針對小孩的劃分,但我覺得作為成人的我們也可以對號入座,做一個參考。易養型的人適應能力強,狀態靈活;難養型的人活潑好動,喜歡冒險,充滿活力;發動遲緩型的容易退縮為避,動靜轉化不靈活。

發動遲緩型就天生比較難適應變化的環境,因為自身動靜之間的轉化不靈活,如果需要演講,要從台下安靜的狀態到走上台演講活躍的狀態轉化過程會更艱難一些,也就會有更多的緊張和焦慮。

發動緩慢型常常會形成所謂內向的性格,但是內向的人也可以做外向的事情,我們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先天上的不足。由於並不是本題答題的重點,我只做簡單個人經驗的分享。

我看到的在台上演講充滿活力的人,通常生活中也是充滿活力的,你可以試著調整有充足的睡眠,規律適量的運動,並保持與人接觸,這讓你平時就充滿活力,平時就如此,上台演講也就不太需要做過多狀態上的 轉換了。

再來,實在是平時的生活狀態就是很「宅」,那麼你也可以在上台演講之前做充分的熱身,例如在車上大聲唱歌,在家裡大聲演講,讓聲帶放鬆,狀態興奮起來。

而這一切所有的因素都指向→不熟悉。你演講會緊張是因為你不熟悉這個場合,不熟悉你演講的內容,不熟悉演講該有的狀態。


公開演講恐懼症(Glossophobia)屬於社交恐懼症的一種,而且是非常廣泛的一種行為現象。大部分人在自己的一生中都經歷過這種現象,具體表現有:焦慮,緊張,發抖,出汗,說不出話。嚴重者甚至會暈倒。但公開演講恐懼症成因目前來說是卻未知的。科學家們對它還沒有令人滿意的解釋。

目前最常用的解釋是:我們之所以害怕公開演講,是因為害怕一旦演講失敗,就會被所屬的群體「拒絕」,被驅逐。而在漫長的演化歷史上,社會隔離就意味著死亡。這也是為什麼「監獄」是一種懲罰,因為它造成了社會隔離。所以我們會非常害怕社會隔離。

這個解釋的有許多優點,比如當我們的聽眾人數比較少,或者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或者我們在物理上或者心理上看不到聽眾時,我們便沒那麼害怕了。這是因為在這種條件下,即使一旦失敗,後果也不會那麼嚴重。

但它的缺點也一樣明顯,那就是無法解釋公開演講恐懼症的特異性。為什麼人們只害怕在公眾面前演講,而不害怕在公眾面前唱歌、跳舞?其實,我們對社交恐懼症的通用解釋就是我們害怕社會性行為的失敗造成的社會隔離。這個通用解釋尚且無法令人滿意,但最糟糕的是,無法解釋公開演講恐懼症在人群中的普遍性。

為什麼演講或是面對很多人時會緊張,這種心理機制對於人類有什麼意義? - 陳建宇的回答

陳建宇的回答目前是贊數最多的一個,已經超過了1000贊。他這份回答的內容是轉發一位名為黃執中的人的博客。我搜索了一下,百度百科給我的信息是,這個叫黃執中的人是一個台灣籍擅長辯論的人。他並沒有受過心理學或者神經生物學的學術教育。而他為公開演講恐懼症給出的解釋是,演講者處於1.孤立無援、2.空曠無遮蔽場合、3.視線逆光、4.正前方有一大群生物的目光注視下。而這些因素從演化上看是危險的標誌。所以一個人會害怕這種情況。

我對此做一個直覺性的猜測:這個解釋是黃執中看了一些進化心理學科普資料後,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創造出來的。

我給這個解釋的評價是,全部都錯了。而且,這種錯誤是任何一個學過實驗心理學的大一學生都不會犯的錯誤。

1.哪怕演講者身邊有其他人,即並非處於孤立無援狀態下,他一樣會產生恐懼感,會緊張。所以因素1無法解釋公開演講恐懼症。

2.哪怕演講者是站在有遮蔽物體(比如高大的講台)的場合,他一樣會產生恐懼感,會緊張。所以因素2無法解釋公開演講恐懼症。

3.哪怕演講者和聽眾都處於光線充足的環境下,他的視線並不逆光。但他一樣會產生恐懼感,會緊張。所以因素3無法解釋公開演講恐懼症。而且,這個因素的提出讓我懷疑黃執中是在編造解釋。因為讓演講者看不到聽眾往往能降低演講恐懼而不是提高演講恐懼。大部分演講恐懼都發生在演講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大量聽眾的注視。

4.哪怕演講者處於一大群人類的目光注視之下,但只要他不說話。那他也不會緊張。所以因素4無法解釋公開演講恐懼症。而這一點也是公開演講恐懼症為什麼難以被解釋的地方,那就是對人們只害怕「演講」,而不害怕唱歌、跳舞等類似的行為。

@蔡中元 提到的那個解釋,「公開演講會讓人感覺身臨險境,就好似幾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野外碰到野獸的反應一樣」,和黃執中的解釋本質上是一樣的。這個解釋也不同於我開頭提到的「害怕社會隔離」。我上面已經逐一反駁過這個解釋為何行不通。為什麼公開演講好似幾百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在野外碰到野獸的反應一樣?「站在一群人類面前演講」和「在野外碰到野獸」究竟有什麼相似的?而且,為什麼「站在一群人類面前」我們不會害怕,而一旦「演講」就會害怕?「碰到野獸」和「公開演講」的相似性在哪裡?如果這種生搬硬套的解釋也能成功,那我可以說,「所有的恐懼反應都是對死亡的恐懼」,而這是典型的無法證偽的「廢話」。

蔡中元的重點也許不是提供對公開演講恐懼症(Glossophobia)的完備性解釋。他的重點放在了如何克服這一恐懼症上。克服公開演講恐懼症的方式很多,常用的類似於系統脫敏。也就是先在小群體面前講,然後慢慢擴大聽眾規模。也有認知行為方向的解決方法,那就是把聽眾都當作「大白菜」。蔡中元提供的,熟悉演講場合、演講內容、演講時的狀態,相信也會有幫助。

對人類行為以及心理現象的解釋,由於其使用的術語大多也是日常用語。大家對人類行為的關注度也遠高於自然現象。因此,製造偽心理學內容的門檻較低,需求卻很旺盛。我不認為黃執中是故意欺騙大家,他也許是出於善意想幫助那些害怕公開演講的人而寫就此「科普」文。只是在我看來,如果不知道,那就直接說「不知道」就好了。編造出來的解釋,哪怕配上再精美的插圖,也都違背了科學的求真精神。而 @陳建宇的轉發,我想也是出自好意。這裡我並不認為他需要為其轉發的內容的質量負責。但我建議他先取得黃執中的同意再進行轉發。

總結:偽科普和偽科學只有一字之差。


感謝大家的贊,好東西果然有人欣賞,更新少爺的原版配圖,很經典的。

以下轉自黃執中博客:滿座衣冠似雪。

上台講話時,覺得緊張該怎麼辦?

這問題,很老套。坊間各類書籍、各路講師,所提供的偏方也很多……例如做個深呼吸,肌肉繃緊再放鬆,對鏡子里的自己打氣,拿個小球在掌心揉一揉,或把台下的觀眾通通當成稻草人等等。

那,效果如何呢?

其實也還好(攤手)。

故關於緊張(乃至一切問題),少爺都認為:理解它,往往會比解決它更重要。

是的,上台講話時,人類為什麼會緊張?

以下,請容我做個粗淺的科普。

在長期的演化中,人類漸漸意識到有幾種情況,意味著危險:

一、孤立無援。

二、身處於空曠、無遮蔽的場合。

三、視線逆光(亦即光打在你身上,使得對方看你很清楚,你看出去一片黑)。

四、站在一大群盯著你的生物前方。

對咱們那些沒牙沒爪,跑不快跳不高的老祖先來說,上述任何一種環境,都代表了強烈的生存威脅,都意味著他正處於一個極度糟糕的,「被狩獵」的戰術位置。

故不待真正的危險來臨,他的身體便會率先拉起警報——你必須擔心這個處境!必須厭惡這個環境!必須儘快離開這個該死的鬼地方!

是的,才活了幾十年的野人,或許很蠢。但他體內的 DNA,與其中所衍化出的種種複雜機制,卻早已累積了數百萬年的智慧。

反之,若在當下,他的身體居然會感到愉悅且放鬆……則很明顯,這傢伙的基因就傳不下去了。

身處危險時,你那經歷過無數天擇所遺傳來的身體,認為你只有兩件事要做。

不是「打」,就是是「跑」!

於是未經同意,它便主動將血液調動到兩個地方。

其一,是手,你會不自覺地握緊拳頭(準備戰鬥),且掌心開始分泌汗水,好讓你在抓起粗糙的石塊與木棍當武器時,幫助防滑。

所以緊張時,你總是肩膀僵硬,猛冒手汗。

因為你嘴上不說,身體,倒是挺老實的。

其二,是腳,你的大腿肌肉會不斷收縮,隨時準備拔腿就跑。

而若你硬是將腿釘住不跑,則你的雙腳,就會像同時踩了油門與剎車的車子般,抖個不停!

老話一句:你的身體,總是老實的。

那麼,血液該從哪裡抽調呢?

你的身體認為,有兩種機能,此刻對你最不重要。

其一,是消化。

「老兄啊,別再忙著消化自己肚子里的晚餐啦——再過沒多久,你恐怕就要變成別人的晚餐啦!」你的身體這樣警告。

於是,你覺得腹部痙攣、想吐、消化不良。

其二,是思考。

「是啊,老兄,現在還有什麼好想的——該打該逃,趕快做啊!」你的身體說。

於是,你突然覺得大腦一片空白,整個人幾乎只剩本能反應。

這,便是俗稱的「緊張」。

也是你身體,在漫長的演化里,所建立的最合理有效的求生反應。

而凡是在危急時刻,血液居然不流向四肢,反倒流向大腦跟腸胃……以致見到劍齒虎從草叢間一躍而出後,突然能靈感泉涌,奇想紛呈,甚至胃口大開的傢伙,往往都沒留下來。

所以,懂了嗎?

當你獨自站在空蕩蕩的講台上,迎著耀眼的聚光燈,對著黑壓壓大廳中的無數目光發表演說時,會緊張,乃是理所當然(且勢在必行)的。

這時,你所對抗的其實不是緊張,而是你那求生的本能啊!

還能平心靜氣、侃侃而談的人,都是演化中的失敗者抱著必死的決心。

故所謂演講,就是一場對決——跟自己那具還不想死的身體做對決。

「老兄,快逃啊,這裡太危險了,可能會死人的啊!」你的身體說。

「不,我不走!你給我把血液送上來,我現在得動腦思考下一句要說的話!」

「老兄,算我求你了!300多萬年來的血淚教訓,真不是開玩笑的!」你的身體顫抖著。

「閉嘴!你聽著,我今天,有比『活下來』更重要的東西。」

「嗚嗚嗚,還有什麼能比活著更重要啊?」你的身體哭喪著臉。

「那就是站在這裡——講完這段話!」

是的,關於緊張與恐懼,這世間,是沒什麼特效藥的。

你唯一能做的,只是理解它,察覺它,熟悉它。

並為你自己,找出那比「活下去」更重要的東西。

很多時候。

這就夠了。


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會緊張?

我們在缺乏經驗並且害怕出醜的情況下會緊張。第一次跟女生約會的時候會緊張,談的多了,就沒那麼緊張了,那些經常約炮的,就一點都不緊張。我們第一次去特別高檔的場合的時候會緊張,去了多了就沒那麼緊張了,在這裡上班的話,就一點都不緊張了。如果你是個老師,你天天講課,也沒那麼緊張。

我們緊張是因為對這件事情我們沒有自信,我們害怕自己做的不夠好,我們成功完成的經驗很少。特別是當那麼多的人知道我們做的不夠好的時候,我們更加會緊張。因為更多的人知道了我們出醜了。

出醜會影響我們的社交地位,降低我們的社交歸屬感,如果你在某個集體中發揮超常了,你肯定會愛上這個群體。如果你是一個足球運動員,你肯定熱愛那些你進了很多球的時候參加的球隊。

我們對沒有經驗的事情,特別是要公開處理的事情會緊張。這影響我們的社會關係。降低了我們的社會屬性與獲利。我們用緊張來逃離。避免自己犯錯。讓自己從事更有經驗的事情,從而在社交圈中獲利。

人是群居的嘛。


緊張的唯一原因是心理上覺得自己的社會地位相對一個聽眾平級或者低,所以在意自己的表現。假如沒有這個因素,在社會地位絕對安全的情況下,大多數人不會去提前準備,而且樂於隨口跑火車隨意胡扯。參見各種私營公司老闆的會議談話


大二隨堂演講

主題自定

時間10分鐘

觀眾學生100人左右,老師一名

花了兩個月確定主題就是

直到最後一個星期才決定

寫了十幾篇演講稿

在下課時在沒人的空教室偷偷練習

修改多次ppt

沒有什麼上台經驗

沒有信心

越來越緊張害怕焦慮

直到結束還心有餘悸。

――――

意義?這讓我認識到我其實是個很慫的人,

我害怕是因為我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恐懼自己會失敗丟人。我的極限當時就到那裡而已

因為害怕所以認真去準備,

意識到其實根本沒人在意這個演講,無論好壞,別人可能轉頭就忘,自己卻會後悔一輩子

嘗試過極限後,以後面對相同的場面多少心理有底,更大的刺激也敢試試。


一部分是因為不熟悉而緊張,你第一次坐火車外出時也會緊張的。

一部分是因為事情重要而緊張。大部分人遇到「上台演講」時,通常演講成功與否對你人生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高考時不緊張的沒幾個。


面對那麼多觀眾,都緊張。多了之後就習慣了,習慣了就自然不緊張了。


關於這個問題,我講一下我的看法

根據喬納瓦的書《FBI教你讀心術》所說,人的大腦可以大概分為幾個部分:新皮質(人類大腦),腦幹(爬蟲類腦),邊緣系統(哺乳動物類腦)等。其中邊緣系統是負責關於人類一些本能反應的。書中說,人在面臨危險時,主要會做出如下三個反應:凍結反應-逃跑反應-戰鬥反應。

下面我來講一下凍結反應:

凍結反應

遇到突然而來的危險後,人會一下子愣在那裡,有時還會面無血色。這個道理不難解釋:在原始時代,我們祖先所面對的是一無所知的大自然,而一無所知就相當於無窮的危險。當一頭猛獸突然跳到一個人旁邊時,那個人最好的選擇就是保持靜止,因為任何的動作都會引起捕食者的注意。這裡書中提到美國一場槍擊案中兇手附近學生靜止裝死逃過一劫的案例。

當然我也同意題主提出的達爾文自然選擇論,即現在的人都是保持靜止的祖先的後代。而面部血液的轉移則是防止面部受傷後失血過多。

至於後兩個反應,大家有興趣的話我在寫吧。

本人第一次在知乎寫文章,如有不足,請多見諒。


有時候太在乎自己了,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在乎自己的表現,站在舞台中央,面對這麼人的圍觀,這更加放大了自己的曝光。

這是一種新的模式,好像自己快要被圍觀的人扒了皮來看一樣,然而在平常我們卻生活在自己的狹小世界裡,沒有人考驗你,沒有人時刻盯著你,你在這種模式下生活久了,也就無所畏懼,你也就是自己的主宰,你也創造了只有自己知道的隱私。

但是一旦有人在旁審視你的時候,你就不隨性了,你感受到了差異,感受到了客體的存在,於是乎你會規範自己的行為,好像對面的世界在看一樣。

而這種演講的舞台環境恰恰創造了這種監督審視的模式。其實有句話很有理:「舉頭三尺有神明」,那些做了虧心事的人,即便沒有外界的審視關注,他自己也會以為這個世界在盯著他,他會感到不安、恐懼,因為此時他害怕,害怕此時的一言一行暴露自己的行徑,所以他也就時時驚恐,就如那驚弓之鳥一樣,弦是緊繃的,肌肉是緊張的,體內的腎上腺素也是過剩分泌的,一旦分泌太多,自己身體的反應也將越來越大,出現深度恐懼、驚厥、幻覺,於是終日飽受折磨,以至於崩潰。所以為何有人受不了這種折磨會投案自首。智子疑鄰也是這種模式,只不過我們關注的焦點集中在對他人身上了,過分的懷疑別人,也終將會導致為了掩飾自己不懷疑別人,而變得愈加欲蓋彌彰,疑神疑鬼的,反而成了自己的牢籠。

一切由心造,我們所認知、感受到的很多時候是一種幻覺,這種幻覺的刺激是如此逼真,就導致了自我認知失調,產生了過分的關注,也就會導致失衡的行為。

人是社會的人,一旦處在社會中,就遭受著社會禮儀、規範、價值觀等等洗禮與束縛,無法超脫,想想大自然動物界,他們沒有穿衣服,會有羞恥感么?我們對自己的評價,過分的關注,也恰恰是這個社會的規則、評判體系所造就的,人處在社會,這些系統的影響力是如此深刻龐大、根深蒂固,為了維持自己在社會上的生存,人也就不得不自然而然的規範束縛自己了。

想想還記得小時候長輩告訴你的第一句:「不要···」么?從此為了得到關愛、認可、利益,我們開始明白自我的交換,這種交換需要審視自己的行為,好、壞、該與不該,於是評判、分別也就開始了。我們也就知道了這個世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這個世界還存在諸多客體,我生存在這個世界,就要與這些客體產生聯繫,也就不得不與之交換,謀求自我的存在。

這種力量是如此龐大,我們很難逃脫,想像一個外星世界的人來到地球,他擁有絕對的權利,絕對的科技,他會怎麼看待我們這群猴子?可笑之至的螻蟻,總是披著假面具在過活,好累,還不如我來幫你們解脫,一個一陽指一點,地球爆了。

以上while循環···

從此宇宙安靜了,再也沒有了鎂光燈,沒有了舞台,沒有了可笑的人類的思考,世界開始閉幕,上帝終於可以打個盹了。

····································································································只等上帝晨起的一聲屁響。


真不明白為什麼長就會有人點贊,然並卵。。。我來講講最簡便的方法

以前剛上台演講會緊張,後來偶然之間我發現一個簡單的方法,臨上台的時候去跑200-300米或者爬樓梯也行,運動程度到會喘氣就可以了,一上台一點緊張都不會,還很有激情。

後來慢慢就不需要這個方法了,因為上得多了已經不怕上台了。只需要想好要講什麼就可以了

後來仔細想想,應該是因為你運動的血液已經令大腦和肌肉得到充分的氧氣,並且由於你運動時的心跳加速與緊張的心跳加速一樣,讓你分不清是不是緊張導致,所以就不慌了


個人認為,如果準備得相當充分,對自己的演講和個人舉止非常自信,對結果不要太過看重,緊張情緒應該得到根本上的緩解。證據比如你穿了一件自認非常合適並漂亮的衣服,街上行人忍不住多看你幾眼,你會認為那是欣賞的目光,而不是像演講時你認為那是看你出醜挑你毛病的目光。所以,還是踏實做事,放正心態比較重要。


因為人們總是過多關注自己,在面對許多人或是演講時人們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害怕自己出醜害怕自己出錯。如果人們能把大多數注意力放在你所面對的對象身上,情況會好很多。

---------老美外教如是說


這個在人類動物學上有解釋的,人類最初的注視大部分是為了恐嚇、威懾,富有攻擊性,自然會給被注視者帶來不適,而我們人類進化到現在還沒完全擺脫對這種注視的不適反應,它深藏在潛意識中,需要不斷通過後天鍛煉去克服


公眾演講之所以緊張、原缺乏練習!

人與人之間、相差的不僅僅是知識跟智慧、更差距與聯繫、喬丹每天練習籃球、成為籃球之神、陳安之天天練習演講、成為了頂尖演說家、成龍天天練習演戲、成為了國際巨星、為什麼你現在還沒成功、因為你練習還不夠、為什麼演講緊張、因為練習不夠!


淘汰機制,叫有些人知道他們只能做幕後工作者。


好像沒必要上升到病徵的程度,個人感覺很多人或多或少有這種情況。如果老想著「生生死死」,「人類本能」只會搞得自己更緊張。

介紹點自己的經驗:

1.演講定稿之後不再隨意改動,反覆背熟。

2.先在站在鏡子前練習,糾正自己的形態。

3.之後在開闊的地方練習,教室/培訓室的講台、操場。最好叫好友、同學、同事做觀眾,有魄力操場/廣場最好,邊講邊不時跟遛狗大媽來個眼神交流。

4.練熟定型之後,自己錄下來,錄音就可以,然後自己邊聽邊複述,既熟練下,還有就是:錄下來的聲音和你平常講話時自己聽的有很大差別。

這樣可以避免演講的時候,麥克一開聽到自己的聲音直接變結巴。

5.最後,條件允許當然要去現場排練下!

按順序做下來應該能改善不少,我也是向別人學習的。就我而言還是有點兒幫助,雖然據觀眾反應,我在台上雙腿還是哆嗦的如同觸電,起碼演講內容還是流暢地表述了出來,臉上不泛怯。

對,有講台就別用立麥。(//^///_///^//)


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12歲的時候,面對1000多人演講,自己也不緊張,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膽量反而越來越小了,英語課堂上一個簡單的朗誦,都緊張不已,很討厭這樣的自己。


所有人的回答是錯誤的。

首贊沒有回答原因。

我很欣賞首贊者不知道就說不知道的態度

我說一下為什麼公眾演講 人會感到恐懼

這來源於意識結構

對修道的人來說,最重要的突破點是突破無我

而體會無我,事實上會面臨巨大恐懼

人要接受無我,接受自己不存在的事實是相當難的

這等於意識自殺

人的意識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有一個小人在身體裡面住著

人的身體裡面事實上有無數個小人

他們選出代表輪流執政

修道的人會發現自己的意識大海,也能發現自己身體內部的小人,有無窮多個

他們是智慧和煩惱的來源

他們拉幫結派就是精神分裂

他們被你認識到,修道成功,就是意生身

當你發現這些小人普通瀑布一樣多,就是明心見性

你認識他們每個人的特質,就是在修道種智

在你剛剛要開悟的時刻

其中的一個小人佔據主席台演講位置,控制你的身體的時候,當他發現在場所有小人都是自己,都是殭屍,而自己也可能是不存在的時候,會面臨巨大不可抗拒的恐懼

這個時候要承擔下來,踏入無我

也就是在意識中自殺,然後復活

公眾演講很好模擬了這個過程

如果下面的人很嘈雜,各玩個的,你演講得時候不會緊張

當聽眾不做聲的時候,你就會緊張

你被拉到一個奇怪的境界

這個境界強迫你面對自己的存在感

你就會感到恐懼

如果你有一種無我心態演講

你就不會懼怕了

如果能在大庭廣眾下進行無我心態的演講

這種人修道起來,速度也是相當快的


因為怕自己的言論無法吸引到其他人,這是最主要的,其他的譬如擔心語速擔心口誤擔心大家會不會認同擔心過於激動聲音發抖都是在這個心理之後的衍生心理。

相對於演奏來說,演講更需要自己掌握節奏,及與觀眾的互動性,自由發揮的範圍更大,不可控性更多,所以各種有的沒的擔心也會更多。

其實解決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不停的給自己心理暗示:台下都是一群大蘿蔔大蘿蔔大蘿蔔。。但此方法在小波人群中發言並不管用。

——一個有演奏經驗的各種社交恐懼患者的切身體會。


推薦閱讀:

【元素家族——連載46】生命密碼:DNA(上)
愛撫是神經元的抒情詩
大壩建好後,河裡的魚如何過去?
【元素家族——連載50】意義(中)——上帝在哪裡?
生物學各領域都有哪些黑科技?

TAG:心理學 | 演講 | 生物學 | 進化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