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課堂的奮鬥模式是一個好的設計么?


正好對激勵模式以及習慣養成有一些小研究,來拋磚引玉看看。

首先,我個人並不是特別看好網易雲課堂的模式,反而是之前網易公開課我比較認同。為什麼這麼說呢,後者做的是相對『拔高』的內容,比如 Ted,比如國外優秀的公開課,本身門檻就比較高,去學習收看視頻的人對自身的要求、對知識的渴望也比較強烈;前者做的是相對『普適』的內容,比如現在最豐富的計算機編程,還有一些人文類的課程,其模式也和大家大學授課非常接近。我不知道網易雲課堂的用戶來源如何,但是我(無端)猜測,應該還是在校大學生居多,而且現在大學進一步擴招之後,本身受教育的面也是鋪的更開了,再加上互聯網的發展,絕大多數的教育資源都可以很容易地獲得。

如果我是一個優秀的、主觀能動性強的人,我不需要課堂式的教育,也許我在學校已經受夠了,也許我認為從實際項目、實踐中學習更加快速;如果我本身對知識的訴求就不是很強烈,比如在校生太多不上課玩遊戲通宵的同學,那他們想必也不會是網易雲課堂的目標用戶。因此,從定位上來說,雲課堂有些許的尷尬,既想要抓住大的用戶面(所有學生或者學習者群體),又做的是相對普適的教育內容(實踐內容不夠,與傳統課堂接近),這樣的話,就學習體驗來說,創新是有限的。

然後來看看雲課堂的奮鬥模式。我之前在百度實習的時候負責百度之星編程大賽的工作,當時比賽的口號就是要做『業內的通行證』、『中國自己的 ACM』,換言之,我們希望比賽的結果和證書能夠成為獲獎者在國內外互聯網公司暢通無阻的敲門磚。對於一個舉辦了8年的比賽,對於一個 BAT 之一的公司來說,這個證書是有分量的,但是依然不夠。幾大公司首先自己就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比賽招募優秀的人才,一份證書想做到業內通用,除非是 Google 這樣大家公認的公司,否則真的很難。

回到網易雲課堂的問題上,一份證書要有價值和意義,必須是能夠流通,也就是被業內認可的。網易頒布的這份證書的效力如何,我不敢斷言,我只能說我自己並不看好。另一方面,就拿編程來說,廣大程序員同胞們找工作時都是 show github 和 project,證書固然是加分項,但也早已不是評判的唯一標準。所以,雲課堂的激勵如果只是放在證書,那對很多用戶來說,吸引力是不足的,因為沒有辦法說服用戶在這裡學習所能得到知識以外的東西的意義。

或許有人會說,知識學到了才是真本領。是的這句話沒錯,所以再往前看看,雲課堂為什麼要採用付費這樣的模式,這在心理上是一種綁定用戶的意圖。這種方式是有效的,我因為一直寫文章寫博客,有一位朋友就和我簽訂協議,他一周也要寫一篇實習感悟,如果不寫,就要付給我50元,而目前,他已經堅持了近兩個月。而我之前做習慣培養產品調研的時候,很多用戶都說,要養成習慣其實只要讓用戶在產品里存比如兩百元,堅持一天退回多少,沒堅持就扣錢,最具有效力。但是,這個模式的效果沒有那麼好實現。

我沒有具體的數據和用研模型,也只能說一些調研的結果。即使是提出這種付費養成習慣、綁定行為的人,自己也未必會花錢投入進來。大多數人對自己的毅力是沒有太強的信心的,也許有信心的人就不需要這些外力的作用就可以堅持下去。試問讓你學習或者玩一個產品前先充值五十一百的,大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是產品本身想圈錢吧。綜上所述,付費堅持學習是一種用戶『外因』,但是這種『外因』並不夠強烈,當用戶學習知識『內因』不足的前提下,很難補充過來,倘若『內因』充分,『外因』又顯得不那麼必要了。

再來說一些課程學習過程的想法。我自己也經歷過編程的學習,此前一直使用 C++,最近開始重新學習 Python,而在選擇材料的時候我也認真考慮過網易雲課堂和其他平台的課程,但是很快我就放棄了。一直以來,至少我個人都不是視頻學習的目標用戶,而我更推崇需求導向和項目中學習。在雲課堂跟著視頻學習,讓我彷彿又回到了課堂上——但是我真的一點也不想回到課堂上,還是自主學習效率會更好。視頻學習,會帶著用戶的節奏,而這個節奏是否是大多數人都能適應和接受的,我們不得而知,也許需要一段時間的數據積累才能得到真實的反饋。不過網易做的比較好的一點是更多的引入和老師的互動,而不簡單的只是上傳一個視頻就完事,這個會對部分用戶起到比較強的吸引。不過總得來說,在線學習還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內容需要做的優秀,但是互動減弱,學習的步伐總是會慢一些,一對一直接教學肯定是最有效的方式,當然這個不現實。

說了這麼多,光說雲課堂不好的地方了,抱歉抱歉。我對在線教育也是非常感興趣的,覺得這是一塊非常大的市場,也很有潛力。從最初我比較了解的泡麵吧,到Coursera,又到現在的網易雲課堂,所有人都在探索,也是真的想把教育做好。網易在這塊花費了相當多的心思,找到了很優秀很負責的老師,我相信雲課堂會越做越好。

以上。


是一個增加用戶黏度的設計,但效果應該不會特別好吧。

@孫志崗 老師可以去研究一下udacity的nanodegree是怎麼把pbl和在線學習結合在一起的(所有作品都需要放在github上),我覺得那個靠譜程度要好一些,企業的認可度也會更高,但那個就需要助教的支持。


是一種好的方式,理由如下。

一:因為提前交錢,自己更有一種代入感,覺得得自己是這門課的學生,不會隨便棄課。

二:參加奮鬥者模式是50塊,當然在開學後的一段時間內是可以反悔的,如果學生真覺得不喜歡學這個課程在這個時間段可以退款。

三:如果到時候不達標,50塊會沒收,自己也更有動力。

四:如果達標了,可以申請退款(如果退款的話網易顆粒無收,而你自己在其中學到了想學的知識,開拓了視野。)或者拿100塊的證書(這算是網易對你承擔風險的獎勵,因為和沒參加奮鬥者模式得比起來,如果他們不達標不會損失任何錢,而你不達標會損失50塊。所以你達標了給你價值100的證書,體現了風險與收益共存的思想,你自己會有一種賺到50塊的感覺。)

最後,我打算把大部分課都刷一遍,並且都是以奮鬥者的方式。這樣一方面也算對網易以及老師們提供這麼優質的教學資源的肯定。另一方面能更激勵自己去學習,彌補自己非科班出身的差距,到時候,我把我刷過的證書往簡歷上一寫,我相信識相的僱主都會刮目相看的。


其實網易這個模式跟我的一個想法不謀而合。

我之前想做一款監督跑步(背單詞,看書也行)的app。

模式如下:

第一步:你先存30元。並設置每天跑2公里

第二步:你每天跑完,我就還你一塊錢。

第三步:直到你跑完30天,我們就完全還30元給你,甚至給你一些現金獎勵。

(ps:如果你60天都沒跑完,我們全額還錢給你,所以你別擔心我們不還錢)

這個模式對我們而言,盈利點在於只要用戶足夠多,我們就可以零息「借」到一筆不小的資金,用於投資盈利。

這個模式對於用戶而言:用戶有動力學習,畢竟是錢。

我想網易這個「奮鬥模式」也是如此。


垃圾模式:做在線教育的人永遠都死在這幾個陷阱里。

第一:我的用戶都是主動想學習的

第二:我的用戶為了學習肯付出精力和金錢。

第三:我的用戶是為了學習而學習

第四:我的用戶能夠自己完成學習

第五:我的用戶願意像打怪練級一樣進行題海戰術就是為了最後能看到過關動畫。

目前中國所有的在線教育產品都死在這五點上面了。


至少對我這種人是有用的。。。原因

1:我是財迷。如果我在那裡(特別是網路產品)放錢了,我一定會記得。這會導致我總想著拿到等價的產品與服務,所以會堅持學習。

2:我想學習。這個必須要有啊。如果你都不想學習了,你恐怕都不會知道雲課堂啊。

3:錢是我自己的。自己賺的錢,哭著也不能打水漂啊。

要是你和我一樣,歡迎點贊。我們一起學習,謝謝。


12年就有設計過類似功能,是學習計劃中的一個可選的輔助功能,RMB或網站積分均可,不涉及到證書等能給用戶的回(xue)報(tou)。

當時的願景是:

「私人督導 | 我們將以「嚴師」的角色幫助你成長。」

就是讓這個功能扮演一個輔導老師的角色,全程監督用戶能按時按量的完成學習計劃。

後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當時設計這個功能有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考慮是給那些有意願改變自己,卻又缺乏動力的用戶使用,讓用戶與網站簽訂「協議」,如未按時履行「協議」則會讓用戶有所損失,希望能通過這種手段去推動用戶學習,提高學習積極性。

另一方面其實就是為了網站能夠藉此能提高收益,收益的話並不僅指金錢上的收益,也包括提高用戶粘性,提升服務質量等的其他收益。

至於題主問的這個設計是不是個好設計。我認為的好是得到用戶和市場認可了,那就是好。

但因為本人在設計這個功能的時候是在一家小公司,並沒有能力去做用戶調研,同時功能最終也未實現,沒有能得到市場的檢驗,所以這設計到底好不好,無法下定論,靜觀其變吧。

不過說句題(rao)外(kou)話(ling),設計如果好那當然好;設計如果不好但運營做的好,那也可以很好。


我不了解網易雲課堂,截圖裡看到了證書。

我就說說我理解的 在線教育和證書吧。

這個證書如果不被認可,也就是說它對就業的用處不大,也就沒有人會花錢和時間去拿證書了。

如果對工作很重要,為了證書弄虛作假的將大有人在。

以證書為突破口的模式會有很多不可預知的問題。

我覺得在線教育還是基於 興趣比較靠譜。

喜歡的即使沒有證書也會去學。

不感興趣的拿到證書後也就不學了。

大學生時間多,給Ta們個平台去做Ta們喜歡的,

比拿個證書去誘惑學習更有用。

我這裡說的是大學,至於中學都是為了高考,更加不需要證書了。

這個模式看上去挺美好,實際上不管給的證書有用沒用,這個設計都做不好。


推薦閱讀:

網易雲課堂什麼時候出安卓版客戶端?
網易雲課堂開設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應該怎樣選課?參考資料需要準備嗎?
為什麼感覺網易公開課的內容質量越來越差?
大家付費購買過網易雲課堂上的哪些課程?
如何評價 網易 自製微專業 虛假宣傳?

TAG:產品經理 | 心理學 | MOOCs | 網易雲課堂 |